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在大唐有后台 >

第169章

我在大唐有后台-第169章

小说: 我在大唐有后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嘶!
  柳老汉和柳大壮同时倒抽一口冷气。
  皇帝?
  的亲妹夫?
  这两组字眼对于老百姓来说有点吓人,就仿佛天上的神仙一般让人心生敬畏。
  却见柳十七又弹出第二根手指,继续如数家珍一般的道:“其次,他娶了咱们大唐最厉害的那位公主,三娘子公主的名头你们都听说过吧,那可是率领几十万大军打下整个关中的人……”
  柳老汉和柳大壮齐齐点头。
  虽然昭宁在大唐建国之后一直镇守河北,但是在隋末之时乃是纵横关中的人物,最主要的是她对百姓秋毫无犯,所以在关中这一代的名望极高。
  柳十七语气渐渐变得崇敬起来,满是敬服的又道:“而那位顾先生,他去的公主就是咱们大唐的三娘子,并且他不是入赘成为驸马,而是把三娘子公主像是娶媳妇一般娶回了家,怎么样?厉害吧?”
  “厉害!”
  柳老汉和柳大壮再次齐齐点头如小鸡吃米。
  其实他们压根就属于不觉明历。
  身为最底层的穷苦老百姓,他们并不能深刻体会娶公主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柳十七仅是个衙役,他其实也不是太懂,只不过他在衙门里偶尔听到官员们闲聊,每每提起顾天涯娶公主回家的事情都会满脸崇敬,连官员们都要崇敬,他感觉自已一个小小衙役肯定更要崇敬。
  他看着柳老汉和柳大壮已经被震的满脸莫名,顿时感觉有种心满意足的舒爽,于是,又弹出了第三根手指,继续吹逼道:“那位顾先生,他占了一片巨大的地,有多少呢?足足十一个州。你们知道那是多大一片地吗?据说加起来得有好几个万万亩……”
  好几个万万亩?
  柳老汉和柳大壮目瞪口呆。
  他们身为平头老百姓的认知实在太过脆弱,根本无法体会这种几万万亩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那位顾先生,到底是何等一位存在啊。


第281章 从今以后,我们是幽州的子民
  却见柳十七深深吸了一口气,由衷道:“这次百姓的迁徙北方之事,就是那位顾先生的一大手笔,而咱们大唐的那些豪门世家们,为了参与他的产业几乎怒目相向,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抢夺,咱们蓝田县的柳氏勉强才抢到一小点资格……”
  “但就是这一小点资格,据说柳氏上下全都兴奋不已,他家立马就打开了自家粮仓,备足了几十辆牛车的粮食和衣物,直到粮食和衣物备足以后,他们才敢发动百姓,而咱们柳家庄作为柳氏的城外产业,全村百姓这次算是摊上了改变命运的好时机。”
  这件事柳老汉和柳大壮倒是心有体会。
  城里柳氏为了迁徙百姓前往北方,承诺会用牛车拉着粮食一起上路,百姓们在路上的所有吃喝全由柳氏负担,这对于陷入苦寒冬季的老百姓们乃是何等幸事。
  以往的年月里,哪个冬天不曾饿死人?
  对于老百姓来说,冬天的残酷更甚于青黄不接,断粮饿死的,天冷冻死的,每村每庄,每年都有。
  但是今年,不再有了。
  柳家庄全村三百多口人,今年都会因为迁徙之路不再挨饿,因为粮食会由柳氏负担,并且还是敞开了让人吃饱。
  吃饱!
  这个词对于百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这是愿意用命去换的一种幸福……
  柳十七似乎意犹未尽,语带激动又道:“你们以为世家豪门愿意提供粮食就行了吗?不,那位顾先生根本不满意……”
  “眼前这架用来给孩子们遮风御寒的马车,就是那位先生提出的又一个要求!”
