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8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艾伦威尔逊倒是没有上纲上线,只是重申了一些老生常谈的话,比如斯卡吉尔领导的罢工无法取得胜利这些话。
然后就是希望在野的工党能够在这个时候帮助政府,共识政治虽然不存在了,但工党仍然可以带来有益的影响的。
毕竟在传统上,工党和各大工会的关系说得过去,艾伦威尔逊在释放煤炭工会领导人斯卡吉尔之前,和下议院之父卡拉汉见了一面。甚至提出在谈判的时候可以让卡拉汉旁听,共同找到解决办法解释误会。
首重金融那是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首相主张,白厅的主张是进行高端产业的升级,这两者迥然不同,完全不是一个计划。
显然只要有眼睛就知道,到底哪一个对工党更加有利,卡拉汉也表示工党一直在关注罢工的进展,同时做好了随时帮助执政党澄清误会。
误会,这是艾伦威尔逊一直对各种产业工会所说的,而不是政府的内阁大臣们,口口声声什么民主的威胁。
“你看帕梅拉的武器制造公司,什么时候闹过罢工?”艾伦威尔逊开口道,“虽然辞职率是高了一些,但每个离开的劳动者都很满意。”
关键人家是华为模式,吞下了这一次沙特军售之后,一样是按照之前的分配分钱,整个英国独此一家。当然研发费也确实高,现在就在探索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一般企业是不能学习的。
区别在于蒙巴顿武器制造公司真的有利润,这些煤矿就算是维持下去,仍然是没有利润,国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在本土的罢工仍然持续的时候,撒切尔夫人已经到了美国总统的度假胜地戴维营,和里根总统进行双边会谈。
两人影响美苏和美欧关系的“星球大战计划”问题双方进行了恳谈和厘清。里根在会谈中表示“星战计划”的可取之处,在于它将对苏联经济形成巨大的压力,苏联虽也具备搞“星战计划”的技术能力,但在经济上承担不起。
里根强调指出:“苏联政府在驱使它的人民所走向的苦行僧式生活的道路上,必定有一个底限。苏联领导人将在继续维持高额军费开支和改善人民生活之间进行痛苦的抉择,由此必须加速他们内部的改革。”
可撒切尔夫人来之前,刚从内阁秘书长那看到,美国今年创纪录的逆差,这表明美国在工业上的竞争力正在急剧削弱。
人家不需要美国的产品,并且在产业上正在击败美国,于是开口道,“关键是财政上的平衡,不能让我们自己这边出现问题。可目前英国的情况总统也知道,问题真的很严重。”
“美国的保护是相互的,有些国家不能白白占便宜而不付出。”里根说到这见到撒切尔夫人没有答话,强调道,“当然我说的国家并非英国。”
“对于本土存在美国驻军的国家,是没有拒绝美国的实力的。”撒切尔夫人想想起来了艾伦威尔逊面带轻蔑的话语,“我们对殖民地做的事,华盛顿对德国和日本都能做,只看华盛顿想不想。”
“只要财政可以支撑,胜利必将是我们的。”撒切尔夫人挤出笑容,表达对里根看法的赞同。
撒切尔夫人重申以下几点,美国和西方的目的不是想取得优势,而是在考虑苏联发展的前提下保持均势;按照条约所规定的义务,‘战略防御倡议’的实施将经过谈判进行;这一计划最重要的目的是加强而不是削弱核威慑;东西方谈判的目的应该是通过降低双方进攻性武器的水平来获取安全。
这些字面意思是没人相信的,撒切尔夫人这一次来的收获就是,美国要对自身今年肯定要创纪录的贸易赤子采取措施,艾伦威尔逊说过美国会对两个战败国做点什么,撒切尔夫人本来还将信将疑,现在看来,无非就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
“又被他说中了。”撒切尔夫人一脸的可恶,又被他装到了的表情,竟然已经判断出来美国不会忽视贸易逆差,以及接下来的解决办法。
第1614章 不能操之过急
奈杰尔·劳森出生于一九六零年,现年二十四岁,和阿诺德相识于牛津大学,基本信息就这么多,艾伦威尔逊考虑良久,和费雯丽商量做一个美食节目,塑造财政大臣女儿贤妻良母的形象。
“怎么?现在都已经对下一代下手了?她和你儿子倒是挺般配的。”费雯丽作为英国王牌节目制作人,难度上是没问题的,但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这么关心,她就心里有气。
“她父亲是财政大臣。”艾伦威尔逊斜视了一眼费雯丽回答道,“想什么呢?我现在哪有那种精力关心这种事。”
费雯丽一下子不出声了,不过从来没有制作过饮食节目没什么信心,艾伦威尔逊则很乐观,“这是英国公民最需要的节目。我想想,主打健康美食,从各文明当中取长补短,也彰显大英帝国多元化的魅力。”
财政大臣也是有女儿的,更何况和儿子还有不错的关系,能够帮忙的话,作为父亲和内阁秘书长,艾伦威尔逊当然不能袖手旁观。
辛辛苦苦去牛津求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要舒舒服服的赚钱,财政大臣的女儿也不能免俗,于是劳森与生俱来,但她父亲坐不上财政大臣其他人绝对发现不了的个人能力,就这么直接被发现了。
“当年我都要自己收拾尾巴,你已经比我幸福多了,让我跟在屁股后面擦屁股。”
艾伦威尔逊再次出现在阿诺德面前的时候,双手插兜的教育道,“还是有不同的,我长期在外工作,不被本土注意到。你中学之后就生长在伦敦,很容易被注意到,明白我的意思么?”
