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第6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这些移民的失业率也超过了本土公民的两倍,而移民问题还不止于此。
就拿这一次艾登要开刀的英属肯尼亚印度裔来说,之前进入本土的印度裔移民,在淋病上超过本土公民二十倍,肺结核患者是本土公民的三十倍。
这些问题造成了本土公民和移民之间的矛盾,早在工党执政时期,保守党的后座议员已经形成了反移民势力,要求工党政府其答复有关移民疾病、犯罪、具体数量等问题。
工党政府并不排斥移民,但也要保障自己的支持率,不过从工党的属性来说,不可能将移民问题作为主要增加支持率的手段。但今天艾登就移民开刀,盖茨克和哈罗德威尔逊也不能在下议院反对,两人心里知道,这件事是应该解决的。
既然保守党愿意解决这个问题,工党处在在野状态,不能就移民问题设置障碍。不然的话,对工党的支持率是极为不利的。
下议院工党的席位和保守党差距不大,如果保守党要是押宝成功,借用反移民群体提高支持率,艾登下一步可能会提前举行大选。
这种事,在英国国内并不罕见,所以两人不能冒险阻拦,反而赞成新移民法的通过。
“共识政治是战后两党共同维护的基石。我们只是认为应该在一些问题上进行修正,至于这个法案,原则上工党不会反对。没有什么能够比保证英国安定和发展更加重要。”
盖茨克站起来,表达了对艾登提案的拥护,随即下议院就新移民法开始表决。
工党执政时期,激进派与传统左派因观点相近而携手,主导着工党在移民问题上的态度与立场,明确表示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限制外来移民,甚至升级到从道德层面来解析其所倡导的自由移民政策。
但现在工党不是在野党了么,就算是激烈反对,保守党仍然可以通过新移民法,与其这样,还不如借此完善新移民法,增加工党在其中的色彩。
共识政治嘛,艾登说的,那么这一项法案就保守党和工党共同推出的。
有功劳不能让保守党自己吃下,一定要利益均沾。如果引起反弹,反正工党是在野党,可以维持住强势在野的现状,工党也不算亏。
“政客除了满脑子的支持率,真是一点别的都不想。”艾伦威尔逊正好在马金斯这里做客,通过bbc的转播,见到了两党虚伪宣称什么共识政治的一幕。
这件事和艾伦威尔逊当然有关,艾登提及的居住地原则,就是艾伦威尔逊在马来亚殖民地首先实行的,这一次被艾登拿到了下议院讨论。
“不然他们想什么?”马金斯也在一边帮腔,“就他们如同三叶虫一样的脑袋,也就能想想怎么增加支持率,多想反而是麻烦。我们的工作量又要加大了。”
“那倒也是。”拒绝了马金斯递过来的威士忌,艾伦威尔逊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英属肯尼亚的印度裔归属问题,不是第一天出现,至少内阁已经知道好几年了,这才在下议院进行第一次讨论,指望他们做点事,还真是要保持着强大的耐心才行。”
马金斯也不见外,捏着酒杯自顾自的喝起来,询问道,“听说你的那位出访印度无功而返,现在印度已经到了无视我们的地步了?”
“呵……”脸上闪过一些哼笑,艾伦威尔逊意味莫名的道,“有声有色的大国嘛。拒绝我们一个过气的宗主国,那不是正常?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如同天神降临,拯救这些印度人于水火当中。”
艾伦威尔逊觉得古巴导弹危机,英国就可以趁机来彰显一下自己很忙,同行是提升一下影响力,喜马拉雅山不是有战争么?正式我大英极尽升华的好时候。
可以借此提升一下英国的影响力,具体操作就是战争一启,英国先假装被古巴导弹危机吸引了注意力,然后经过仔细的权衡,还是觉得美国可以独自搞定问题,于是决定拉尼赫鲁一把。
当然怎么拉是有讲究的,众所周知英国的陆军是军事力量的短板,所以这个艰巨的任务必然要落在皇家海军身上。只不过从现实角度来说,马来亚的皇家海军舰队,都是一些在英国眼中的老旧军舰,其他国家眼中的大杀器。
老旧军舰出动需要一段时间很正常吧,又要注入燃料,又要磨合,磨磨蹭蹭到孟加拉湾的时候,你们已经打完了。这不能怪英国磨蹭,谁让你印度不抗揍呢?
