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英公务员 >

第599章

大英公务员-第599章

小说: 大英公务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艾伦威尔逊不好意思问理查德·怀特,军情六处没什么事么?你怎么还不离开,只好开口,“亲爱的理查德,还有什么事么?”
  “我们收到消息,法国似乎有不同寻常的动向。”理查德·怀特犹豫了一下,“但是现在还未经证实。”
  “既然未经证实,可以视为假消息。原来我们还监控法国人。”艾伦威尔逊打了一个哈哈,“法国人不是在和阿尔及利亚谈南北分治么?阿尔及利亚人疯了才接受那种提案,反正结果只有两个,要么继续谈要么继续打。能有什么大不了的?”
  法国的情况严格来说,比英国甚至还好一点,虽然法国没有英国的殖民地多。但法国的殖民地离得近啊,离得近而且集中,不像是英国的殖民地分散,还迫使英国分散自己的力量。
  不过等尼日利亚独立之后,这种情况说不定可以好一些,话说回来,尼日利亚自治领确实可以独立了,可以考虑以后做一个非洲版有声有色的大国了。
  理查德·怀特离开外交部,艾伦威尔逊畅想着麦克米伦的外交成果,印度这个国家么?没有英国存在,算个毛的有声有色的大国?现有的国际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国的传统影响力,才让尼赫鲁在英联邦框架当中和广泛的英属殖民地有很大名望。
  “你也就一年时间了。”艾伦威尔逊双手插兜,已经明白尼赫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就和中国足球队的处境一模一样。
  印度会不会挨揍,完全取决于古巴导弹危机会不会爆发,考虑到美国将核导弹部署到土耳其和意大利,苏联大概率还是会在古巴有所动作的。
  自从猪湾事件失败之后,肯尼迪不得不为中央情报局的鲁莽行为买单。公开宣布并非要推翻古巴政权,这种缓和态度,也是军情六处认为肯尼迪是弱势总统的原因之一。
  古巴革命之后卡斯特罗访问过美国,而且受到了美国人的热烈欢迎。那个时候卡斯特罗对苏联没有兴趣,对美国是有兴趣的。
  从亲美到亲苏就是猪湾事件为分界线,艾伦威尔逊让理查德·怀特多注意一下古巴的动静,希望美国应该干点正事,比如说保卫欧洲。
  大臣不在,艾伦威尔逊就是外交部的话事人,借由维京群岛高级专员,向古巴表达善意。并且愿意为古巴和美国的关系做贡献,至少嘴上是这么说的。
  事实上从二战之后,门罗主义就名副其实了,英国现在哪有能力为美国好古巴牵线搭桥?连英属圭亚那都独立了,在美洲除了纽芬兰之外,英国就剩下几个群岛。
  在庆祝劳动节集会上,卡斯特罗发表了讲话,这次讲话,卡斯特罗明确表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此时才真正明确了古巴的建设方向。
  美国继续加大对古巴的封锁,古巴经济很快被美国的重压下快垮了,面对国内民众不的不满,卡斯特罗向苏联请求援助,至此拉开古巴靠向苏联的序幕。
  苏联当然愿意有古巴这样的朋友,因苏联与古巴交好,相当于在美国后院打了一根“钉子”,可遇不可求,现在居然自找上门。
  说到古巴导弹危机的另外一个主角苏联,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庆祝刚刚结束,以寒冷著称的苏联此时也春意盎然,一些女孩从潮湿的条纹状篱笆上,摘下几朵指顶花和灰白的剪秋罗。
  福尔采娃回到家中,马上就知道去华沙实习的儿子回来了,“阿列克谢耶夫,你回来了。”
  “母亲,我在!”阿列克谢耶夫叼着牙刷从卫生间走出,身上还穿着捷尔任斯基高等学校的校服,面带笑意的看着福尔采娃,然后用眼神示意福尔采娃稍等,然后返回卫生间,过了一会猜出来,谈及这一次去华沙的经历。
  福尔采娃满是欣慰,一九四六年出生的儿子已经长大了,虽然名义上是早产,但此时已经有了男子汉气息的儿子,已经可以顶天立地了。
  “我可以和人事局那边打招呼,让你留在莫斯科。孩子,你真要进入卢比扬卡工作么?”福尔采娃还是不想儿子进入情报部门,很多人是相当惧怕卢比扬卡的,在福尔采娃眼中,克格勃是一个有局限的部门,进入那个部门不如做行政工作。
  克格勃人事管理总局,人事局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管理干部,在其各级单位都建有相应的人事部门。
