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子风流-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孙策的态度有所缓和,使者赶紧从怀中掏出赵范的书信,交由侍卫呈给了孙策。
孙策接过书信,展开上下一看,微微点了点头,不动神色地说道:“从桂阳到吴郡,路途劳顿,你先下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情,每天再说吧。”
“可是……”使者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但迫于孙策的威势,却是一个字也不敢多说,乖乖的退了出去。
“公瑾,你来看看这封书信!”眼见使者已经走了,孙策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端坐的一位俊美少年,将书信递了过去。
周公瑾接过书信,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又重新看向了孙策说道:“伯符,此事你心中是如何打算的?”
“现在扬州境内,除了九江、庐江二郡在袁公路手中以外,只有豫章郡还在被刘正礼所掌握。所以攻打豫章,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孙策顿了顿,继续说道,“赵范此举,对于我们而言,不过是把攻伐豫章的时间提前了。如果桂阳真的能归顺我们,那对于我们未来攻取荆州,也有了一个桥头堡!”
周瑜点了点头,显然很赞同孙策的说法。
“如今刘正礼败退豫章,帐下除了太史子义再无能人,灭之不过覆手之间。我们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襄阳城中的天子!”周瑜淡淡地说道,眉宇之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自信。
“天子?”孙策皱了皱眉。
“不错!如今天子占据荆襄七郡,手上还是三万西凉旧部,实力不可小觑。刘正礼毕竟是齐悼惠王后裔,汉室宗亲,若是情急之下献豫章郡于天子,恐怕有些棘手!”
周瑜嘴上虽然说着种种困难,但脸上却丝毫不见忧虑之色。
孙策看着周瑜的神情,微微摇了摇头道:“若是刘正礼归附于天子,那豫章郡还是动不得。不够看公瑾你的神情,怕是已经想到解决办法了吧。”
周瑜点了点头,开口道:“为今之计,只能选择借力打力。用袁公路牵制住天子的注意力,让天子无暇东顾,我们也就可以顺利成章的拿下豫章!”
“袁公路?他未必敢与天子公开作对吧……”孙策显得有些不确定。
周瑜轻摇羽扇,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道:“伯符此言,还是没有看透袁公路。此人志大才疏,野心勃勃,并且对逐渐坐大的袁本初极为嫉恨,凡事不愿落袁本初的下风。”
“如今袁本初已经另立新帝,公然不听天子号令,那袁术岂肯居于天子之下?那岂不是说明他袁公路必不上袁本初了?再加上袁公路此时手中握有玉玺,心中必然是蠢蠢欲动。”
“我们只需给袁公路的心头添一把火,让他再也耐不住寂寞,主动站出来针对天子。
或是另立新帝……或是……自立为帝,只要天子与袁公路交手,那我们便可以坐收渔利。”
“若天子败,我们便可以趁机拿下攻取荆南四郡;若袁公路败,那我们便可以趁机北上攻取九江、庐江二郡,将扬州六郡尽握手中。总之,无论如何,这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
第106章 淮南袁术
0106 淮南袁术;
“当然,还有最关键也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旦袁公路公开反对天子,那必然会引发天下共讨之。
无论是兖州曹操,还是徐州吕布,都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都会眼馋豫州六郡之地。”
“所以,一旦袁公路与天子开战,那也就离败亡的时间不远了。到时候,我军便可以趁势与其决裂,从此自成一脉。江东孙氏,便再也不用被袁氏掣肘!”周瑜手持羽扇,面带微笑,脸上有说不出的自信。
“好!如此一石三鸟之计,也只有公瑾才能想得出来。”孙策猛得一拍桌案,脸上有说不出的兴奋。
要知道,江东孙氏纵横荆扬之间,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可自从初平二年,孙坚讨董失利开始,江东孙氏便不得不依附于袁术麾下,勉强寻求袁术的庇护。
到如今已经五年过去了,江东孙氏的主要族人全都在袁术的麾下任职。
这其中就包括孙策的族弟汝南太守孙香、孙策的舅父丹阳太守吴景、孙策的堂兄豫州刺史孙贲。
甚至就连孙策本人,此时也不过就是袁术治下的会稽太守,虽有独立之心,但名义上还是袁术的臣子。
对于这一点,孙策早就是恨之入骨,就想着找机会脱离袁术的控制。
但此时的袁术兵强马壮,堪称天下第一诸侯,势力强大到足以让人侧目。
饶是孙策少年英雄,勇冠三军,也不敢轻易与袁术翻脸,甚至有些时候还要借助袁术的力量。
可经周瑜这么一说,只要能劝说袁术迈出那最后一步,就能假他人之手,兵不血刃的扳倒袁术。
非但能让江东孙氏当家做主,还有全盘接收扬州六郡的可能,试问孙策怎么可能不激动?