届时艾伦威尔逊还会在外交层面给尼赫鲁支持,让尼赫鲁在坚持坚持,援军就快来了。
“威尔逊爵士,看在英联邦的份上,拉兄弟一把……”
“尼赫鲁总理,请坚持最后五分钟,皇家海军正在以十四节的航速向你靠拢。”
短短时间,艾伦威尔逊已经脑补了关于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我大英极尽升华的戏份,虽然最终是没赶上大战,但可以借此做一个很好的围观者。
至于尼赫鲁坚持不住,那是印度太菜,和我大英是没有一点关系的。
马金斯自然是不知道艾伦威尔逊这么多内心戏,还在感叹,“看来印度实力的发展,令现在的印度充满了自信。”
“他们什么时候没自信过?”艾伦威尔逊一听马金斯这么说,一副过来人的口吻道,“我对印度人最大的认识就是,印度人有着近乎于愚蠢的自信。实际上他们有什么称道的?几千年来印度最有国际地位的时候,就是做英属印度的时候。印度人就如同他们发明的零一样,就真是一个零……”
“可能是历史包袱太重了吧?古文明都有一些问题,对了,你对竹幕也有所了解。感觉和印度相比怎么样?”马金斯询问着东方学专家。
“如果我们能把一个地方变成殖民地,就会直接去做,既然做不到,那就是真的做不到。当然我不是说他们就没问题,实际上六百年来,在一些领域他们也确实有很大的弯路。”
艾伦威尔逊指的是数学领域,二十一世纪一般是把宋元和明清合在一起讲的,至少在数学领域这么讲其实很有道理,宋元四大家之后,中国的数学不但没有进步,而且还从典籍中消失了。
“等到马来亚的实习生抵达英国,我还要和他们见一面。”没在刚刚的拉踩上多想,艾伦威尔逊换了一个话题。
“你了解他们。”马金斯点头道,“由你来和这些殖民地的实习生见面最合适不过。”
“那是自然!英国的英汉词典都是我亲自编写的。”艾伦威尔逊梗着脖子,一脸当仁不让的口吻道,“丘吉尔议员的稿费,以后说不定都不如我多。”
就算是现在,在各国深受欢迎的世界未解之谜带来的收入,艾伦威尔逊已经不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放在眼里了。
“那有什么用?”马金斯微微皱眉,英汉大词典?能卖给谁?
“怎么没用?你不懂,我不想和你解释。”艾伦威尔逊摆摆手,不要以为翻译就没用,换成一个华人,罗罗汽车和劳斯莱斯汽车绝对不是一个接受度。
就拿玛丽莲梦露来说,梦露其实就是门罗的女性化翻译,翻译成玛丽莲门罗,就会凭空增加一些疏离感。所以一个好的英汉词典,可以帮助英国节省巨大的隐性成本。
同样是汽车,路虎就听着很霸气,罗浮就听着没什么特别的。再说了,著书立说本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还能增加本人的学术色彩,没准退休可以多领一份工资。
下议院的新移民法得到了高票通过,历时数年的英属肯尼亚印度裔归属的心病,现在随着移民法的收紧消失了。
艾伦威尔逊心情大好,闲庭信步的进入外交部大楼,迎面就撞上了迎出来的首席私人秘书威克,“威克,你找我?”
“是的,常务次长。”威克马上点头,拿着一份电报,“巴黎消息,戴高乐政府宣布全国总动员,要将阿尔及利亚问题彻底解决。任何拒绝服兵役的人,都将视为叛国者。”
第1091章 机会只有一次
“这是?行政令还是公投?”艾伦威尔逊的身体微微一顿,深沉的询问道。
“是行政令,法国各大报纸都在说。”威克跟在顶头上司身后阐述。
“关键是法新社怎么说。”艾伦威尔逊边走边道,“也就是政策还没有正式出台。大臣怎么说,法国的左翼党派呢?没有反对?”
实际上,艾伦威尔逊也知道什么反对并不能改变大局,都说的多明白了,抵制征兵令等用于叛国,法共要是敢在这个时候闹事,估计会被合理合法的收拾掉。
不过么,这也是一个调停的好机会,当然这是对麦克米伦,而不是对他。这种大事,已经不是他这个常务次长能够出面解决的了,必须要麦克米伦甚至首相艾登出面。
艾伦威尔逊可以解决一些不太重要的事,但不能真的代替外交大臣出现在重大国际事务当中,显然,法国这一次的事,就属于重大国际事务,谁敢说一个国家要进行总动员,不算是大事?
以艾伦威尔逊对本届政府,乃至于上届政府的了解,不管是有用没用,都会尝试阻止法国启动法国总动员法,毕竟法国开启全国总动员,还解决的是一个殖民地问题,会让自由世界的普世价值,没有这么闪亮。
不过艾伦威尔逊心里希望英国的劝阻不会成功,对英国而言,一个头铁的法国能够帮助自己分担不少压力,而且还是法国自愿的,英国有什么理由劝阻,还注定不会成功。
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肯定不是英国张嘴调停调停就听从的国家,人家追求的是独立自主,尤其不能居于英国之下。
“首相还是希望,能够让法国冷静下来,不要采取具有深远影响的举动。”麦克米伦最近心情有些低落,但仍然强打精神执行外交战略,确实是执行,当前英国的外交战略是首相亲自制定的。
“我们尽力而为。”虽然觉得大概率不会有什么结果,艾伦威尔逊仍然表达出欣然接受的样子,尤其是在麦克米伦面前。
艾伦威尔逊有个特点,总喜欢袖手旁观,不过,充满活力和主动性是他个性的主要方面。就在刚才,在他正想着法国这么干的影响时候,他却没有细致地考虑万一有任何意外发生时他将如何应付。
而这算不上什么大胆,也不是冷静,更不是对自己在事发之时有能力当机立断的过分自信。如果从最坏的角度讲,这是一种惰性,不愿意在事情发生时让自己唯一的作为旁观者的好处给溜掉。
既然麦克米伦已经表现出来要出访法国的意愿,他自然是愿意陪同,又不是去印度。
内心深处他自然是有些意外的,法国此举真的会造成深远影响,尤其是在这个时间点。
当然他很快就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如果法国明火执仗的要大动干戈,英国能不能借着法国愿意顶在前面的档口,为自身利益做点什么?