  “但是呢,据说那位先生并没有直接提出要求,他只是从遥远的北方给弟子们传来一封信,据说那封信仅仅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别冻着孩子!”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经由他的弟子告知那些世家之后,你们猜怎么着?那些世家挖空心思的开始琢磨起来啊。”
  “据说先是长安城里顶级豪门的崔氏家主,直接去了朝堂六部之一的工部进行造访,所谓的造访,只是个说法,真正目的乃是让工部大匠们弄出一种马车,可以在数九严寒的冬天不会冻着孩子们……”
  “于是,这种马车真的就紧急研造出来。”
  “车轮外圈,全部镶着软木,这是为了防止颠簸,可以让孩子们舒服。”
  “车厢四周,全部裹着牛皮,裹的密不透风,再冷也不会冻着。”
  “即便如此,工部的大匠们仍旧有些不放心,于是又在车厢里配备了两个火炉,时时刻刻都会让孩子们感觉暖和……”
  “你们看见那个圆圆的筒子没有,那是车厢火炉向外排烟的工具,据说是为了防止孩子们在睡熟之时会中碳毒,所以工部大匠们绞尽脑汁才钻研出来的东西。”
  “这样一辆马车,何等的费尽心思啊。那位崔氏族长对此很是满意,确切的说应该是他感觉这种马车会让那位顾先生很满意,于是,所有的豪门世家都开始紧急赶工这种马车。”
  柳十七一番长篇大论,但是依旧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他忽然抬手再次指着马车,感慨道:“看见了吗?这样的马车咱们蓝田县有二十辆,全是柳氏拿钱造的,花了足足一千多贯钱……一千多贯钱啊,足够几百个汉子娶妻成家了。”
  这话他在不久之前刚刚说过一遍。
  这时明显是忍不住又说了一遍。
  柳老汉和柳大壮已经听傻了。
  反倒是柳大壮的妻子稍微有些胆气。
  但见这女人小心翼翼的喃喃一句,似是不信又似是想确认,弱弱问道:“这样贵重的马车真是为了运用孩子吗?”
  说完自己似乎先是不信起来,喃喃再道:“仅仅只为了运送孩子吗?”
  “对,就只是为了运送孩子!”柳十七毫不迟疑点头。
  那个车夫也缓缓点了一下头。
  柳大壮的妻子目光明显呆滞,仿佛陷入一个无比美丽的梦魇,第三次喃喃的自语道:“花了一千多贯钱,造了二十辆马车,就只…就只为了我们穷人的孩子不冻着……”
  这种事任何一个百姓听过之后都有种不敢相信的感觉。
  穷苦百姓。
  谓之黔首。
  何谓黔首呢?
  就是烂泥也……
  自古至今,历朝历代,遍数古往今来,何曾有人会在乎百姓的死活?
  偏偏,现在竟然真的有!
  那位远在北方的顾先生,到底是何等一位心善的存在啊!
  柳大壮的妻子忽然抬头,目光透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希冀,望着柳十七道:“十七叔,我们要去的北方就是那位顾先生的地方吗?”
  柳十七呵呵一笑,点头道:“不错,就是那里。”
  柳大壮妻子眼中的希冀更浓,下意识道:“也就是说,我们以后会是他的子民对不对?这样一位善待百姓的大人物,想必会让我们的生活很有奔头……”
  “对,很有奔头!”