  选调工作人员,接受他们参加工作并进行安置、提职,解决许多与物质保障有关的问题,办理休假奖励,选派干部参加培训和进修等等,但这些远远不是国家安全机关人事部门所从事工作的全部。
  人事工作最困难的阶段是选调、研究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候选人,因为,如果此时出错,可能会在此人活动的任何阶段付出昂贵的代价。
  福尔采娃在情报部门没有人脉,但总归是苏联中央主席团的一员,克格勃的老大比她级别还要低一档,她想要在安排工作上照顾一下自己的儿子,还是有办法的。
  “我要今年过完才毕业,母亲。”阿列克谢耶夫莞尔一笑,“我还是做情报工作比较好。”
  “好孩子,你做情报工作,母亲也能帮到你。”福尔采娃摸着儿子的脸颊,她把迈克尔·戈伦涅斯基送给安德罗波夫做人情,还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个平可夫斯基,好东西要留给自己的儿子立功。
  九月份阿列克谢耶夫就会完成答辩正式实习,实习期间来立功的事,福尔采娃已经安排好了。


第1089章 新移民法
  “我还要几个月完成最后的学业。”阿列克谢耶夫在福尔采娃面前相当坦诚,当然具体内容还是要对母亲有所保留,比如作为一个王牌间谍,教官为他安排了几个伴侣,以防出国执行任务的时候,被美色所迷惑。
  阿列克谢耶夫不想福尔采娃知道这件事,尤其是他的年龄和几个搭档有年龄差距。
  一旦福尔采娃知道了,可能会因此生气。这就小看了文化沙皇,福尔采娃顶多会说一句,这种事都是随根。
  阿列克谢耶夫也不知道母亲到底和父亲出现了什么样的感情问题,他几乎从来不问这方面的事情,因为父母两人都对此保持沉默。
  阿列克谢耶夫倒是听过一些传闻,费留宾和福尔采娃结婚,并被提升为外交部副部长,婚后他们定居在莫斯科,至此他们热烈的关系才有所降温。后来,不时有消息传来,说在费留宾的生活里,还有其他女人的身影出现。出于仕途考虑,他们不能离婚,但同床异梦。
  有时候阿列克谢耶夫也想要弥合一下两人的关系,但不知道从何下手,只能作罢。
  坐在外交部大楼办公室发呆的艾伦威尔逊不知为何,他总有种因果之力缠身的感觉,会不会是麦克米伦要回来,真带了一些外交成果?
  “常务次长,马来亚高级专员送来的统计数据,还有东京大使馆送来的池田内阁,关于日本十年发展计划的纲要。”首席私人秘书威克敲门之后进来,给顶头上司送来了两份来自远东的文件。
  “理查德高级专员还说,第一批造船实习学生已经出发了。殖民政府召集了三千五百名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来到英国造船业实习。”威克再把文件放下之后,又提及了关于造船业的布置。
  “好消息,帮我约一下内政部的同事谈谈这件事。”艾伦威尔逊笑着点头,然后打开了关于扶持对象,和扶持假想敌的最新动向。
  随后艾伦威尔逊就首先翻开了关于日本的十年发展纲要,嘟哝着国富民穷,低人权优势的词汇,当然这也是正常的,后发国家就是这样的。
  日本在战后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十年的繁荣,一边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政府财政收入源源不断;另一边则是产能过剩、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收入差距悬殊、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并存,以及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产业结构配比不均衡的现实。
  制造大国并非制造强国嘛,二十年后可以套在韩国身上,五十年后可以套在某大国身上。
  不过日韩这种本身除了勤劳肯干的人口,任何资源都拿不出手的国家。
  面对的情况还要更加极端,同样杀出一条血路,大国失败会重伤,日韩失败就不是重伤的事了。
  这就导致日韩必须依靠外部市场,两国的内部市场聊胜于无,只能起到点缀的作用。
  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日本已经开始尝试出海了。要不是李承晚才刚下台,韩国还处在动荡当中,日本首先选择的肯定是韩国做出海目标。
  “不过格雷斯怎么搞的,杀一个下台的小国领导人有这么困难么?”艾伦威尔逊忽然放下文件,他多年前在玛格丽特公主面前赌咒发誓,一定让这个咒骂英国不出兵朝鲜战争的混蛋死全家,他记性这么好,怎么可能忘了?