“公瑾,你此计甚妙,但不知该让何人前往寿春面见袁公路为好?”孙策有些忧虑的说道。
孙策很清楚,自己这两年开疆拓土,连战连胜,已经让袁术颇为忌惮了。
周瑜的计谋虽好,但袁术也不是提线的木偶,稍有差池恐怕就起到相反的作用。
因此派什么人前去,就显得至关重要。
周瑜收起羽扇,站了起来,对孙策深施一礼,颇为严肃的说道:“属下愿往寿春说服袁绍,为主公分忧!”
……
九江郡……
寿春……
其实寿春县不过九江郡一小城,以袁术远大的志向,是绝不会讲这种南方小县放在眼中的。
在袁术心中,他追求的是北方广袤的土地,是天下之脊的冀州,是京畿重地的司隶,是兵家必争的徐州。
事实上袁术也是这么做的。
从公元191年,原豫州刺史孔胄去世之后,袁术就开始着手控制豫州,并上表天子,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联合江东孙氏一起北上讨伐董卓,顺势便控制了豫州六郡。
但就在袁术的势力横跨荆北、豫州,虎视眈眈直取司隶之时,袁绍却联合曹操一起来进攻豫州,想要在背后插袁术一刀。
此时孙坚已经阵亡,袁术失去一大助力,在曹袁联军面前大败亏输,豫州治下的梁国也被曹操所夺。
经此一战,袁术势力大受打击,很难再向北发展,只能把目光投向了南方的扬州。
于是袁术便从豫州来到了寿春。
到如今,袁术进扬州不过三年,就已经控制了大半个扬州。
除了豫章郡的扬州刺史刘繇,控制荆州三郡的孙策也要归附其麾下。
而袁术曾经的大本营豫州,除了颍川、梁国二郡被曹操所占,鲁国被吕布所占外,陈王刘宠坚持独立之外,汝南、沛国二郡还掌握在袁术的手中。
如此势力虽然算不得绝顶,但也跃居于天下诸侯之上了。再加上袁术本就是野心勃勃之辈,只要有人从中挑拨,难保袁术不会动了歪心思,走出那最终的一步。
而周瑜此来寿春,便是算准了袁术必然无法坚守住底线。
“居巢令周瑜,拜见主公!”
在寿春城袁术的大殿上,周瑜立于袁术阶下,向袁术恭恭敬敬的施礼道。
“公瑾免礼!怎么?莫非是你想通了?”
袁术看着阶下的周瑜,满眼都是喜爱之色,就像是看到了一个绝世美女一般。
周瑜的父亲周尚,乃是袁术麾下重臣,曾经出任过丹阳太守。后来周尚卸任太守一职,带领全家返回了寿春。
刚满二十岁的周瑜,就这么顺利成章的进入了袁术的视线。
周瑜年纪虽然不大,但是才华横溢,光芒万丈,袁术甚是喜欢,便打算把周瑜收入麾下,委以重任。
但周瑜何等眼力,早就看出袁术绝非明主,早晚必将败亡,便婉言谢绝了袁术的邀请,主动去居巢县做了县令。
后来孙策渡江攻打曲阿,周瑜便主动带领兵马投奔孙策,拜托自己的好友鲁肃暂代居巢令一职。
如今周瑜重返寿春,袁术便误以为周瑜已经回心转意,又岂能料到周瑜的真正目的?
