我的帝国无双-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亲如姐妹也不可能,除非尤五娘刻意去做,但那样的话,可就有点可怕了。
想想,也无所谓了,或许,这也是她们内宫生活的调剂品了,单调的生活中,两大集团互相较较劲,也没什么。
而且,从永宁第一天见到贵儿和五儿起,就是刻意拉拢贵儿,现今倒好像真的分化成功了,这也是她治理后宫的制衡之术?
现今的她,在内宫倒真是很超脱高高在上了。
不想了,陆宁摇摇头,好像自己也不要掺和的好,怕吃力也不讨好。
睁开眼睛,就见花蕊夫人还怯怯的跪坐那里,正偷偷打量自己,见自己睁眼,忙垂下螓首。
陆宁不由莞尔,想想,其实贵儿和花蕊夫人挺像的,性格温顺善良,五儿也没什么大的坏心眼,按理,两人关系不该变成现在这样,主要还是怪自己吧,皇后和两个皇妃,虽然政事完全接触不到,但皇家产业太多了,自己只是总揽全局,尤其不在京的时候,很多时候就要永宁和贵儿、五儿监督管理内府治下的皇家产业链,虽然她三个没什么真正决策权,但毕竟各自理一摊事,也就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
就如同,庞大商业帝国的三个监理,远不是以前后宫皇妃可比。
可能还真是怪自己。
陆宁轻轻叹口气,又拍了拍自己身侧,对花蕊夫人道:“花蕊,来。”
花蕊夫人便绕过案桌爬跪过来,陆宁轻轻揽她入怀,她便温顺无比的将螓首靠在了陆宁胸膛。
“你还挺怕我啊?”陆宁笑着问,显然,看花蕊夫人怯怯模样,是她以为自己生气了,怕自己不好对两个恩爱多年的皇贵妃发作,而将怒火发泄到她身上。
“陛下心情不好,妾只恨自己愚笨,不知道如何令陛下开心。”花蕊夫人小心翼翼的说。
陆宁微微一笑,轻轻拥着她,闻着她发髻香泽,又看她被自己揽过来,变成侧坐的姿势,一双娇嫩玉足裙裾便遮掩不住,思及几天前在她身上征伐时的妙处,便又有些心猿意马。
“你是我最可人疼的姐姐,不用怕我的……”陆宁鼻尖轻轻蹭着她的滑顺青丝,嘴里喃喃。
花蕊夫人身子越发的软,小声哀告:“陛下,不要在这里好吗……”
陆宁呆了呆,愕然看向她,随之,便见到了她轻轻闭起美眸时,那种惶恐,要上刑场一般。
陆宁无奈,还以为,花蕊也天赋异禀呢,原来,不过是她再怎么不想,再怎么怕,却也不想执拗自己罢了。
轻轻在她粉脸上亲了亲,笑道:“小傻子,我怎会不怜惜你。”
又笑道:“好了,咱们也下楼去玩会牌,再这样下去,我怕可真忍不住了!”
花蕊夫人俏脸红如火,美眸,却第一次露出感激之色。
陆宁想了想,又道:“你弟建成,现居汴京,做些小买卖,看起来生活不怎么好,是我想磨磨他的性子,过几日得闲,我带你去看看他。”
花蕊夫人呆了呆,眼眶就红了,稽首道:“陛下还记挂着妾那个不成才的弟弟,为他费心神,妾,妾何敢当?”
