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706章

大英公务员-第706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马上开始,勃列日涅夫率先发言,他站起来抨击赫鲁晓夫,对同志极不尊重,经常做出一些考虑不周的决定,将州委分割为工业州委和农业州委是个错误,人民对此并不支持。
  “伊里奇,这个问题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这是当初经过大家讨论一起决定的。之前你们为什么不反对?”赫鲁晓夫大声的反驳着勃列日涅夫,随后看向在场的其他人,可惜不像是平时,这一次没有人为他说话。
  乌克兰第一书记谢列斯特、白俄罗斯第一书记马祖罗夫、格鲁吉亚第一书记姆扎瓦纳泽,这些都是苏联国内相当强大的实力派。
  此时此刻他们在共同的反对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已经明白了来者不善,尤其是谢列斯特的指责,让平时不把其他人当回事的赫鲁晓夫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乌克兰被视为赫鲁晓夫的主要依靠力量,乌克兰的许多领导人都是赫鲁晓夫亲自任命的,基辅对赫鲁晓夫持批判态度,说明连乌克兰也已不再支持他。
  福尔采娃,这个中央主席团唯一的女性成员,七年前正是她不辞劳苦,帮助在中央主席团陷入劣势的赫鲁晓夫翻盘,此时文化沙皇也站起来,“文化领域是当前被帝国主义渗透的重点领域,这将极大的伤害苏维埃的形象,思想领域的混乱,已经被阶级敌人所运用,这个问题,我想第一书记应该没什么反驳的,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让苏维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待一些同志重视的问题,我本人表示歉意。”赫鲁晓夫在福尔采娃站起来的时候,已经明白这是历史重演了,而且好像这一次更加麻烦。
  “我们希望赫鲁晓夫同志,能够深刻的认识到错误。以及对苏维埃造成的巨大损失。”苏斯洛夫推了一下眼睛,慢吞吞的开口道,“自愿离开当前的领导岗位,并且退休,这会成为彼此都能接受的结果。”
  “不可能!”赫鲁晓夫断然拒绝道,“此时的中央主席团会议,并非代表苏维埃全体干部的真实看法,我是经由全体中央委员选出来的第一书记。只有中央委员会才能让我离开工作岗位。”


第1276章 大事接踵而至
  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赫鲁晓夫的坚决态度令所有人很是头疼,决定在第二天继续讨论,同时也给赫鲁晓夫一晚上时间好好想一想。
  这时他仍然是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但实际上他与外界的联系已被切断。
  他的个人卫队也被撤换,现在是克格勃第九总局局长切卡洛夫上校负责他的安全,切卡洛夫毫不犹疑地服从于谢米恰斯内。
  如果想的话;  赫鲁晓夫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病重身亡,但谢米恰斯内坚决反对这么干,从克格勃的角度,这一次事实上的政变,克格勃切断了赫鲁晓夫周围一切的信息来源,这是所有中央主席团委员知道的事;  一旦赫鲁晓夫死的不明不白,克格勃就算是什么都没做,也会遭到其他人的质疑;  谢米恰斯内告知谢列平,这么干绝对是一个隐患。
  “赫鲁晓夫的坚持,在什么地方?”谢米恰斯内询问,他自然希望赫鲁晓夫经过一晚上的冷静之后,能够想明白不要继续挣扎下去。
  “他想要复制莫洛托夫那一次,用中央委员决议冲击中央主席团决议。”谢列平面色严肃道,“不行,我们必须防着这一手,这两年干部频繁调动。确实有他亲自提拔的新面孔,人数还不少。除非让中央委员知道已经大势已去,不然不明情况的他们真的可能为其辩护。”
  谢列平想到这再也坐不住了,直接找到了勃列日涅夫,直白的表明了自己的担心,“不知道现在我们有没有把握让大多数同志站在我们这边。”
  “应该没问题吧!”勃列日涅夫同样也担心这点,他其实心里也没底;  赫鲁晓夫做了十几年的一号人物,击败了各种各样的政治对手;  说不定真有很多人支持他,但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可就倒霉了。
  一方面赫鲁晓夫坚决不退休,克格勃还坚决拒绝送赫鲁晓夫去见斯大林,按照之前的例子,中央委员会议的召开似乎不可避免。
  勃列日涅夫来回渡步,却正好见到福尔采娃准备下班,心中一动道,“叶卡捷琳娜同志,我有一件事希望你能够帮忙。”
  在莫洛托夫发难的时候,赫鲁晓夫在中央主席团层面上也是占据绝对劣势的,虽然他们当时都坚决维护了赫鲁晓夫,但那时候大家有人微言轻,是福尔采娃站在莫斯科机场一天一夜,将全国赶来的中央委员会聚在一起,最终推翻了中央主席团决议。
  如果赫鲁晓夫指望这么翻盘,福尔采娃是最熟悉这一套流程的人。
  得知了勃列日涅夫的目的,福尔采娃眼中闪过一丝狐疑;  这一抹狐疑也被勃列日涅夫捕捉到了;  开口让福尔采娃放下戒心,“叶卡捷琳娜,让国家重回正轨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你也希望你的儿子,处在稳定的社会为国家服务吧。”
  “我当然希望。”福尔采娃知道,这是勃列日涅夫的承诺,这个承诺需要她做的,就是向七年前一样,让从各地赶来的中央委员明白形式,“好的,伊里奇,这件事就交给我。如同舒立克所说,最难搞的还是乌克兰方面,上一次他能够全身而退,就是乌克兰的鼎力支持,哪怕是谢列斯特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也不能杜绝隐患。”
