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吴国末帝-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皓听到这些话之后,心中又是迅速地想道:“看来,他们的计划是退守永安城,以此地为根据地。只不过,他们认知中的永安城已经不复存在,这座城已改名白帝城了,不能成为他们计划中的根据地了。”
“在后世史书记载中,历史上的刘谌在成都被攻陷当天,就自刎身亡了。看来历史走向果然改变了,刘谌竟然活了下来,还在不断接近白帝城。”
一时间,孙皓思绪万千,电光火石间,竟是思考了许多。
紧接着,水镜语气严肃地说道:“现在,罗宪与刘谌已经来到了,距离白帝城一百多里的地方。”
“他们明日一早就会听到,蜀主刘禅可能遇害的传闻。他们听到此传闻后,必定踟蹰不前,或许还会准备哀悼几日。”
孙皓闻言,心中想道:“此传闻对蜀国人来说,无疑是噩耗。但对于吴国来说,却是天赐良机!”
水镜继续说道:“当罗宪与刘谌听到此传闻之后,会犹豫是否去反攻收复失地。之前蜀主刘禅安然无恙,刘谌与罗宪自然不能打出收复蜀汉失地的旗号。”
“但若是蜀主刘禅死了,他们就可打出这一旗号了。毕竟,至少北地王刘谌还在。”
“不过,他们经历几次战斗之后,如今只有数千人,兵力远远不够。”
“此时,若吴国劝说他们联盟,且劝说成功,那么他们就可获得吴国军队的大力支持,吴国也可打着帮蜀汉收复失地的旗号,进攻蜀地。”
说到这里,水镜看向孙皓,似乎在等待孙皓说话。
孙皓立即迅速地说道:“这正是大吴现在需要的良机!只要打出这个拥有大义、符合天理的旗号,就能堂堂正正地进攻蜀地。”
水镜语气严肃地说道:“仅有这个旗号还不够,吴国的兵力不可能与魏国抗衡。”
“不过,你设计了那么多所谓新型武器。难道你认为,仅凭这些,就能与魏国抗衡?”
孙皓忽然笑了笑,说道:“前辈,晚辈有信心。”
水镜略微摇头,迅速地说道:“这些所谓新型武器,华而不实,在小规模战役用来唬人可以,但用于大规模战役应该不行。”
孙皓听到此话之后,神情仍然看似很平静,心中却是如此想道:“我设计出的新型武器,一定会让你惊讶!”
同时,他意识到,自己设计出新型武器之事,对方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他真有通天之能,能看见我的一举一动?还是,我身边有他手下的人?”
“若是第二种情况,那么我得多加提防了。”孙皓不禁心中凛然,如此想道。
水镜接着说道:“当年我总是劝说自己的学生,不要过多依赖自己设计的所谓新型事物,但他一直不听。最终,他北伐失败,惨死五丈原,过多依赖自己设计的所谓新型事物,也是原因之一。”
“依我看,若是他一心钻研奇门遁甲之类,胜利的希望应该会大得多。”
孙皓震惊地瞪大了双眼,不禁问道:“前辈的那位学生,莫非是蜀汉诸葛丞相?”
水镜以肯定的语气答道:“自然,正是诸葛孔明。”
孙皓略微收敛了震惊的神情,恭敬地迅速说道:“原来前辈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
水镜以沧桑的语气说道:“水镜先生?很多年没人这样叫我了。”
与此同时,孙皓猛地想道:“根据后世史书记载,水镜先生在几十年前就去世了。那么,现在站在我面前的,究竟是谁?”
想到这里,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此刻,他比上次初见水镜之时,更为恐惧。
水镜却是并未解释,自顾自地说道:“这些年来,我建立了暗影卫组织,他们都叫我大帅。而你……”
孙皓见此,立即将心中的恐惧强压了下去,迅速地说道:“那我就称前辈为先生吧。”
水镜以云淡风轻的语气说道:“可以。”
“此次我提醒你之后,就看你自己的表现了。是否能达成吴蜀联盟,都在于你努力的程度。”
孙皓恭敬地说道:“先生放心,晚辈定竭尽全力。”
话音刚落,水镜的身影就逐渐消散了。
之后,孙皓猛地睁开了双眼。
“果然是梦。”他心有余悸地想道:“一个活了超过百年的水镜先生,似乎还有通天之能……”
“若一直维持这样的现状,我就会被水镜玩弄于股掌之间!必须从现在开始想办法,争取早日脱离水镜的掌控!”
