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825章

大英公务员-第825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艾伦威尔逊面无表情的看着英美两国的首脑,展示着英美特殊关系,心中不由的反胃,新的货币体系必然要建立,但更加公平就没准了。
  美元一旦不和黄金挂钩,那自然就可以不受约束无限印钞,那美国还不像是脱缰的野马开动印钞机。只要美国有麻烦就开印,当然了,理论上各国都可以这么做,就看别人是不是认可了。
  美国一心想要甩开布雷顿森林体系,恰恰是美元霸权的体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还是受到约束的,这一次就没这么容易被约束了。
  美国可以任意发行美元,实行浮动汇率制,美元已经不是美金,是美元,是信用货币。
  双方都坐下之后,基辛格直接表达了美国方面的诚意,“事实上,以后伦敦将成为黄金最大的交易市场。纽约将会把这一项桂冠让给伦敦,而黄金自然也用英镑来定价,黄金天然就是货币。”
  “国务卿先生,黄金非货币化之后,英镑定价黄金有什么用呢?还是说英国继续维持金本位制?也不是不行,最近几年伦敦交易粮食,黄金储备已经到了六千五百吨,美联储也不到八千吨吧?”
  艾伦威尔逊笑着反问,“其实法国人也很认可黄金的价值,一直就在找伦敦谈,想要在欧洲范围内,创造一个新的货币进行流通,你觉得这个建议怎么样?”
  “爵士真能开玩笑。”基辛格有些尴尬的回答,“英国的角度完全可以超然世外,而不是纡尊降贵和法国人采取什么一揽子货币计划。”
  “道理是这么一个道理。”卡拉汉点头,然后话锋一转,“但是作为一个备案也没什么,主要看法国人能提出什么条件。比如新的货币如果还是黄金货币化,把欧洲的黄金储存在伦敦,双方维持固定汇率,你看是不是?”
  卡拉汉的建议一旦成功,欧洲和美元基本上就没什么关系了,毫无疑问这是在挖美元的墙角。
  新的货币也可以叫欧元,欧元以英镑为锚,那么欧美将成为两个经济体,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在经济领域就会被砍掉,美国的处境和苏联在东欧差不多,只能通过军事手段来控制欧洲。
  “黄金的稀有性,用来和货币挂钩已经不切实际,如果伦敦这么做的话,只会把手中的黄金消耗干净。就像是戴高乐时期的法国一样。”洛克菲勒擦拭着眼镜,不疾不徐的开口道,“而且这也只会让苏联占便宜。主权货币的优点在于话语权,我们不认可卢布的价值,它就一点价值都没有。”
  “主要问题在于,这个话语权在谁的手中。”哈罗德威尔逊自从被苏联间谍言论困扰之后,一听到有人当面提及苏联,总觉得对方是在内涵他,虽然这么怀疑有些不好,但他都已经习惯了。
  他这个首相就是以苏黎世的地精言论名声大噪,要是过来参加一场会议把英镑的价值丢得一干二净,那简直会影响到他死后的风评,更何况现在英国手中又不是没有牌,完全可以和美国周旋。
  其实美国人的心思还用猜测么,就是当初在布雷顿会议上,英国代表凯恩斯阐述的英方立场,绑定大宗商品。时隔三十年,现在是美国这么提议。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用掩饰什么了,洛克菲勒希望英国能够和美国一起,推动这个建立在信用上的主权货币体系。支持美元成为事实上的国际货币,作为回报,英国的伦敦将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地位和美国纽约并列。
  “美元应该绑定大宗商品用以稳固价值,尤其是石油,这一点沙特也认可。”基辛格表示美国早已经有了沙特的支持,而且美国本身就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有能源有产能,这本就是顺理成章的。
  “我并不同意国务卿的看法,如果只是比产能的话,现在的美国好像在大多数的数据上,都落后于苏联。”艾伦威尔逊拿出来了一九七五年度,苏联的国家经济统计数据,当然这不重要,他接下来的话才比较重要,“比产能的话,欧共体成员国加在一起,比美国还更高,我没有说错吧?”
  艾伦威尔逊的话是完全有数据支撑的,钢铁煤炭、汽车、纺织品、机械制造等等等等,欧洲都不弱,弱点就是能源领域。但如果英国站在欧洲那边,欧洲在这个领域就不弱。
  “美国是在保护欧洲,我想伦敦最明白这一点。”基辛格心平气和的开口道,“我想大部分欧洲人也认可这一点。”
  “除了法国!”艾伦威尔逊虽然在点头,但话绝对不是这个意思,关键时刻再次把可疑的盟友拉出来当枪。
  单独就比较钢铁产能来说,英法德不算英属马来亚,产能就有八九千万吨,和美国就在毫厘之间。
  现在钢铁产能过亿吨的国家有三个,美日和苏联,可欧洲不止有英法德三国,卢森堡还有五百万吨呢,还没算意大利,意大利的工业数据和英国是差不多的,还有一直不服意大利的西班牙……
  实际上英国在产能方面,在欧洲是处在德国和法国的后面,之所以在经济上比这两个国家好,原因就在于英镑远比法郎和马克强大,此时先不算马来亚的作用。
  另外一个会场,英美两国代表进行激烈交锋,表达着自己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看法,“英国必须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特别提款权,英法德三国要占据特别提款权的百分之五十,事实上法国人要求百分之五十五。因为很多国家刚刚独立,金融知识非常匮乏,不建议改变当地流通的货币体系。英镑区和法郎区的存在,短时间内无可更改。”
  “这不可能,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石油输出国的权力必须相应提高,如果英镑区和法郎区仍然采取壁垒禁止货币自由流通,当前的份额根本不够分,而且日本的工业规模一点都不给权益是非常不合适的。”
  “有什么不合适的,日本那个国家都需要别的国家保护。”艾伦威尔逊走入正式谈判的会场,“这样,既然权利和义务一定要挂钩,我建议日本将军费提高到百分之三,独自建立自己的陆海空体系,这样在捍卫自由世界当中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相应的分配才会考虑到日本。”
  美国代表微皱着眉头道,“原来是艾伦爵士,但是英国可是支持德国取得相应的权力,单独排除日本的话?”