事不宜迟,就算是当做古巴导弹危机英国进行外交斡旋的预演,艾伦威尔逊跟随麦克米伦前往巴黎,正好公私兼顾,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此时的巴黎,很平静也很躁动,或者是平静之下隐藏着躁动。这并不矛盾,非常符合法国的历史传统,要么保皇党要么革命党。
麦克米伦抵达巴黎,马上便进行一些人脉拓展,同时认真准备和戴高乐谈谈。
心里判定这一次外交提前失败的艾伦威尔逊,自然是给予大臣鼓励,然后忙活自己的事。
这酒散发出可人的香气,味道也不错,比起上好的葡萄酒并不逊色,而果品中就有芒果,熟得透透的。这么长时间奔波之后,吃起这水果真是痛快极了。艾伦威尔逊津津有味地吃着、喝着。
芒果固然值得仔细品尝,但他对山谷之上的那座山更抱有兴趣。这是一座令人眩目,引人豪情激荡的山峰。凝望着山峰,禁不往心驰神往,他的心已在登山了,顺着冥想中的山勋与隘道择路攀行而上。
渐渐放肆的表情,终于让英格丽·褒曼不能在熟视无睹,扣紧了衣襟,把胸前伟岸藏了起来,“你总是没个正经样子。”
“英格丽,你误会了。”艾伦威尔逊一副正人君子状,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呢?他明明是一个君子,英格丽·褒曼却把他当做小人来防?这是对他人品的亵渎。
“哦,是嘛。”英格丽·褒曼心不在焉的回应,要多敷衍有多敷衍。
“这样的话下次不来了。”艾伦威尔逊的脸色晴转多云,他在这里没感觉到尊重,一点一家之主的待遇都没享受到,真是岂有此理。
被扣紧的衣襟又松开了,有的时候男人不拿出来一点强硬的作风,总是被当成软弱可欺,埋首在北欧女王怀中的艾伦威尔逊,总算是体会到了久违的温暖。
他为国奔波,女人就应该提供优越的后勤保障,这才能对对得起他的付出。哪怕英格丽·褒曼和海蒂·拉玛并不是英国人,也应该体谅他。
麦克米伦履行外交大臣职责,尝试劝解戴高乐不要采取可能有深远意义的举动之时。
啄木鸟影业总部,艾伦威尔逊也正在和格雷斯商谈当前的国际局势,历史上加丹加省的独立军坚持了两三年,才最终战败。
但现在显然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军事顾问下放到营级。虽说两国都没有在热带雨林的作战经验,没准把越南人派过来效果会更好,但也不是冲伯那个地方军阀可比抵抗的,现在仍然坚持无非是自由世界仍然在提供军事援助,以及刚果面积确实很大,苏联人不适应丛林战等因素。
十几年后的安哥拉战争,本身就居住在热带的古巴,弄的南非军队不胜其烦,这个待遇还没有降临在刚果战争当中。
苏联军事顾问可谓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苏联军事顾问形成了基本的行为规则。即与外国指挥官积极配合,并且在充分考虑当地各种条件的基础上,帮助被援助国家建立基本的军事制度。因此,苏联军事顾问也颇受当地人尊重。
“以我对法国人的了解,尤其是当前的戴高乐政府。”艾伦威尔逊不紧不慢的开口,“这一次的外交应该是会无功而返,不过对于你们来说则不是这样。相反可能是一个好机会,虽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解决突出部问题的机会已经来了。”
“我们一直在等待这个机会。”格雷斯郑重的点头,表明他一直在关注半年多来,刚果内战的进展,自然他也对加丹加省独立军渐渐落入下风感到不安,“爵士觉得,法国大动干戈对掩护我们的行动?”
“这是自然!”艾伦威尔逊郑重的点头道,“当然这个前提是你们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办好,如果你们有问题,谁也不能代替你们把事情办妥。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嘛。克制住贪心的话我不想多说,希望一切顺利。”
英国不是法国,做不到明火执仗的在当前国际环境中,去分裂一个独立的国家。法国已经把法属非洲都解体了,孤注一掷压在阿尔及利亚上面。英国可还有不少殖民地没独立呢。
亲自下场的话,可能会让英属非洲陷入动荡,这对于精打细算的英国来说,不是好买卖。
所以格雷斯只能指望北罗德西亚自身拥有的力量,英国可以提供一些军事支持,但绝对不会公开出兵。
格勒斯想了一下,也点头认可,有法国在非洲北部动手,北罗德西亚的事情确实就不引人注目了,“确实是如此,看来真是一个好机会。”
“当然,我会骗你嘛?我对认可的朋友,从来都是竭尽全力。”艾伦威尔逊面色郑重,然后话锋一转,“你连一个过气总统都干不掉么。”
艾伦威尔逊还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