  “感谢,叶卡捷琳娜同志。”勃列日涅夫松了一口气道,“明天的会议你不用参加,希望不用到那一步,但如果闹到那个地步就辛苦你了。”
  一晚上过去,勃列日涅夫洗漱完毕,直接赶赴克林姆林宫,这一次会议福尔采娃没有参加,按照商量好的程序,勃列日涅夫再次发言,从情感和公众角度发言,表示这一次并非是因为私人恩怨才采取行动。
  “您,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是了解我对您的态度的。当年在您处境困难的时刻,我曾经诚实、勇敢和满怀信心地为您、为列宁主义路线而斗争。其实那时我正患心肌梗塞,但即使重病在身,我仍然获得了为您而进行斗争的力量。”
  “今天我却不能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我想按照信念的要求说出自己的意见。如果您,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不沾染上诸如爱好发号施令、自欺自慰、坚信个人一贯正确等坏毛病,如果您稍稍具备一点谦逊精神,您也不会容许制造对自己的個人崇拜。您喜欢向所有的人、就所有的问题发布指示,然而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一切错误的基础正在于此。”
  这一次的对话仍然是艰难的,赫鲁晓夫在七年前曾经碰到过类似的场景,整个中央主席团刚开始只有米高扬站在他这边。做了这么多年的第一书记,赫鲁晓夫面对曾经低眉顺眼的部下们,仍然不尊卑屈服,“要按照规定让我心服口服。”
  “好吧。”勃列日涅夫开口答应,这几乎让赫鲁晓夫生起了一股希望。
  莫斯科机场,福尔采娃有些神情恍惚,一九五七年,当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联合部分主席团成员试图用简单投票方式解除赫鲁晓夫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时,福尔采娃借口上卫生间,跑去给强力部门的领导和其他在莫斯科的中央委员打电话,呼吁他们来保卫赫鲁晓夫,又说服朱可夫站在她那一边。
  在两天内,她就把一百三十名中央委员中的一百零七名空运到了莫斯科,最终完全扭转了局势。
  没有想到过了多年,她竟然还要重新来一次,而这一次的目的截然相反,没来由她想起了那个男人斩钉截铁的口吻,“一定要站在勃列日涅夫那边,别被他好好先生的面孔欺骗。”
  “叶卡捷琳娜同志。”为了加重福尔采娃的分量,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这一次跟着一起过来,此时开口是因为已经有专机降落。
  跟着走下飞机的面孔,福尔采娃一下子就辨别出来是乌克兰的中央委员首先到达,“让我们一起见一见他们吧。”
  有克格勃主席在旁边,福尔采娃远比七年前更加游刃有余,从这个中午开始,她将要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当中通宵达旦的接待,源源不断接到莫斯科命令的人,做出明智的选择。
  福尔采娃仍然将重点放在乌克兰上,在赫鲁晓夫回到莫斯科第三次太阳升起的时候,乌克兰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谢尔久科、中央书记奥列科娃、伊瓦什科、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谢宁,和福尔采娃一起来到了克林姆林宫。
  福尔采娃见到勃列日涅夫表示一切没问题,囊括一百七十名中央委员的会议正式开幕,由勃列日涅夫主持会议,匿名投票开始超过一百名中央委员表达赞成,这一次赫鲁晓夫没有翻盘。
  因为是匿名投票,勃列日涅夫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表示为全体中央委员的成熟感到高兴,“出于年事已高和健康恶化的原因,将满足赫鲁晓夫同志关于解除他第一书记、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的请求。”
  苏斯洛夫进行发言,阐述关于集体领导的看法,“确认仅够将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集中于一人是不适宜的。”
  米高扬主持了推选新的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的会议,大家提议勃列日涅夫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候选人,建议任命柯西金为部长会议主席,他是赫鲁晓夫政府中两名第一副主席之一。
  随后,《消息报》刊登了中央全会的消息和国家新领导人的肖像,苏联领导层发生更换的消息开始传遍全世界。
  “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和苏联文化部关于电影引进标准的谈判。”重磅消息传来的时候,艾伦威尔逊正在首相艾登面前。
  内阁秘书长从来泰山崩于面前不改色,哪怕是知道了苏联出现巨变,也没有表达出来过多关心。
  别的他不知道,反正谢列平那群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的干部肯定是失算了,如果不是克格勃没有发挥作用,赫鲁晓夫是不会下台的。此时的艾伦威尔逊根据历史分析,还不知道文化沙皇在这一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艾伦,好像赫鲁晓夫的事情比电影引进的谈判更加重要。”艾登不由得苦笑,内阁秘书长的关注方向还真是不一般。
