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826章

大英公务员-第826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在一部分人眼中,他是一个十分亲苏,也是战后和美国关系最远的首相,面临阿兹海默症的威胁,他现在还怕什么呢?
  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哈罗德威尔逊在这一次会议上,注定将会成为美国最不愿意面对的对手。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哈罗德威尔逊似乎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如此的进攻性,还是对着英美特殊关系的另外一方这么做。
  有着法国和德国的支持,英国似乎是憋着一股劲要扭转布雷顿森林体系败北的局面,在日元和特别提款权、英镑流通问题上紧咬着不放。
  在各国领导人和代表团的面前,卡拉汉要上台表达对日元的攻击,艾伦威尔逊拦住了财政大臣,“大臣,你是一个政治家,还是我来吧。”
  “英国以及欧洲认为,日元并不具备更大的作用。日本什么都没有,就在两年前,还需要英国皇家海军前往保护。这样的国家怎么能说具备国际影响力?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日本这个国家是特殊的。”
  艾伦威尔逊走上主讲台,向着各国点头致意,然后照本宣科道,“现代文明是欧洲引领的,这一点丝毫不用谦虚,不需要加入一个旁听者。”


第1486章 还得是法国
  卡拉汉看了一眼哈罗德威尔逊,后者无所谓的耸肩,这些话?确实是不太适合一个民选的大臣说出来,虽然国际社会的底层逻辑关系就是这样,可是在一个被世人瞩目的国际会议上说出来,影响还是很大的。
  现在全球经济越发成为一个整体,日本又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两国肯定还有坐下来的机会,卡拉汉确实不能说这种话。
  “事实上,欧洲和美国的团结稳定是自由世界繁荣的基础,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日本这个国家具有战略意义。但是在国际经济体系当中的作用,还需要更加广泛的认可,空有工业规模是不行的,还需要外交影响力,军事能力等等。”
  艾伦威尔逊就差把白人至上挂在嘴上,虽然他没有说出来,但话里话外都是这个意思,第一日本并不是一个正常国家,日本有军队么?没有!但联邦德国的可是有军队的,两国虽然都是战败国,但在地位上可不一样,德国远比日本重要的多。
  “英国人不好承担责任,就把内阁秘书长推出来。”基辛格对洛克菲勒低语道,“其实我们应该注意一下这位秘书长。”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妻子,不是他。”洛克菲勒面带微笑回答,“从制度的底层逻辑来说,艾伦爵士是说的不算的,这是英国内阁的意思。”
  是这样么?基辛格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可是他实在是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判断,洛克菲勒说这个内阁秘书长被推出来说政客不好说出口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逻辑上也完全说得通。
  除了日本之外,各国代表其实心中都同意大放厥词,话里面瞧不起欧美之外国家的英国内阁秘书长。
  但对日本一方来说,这确实像是一个羞辱,或者说把像去掉,这就是一个傲慢的老白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要是二十一世纪的话,艾伦威尔逊就算是做不成懂王,怎么不得捞一个深红州的州长干干,可惜了,现在都说什么团结,什么多元化。多元化的后果所有国家当然是还没有见到,除了英国一个不愿意透漏姓名的权威人士。
  “我想欧洲国家十分盼望一个更加具有建设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不仅仅是英国,而是欧洲所有国家都这么认为。”
  如同兜售成功学的大师在主讲台上,就差下来的时候说一句,“听懂,掌声。”踌躇满志的走下来,有一种除了骗你之外没成功过的风范。
  主权货币体系肯定比布雷顿森林体系对美国更好,虽然理论上大家机会均等都可以把货币的主动权拿回来控制在手中,可明显美国的国力远远超过在场国家的任何一个,这就等于是没有维护成本,美国当然是开心了。
  美国开心其他国家就不一定开心,不然一九四四年的时候,美国为什么反对英国的方案?