  “德国是欧洲国家,日本不是。长着黑头发黑眼睛,和我们也不是一个文明。”
  艾伦威尔逊慢吞吞的解释着英国的立场,有些种族主义,但事实如此,“如果法国和德国知道,英国早来了一天,是在和美国谈判,又要散布言论说英国无法代表欧洲了。”
  “英镑是英联邦国家法定可以自由兑换的。”艾伦威尔逊走在英国代表的旁边,这个代表直接让出了位置,艾伦威尔逊坐下道。
  “原来是石油大亨的丈夫。”威廉·爱德华·西蒙也走进来,作为美国财政部长他在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出访阿拉伯各国,希望将石油美元运行起来,但最大的障碍就是英国各大银行,寻找源头最终找到了砂劳越开发银行在内的一系列英国银行团身上。
  “石油危机看来对英国不是坏事,还趁机在英联邦会议上以石油暴涨为借口,挟持各国拿出决议,认可本国货币和英镑可以自由兑换。”
  “这?不是和现在的美国目的一样么?”艾伦威尔逊做出一副尴尬的表情,但其实完全没有这个意思,“共同分担风险而已。经济是脆弱的,值得各成员国小心维护。”
  百盟书
  “但如果大多数国家都觉得这一笔交易是亏的,那可能就无法获得共识,尊敬的财政部长,你觉得是这样么?”
  和英联邦国家签署当地货币和英镑自由兑换的协议,那不是和法国人学的么?法国人那是在强迫非洲国家,英国可没有强迫英联邦国家,只是趁着石油危机提出了建议。


第1485章 日元没资格
  “尊敬的爵士,英国和美国都是说英语的,血浓于水。”威廉·爱德华说出了一百多年前的名言,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炮台,观战的美军在将领指挥下参战,这就是血浓于水的由来。
  可国家利益面前,哪有这么多私人情感在内,艾伦威尔逊沉默片刻,“我和美国一部分人的关系很好,但这是涉及到天文数字一般的财富。再好的私交,也不能避免当前的尴尬局面,威廉部长,你也应该明白这一点。平心而论,我甚至都同意英美两国合并,只要让女王陛下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就可以。但美国人会同意么?”
  见到威廉·爱德华沉默不语,艾伦威尔逊双手一摊道,“你看,问题就在于这里,英美是特殊的盟友,但毕竟还是两个国家。我和美国的良好关系,也不可能弥合这种分歧,真是遗憾。”
  这一次会议可是涉及到至少未来五十年的国际地位,很难说美国除了互联网之外,到底比欧洲国家强在哪。但美国就是比欧洲国家都高出来两万美元的人均,货币的力量德法那种没有得到过货币霸权的国家不了解,英国怎么可能不了解?
  要知道外汇储备的概念都是英国提出的,时间都已经到了一九七六年年初这个节点,英国这么多年都咬牙挺过来了,在这关键一步缩头?
