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天子风流 >

第35章

三国之天子风流-第35章

小说: 三国之天子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要压倒袁绍,那肯定是从不同的角度,全方面的碾压才来得过瘾,单从模仿对方来实现超越有什么意思?
  阎象显然看出了袁术的心思,也不敢卖关子,敢接继续说道:“主公你想,袁绍手中毫无天子信物,所谓的立天子的说法,不过就是他红口白牙,信口胡言而已。
  连他这样都能立什么弘农王,那主公手握玉玺,持天子信物,为何便立不得天子?”
  “只要主公向天下人明言,弘农王不在冀州,而在寿春。再加上主公有玉玺在手,说话做事都可以扣天子大印,那天下百姓到底是信主公,还是信那袁本初,岂不就是一目了然了吗?”
  “到那时,主公就可以效法齐桓公旧事,奉天子以讨不臣。不要说袁本初,就算是天下任何诸侯,也绝不敢轻易与主公为敌。只是……”说到这里,阎象有些迟疑了。
  “嗯?只是什么?”袁术正听得起劲,阎象一犹豫,袁术赶紧追问道。
  “若主公当真持玉玺以立天子,天下诸侯自不足惧。只是建安天子仍在荆襄,且与豫、扬二州接壤,主公之举,恐怕为建安天子所不容,大战在所难免!”阎象眉头微皱,显得有些疑虑。
  其实按阎象本身的想法来看,袁术保持现状,不做那个出头鸟,暗中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是上策。
  但自己主公与袁绍这层关系摆在那,那自立天子,与建安天子决裂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哼!我当是什么事!”袁术不屑地摆了摆手,嗤笑道,“阎主簿真是多虑了,我麾下有精兵十七万,良将上百员,更有大将纪灵勇冠三军,何惧他区区一个十几岁的娃娃?
  若不是为了集中精力对付曹孟德,被迫撤出南阳,他荆襄北大门还在我袁术手中呢!他若是胆敢来犯,真好替先帝好好管教管教他!”
  看着意气风发的袁术,阎象暗叹了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
  事情很快的敲定了下来。
  没过几天的功夫,寿春城中便出现了一位新的天子,号称弘农王复辟,一时间江淮为之震动。
  听到这个消息的周瑜一脸的懵逼,他万万没有想到袁术居然没有悍然称帝,而是剑走偏锋,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找出来一个弘农王,与远在冀州的袁绍打擂台。
  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周瑜也无意再改变什么了,直接启程返回了吴郡。
  反正另立新君与自立为帝,在天子刘协的眼中全都是大逆不道之举,完全没有区别。
  只要能成功牵制住天子刘协的注意力,不影响孙策进攻豫章,接收桂阳,次行便算是成功了。
  ……
  七日之后。
  襄阳……
  刘协端坐在朝堂上,看着阶下的文武群臣;
  阶下的文武群臣站在堂上,看着天子刘协,双方都不开口,气氛一时间显得极为凝重。
  就在刚刚,荆南前线两道战表已经传回来了。
  江夏太守黄祖、武陵太守曹寅双双阵亡,二人麾下一万多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幸存者大多就地投降,成功回到襄阳的竟不足百人。
  如果不是长沙郡军民拼死抵抗,将叛军挡在了长沙之外,恐怕叛军的兵锋已经直指襄阳了。
  如此大败,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襄阳小朝廷来说,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光禄卿!鸿胪卿!对于这样的结果,二位还有什么话说吗?”
  良久,还是刘协主动打破了沉寂的氛围,看向蒯越、黄礼两个人,含着怒斥问道。
  曹寅、黄祖两个统兵大将,就是蒯越、黄礼二人保举出来的,如今大败亏输,责任自然就要落在两个人的头上。
  蒯越、黄礼低着头,暗中对视了一眼,谁都没好意思开口说话,一扫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形象。
  尤其黄礼,此时就像是一知斗败了的公鸡,霜打了的茄子,站在那里委委屈屈的,好像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
  要知道,黄家乃行伍出身,绝大部分的势力都在军中。尤其是位居江夏太守的黄祖,更是一个人顶起了黄家权势的半边天。
  如今黄祖一死,黄家就等于倒了一颗擎天巨柱,势力会毫无疑问的迅速跌落,日后恐怕都算不上是一流的荆襄世家了,哪里还敢逞往日的威风?