“在进入工作之前,把其他事情都处理干净。”阿诺德说到这轻声咳嗽了一下,“父亲,伱对我好一些也正常,我们姐弟三人,只有我从来都是坚决站在你这边的,帕米拉和阿尔伯特哪知道你深不可测的实力。”
嘎巴!把指骨捏出响声的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开口道,“我的好儿子,你是在说什么呢?我这辈子最忠诚的就是家庭。”
对对对!阿诺德心悦诚服的点头,“有些事情也不能全怪父亲,总是有些居心不良的女性出现,令人防不胜防,我现在就体会到了这一点。”
塞西尔·帕金森被法院传唤的事,激起了英国公民对桃色事件的回忆,这件事同样被回国的撒切尔夫人所知晓,她认为这是在野党揪住不放,想要让保守党支持率下跌的把戏,而法院则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工具。
“能不能像是一个政治家?”艾伦威尔逊不客气的反驳道,“如果你能够对最高法院做一些施压,女王对你也可以这么做。这本身就是在破坏三权分立原则,一个大臣而已,都退出政界了,这是他自己的事情。”
内阁秘书长严厉的反驳了首相,关于司法不公平的说法,明明可以使用其他办法,比如说收买,他就是这么干的。
塞西尔·帕金森肯定会成为战后第一个处在被告席的大臣,也是以此来警告不合作的相关人士。
到底是想要做财政大臣劳森这样的榜样,还是做前工业大臣塞西尔·帕金森那样的败类,相信这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题。
“保守党三百多个议员,就非要救他不可么?我认为恰恰相反,可以通过牺牲他一个,来捍卫英国的司法公正,尤其是在舆论上,认为首相是一个作风激烈,漠视规则的人。现在罢工还在继续,工人们也觉得你是这样的人,才更要适当的展示公正。”
撒切尔夫人不服的瞄了艾伦威尔逊一眼,小声嘀咕着,“你就在我面前厉害,绝对不敢这么对其他首相。”
“恰恰相反,历届政府,我对你算是妥协最大的。”艾伦威尔逊换上缓和的脸色开口安慰,“好了,这个问题不要说了。我对你,甚至对你的一双儿女怎么样,你心里一清二楚。好了,说一下和里根对话的内容吧。”
撒切尔夫人放下对法院的不满,谈及了里根对和苏联对抗的看法,就是现在美国热炒的星球大战计划,英国的态度和美国不太一样,原因很简单,英国地理上是欧洲的一部分,美国隔着一个大西洋,两国的态度不可能一样。
是以定向能和动能武器为手段构建非核反导弹防御体系,具有拦截方式多层化、截击手段多样化、部署领域空间化等特点,比传统的反导弹系统远为先进。
里根的“星战计划”一经公布,立即引起争议:苏联对此猛烈抨击,力促美国放弃这一计划;西欧则担心该计划将导致美苏之间的新一轮军备竞赛,并使美国对西欧的核保护伞失去效用,甚至诱发第一次核打击。
至于英国的立场当然和西欧差不多,在怎么英美特殊关系,英国的地理位置是无法改变的,转达了星球大战计划的主张,撒切尔夫人提及了自己在和里根对话的时候,关注到了美国存在的巨额贸易逆差。
“是不是说的时候主要把不公平贸易对准了日本,但还有德国的内容?”
艾伦威尔逊笑的牙花子都快出来了,笃定的道,“其实就是金融手段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真要稳定经济局势,还是要在工业上下功夫。不过金融手段配合占领国的驻军是很厉害的,德国和日本是跑不了了。”
对于美国在冷战战胜苏联连汗都没出,苏联就土崩瓦解,艾伦威尔逊是绝对不相信的,真没事就不会有广场协议了。就像是几十年之后,美国要是一切没有问题,也不用在欧洲挑事。
两者只是问题的大小,当下的美国虽然也有问题,但本国公民还是可以硬顶着劫贫济富的大刀,帮助美国顶过眼下的难关,对外在收割一下德日这两个轴心国成员,缓上个几年不成问题。虽然在里根的最后两年还有老布什时期,美国的经济鸡血效果消失,经济增长又停了。
几十年后那一次明显问题要大得多,还不仅仅是美国自己快没牌了,而是整个世界手里有牌的国家也寥寥无几。
单独拿英国来做例子,撒切尔夫人和后来的女首相都减税,撒切尔时代可以卖国企顶住缺钱的危机。那位女首相也减税,还有国企可以出售把财政赤字补上么?