“不过,首先还是应该考虑,如何达成吴蜀联盟。这才是眼前最急迫的事。”
“看来,我应该那样做……”
………………………………
第38章 商议
次日。
永安六年,十一月初七。
巳时。
白帝都督府。
孙皓来到了都督府门口,对在此守卫的卫兵说道:“请禀报上大将军与镇军将军,在下有要事相商。”
昨日孙皓来都督府之时,卫兵们已得知他就是乌程侯,也算是认识了他。
孙皓此刻来都督府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蜀主可能遇害的传闻,已传到白帝城了。
而且,方才他听到这一传闻时,身上的中兴剑已然颤动了许久。当他把手按在剑鞘上,紧闭双眼,脑海中就出现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以及两道剑光。
一道剑光就在自己这里,显然是象征着自己的这把中兴剑;而另一道剑光,则是在西面,距离自己较为遥远。
“莫非,有一把中兴剑已然接近了白帝城?”孙皓心中想道,“水镜说,蜀汉巴东太守罗宪与北地王刘谌,已然接近了白帝城。难道他们之中的某人,带着中兴剑?”
孙皓百思不得其解,但经过反复考虑之后,他决定前来都督府。
片刻后,前去禀报之人回来了,平静地说道:“乌程侯,镇军将军同意你进都督府。”
孙皓立即进入了都督府,随后来到了议事厅。
议事厅内已有许多人,大多数是他昨日见过的,且落座位置与昨日几乎一样。
孙皓在陆抗旁边落座。
上大将军施绩略微不满地扫了一眼孙皓,向征西将军留平使了个眼色。
留平见此,立即会意,平静地说道:“乌程侯昨日曾说,‘暂无良策。仍需密切关注形势发展。一切皆有可能。’莫非今日,乌程侯就有良策了?”
虽然他的语气平静,但孙皓却听出了他的轻视之意。
“他与施绩,应该都不看好我。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昨日我是与陆抗进行了密谈,他们并未见识到我全部的想法。”孙皓心中迅速地想道。
于是,他开口说道:“今日我听闻,魏军攻陷成都之后,成都一片大乱,蜀主也可能已遇害。这对于蜀国人来说,自然是噩耗,但对于我大吴来说,却是天赐良机!”
施绩听到此话之后,立即反问道:“蜀主可能遇害的传闻,我们已知晓。难道乌程侯认为,我大吴可以此为理由,进攻蜀地?”
孙皓立即接着说道:“若蜀国人因此传闻,打出收复蜀汉失地的旗号,那是理所应当的。因为,蜀主若是真死了,蜀主下的命令也就不算数了,他们就可顺理成章地拥护某个皇子,开始反攻。若此时大吴……”
孙皓的话还未说完,留平就直接反驳道:“就算蜀主真死了,大吴以此为理由,去进攻蜀地,还是缺少大义、不符天理,名义上仍是入侵。”
“如此一来,大吴就将遭受魏军与已降魏的蜀军的联合攻击,必定得不偿失!这些话,不正是乌程侯昨日之意么?”
此话一出,议事厅内的众人,一齐盯着孙皓,似乎都在等他说话。
孙皓闻言,却是勾了勾嘴角,带着自信的微笑说道:“若急于进攻,确实如此。但我算过时间,无需多久,就会有一个天赐良机,摆在我们面前。”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注视下,孙皓接着说道:“诸位难道忘了,蜀汉巴东太守罗宪,带走了近万人马,前去救援成都。”
“但现在蜀主已然降魏好几日了,显然罗宪的军队并未在魏军兵临城下之前,抵达成都。”
“罗宪肯定已收到蜀主命令各地投降的圣旨,他会做何抉择?”
“成都已落入魏军之手,蜀主也在魏军手中,若他前去成都,不但救不出蜀主,甚至可能会全军覆没。”
“那么,若他选择返回此地,会在何时抵达?”
“我算过时间,应该就是今日。”
说到这里,孙皓的神情仍然极为平静,似乎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众人面面相觑,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孙皓所说的话,甚至感觉这是无稽之谈。
“乌程侯,你说自己算出是今日,你拿什么保证?!”
“况且罗宪是否会返回此地,都是不确定之事,你怎么就如此肯定?!”
“乌程侯,你如此言论,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施绩忽然轻咳了两声。
随即,众人不再开口说话,议事厅立刻安静了下来。
寂静数息之后,施绩紧紧地盯着孙皓,严肃地说道:“既如此,那我们就静待良机。”
孙皓以自信的目光直视施绩,毫不畏惧,似乎胜券在握。
片刻后,忽然有兵士前来禀报道:“启禀上大将军、镇军将军、诸位将军,我军城外斥候,探查到了一支蜀军的行踪!”
上大将军施绩立即问道:“是蜀国何人的军队?距离白帝城有多远?”
那名兵士立即答道:“斥候观察过他们的旗帜,以此判断,为首的那名蜀军将领,应该就是蜀国巴东太守罗宪。他们此时距离白帝城约百里,已然停步不前。”
此话一出,议事厅内的众人神情无比震惊!
那名兵士接着说道:“但罗宪身边还有一名年轻人,看穿着应该不是兵士。而且那人的服饰极为华贵,看起来应该是蜀国皇族宗室。”
议事厅内的众人听到此话之后,面面相觑,一时间竟是说不出话来。
施绩做了个手势,那名兵士就退下了。
忽然,一直并未出声的陆抗开口说话了。
他神情严肃地说道:“罗宪不可能带着身份较低的蜀汉皇族宗室行军。因此,那名年轻人,极有可能是蜀汉皇子!”