陆宁咳嗽一声,拥有无上的权势,要打动女子心扉,有时候便如作弊一般了。
第九章 内阁通政
崇政殿偏殿,陆宁还在琢磨和贵儿、五儿玩斗地主的情形,不由微笑。
毕竟,自己不想让她俩觉得,自己最后是生气走的,免得令她两个心下不安。
面前,赵普则斟酌着字眼,奏告最新一次内阁会议上,发生的不太妥当之事。
不管陆宁在不在京城,现今内阁大员们都很少见到圣天子。
今日是个例外,总理政务事赵普,枢密使郭崇,三政院主官中书令魏仁浦、门下令司超、尚书令吕庆余,御史台主官御史大夫范质,翰林院掌院大学士刘温叟七人得到圣天子召见。
内阁共有二十余人,除了这七人外,还有枢密院两名副使、御史台御史中丞、六部尚书、大理寺卿、商税院主官以及几名德高望重的老臣,如药老太师、符彦卿等。
不过,药老太师、符彦卿这等退休状态的老臣,诏为“内阁通政”更像是一种荣誉,如药老太师,便是没生重病前,也一直在青州,从未参与内阁议事。
而今日在座的七位“内阁通政”,毫无疑问是内阁中份量最重的成员了。
也是出了一件大事,赵普等才无论如何要求见圣天子。
此时,赵普正说起符彦卿,这老先生,第六女嫁给了司超的长子,然后也搬来了京城居住,就在前不久,内阁议事,他不但突然出现,还对内阁正讨论的《募役法》新章品评了一番。
符彦卿的举动,好像,打破了他们几个被授予“内阁通政”的前朝老臣和新朝的某种默契。
当然,实际上,这种默契,也不过是外间臣子们对陆宁的误解,一些政事,陆宁倒真想听听这些历经数朝又曾经威望很高的老臣们的想法,但外界看来,这些前朝老臣们,本该知进退,大皇帝给予你极高的地位,不过是要你规规矩矩养老罢了,朝政之事,哪里轮得到你们来指手画脚。
现今赵普虽然表现还平和,但言辞不太客气,说到符彦卿,甚至用上了“龙钟老翁”这种形容词,对符彦卿的行为,显然很是反感。
《募役法》新章,是按照陆宁思路,内阁修缮《募役法》的条款。
而《募役法》,则可以看成现今的预备役义务兵制度,主要就是对预备役的训练,《募役法》规定,凡是多男丁家庭,每三家,都有义务抽出一丁,每年闲时用一个月的时间,参加预备役训练,当然,这种训练不过是令这些农人,明白战争的一些基本道理,令行禁止、辎重训练等等,也不过是令这个所谓的预备役,一旦被征召,能成为合格的辎重民夫就可,其中的优异者,能在战时进行兵源的补充就更好。
而符彦卿,就说此法容易变成横征暴敛的徭役,还说他和司超争论了很久,不能说服司超,只能自己来,希望自己的言语,能上动天听。
“你们呢,都怎么想的?”赵普说完,陆宁看向了其余六名内阁通政。
“算了!”陆宁又摆摆手,“实则,我本来辟符王为通政,是真心纳贤,盼其为新朝新政,进言针砭时弊。”
司超听到这里,暗暗松了口气,符彦卿毕竟是他亲家,一旦获罪,怕他也会被连累。
陆宁目光,扫过面前七位通政。
赵普就不必说了,算是自己绑来的人才,追随自己最久,枢密使郭崇是当年河北三镇最强者,贤妃的义父,原枢密使王彦超因为军学馆舞弊案受到无妄之灾,暂时被自己罢官,然后,自己起用了郭崇,不过他身体不太好,怕也做不了太久。
中书令魏仁浦,是前朝大臣,自己攻破汴京后,投靠自己的人才。
尚书令吕庆余,是自己称齐王后经药老太师举荐,自己考证后重用。
翰林院掌院大学士刘温叟,也是历经五朝的老臣。
御史台主官御史大夫范质,曾经对前朝特别忠心,所以,追随李重进,而不是挟持幼主的赵匡胤,到得后来,眼见李重进称宋王,他的三个儿子更都被赵匡胤所害,便心境大变,后跟随李重进降齐。
自己用他做御史台的主官,就是看这老头好像觉得他自己大寿快到了,也不怕得罪人了,甚至,经常上奏疏指责自己疏远大臣,不上朝,怠政之类的,至于各路御史弹劾地方的折子,这老先生更是往往添油加醋,好像就怕事情闹不大。