  柳十七笑的越发畅怀,忽然道:“其实不但你们要去,十七叔我也要去。作为出身柳家庄的衙役,十七叔我算是沾了咱们村子的光,我被县令大人亲自点选,作为蓝田县运送孩子的马车保护人。县衙里十几个差役啊,为了争这个事几乎争破了头,但我,独的恩宠……”
  他脸上涌现激动之色,紧跟着又道:“作为官府派遣的马车保护人,我只要护着孩子们安全到达幽州就是一大功绩,到时候我不需要再回蓝田,而是户籍直接转入幽州,那时候,十七叔我就是属于幽州城的差役。”
  柳老汉和柳大壮登时肃然起敬。
  脸上都是不由自主流露出一抹讨好。
  这时猛听那个车夫‘嗤’的一笑,略显不屑道:“你这样的短浅眼界,真让老子有点看不上……你以为当个幽州城的差役就是最大收获吗?真正的收获是那位先生奖赏给咱们的积分啊。嘿嘿,顾氏积分,一分百贯,任何一个世家都会争相购买,那才是咱们这一趟差事的最大收获。”
  这车夫说着停了一停,满脸兴奋的舔舔嘴角,道:“按照那位顾先生的弟子所提出的要求,每辆马车运送的孩子绝对不准超员,一辆马车,二十个娃,每个娃娃,奖赏两分……”
  “只要咱俩能把孩子们安安稳稳带到幽州,这一趟就有四十个积分可拿,你我两人平均一分,每人手里就有二十个积分。到时候,世家大族都得来求咱们。”
  柳十七登时兴奋起来,忍不住道:“对啊,二十个积分。据说这个积分极其宝贵,就连朝堂上的大人们都很盼着。我有一回在县衙里听到主薄和典狱闲聊,两位大人正好说的就是这个顾氏积分,据说积分可以兑换各种宝物,甚至可以让人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车夫忽然伸手拿起鞭子,仰天抽了一个漂亮的鞭花,沉声道:“行啦,闲话就说到这里吧,咱们还有八个孩子要接,赶紧把这事办好才算是正理。”
  柳十七连忙点头,道:“对对对,这才是正事。”
  而柳老汉和柳大壮则是相互望望,然后小心翼翼的道:“那我们……?该咋干?”
  柳十七哈哈一笑,伸手指着柳大壮的独轮车,道:“推着你的小车,把锅碗瓢盆都放上,然后跟着马车走,咱们接完娃娃们之后去找大队伍。”
  “去找大队伍?”
  柳大壮愣了一愣,明显有些不明白。
  柳十七转头看向县城方向,解释道:“此次百姓迁徙,足有三十万人,此外还有各个世家的贵人们,他们或是乘车或是骑马也要前往幽州……还有,朝廷会派出两股大军,一股在前方开路,一股在后方保卫,你们绝对想象不到,这一次的迁徙队伍何等庞大和重要……”
  他说着停了一停,忽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的道:“我们这些衙门里当差的人早就接到上令,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也要去幽州探亲!”
  嘶!
  柳老汉和柳大壮同时倒抽一口冷气。
  皇帝和娘娘!
  也要去幽州?
  只听柳十七压低声音又道:“按说这种秘密不该让百姓知晓,但是今次的上令却是十分古怪,不但不要求我们隐秘,甚至还让我们大肆宣扬,鼓励我们告知更多的百姓,要让大家知道这一趟乃是皇帝护着百姓们去幽州……据说…呃,据说是陛下亲自暗示的意思……”
  柳十七说到这里之时,脸上的表情即有古怪又有不解。
  而也就在这时,长安城里正有庞大的车队缓缓驶出,车队一路向东,沿途不断有新的小型车队汇入,而每个小型车队的后面都跟着大量百姓,渐渐汇聚成一股庞大无比的迁徙队伍。
  李世民并没有乘坐帝王车辇,反而骑着一匹骏马走在车辇旁边,满脸兴致盎然,浑身都是斗志。
  车辇的帘子忽然掀开,露出长孙皇后略显无奈的脸,哭笑不得道:“陛下,您非得这么大张旗鼓么?有撵不乘,非要骑马?您这不是去幽州探亲呐,你是要去找妹夫耀武扬威吧?”
  李世民‘哈’了一声,眉宇之间尽是得意,道:“观音婢你说的一点没错,朕这一趟就是去耀武扬威的。朕身为大唐帝王,亲自护着三十万百姓给他送去,等到了幽州之后,我要让那小子知道他欠了我一笔大大的债!”