“主公!瑜此来,不为官职,只为主公的前程而来!”
周瑜虽然心中暗笑,但脸上却不动声色,语气颇为严肃地说道。
“前程?”袁术脸上的笑意也渐渐隐去,有些疑惑地看着周瑜,“那公瑾你说来听听。”
“主公!属下自幼跟随恩师学艺,略通占星卜卦之术。前日属下夜观天象,发现帝星明于东北。
属下暗暗心惊,不敢怠慢,又暗自占卜一卦。卦象显示,这帝星就应在九江郡!”
“九江郡之东,便是寿春之所在,便是主公之所在。属下不敢怠慢,这才进京来,将此事禀报主公,望主公定夺!”周瑜忽然单膝跪地,满脸真正地说道。
嘶……
听完周瑜这话,袁术倒吸了一口凉气,双眸之中满是复杂之色,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公瑾,莫非你的意思是?这帝星就在寿春城中吗?”
袁术面无表情,完全看不出心中是喜是忧,“亦或是说,你是想要让本将军称帝不成?”
“属下不敢!”周瑜赶紧辩解道,看起来丝毫不想把劝进这个帽子往自己身上扣。
第107章 阎象劝谏
0107 阎象劝谏;
“只不过……”周瑜把头抬了起来,话锋突然一转道,“属下知道一点,天子当持玉玺!”
周瑜一句话下,就是一道九天惊雷,震得袁术有些发愣,久久没有说话。
可还没等袁术说什么,就见殿外忽然走进一人,向袁术深施一礼,高声说道:“周公瑾简直一派胡言,主公万不可听信!”
袁术顿时激灵灵打个冷战,一下子反应了过来,皱着眉看向着突然闯入之人,没好气得说道:“阎象,你怎么突然进来了?”
“主公!周公瑾包藏祸心,主公万万不要听信!”阎象也不顾周瑜就在旁边,直接就把话重复了一遍。
周瑜深深看了阎象一眼,便向袁术深施一礼,不疾不徐地说道:“主公,既然这位阎大人有事禀奏,那属下就先告退了。”
说完这话,周瑜毫不留恋,直接转身就向殿外走去。袁术伸了伸手,本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任由周瑜走远了。
“阎主簿,你这是什么意思?”袁术盯着阎象,沉声说道。
“主公!属下在殿外听得清清楚楚,那周公瑾想要撺掇主公你自立为帝!此举万万不可啊!”阎象直视袁术,忧心忡忡地说道,“属下知道主公爱惜人才,看重他周公瑾,但主公也千万不要被他所蒙蔽啊!”
“公瑾哪里劝我自立为帝了?他就是说帝星明于东北,东北之地在寿春而已,应在谁身上还不一定呢?”袁术兀自辩解道。
“主公啊!我阎象也不是三岁孩子了。那周公瑾说什么,天子当持玉玺。可当今天下谁人不知,那孙伯符入江东之际,将手中的玉玺献给了主公!如今主公就是持玉玺之人,这难道还不是劝进吗?”阎象满脸都是哀求之色。
“哼……”袁术脸上明显有些挂不住了,红着脸说道,“那就算如此,如今天下大乱,汉室衰微,那袁本初那个庶子都另立新帝了,我袁术还当不得皇帝吗?”
“主公啊!”阎象直接就跪在了袁术面前,满脸都是担忧之色,“你这想法可万万要不得啊!”
“主公啊!你可知道,当年周之始祖后稷传至文王,历世积累功业,天下三分得其二,尚且称臣于商。
如今主公之功业,比文王尚且不足;汉室天子,也不似商纣之暴虐,主公又可生出自立之心?”
“更何况,当今天子已脱离李傕郭汜之手,于荆襄重设朝堂。主公不久之前还给天子上书,言道愿意听命于朝廷。若是主公仓促自立,襄阳天子只需一声令下,主公必为天下诸侯所不容!”