  各国代表团的立场不同,但基本上分成了两大阵营,分别是美国和美国的跟班日本,以及欧洲国家,虽然欧洲国家把英国推出来和美国谈谈,但对美元抨击最尖锐的国家还真不是英国,希拉克态度强硬的表示,如果这一次的体系不能让法国满意,欧共体或许会建立自己的金本位体系。
  “美国的一票否决权不应该在存在,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希拉克这句话,让美国方面的出席者脸色都很不好看。
  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有一票否决权,这两个组织理论上不会通过不利于美国的决议。
  在战后美国的经济霸权觉醒的时间比军事霸权早了这么几年,美国以世界百分之六的人口,占据了百分之五十的财富,必须要制定一个看得过去的规则来保护这种财富。
  美国人设定金融规则的理由是既能保持自己的财富地位,又能让自己的国家免于战争,唯一的办法就是制定对美国有利的规则,让其他国家都按照规则行事。
  只要在这个规则的框框之内,美国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世界银行和IMF的总部都在华盛顿,虽然两个组织在全球有很多驻外代表机构,但权力的中心,毫无疑问是在华盛顿的总部,驻外机构只是辅助的信息搜集和项目监督作用。
  在世界银行和IMF建立之初,美国与欧洲国家对两个组织的领导人选达成了默契,IMF的总裁由欧洲国家提名,世界银行行长由美国提名。
  “法国人要刨了美国人的总统山么?”艾伦威尔逊听到希拉克的主张,觉得自己攻击一下日本还是比较柔和的,至少没有法国人这么无所畏惧。
  艾伦威尔逊的话在不好听,也没上来就对着美国的一票否决权冲锋,虽然他很想要这么做。
  但是考虑到了实力地位差距,英国还是把目标定的很现实,一票否决权美国是不会让的,为欧洲国家争取总份额以及投票权的比重,要现实得多。
  尤其是投票权,世界银行和IMF的投票权美国总要让出来一个,不然的话,那还谈什么?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什么引起的,各国心里心知肚明,因为美元超发问题,可以说世界各国都已经为美元超发买单了,这不是美国当没这回事的理由。
  “美国要能正视法国人的意见就好了。”卡拉汉其实心里也希望希拉克的建议,或者说是抨击成为现实,这样欧洲的自主权将会扩大不少。
  这个时候英国又想起来自己是欧洲的一员了,在平时英国人从来不会想起来自己是欧洲的一部分。
  “还是不太可能。不过相信美国还是不好发作。法国还是有相当实力的。”艾伦威尔逊开口,当然了,整个阿尔及利亚和法国本土加在一起,怎么可能没实力呢,老牌帝国主义嘛。
  要不是非洲那些法语国家支撑,法国凭借本土的力量,能够建立独立国防体系么?那怎么可能。不过要以此撼动美国,还是不太够的。
  除非刹那天地宽,自由世界只是整个世界当中的半个世界,虽然可能是相对更大一些的那个,但还有另外半个世界是不受美国影响的。
  如果有一天另外半个世界能够被纳入麾下,说不定可以改观,现在还是把目标定义的现实一些比较好。
  和希拉克的言论相比,英国那些什么英镑区、什么投票权,什么日元没有资格增加份额的话,都显得合情合理了。
  IMF和世界银行都采用加权投票制。什么是加权投票制度?
  就如同股份制公司中同股不同权的制度,两人同样占有百分之十的股份,其中的一股只有一票,即拥有百分之十的投票权;另外个的一股有三票,即拥有百分之三十的投票权。这在联合国也不是没出现过,苏联不就是一国三票的典型么。
  在IMF和世界银行中,明确规定了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份额”,份额的多少就决定了投票权的多少,拥有份额较多的国家就拥有了更多的决策权,就有了超越其他国家的投票力量。
  在IMF中,每个成员国的投票权利分为两部分:基本投票权和份额投票权,英国要争取的就是IMF当中的份额投票权。
  此时的欧洲国家,大有今天要选不出来让我们满意的大总统,否则谁也别想走的架势。
  英国的主张虽然让美国肉痛,但好歹还是比法国人强一些的,法国人可是要废掉美国的一票否决权。要不是现在苏联虎视眈眈,美国都想要让法国人感受到一下苏联在世界上的待遇。
  “让英国同意黄金非货币化,只能美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让步。”卡拉汉在和基辛格沟通的时候,阐述了欧洲国家的基本立场。
  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以使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储备资协议规定各会员国之间可以自由进行SDRs交易,而不必征得IMF的同意。
  IMF与会员国之间的交易以SDRs代替黄金,IMF一般账户中所持有的资产一律以SDRs表示。在IMF二般业务交易中扩大SDRs的使用范围,并且尽量扩大SDRs的其他业务使用范围。
  另外,IMF应随时对SDRs制度进行监督,适时修改或增减有关规定。
  “当然了,包括英法德在内的欧洲投票权,应该要超过总投票权的一半,这样欧美关系会更加公平。这也是欧洲国家特别主张的条款。”卡拉汉对着基辛格比比叨,“之前美国的货币超发,给欧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法国在欧洲散布攻击美元的言论。”
  基辛格一副你在想屁吃的表情开口道,“欧洲国家占据投票权的百分之五十五?亏你能想得出来。”
  “其实比较法国人要废掉美国一票否决权的主张,我觉得现在对话的想法还不是这么过分。”卡拉汉不为所动的反问道,“可能这一次会议,是拿不出来什么共识了,暂时旧的国际货币体系继续使用也没办法。”


第1487章 三边结算系统
  内事不决法兰西,卡拉汉没有一句指责是虚构的,法国在领导欧洲这方面确实比英国上心的多的多。
  攻击美元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关于美元是美国剥削世界工具的言论,就是起源于第五共和国之父戴高乐。
  谁还看不出来美国不喜欢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就是捆绑黄金导致美国的发钞受到限制么?