  至于说蒯越。
  虽然曹寅不是蒯家的嫡系,但毕竟是荆州七位郡守之中,唯一一个偏向于蒯家的。
  如今曹寅已死,蒯家虽然算不上痛失一臂,但也绝对不会好过,至少话语权上要极受打击。
  而如今蒯黄两大家族都不敢说话,剩下的那些附庸自然也不敢多言,全都静静地看着刘协。
  “好!”刘协都要气乐了,“既然蒯、黄二位大人没什么要说,那对于此事,列为还有什么看法吗?”
  刘协连问三声,这些荆襄旧臣依旧没有一个开口说话。
  “既然你们都不说话,那好,那就让朕来说!”刘协扭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荀彧,沉声说道,“荀尚书,着尚书台拟旨!”
  其实现在刘协的心中,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毕竟说到底,刘协只是后世的一个普通人,可不懂什么排名布阵。
  他只能运用自己的先天优势,把他熟知的历史名将挑出来,然后自己全力支持就可以了。
  如果这些历史名将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真的该着了,刘协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加城门校尉,镇西将军马超为平南大将军,假节钺,领兵两万,即日起进驻长沙,全权负责平定叛乱。”
  “加屯骑校尉,威远将军甘宁为安南将军,领兵五千随军出征,听平南大将军马超节制,辅佐马超平定叛乱。”
  “长沙郡中郎将黄忠,在主官弃城之后,死守长沙不退,保境安民有功,即日起调入襄阳,任城门校尉,加镇北将军,负责襄阳城守卫。”


第109章 空头支票
  0109 空头支票;
  “退朝吧!”
  说完这些之后,刘协长出了一口气,心中隐隐有些放松。
  历史上对于马超的人品或许有些质疑,但对于马超带兵作战,独当一面的能力,是从来没有人怀疑的。
  当年的潼关之战,马超率领十万散兵游勇,都能从正面击溃曹操统率下的百战之师,可见马超兵锋之盛,汉末几乎鲜有人能与之匹敌。
  如果刘备伐吴之际,愿意重用马超,恐怕就将是另外一个局面了。
  毕竟“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马超在手,天下我有”这句话,可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如果马超都不能平定这次荆南叛乱,那恐怕眼下的这个事情,没有人能奈何的了桂阳、零陵二郡。
  再加上同样是知名上将的甘宁同行,在这样的双重保险下,要是依旧败北,那就真的是天意使然了。
  而堂下那些荆州群臣,听完刘协的这道旨意,全都开始议论纷纷。
  因为这些人很敏锐的发现,刘协此番重用的两个人,全都是刘协一手提拔起来的外来户,并不属于任何一家荆襄世族。
  尤其是主将马超,那完全就是跟随刘协一起来到洛阳的旧将,属于刘协真正意义上的心腹之人。
  真是有意思啊……
  荆襄一系的将领刚刚失败,就重用从洛阳而来的旧将,这就一此赤裸裸的交锋。
  一旦此番可以平定叛乱,那荆襄世族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恐怕会倍受打击。
  只怕是……
  一众荆襄文武抬起头,看着在堂上正襟危坐,脸上还稚气未脱的少年天子,心中再不敢生气一丝轻视。
  因为这位年少的天子,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掌握着朝堂上的权力。
  朝臣们开始三三两两的向外走去,韩暹、杨奉不知不觉的就凑在了一起,并肩向刺史府门外走去。
  “唉!山雨欲来啊!”韩暹突然感慨了一句。
  “韩兄,襄阳马上就要乱了,咱们可以尽快脱身了!”杨奉根本没接韩暹的茬,直接开口说道。
  “怎么?要对徐公明下手了吗?”韩暹顿时显得极有兴趣。
  “不不不!”杨奉连连摆手,十分坚决地说道,“我们愿意为襄阳一乱,就可以趁机下手。但是你没有发现吗?现在徐公明的住处已经加强了守卫,咱们无兵无将,仓促动手恐怕是不易!”