“主公兵马虽胜,但若袁本初、曹孟德、吕奉先一起来攻,敢问主公,可还能抵挡吗?
而且如今扬州三郡都掌握在孙伯符手中,一旦主公与北方各州郡开战,难保孙伯符还会乖乖听命于主公。”
“一旦孙伯符趁机自立,那丹阳孙伯阳、汝南孙文阳、广陵郡的吴景,未必不会趁机响应孙伯符。到那时,主公的势力便是分崩离析,唯有一死而已啊!”说到此处,阎象声泪俱下,显然已经极为激动了。
“伯阳、文阳,乃我麾下爱将,岂会轻易叛我?”
话虽然这么说着,但袁术眼中那种疯狂之色已经退去不少,只是还存留着一些不甘。
良久,袁术才缓缓开口说道:“阎主簿,难道事情真的已经严峻到了这种地步吗?一旦称帝,诸将都会叛我?”
“主公啊!一旦称帝,那就是与天下诸侯作对。大家都是诸侯,都是受汉室天子册封,又怎么会允许一个皇帝的出现呢?”阎象的情绪也有了些许缓和,苦口婆心的劝道。
“但他袁本初已经另立新帝,不听天子的号令!难道我袁术有玉玺在手,难道还比不上他袁本初,要听那襄阳城小皇帝的号令吗?”袁术的话语之中,依旧满是忿忿不平。
这……
阎象一时语塞。
阎象心中十分明白,自家主公并非昏庸无能,只是有的时候实在是太过极端,对某一件事很容易就钻牛角。
尤其是面对一些他在意的事情是,很容易就失去应有的判断,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而冀州袁本初,就是自家主公心里最过不去的一个堪。
对于这一点,阎象其实也是能理解的;
袁术、袁绍兄弟二人,虽然全都是汉末司空袁逢之子。但袁术乃是正妻所出的嫡子,在袁家身份尊贵;
而袁绍不过就是小妾所生的庶子,在宗法观念面前,地位极其的底下。
但是现在袁绍坐拥三州之地,拥有天下之脊的冀州,坐断河北,虎视中原,真可谓是声势滔天。
而身为嫡子出身,本应身份尊崇的袁术,却只能龟缩在江淮一带,不能北进一步,真能眼睁睁看着袁绍做大做强。
袁绍每强大一点,袁术心中的恨就深一点。
到了现在,这种心理不平衡所导致的嫉恨,已经在袁术心中形成了难以逆转的心结,不是几句话就能打消的。
所以阎象很清楚,现在袁绍已经另立新帝,无论从礼法还是实际,都已经彻底脱离了襄阳天子的制约。
若是让袁术一直居于襄阳天子之下,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是今日暂且压住了,也总会有爆发的一天,说不定到时候会更加的难以控制。
罢了!
阎象暗自摇了摇头。
当年大禹治水之时曾言道,堵不如疏。既然自家主公心结难解,那就不如让其打开心结。
“主公!此事也并非不能解决。只是……主公万不可再有称帝的念头。只要不称帝,那一切还有回旋的余地。一旦称帝,那就完事皆休了!”阎象沉声说道。
“既如此,那你快说,该如何解决?若是能压倒袁本初,称不称帝,又有什么关系?”
袁术身子微微前倾,语气急促地说道。显然在袁术的心中,对于压倒袁术的性趣,要远远大于登基称帝。
第108章 调兵遣将
0108 调兵遣将;
听袁术这么一说,阎象心里便有了谱,直接开口说道:“主公,若想彻底压过那袁本初,只需效法袁本初,也立一位天子!也称是弘农王!”
嗯?
袁术皱了皱眉,显然心中是有些抵触的。
既然是要压倒袁绍,那肯定是从不同的角度,全方面的碾压才来得过瘾,单从模仿对方来实现超越有什么意思?
阎象显然看出了袁术的心思,也不敢卖关子,敢接继续说道:“主公你想,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