  如果有选择威廉·爱德华肯定不想放过英国,可是他也知道这件事不容易,这一次在其他国家到来之前的碰头会,只起到了自说自话的作用。
  在英美双方的人都离开之后,威廉·爱德华带着冷峻之色,出现在了洛克菲勒和基辛格面前,轻轻摇头道,“和预估一样,我们过于一厢情愿的认为,英国会配合我们,英国还着重的提到了日元的问题,不给日元一点份额,哪怕是百分之一。”
  “英国只是受制于本土的总量有上限,不然说不定比苏联都难对付。”洛克菲勒听了之后感叹,二战之后美军就应该想方设法赖在英国不走。
  可那个时候,美国还没有世界霸主的心态,这样说也不全面,经济上的心态已经有了,但军事上还没做好准备。
  等着破败的欧洲国家三请三辞呢,结果当然英国还是如愿的把美国请了回去成立了北约,但最终也没有给美国控制住英国的机会。
  后来就是戴高乐执政把美军从法国境内赶走,以及林林总总的事情,导致了英法两国脱离了美国的掌控。
  “毫无疑问,英国肯定看出来了我们的目的,想一想也顺理成章,挂钩大宗商品结算,正是三十年前英国的建议。只是我们当时有着最强大的黄金储备,瓦解掉了英国的支持者。但现在的支持者并不容易找了。”基辛格有一种已经有不少人出现的感觉,我感觉我一直活在他的影子里。
  美国最容易掌控的国家是日本,虽然还有韩国,但是韩国的经济实力太小了,众所周知英国一直抓着日本不放。虽然美国一直在英国和日本中间采取模糊政策,但英国显然已经发现了日本和英国形成了剧烈产业竞争。
  具体到英国的实力,也仍然是不可小视的,大英帝国的遗产堪称丰厚,欧洲国家不管是法国德国还是意大利,都在一定意义上站在英国一边。
  那是当然的,英国在不是人,也不存在对法德意大利的压倒性国力,美国那是真的有让这几个国家闭嘴的国力,英国固然不好,但在这种事上,这几个国家还是倾向于支持英国。
  另外一边,首相和财政大臣还是很有信心的,都是主权货币了,英国更加依赖于良好的对外关系,这一次石油危机的站队真的是没错,就应该站在阿拉伯联盟那边。
  “要不是我,还有个屁的遗产?在卖干净了,还没卖上价。”艾伦威尔逊一脸赞同的听着首相和财政大臣,表达着革命主义乐观情绪。
  比起一九四五年英国肯定是更强而不是更弱,虽然当时英属印度还在,但英属印度的产能和资源,绝大部分都是自己消耗掉了,其实帮不上英国太多。
  英属印度最大的作用,其实是让英国不惧怕全面战争,可以在人力上对战争时期的英国进行补充,也就是让英国不缺炮灰。
  真正要说产能么,其实也就这么回事,一枝独秀完全是因为日本已经被摧毁,其他国家还没发展起来,而不是印度真是一个工业强国,只能说有些工业指标算是不错。
  当法德意大利和加拿大、日本等国的代表团纷纷抵达牙买加之后,乱糟糟的会议才真正开始。
  美国人的猜测随着会议开始被证实,德法把英国推出来和美国交锋,如同三十年前的布雷顿会议上,美国拉拢了绝大多数国家把英国的方案束之高阁,这一次英国已经争取到了欧洲工业国的支持,尤其是德国的支持,让美国不得不重视。
  艾伦威尔逊为卡拉汉准备了一个建议,用于和法国总统皮埃尔·梅斯梅尔和总理希拉克,这一份建议是拉拢加拿大和意大利加入发达工业国集团。
  其实这个组织在后世叫做G7,也就是七国集团,这个组织的前身其实是法国倡议建立的,分别是美英法德加上日本,把日本加入进来完全是一个安抚作用。
  这一次英国建议拉入英联邦国家的加拿大,和拉丁国家意大利,算是加强彼此的实力。
  其实相比较于梅斯梅尔这和总统,希拉克这个总理艾伦威尔逊反而更加有印象一些,现在的希拉克还处在政治家的黄金年龄,肯定还无法畅想他会在法国政坛长久的存在下去,一直活跃到二十一世纪。
  法国的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在经过商量之后,认可了工业国集团的扩大,并且表示愿意支持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英镑法郎和马克的一揽子货币解决方案,用以支撑英国的国际地位。
  “希拉克总理,在新时代找到英法两国彼此的位置,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你是如此的睿智。”艾伦威尔逊表达了自己的尊敬,这个法国总理是德国总理施罗德主导欧盟建立和独立自主的关键人物。
  当然了,希拉克担任总统的时候,也是法国被美国各种打压的时候,甚至已经在苏联解体之后把法国列为了战略竞争对手,准备让法国尝一尝世界老二的待遇,还不是某大国后来居上,法国肯定还要付出更大代价。
  法国强烈反对美国发起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也是在希拉克任期之内的举动,制裁美国也是法国推动的,有这么一个人做法国总理。艾伦威尔逊就知道已经稳了,这个人可能会英国也不是很信任,但和美国相比,英国还是可以被信任的。
  卡拉汉还是忧心忡忡,毕竟这一次英国和美国的立场迥异,真的处在对立面,他还是心中有些没底。
  “卡拉汉,表现出来无所畏惧。”哈罗德威尔逊看出来了工党二号人物的犹豫,开口表达鼓励道,“作为一个首相,还会有更多的难题。”
  听到要做首相,卡拉汉骄傲的挺起胸膛,哈罗德威尔逊见到卡拉汉恢复了信心,心中不由得点头认可。
  他已经发现自己患有阿兹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他的身体已经很难支撑更长的任期了。
  想到离开首相的位置,哈罗德威尔逊准备就退休生涯和白厅进行一番利益交换,这么多年相处下来,双方不能说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单也算是合作愉快,相得益彰,如今面临分道扬镳,一言以蔽之,既然走到了令人痛心,难以挽回的终点,他要做一些离任后的安排, 这并不过分。
  当然这一切,哈罗德威尔逊还准备隐瞒一段时间,通过这一次的牙买加会议争取到足够的功绩,才好光荣的离开首相的位置。
  反正在一部分人眼中,他是一个十分亲苏,也是战后和美国关系最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