  “杨兄,你不会是对徐公明心软了吧!”韩暹斜着眼睛看向杨奉,双眼中满是狐疑之色。
  “韩兄!你不要忘了,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杀人,而是能够顺利脱身!”杨奉低声呵斥道,“难道你希望我们两个人一起为徐公明陪葬吗?”
  “这……”韩暹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道,“你说得不错,那你说接下来要怎么做?”
  “使者!”杨奉目光坚定,不容置疑地说道,“既然已经决定北投冀州,那名使者也就成了关键。现在那名在朝堂上大放厥词的使者,应该还被关在襄阳城的大牢里。
  只要我们能带着使者去到冀州,这少说就是大功一件。而且现在朝中的兵力本就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大牢的守卫肯定是只减不增,必然能将其轻松把人救出来。”
  韩暹点了点头,两人直接一拐弯,直奔大牢的方向而去。毕竟这是关乎后半生命运的大事,两人又岂敢耽搁?
  “杨将军?”
  两人正走在路上,急匆匆地往前赶,忽然一道黑影从街角篡了出来,拦住了两人的去路。
  杨奉定睛一看,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沉声问道:“陈就,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吗?不是让你现在府里候着吗?”
  陈就嘿嘿一笑,神情也有些僵硬,压低着声音说道:“杨将军,属下到您府上已经快五天了,一直也没有见到将军你,心中着急,这才斗胆在这里等候将军,还望将军给一个说法!”
  陈就的姿态虽然放得很低,但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
  其实陈就抛下江夏军,独自逃回襄阳的前两天,心中还是出充满期待的。
  毕竟杨奉交代下来的时候,自己已经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接下来就要杨奉兑现自己的承诺了。
  可是陈就这一等,就是近五天的时间。
  杨奉非但没有履行诺言,甚至连面都没有露一次,基本就是把陈就晾在一边了,这就让陈就彻底着急了起来。
  如果自己摒弃袍泽,最终却是被人戏耍的话,那陈就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乎,也就有了刚才这一幕。
  “你先回去,我会去找你的!”杨奉赶紧四下看了看,然后压低声音对陈就说道。
  “杨将军!我已经等了五天了!你不会是想毁约吧!”陈就脚下一动不动,看着杨奉的目光隐隐有些不善。
  “怎么可能呢?”杨奉变得有些焦急起来。
  要知道,杨奉此行是要去大牢救人的,完事都要低调。现在陈就堵在这里,一旦招来别人的围观,那就很难善后了。所以杨奉心中根本没想其他的,就想赶紧把杨奉打发走。
  “杨渠帅!”陈就脸色彻底沉了下来,脸上怒气隐现道,“你一再推诿,难道真当我陈就是三岁孩子不成吗?事情到底能不能办?什么时候办!你现在就给句痛快话!”
  这……
  陈就一句话,就把杨奉僵在了当场。
  杨奉心中很清楚,就凭自己如今在朝中的位置,就是一个空有头衔而无实权的闲人,别说把一个败军之将弄到一郡太守的位置,就连最基本的人事,调动恐怕都没有什么发言权。
  所以这件事从开始,不过就是一支空头支票。
  反正都是要北投袁绍的,到时候拍拍屁股去了冀州,谁还知道你陈就姓什么叫什么?