  英国也不反对美国和欧洲一个吃肉一个喝汤的分配,但问题是到底吃多少肉喝多少汤,你别拿日元那种全看美国给多大好处的货币过来糊弄。
  如果在回到二战之前,美元区、英镑区、法郎区的状态,美国也不愿意,那美国不是白参战了,美国参战是这样,不参战还是这样,那参战有什么意义?真为了正义的事业和崇高的道德立场?
  因此,发达国家能够用浮动汇率政策更好的换取内外经济的平衡,在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过程中,同时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发展中国家则必须以牺牲内部平衡来保持外部平衡,国际收支失衡难以调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大打折扣。
  其他发达国家要成为美国的盟友,而如果欧洲觉得这个体系可以得到更多而不被满足的话,那么美国就非常头疼了。
  基辛格肯定不愿意答应英国的条件,但相比较而言,好像法国的条件更加过分,真属于直接挖总统山了。
  “法国的份额应该适当缩小,哪怕就是日元连百分之一都没有,当前也是不够分的。”基辛格沉吟一下,表示英国如果站在美国一边,英国的份额那都不是问题。
  “国务卿先生,美国能说服法国么?”卡拉汉听到之后,反问基辛格,见到后者摇头便道,“非常巧,英国也不能。”
  在另外一个场合,艾伦威尔逊正在代表英国对希拉克示好,对法国提出废掉美国的一票否决权表示钦佩,但也直白的表明英国认为这是非常艰难的,“整个欧共体占据世界百分之二十八的经济比例,美国也是百分之二十八。可美国是一个国家,而欧共体至少暂时不是。日本还有百分之八的份额呢,日本是美国驻军独占的国家,说实话,美国真想要日本做什么,日本是没有反抗的余地的。”
  艾伦威尔逊没有算马来亚,不过就算是算上,马来亚的经济总量也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因为马来亚的人口还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这和英国和美国的比例差不多,就算是人均一致,美国多出来这么多人口,那可不是白多出来的。
  经过了战后三十年的努力,法国的人口终于在去年超越了英国,仍然是五千万级别的总人口,这都算上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国民。
  如果阿尔及利亚的本地人能活下来的多一些,没准法国的人口还能增加的更快,可懂的都懂。
  就算是英法德加一起,人口也不如美国,再加上意大利也就相当,美国以一国之力和整个欧共体国家的经济总量相当,就知道法国废除美国一票否决权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当前欧洲能让imf不被用来对付欧洲国家已经算是一个胜利,想要反过来用imf抵制美国,那纯粹是美好的梦想。
  “爵士,你不会是因为美国和英国的特殊关系,所以对美国进行偏袒吧?”希拉克不管艾伦威尔逊怎么回答,都准备回去继续散布英国对欧洲不忠诚的言论。
  “绝对没有,我个人虽然对美国具有格外的偏爱,但还不至于牺牲英国的利益来满足这种偏爱。”艾伦威尔逊做出庄重的承诺,绝对没有这回事,纯粹是法国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桥看了美国的力量。
  就把整个阿尔及利亚都算上,都看做是法国的一部分,看看阿尔及利亚的条件,大多数面积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在看看美国国土的条件,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这种比较就是欧洲和美国在总量上差不多,但美国能百分之百的发挥出来,欧洲这边扯皮都要一段时间。
  “爵士觉得,这就够了?难道我们只能看着美国领导我们。”希拉克不由得冷嘲热讽,“看着美国这个战前的跟班,现在对欧洲指手画脚。英国人接受起来的很快嘛?”
  “希拉克总理,人总要现实一点的。当然我们可以在这里谈完之后,回到欧洲进行一些补救措施。”艾伦威尔逊以建议的口吻道,“在欧共体国家内部建立清算机制,这样可以增加欧洲的金融实力。”
  艾伦威尔逊的建议其实就是swift清算系统,没错,就是那个声称一旦使用老毛子就要下跪的金融核武。
  在原来的历史上,swift清算系统都出现好几年了,还是美国主导的,但这个世界英国不是不愿意把英镑份额拱手让出么。死死抓着中东不放手,导致还保留了相当的流通区域,这种情况下投降的成本有点不能令人接受。
  “swift清算系统?”希拉克眼前一亮,什么时候英国人竟然也会变善解人意了,“真是出人预料。”
  “都是为了欧洲团结嘛。”艾伦威尔逊随便敷衍了一句,“欧洲毕竟是英国最大的市场,当然了,也是法国的。”
  还不是因为他和现任首相谈了一次,才知道哈罗德威尔逊出现了阿兹海默症的征兆。其实这算什么呢,作为一个内阁秘书长,他安慰了首相,表示这种小病不耽误继续执政。
  别的不说里根就带着阿兹海默症执政的美国,后世不是还有睡王么,有这两个例子,英国首相这么执政有什么问题,不是还有白厅帮忙么?
  但是显然哈罗德威尔逊没有两个后辈这么不要脸,同时不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