  “赫鲁晓夫已经下台了,但这个谈判还没成功,所以还是后者更加和我们息息相关。”艾伦威尔逊谦卑的回答着艾登的问题,“当然,我们会马上做出一番评估,这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事实证明,要么风平浪静,要么大事接踵而至,隔了一天,十月十六日下午,某大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西北爆炸成功,成为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核俱乐部再填一名成员。
  消息传来,白厅的评估计划又要多做一份,艾伦威尔逊这几天肯定不能按时下班了,他一下子开始回忆在吉隆坡工作到下午两点的日子。


第1277章 韩国的动向
  对苏联新领导层的评估,就按照大部分情报系统当中认识的那样,觉得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组合,应该是一个温和派领导层。进行谨慎乐观的评估,当然心里面艾伦威尔逊当然知道,勃列日涅夫只是一个表面温和的人。
  所谓的苏攻美守时期,就是勃列日涅夫时代发生的事情;  这个人非常符合美国人那种手持大棒面带笑容的评价。
  和勃列日涅夫相比,赫鲁晓夫虽然表面更加强硬,但一般都是进行接二连三的讹诈,这可能是受限于他的时代苏联国力比美国差很多的原因。做事赫鲁晓夫很高调,但其实也就仅限于讹诈,但终于在古巴导弹危机没有讹诈住美国人。
  比起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下手却更加狠辣,当然这也和卡特时期美国确实出了大问题有关。
  到了七十年代,在钢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二十多项工业数据上在世界之首,当然没有像是几十年后的某大国,动不动就占据世界一半。但以一国之力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吓人了。
  从工业规模上,这是美国第一次输给另外一个国家,当然美国现在不会想到,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后面还有一个后备选手在等着。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当然是比拼工业,反正不是比拼伦敦金融城,金融玩的在出神入化,也需要人家认可你的规则,不然就是废纸一堆。
  苏攻美守时期,虽然很多人把卡特说的一无是处;  但平心而论这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卡特时期美国的问题可比睡王时期的问题大多了。
  按照大众观点;  艾伦威尔逊随波逐流,把勃列日涅夫评价为一个温和的领导人;  对东西方关系做出了乐观的预测。以后肯定会被打脸,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大家都是正面认为的,错误是集体的,所以集体没有错。
  做完评估苏联形式的报告,下一份报告就是应对核俱乐部增加一个新成员的事情,主要评价仍然堪称乐观,原子弹只是第一代核武器,体积大当量小,威力比氢弹差得很远,而且相距英国本土遥远,没有运输载具可以扔过来。
  能威胁谁呢,除了能威胁印度之外,谁都威胁不了,直到八十年代之前,某大国的核武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核大战能力。
  “这样看来,局势并没有多么严重。”艾登对两份比较乐观态度的报告很满意,当然首相还是关心苏联的事情;  “赫鲁晓夫的下台非常突然;  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因我们只能猜测了。”艾伦威尔逊没有不好意思;  苏联高层的变动,在当下这个时间自然只能猜测。
  又不是几十年后,所有的事情都清清楚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赫鲁晓夫的下台,手中掌握的保卫力量反叛是根本原因,谢列平的国家监察委员会谢米恰斯内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从头到尾把赫鲁晓夫蒙在鼓里。
  赫鲁晓夫做了这么多年的第一书记,一旦事先洞悉有人要对自己不利,十几年的一号人物,有充足的手段将反对者各个击破。对赫鲁晓夫的中央委员层面,支持者和反对者是七十对一百,这不是无法翻盘的劣势。而且这个结果是赫鲁晓夫已经被控制住的情况下表决结果。
  如果赫鲁晓夫首先发难,谁说这个表决结果不会反过来?类似的事情在莫洛托夫那一次又不是没发生过,当初赫鲁晓夫面对莫洛托夫他们的时候,中央主席团表决结果二比七,身边支持的人就剩下米高扬一个人。
  艾登接受了这个解释,苏联国内的情况,英国想要充分了解,确实有些强人所难,“那对东亚核试验的事情?”
  “我建议立刻开启核试验进行回应。”艾伦威尔逊想都不想的道,贯彻着对苏维埃我唯唯诺诺,对某大国我重拳出击的核心理念。
  苏联毕竟太强了嘛,这是一个从心的选择,至于回应的地点,那当然是在澳大利亚,距离虽然远了一点,但英国说在澳大利亚进行核试验是回应某大国,那就是回应某大国,谁也不能反驳。
  回应完了,越南战争该不参加还是不参加,这一点都不矛盾,笑话,参战是要死人的,核试验除了影响一些澳大利亚土着,什么后果都没有。
  “呃?”艾登心说是不是反应激烈了一点,但最近国际热点众多,英国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回应某大国总比回应苏联好,“你去安排吧。”
  艾伦威尔逊表示一切交给他,不过首先他要一鱼两吃,带着夏梦返回吉隆坡,两人孩子的未来不在伦敦,不能长久的让孩子在英国本土长大。
  “孩子长大应该学习一下独立生活,香江接受教育,明显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