  说着哈哈大笑起来,满是兴奋又道:“想想那个见面的场景就很爽,顾天涯他也有欠朕债务的时候,这两年因为铁业利润的分配问题,那小子每年像是催命鬼一般向我讨债,这一回,朕也尝尝当债主的滋味……”
  长孙皇后哭笑不得,满脸无奈的落下了车帘,对着车里一个妃子道:“看到没有,陛下的小孩子脾气又来了。”
  那妃子恭敬一笑,轻声道:“也只有对待顾先生的时候,陛下才会流露这一份情真。”
  她虽然是李世民的妃子,但却不敢称呼顾天涯妹夫,只敢称呼顾先生,言语之间尽是尊敬。
  长孙皇后甚是满意。
  自古帝王出巡,皆有大军守护,所以这是当今天下最为安全的一次百姓迁徙,也是朝堂诸臣最为重视的一次百姓迁徙。
  因为,他们很多人也在车队里。
  又一次的,李世民带着大半个朝廷前往幽州。
  此时才是刚刚过完岁旦,即使关中之地依旧寒冷,三十万百姓渐渐汇聚起来,聚成一条宛如蜿蜒大地的巨龙。
  天很冷,但是,人心却是热的。
  幽云之地,将会是他们新的家园……


第282章 李世民的感动
  这一趟长途跋涉,足足历时两个月。
  启程的时候还是数九严寒,到达的时候已经明显回暖,哪怕是地处北方的幽云诸州,也能感觉到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
  终于,第一缕南风吹拂而来。
  所有人都知道,开春了。
  而也正是伴随着这寒冬之后的第一个南风天,高达三十万人的迁徙大军终于看见了幽州城。
  “不容易啊,总算到了!”
  李世民的脸色带着疲倦,骑在马上遥遥眺望着前方,这趟迁徙启程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可以在一个月到达,但是谁也不敢相信,这一趟竟然耗时两个月。
  路上发生了太多的事。
  几乎把所有人都拖累的精疲力尽。
  偏偏,发生的全都是不起眼的小事。
  各种鸡毛蒜皮,各种琐碎繁杂,总之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整个大唐君臣全都身心疲惫。
  现在的李世民,心里早已没有了找顾天涯耀武扬威的念头,皇帝只想赶紧进入幽州,然后找一张床榻直接躺下,管它天摇地动,先睡三天再说。
  实在是太累了。
  但是这个不管如何先睡三天的想法,仅仅只是在李世民脑海一晃而已。
  古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哪怕一百里路已经走了九十里,如果最后十里放弃也算是才开始一半……
  身为大唐的皇帝,三十万百姓的归宿像是一幅巨大重担,压得李世民不敢偷懒,让他必须继续坚持。
  百姓们到达幽州并不算有了归宿,安顿好了万民才能算是归宿。
  而这个安顿的事物必然又繁杂又琐碎,李世民只要一想起来就觉得头皮发麻。
  他骑在马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忽然不知为何自嘲一笑,仿佛喃喃自语般的道:“朕现在啊,已经没心思和那个家伙耀武扬威了,朕只盼着他能赶紧过来,用他的能力来帮朕搭一把手。”
  “嘿,我李世民竟然也有自食其言的时候。朕启程之前何等雄心壮志,总以为终于逮到了向他耀武扬威的机会。但是这两个月的长途跋涉,竟然把朕的雄心壮志消磨一空……”
  “朕好累!”
  “顾天涯,你这臭小子欠朕欠大了。若是没有一日三顿酒,朕这个做舅哥非用唾沫吐你一脸不可。”
  此时女眷车辇的帘子一掀,长孙皇后的脸庞从帘子后面显现。
  皇后脸上也是倦意浓浓,但却强打精神对着李世民一笑,像是感慨般叹息一声,柔柔道:“陛下,咱们终于到了。真累啊,这一趟真的累……”
  说着遥遥看向远方,下意识道:“等会见到秀宁之后,臣妾真要好好向她诉诉苦,陛下您也一样,见到妹夫之后也要和他说一说,咱们这一趟,真的不容易。”
  哪知李世民缓缓摇头,语气有些异样的道:“怎么跟他说?说什么才合适?”
  皇后微微一怔,下意识道:“我们替他做了那么多……”
  却见李世民长长吐出一口气息,像是反问般道:“我们替他做了什么?有哪些是能说出口的?”
  皇后又是一怔。
  耳听李世民叹息,再次反问道:“是不是要一见面就告诉他,朕和你嫂子在路上被百姓们搞得精疲力尽?”
  “是不是要告诉他,咱们每天忙活的就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