虽然老头现今有了继子,但他好像也不在乎太过得罪人后,子嗣以后会不会被报复。
这简直就是合格谏官的终极模板啊。
说起来,这七个最重要的内阁通政,除了赵普,都是前朝旧臣,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年轻官员,接班还早,而且自己栽培的人才,大多都在地方或京城各司衙历练,一来,新政大饼画的再好,下面的执行力,自己觉得才更重要;二来,他们的威望,还站不到中枢这么高的位置,倒是其余十几个内阁通政中,很有些新政干才,如户部尚书董兴,御史中丞程有全、商税院主官邓新安等等,其中邓新安,更是本朝第一次新学开科的进士,本来因为年岁大了,并不怎么起眼,但却是大器晚成,后来居上,比曾经众人看好的杨迁出色的多。
至于面前的七名内阁通政中,司超,则是除赵普外,七人中最早追随自己的了。
自己在齐鲁用兵,攻破齐州后,时任兖州刺史的司超,便献城投降。
此刻,陆宁看着他,琢磨着道:“不过,符王既然一直称病不愿参与内阁合议,此次却一反常态,此举不妥。”
希望他来的时候,看不到他,既然已经形成外人认为的默契潜规则了,符彦卿却打破了这个规则,此中虽然肯定有内情,但其举动,就不能被认可了。
司超心,咯噔一下子。
“记一下。”陆宁想了想,道:“伪病不肯听诏,念其年老,法外开恩,革去符彦卿内阁通政勋号,罚俸三年。”旁侧,一名尚秘书刷刷的记录着。
又看了眼司超,“以后,内阁事,就不要让他知了,罚你一年俸禄!”
毕竟,符彦卿以前有内阁通政的名头,司超在家中和他议庙堂事,也无不可。
司超忙起身,跪下谢恩。
赵普等,这才松了口气,圣天子不是常人,做事情总是出人意表,虽然事后往往证明他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但方才听圣天子第一句,好像不但不想惩治符彦卿,还想他多来,赵普等都有些忐忑,如此,他们威信何在?
“没别的事的话,都下去吧,我还有人要见。”陆宁扫了他们一眼。
几名内阁大员,忙都磕头告退。
……
赵普等人走后,被引领进偏殿的,是保宁王李景逷,和乔舍人。
说起来,乔匡舜这个中书舍人,一直不得李景遂欢心,不升反降,降齐前,已经被贬谪出京城任县官。
李景逷,降齐后,被封为了顺阳县侯,和李景遂一般,都是侯爵。
第十章 问题和办差
李景逷和乔匡舜想跪下的时候,陆宁已经上前,一左一右拦住他两个,又有女官,搬来桌椅,陆宁要两个人坐,笑道:“今日只叙旧,是我招待两个老朋友,暂不论君臣。”
李景逷面色复杂,乔匡舜则有些惶惶,但在陆宁手势下,两人只好落座。
两个人,每人面前一个小矮桌,女官送来香茗茶点水果等,陆宁也是一般,坐在两人前数步,但桌椅就甚为高大气派雕刻精美了。
“从嘉可还好?”陆宁喝口茶,第一个问题,就令李景逷和乔匡舜心里都跳了跳。
两人都和李煜交好,也知道面前这齐天子以前和李煜交情不一般,但现今情势不同,李煜滞留金陵不来汴京拜见齐天子,如果是伪作生病,那罪过可就大了。
“看来你们也不清楚,算了,我也不是为此事。”陆宁摆了摆手,见两人面有难色,而不是什么凄然之类的悲伤之意,陆宁便明白,这李煜是装病。
心下有些无语,这龅牙仔,和历史上一般,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现在耍孩子脾气,那最起码,你装的像一些,偏偏看起来和你亲近的人都知道你在装病,是非要逼得我处置你么。
“景逷啊,还记得当年我和你说过,希望有一天,你我能在契丹人的上京,品酒作乐吗?”