英国的国有企业早被撒切尔夫人就卖没了,后来者不可能复制。
卖国企算什么好办法?这种办法连莫迪老仙都会,卖的时候有声有色的大国看起来也真有点有声有色的意思,快卖完了立刻增长就下来了。
“英镑在转为主权货币之后,维护当下的结算份额,不会受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美元的钳制。凭借罗德西亚和西澳大利亚的资源,马来亚的基础工业,我们能够稳住英镑区的阵脚。华盛顿肯定是不喜欢这样的现实,但苏联就在那,华盛顿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见到撒切尔夫人点头,艾伦威尔逊转锋一转,“不过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出口导向的国家问题就大了。如果马克和日元的结算份额还很大,可以减少一些损失。目前来看德国的抵抗力肯定比日本高,日元在牙买加会议上,是我们联合法德两国坚决反对纳入结算体系当中的。”
当下日元的结算份额,只会比艾伦威尔逊记忆中的世界更少,日本也更加缺乏金融能力对抗收割。所以广场协议要是如约而来,德国的情况会比日本好,这和历史相符,不相符的就是这个世界的日本抵抗力,比记忆中的日本抵抗力还差。
“里根这个人,已经和战后的美国总统不太一样了,他本质上不了解欧洲。”
艾伦威尔逊继续道,“他的立场肯定是坚定的,能力就没准了。这一点首相,你也能看出来,在欧洲他其实不怎么受到欢迎,对他的支持主要来源于美国这个国家的实力,而不是他多有魅力,他要是苏联人,老人政治的帽子早就扣上了。”
里根总统是一位不了解欧洲的美国总统,他多次挫伤了欧洲的感情。里根在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之后,曾以很大力气争取欧洲的支持和参与:美国高级官员接二连三地跑到欧洲游说;美国代表甚至在北约会议上向盟国施加压力,要求他们作出贡献。
结果事与愿违,美国越是坚持,欧洲越是犹疑,甚至从根本上怀疑可行性;生怕星球大战一开,导弹竞赛便会转入空间,担心某种“太空雅尔塔”可能置欧洲利益于不顾,届时欧美在防务上将彻底脱钩。
这就是懂王行为,里根作为懂王的偶像绝对是有吸引懂王的特质的,艾伦威尔逊对撒切尔夫人建议道,“就在德国部署又能怎么样?我相信科尔不敢拒绝,近年来随着德国的经济发展,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战败国。星球大战和美国的逆差问题,会让德国人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的。”
“至于我们英国的态度,我建议对待罢工不要操之过急,等待美国已经确定对德日两国采取措施,我们再把国内的罢工解决。”
第1615章 一场车祸
在美国迫切需要吸一口的时候,英国国内当前的罢工不失为一个不配合的借口,失去了一年的经济发展算什么呢?
广场协议一签,那可不是一年的问题,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三十年、已经直奔四十年去了,在数据衡量上,日本曾经是人均要超过美国的,总量超过美国百分之七十,要知道日本人口还不到美国的一半。
作为广场协议另外一个大头的输出,联邦德国只不过是运气好,碰上了东欧剧变,不但兵不血刃的把民主德国几十年积累一口吞下,把民主德国的人口当做涌入的劳动力,还因为苏联解体失去对东欧的控制,被德国占领了市场。
如果不是碰上天上掉馅饼,德国就是另外一个日本,能够稳住局势都是上帝显灵,还想要做欧盟的领头人?
“在苦一苦日本德国,骂名美国来担。”手插裤兜,吹着口哨的艾伦威尔逊回家,很是得意的对妻子道,“亲爱的,你不准备去日本赚点么?这可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放过就可惜了。”
“把握么?”帕梅拉蒙巴顿眼中闪过名为野心的光芒,但还是做出不能轻举妄动的模样道,“那可是一个半主权的国家。”
“正因为如此,所以日本才不敢对国际资本怎么样,谁能从海量的国际资本当中,精准的找到你呢?日本政府要是关门打狗的话,打错了怎么办?”
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道,“现在也许正是一个好机会,说不定两三年就能赚到百分之二百的利润。这样的收获可不多见,勘探还要找到好矿呢。”
艾伦威尔逊也是一个厚道人,不准备对日本房市下手,把房市留给日本人自己,股市可以随时进出,更加适合帕梅拉蒙巴顿这种世界公民。
“好吧,我和大家商量一下。”无论是于公于私,帕梅拉蒙巴顿都不能自己吃独食,失败了可以均摊风险,要是成功了也可以巩固贵族精神领袖的位置,女首富现在已经非常成熟了,不用她的丈夫手把手的教。
“亲爱的,你说的算。”艾伦威尔逊笑容满面的表达赞成,说服工作还是要继续,兴奋剂刚打的时候只有正面作用。就比如广场协议刚签署的时候,日本人的直观感觉,其实是日元购买力的提升,日本人有钱太有钱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就是这种感觉。
后遗症需要慢慢显现,日本在头几年真过上了有日本这个国家以来最好的日子,不过等到把手中的美元储备耗干净了,也就返回到了原点。
艾伦威尔逊虽然以马来亚为矛头对准日本,但不得不说,在美国态度不改变之前,对日本的发展只造成了不大的阻碍,人口差的太远了。日本人口一点二亿,马来亚人口刚破两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