此话一出,议事厅内的众人,立即有人点头附和。
孙皓将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想道:“方才他们都不相信我说的话,现在陆抗一开口,他们就对陆抗说的话点头附和。”
“看来,想让别人相信自己的话语,首先自己得是位高权重者。”
与此同时,陆抗转向孙皓,语气意味深长地说道:“乌程侯,真是料事如神啊。”
孙皓立即对陆抗恭敬地说道:“不敢当,在下只是运气好罢了。”
但议事厅内的众人,此刻却不这么认为。
尤其是太史涛、凌阳与甘迪,紧紧地盯着孙皓,眼神极为疑惑。
而施绩与留平,也不时将目光扫向孙皓,若有所思。
数息之后,施绩忽然对孙皓问道:“既然罗宪已接近白帝城,那么乌程侯可有何良策?”
孙皓见此,神情自信地开口说道:“罗宪应该也得知了蜀主可能遇害的传闻,再加上若他得知白帝城已被我大吴占领,就会停步不前。”
“现在罗宪已停步不前,说明他应该都知晓了。而且,因为他停步不前,那名年轻人是蜀汉皇子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此时,我大吴应当主动派遣使者,去见罗宪,说服他与大吴联盟,共同对抗魏国。”
“若罗宪身边那人,确实是蜀汉皇子,那么大吴就可拥有大义、符合天理,可打出帮蜀汉皇子收复失地的旗号,堂堂正正地进攻蜀地。”
“如此良机,大吴绝不可错过!”
………………………………
第39章 双方
施绩听完孙皓的话语之后,立即看向议事厅内的众人,说道:“既如此,派遣使者前去说服罗宪等人,此事势在必行。”
“那么,派遣何人前去呢?”
众人的眼光,一齐落在孙皓身上。
孙皓心中其实早已料到会是这样。
他极为平静地缓缓说道:“我认为,应该先派遣一名使者前去蜀军那边,了解对方的情况,约定会面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其他相关的事项,然后才能谋划下一步的计策。”
陆抗也点点头,沉稳地说道:“虽然联蜀抗魏之事势在必行,但要考虑周密。因此仍然需要时间,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见此情形,施绩说道:“那就依此而行。”
他看向孙皓,又说道:“还请乌程侯修书一封,说明会面的缘由以及事项,交与使者,即刻送往蜀营。”
孙皓刚想应允,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对于身体原主没有丝毫影响,可是对于穿越过来的孙皓,那可是一个极大的麻烦。
为何如此说呢?
那就是因为,使用毛笔来写字,身体原主对此是非常娴熟的,他的书法甚至为许多人所称道。
可是现在的穿越者孙皓,虽然能写毛笔字,书法放在穿越前也还不错,但跟身体原主也就是真正的孙皓比起来,可就差了一大截。
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穿越者孙皓,能写出的字体与身体原主完全不同!
若是在议事厅,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写一封书信,那绝对是要漏破绽,绝对会惹人非议,绝对会遭人怀疑!
“绝对不能发生这样的事!”他在心中告诫自己。
他必须想一个办法,解脱困境。
电光火石间,他迅速思索,灵机一动。
就在孙皓心中思绪万千之时,施绩已经令人准备好笔墨纸砚。
看到墨已经磨好,孙皓把纸铺开,捏起毛笔,轻轻蘸墨,然后提笔到纸前,却忽然停了下来。
就在众人盯着纸的一瞬间,孙皓并未下笔,他的右手猛烈地颤抖,而后以左手紧紧地按住自己的右臂。
众人都以为他要落笔到纸上,却没想到竟是这样。
陆抗见此,心中一惊,不禁立即问道:“乌程侯,这是?”
孙皓露出一抹苦笑,无奈地说道:“因一路上奔波劳碌,受了风寒,肩膀与手臂疼的厉害。今日恐怕不能动笔了,让诸位见笑了。”
孙皓接着又说道:“上大将军与镇军将军若不介意,我可以口述,让文书记录。”
施绩虽然心中极为疑惑,但也只能无奈地说道:“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孙皓心中暗喜,心中松了口气:“总算躲过一劫。”
“不过,今后一定要尽量避免在他人面前书写!”
于是孙皓口述,由文书人员记录,写了一封书信。
书信的大意是:
得知蜀汉巴东太守和皇子来到白帝城,吴国将士都十分欢喜。但是又听说蜀汉皇帝不幸遇害,深感同情与痛惜。现在希望吴蜀双方能够派代表会面,商议结盟共同抗魏的事情。
书信写完,施绩马上派遣使者,送往罗宪处。
白帝城外。
离城约百里的某处,有数十座营帐。
这里就是罗宪和刘谌暂时停歇的地方。
刘谌先是面朝西方,双膝下跪,拜了三拜。然后站起身,转向东方,眼中冒着怒火,死死盯着远处的白帝城,也就是先前的永安城。
自始至终,罗宪一直默默地跟在刘谌身后。他的神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