  但杨奉完全没有想到,陈就居然这么心急,直接就追问到了大街上。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投来疑惑的目光,杨奉心中万分焦急,可一时间却真的是想不出什么合理的理由来打发陈就。
  毕竟看陈就这个样子,恐怕不是自己三言两语就肯善罢甘休的。


第110章 混出襄阳
  0110 混出襄阳;
  话说到这,韩暹已经大致明白了发生了什么,赶紧走上了打圆场。否则周围的人越聚越多,谁也不好脱身。
  “这位兄台!虽然你得事情我不清楚,但杨将军绝不是那背信弃义之人,事情肯定会为你妥善解决的。”韩暹一脸笑眯眯地看着陈就说道,“但你看周围这么多人,你肯定也不希望事情在这么大庭广众下解决吧!你说呢?”
  陈就皱皱眉,看着韩暹硬邦邦地问道:“不知这位是?”
  “本官韩暹,不知兄台可曾听过吗?”韩暹轻咳一声,不留痕迹地挺直了腰板。
  要知道,韩暹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大将军这个官位,还是非常唬人的。
  果然,陈就明显是听过韩暹名字的,脸上忿怒的神情缓和了几分,向韩暹微微施了一礼道:“原来是韩将军,那既然韩将军这么说了,那咱们去哪里谈?”
  “请随我来!本官知道一处僻静所在,足以谈论此事!”
  韩暹说着话,给了杨奉一个隐晦的眼神,便率先迈步向前走去。
  陈就也没多问什么,便跟在了韩暹的后面,三个人七拐八拐,进入了一条偏僻的小巷。
  陈就毕竟是行伍出身,有一定的警觉性,越往巷子里面走,陈就便越感觉浑身不适。
  “韩将军!咱们到底要去哪里?”陈就挺住了脚步,皱着眉问道。
  “呵呵……”韩暹轻笑一声,猛然间一回身,掌心一把匕首突然刺出,正扎在了陈就胸腹之上,贴着陈就的耳边说道,“既然你已经察觉了,那就在这里吧!”
  噗!
  陈就一声闷哼,双眼微微突出,不可置信的看着韩暹,带满脸的不甘缓缓倒在了地上,再也没能站起来。
  不知陈就在临死之时,脑海中有没有闪过那些袍泽兄弟的音容笑貌,心中有没有那一丝丝的愧疚。
  “韩暹!你干什么?”杨奉诧异地叫道。
  韩暹显然不是临时起意,一刀下去,力道刚猛,完全不给陈就喘息的机会,更没有还给杨奉反应的机会。
  等到杨奉反应过来的时候,陈就已经倒地身亡了。
  “杨将军!”韩暹将匕首在陈就的衣服上蹭了蹭,收进了怀中,懒洋洋地说道,“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妇人之仁。我们接下来要做的,那是为后半生所谋划。
  留着他,只会坏事!再说了,你本来也没打算兑现他的承诺的,除了他又如何?”
  韩暹撇了撇嘴,直接往巷子外走去,就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呵呵……”杨奉自嘲地笑了笑,跟上了韩暹的脚步。
  在那一瞬间,杨奉也想通了。
  既然自己已经毁了人家的一生,帮他结束生命,也算是为他解脱了。
  两个人出了巷子,专挑小路走,很快就来到了大牢的门口。
  果然如预料的那样,大牢周围并没有来回巡逻的卫队,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人在站岗。
  而且这些站岗的守卫,大多都是荆襄旧臣,对韩暹这样的从龙之臣心怀敬畏,而且也不熟悉朝堂里面的情况。
  韩暹、杨奉两个人一亮身份,守卫顿时如临大敌,赶紧就亮起了绿灯。
  韩暹、杨奉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袁绍派来的使者从大佬的提了出来。
  那使者全程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
  但好在这使者不是傻子,虽然心中疑惑,但却一句话也没有多说,任由这两人将自己带出了大佬。
  直到走出了大佬的地界,使者才默默得开口问道:“在下观二位颇为面熟,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韩暹、杨奉对视了一眼,干脆利落的做了自我介绍。
  使者顿时更懵逼了。
  一个当朝大将军,一个当朝车骑将军,救自己这么一个敌国使者干什么?
  “那不知二位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