陆宁说着话,站起身,身后,两名女官本来手中捧着一个大大的卷轴,此时,左右而行,卷轴慢慢展开。
李景逷和乔匡舜看去,都吃了一惊,却见金黄绢布展开,最上面绣有几个大字《契丹舆图》,绢布上绣的,山川河流,州府县名,正都是契丹人所在,上面也标着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契丹面积如此广阔?”乔匡舜有些震惊,他看到,上京往北,还有大片区域,比之上京到幽州的距离好像还要遥远,往西,就更是辽阔无比。
陆宁笑了笑,“西部草原,北方穷山恶水人迹罕至,所以,舆图上也很模糊,但其领土之大,从某种意义上,可不弱于我大齐,不过大多是化外之地罢了。”
乔匡舜默默点头。
陆宁又道:“便是上京等南方繁华之地,这舆图也未必精准,但大体轮廓,是不差的。”
“陛下雄才大志,天下何人克当?真天子也!”本来看着契丹舆图怔怔出神的李景逷,突然躬身长揖,一躬到地。
乔匡舜也心有戚戚,可不是么,这契丹舆图,没有几年,哪能绘制下来?其中,更不知道要派去多少密探细作,耗费多少人力财力,面前这昔日的东海公,怕不是在东海时,就开始谋划此事?
就好像,这位圣天子,一直的目光就盯着北方那庞然大物,什么宋、秦、蜀、唐,什么吴越、南汉、南平、马楚,在他的眼中,弹指可灭?
越想,乔匡舜心中越是惊惧,非常人行非常事,东海公如此人物,才真的是有天下共主之像吧。
心中胡思乱想,乔匡舜也跟着李景逷,深深躬身。
陆宁笑笑,回身落座,笑道:“坐,坐。”
李景逷和乔匡舜,都是后退,到自己座位前,这才站定身子,又告罪坐下。
“陛下……”李景逷欲言又止。
陆宁笑道:“说了今天只是叙旧,有什么疑问,只管问,过了今日,你的疑问,怕就要烂肚子里了。”
“是,罪臣观契丹舆图,上有捺钵二字,那是什么?”李景逷斟酌着问。
陆宁笑道:“你可以理解为契丹主的驻跸地、巡营,契丹弓马游牧起家,虽说定都上京,但契丹主四时巡守,按照季节不同,有不同的驻跸地。”说着话心里一哂,倒和自己有些像,不过,契丹主的巡守地,就不似自己这般天南地北了。
陆宁看向乔匡舜,“你问。”
乔匡舜吓一跳,却不想这都被看出来,躬身小心翼翼道:“陛下,我观舆图上,有头下军州的标注,却不知道何意。”
陆宁叹口气,“你可以看作契丹贵族的封地,封地内农民牧民,都是该贵族的奴隶,不过,现今许多头下军州之奴,都是掠夺的我中原子民,其中一些军州,更以我中原子民籍贯而名,比如霸州,初始本也是头下军州,其掠夺的奴隶人口,便多来自我河北霸州。”
乔匡舜一呆,想着中土子民,拖儿带女,被契丹蛮族劫掠驱赶,一路北行,去那苦寒地,被圈禁做牛做马的惨状,心下不由凄然。
“还有什么问的吗?”陆宁问。
其实李景逷和乔匡舜还有许多疑问,但每人已经问了一个最主要的疑惑,又哪能还一直问下去,齐天子宽宏,不代表自己两个不知进退。
“好,你们两个没问题了,我有个问题,”陆宁看向李景逷,“王进这个人,你还记得吗?”
王进?李景逷呆了呆,随之惊疑的问:“陛下问的,莫不是东海百行的掌柜?”
实在是这王进在泉州被杀,可是惹出了一场大大的风波,他曾经作为使者去见齐人文总院平息齐人怒火,还搭上了五百名他精心训练的亲兵弓手,所以,这个名字一直没忘,尤其是这齐天子提起来,一想就是那个王进了,毕竟现今东海百行有皇室背景,天下皆知。
陆宁微微颔首:“是,当年我接到奏报,说此案多半与江南葛氏有关,为免江南生灵涂炭,我暂时揭了过去,现今,也该查得明明白白了。”
李景逷和王进听着,心里都是一凛。
富商大地主,齐天子好像最是看不上眼,齐天子征伐一地,这些人往往倒大霉,不过,大多也没什么冤枉的,多是被翻前朝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