  格雷斯也深感冤枉,他倒是想要用李承晚的脑袋展现一下诚意,可不知道是不是亏心事做多了,这个亚洲国家的过气总统,比非洲国家的同类难杀多了,几个月一直没找到下手的机会,那家伙深居简出他有什么办法。
  “因为李承晚的存在,日本首先会南下东南亚,现在就看谁的代理人比较厉害了。”艾伦威尔逊看完了日本的十年发展纲要。
  马来亚殖民地占据了地理优势,以及东南亚普遍存在的华人族群,还比当地人富裕。
  日本的优势也是有的,首先东南亚国家并不反感日本,一些当时是殖民地的国家,对日本痛击殖民者的行为报以好感。
  现在就看谁的代理人比较硬了,英国可以以马来亚为媒介,通过华人族群渗透。日本可以通过传统上的影响力,不过本质上是英国和日本的对抗。
  “现在英国拿美国没办法了,我还弄不过一个日本?”艾伦威尔逊随即拿起来马来亚的统计数据,包括西马铁路完工,收音机已经家家都有,出口遍及东南亚,黑白电视走入当地人的视线。
  当然同样,现在的马来亚殖民地可以用国富民穷来概括,这一点和日本一样。
  不过有改变就好,银行余额可以以后在增长,英制冰箱、洗衣机和黑白电视走进千家万户,这样的改变足以让马来亚保持稳定。
  “要不要试一试丈母娘经济?”艾伦威尔逊一想,激发市场活力的妙招。
  但经过慎重考虑还是算了,他在做高级专员的时候办错了一件事,简单来说弄错了顺序,导致了丈母娘经济不能简单移植。
  那就是他已经搞过一次地产兴邦的事了,导致现在没房别娶我女儿的想法实现不了。不说是全部,房子对大部分马来亚的居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现在要对马来亚的居民洗脑促进消费,只能从黑色家电上下手。也就是冰箱、洗衣机和黑白电视,“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普及,然后技术就应该更新换代了,可以割下一波韭菜。”
  房子不能在下手,只能从这些消费品上想想办法了,艾伦威尔逊冥思苦想,还能够有什么可以做文章的地方?房既然不行,那就只有车了。
  母婴用品也可以想想办法!虽然离开了马来亚,艾伦威尔逊仍然为殖民地的发展殚精竭虑,可惜赫本不在,以赫本的年龄,很适合开拓母婴用品市场,弄出来一个奶粉品牌绝对不是问题。
  想好了大概能够激发出来的消费领域,艾伦威尔逊就给理查德回电。表彰理查德的功绩,表达了马来亚在恢复了英国传统影响力上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在缅甸的传统影响力恢复的就不错。
  至于泰国一些男女之事上引起的纠纷,艾伦威尔逊的意思是不便干涉,人不是机器,尤其是武装驻军,驻军官兵愿意增加马来亚航空业的收入,并且没给殖民地找麻烦,殖民政府就不应该和驻军起摩擦,严格管理的话,就可能把泰国人的不满,变成马来亚内部的不满。
  当然殖民政府可以借用一两次事件,来证明自己的负责,比如拿点三瓜两枣,但绝对对普通人生意一笔巨款的资金,来赔偿为英国士兵生下私生子的女性。
  这笔钱不多,但在广告效应上绝对不能节省,最好弄的人尽皆知,把刻板印象留在泰国,通过拉踩泰国,提升马来亚的幸福感。
  麦克米伦出访印度回来了,核心问题也就是英属肯尼亚这个英属东非的核心区,四五十万印度裔,印度政府能不能接盘的问题。尼赫鲁干脆的表达了拒绝。
  “我和尼赫鲁说,如果尼赫鲁愿意让这些印度裔回国。”麦克米伦在唐宁街十号,首相艾登的面前道,“英国可以发挥外交影响力,让葡萄牙就果阿的问题,和新德里好好谈谈,定下一个归还期限,分步骤启动归还程序。”
  “也就是什么成果都没有?”艾登用空洞的目光看着麦克米伦,随后不在搭理这个刚出访归来的外交大臣,“叫霍母和巴特勒都来一趟,谈谈启动新移民法的草案,在下议院进行表决。”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拉博·巴特勒也是保守党大佬,
  艾登要启动新移民法,在二战结束后的英国,移民问题因英联邦移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而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本土的有色人种已经高达二十万,随着殖民地的独立,这种趋势肯定有增无减,之前的移民法还是过于宽容了。
  而且从民调上,艾登觉得这是一个提升支持率的好办法,英国社会普遍对增加的外来移民已经相当厌烦,因此发生的社会讨论屡见不鲜。
  更别提按照之前移民法,肯尼亚可能会导致的几十万移民涌入了。就麦克米伦出访印度,没有解决肯尼亚印度裔归属问题,艾登就此以拉升支持率。
  五月二十日,英国下议院,艾登就移民拿出新制定的移民法,提出新的归属地原则,在下议院进行表决。
  “其实马来亚实行的归属地原则,实行起来效果就很好。”艾登面对工党的质疑,不慌不忙的阐述着事实,“英属肯尼亚的印度裔归属问题,可能会导致大量移民涌入,规模可能高达几十万,我希望在野党慎重考虑这个问题。”
  艾登满含自信,移民问题就他来说就是明牌开打,移民法案可都在bbc的直播当中。他到要看看工党要怎么说。
  “艾登首相,保守党终于做了一点实际意义上的工作了。”哈罗德威尔逊和盖茨克耳语了一番之后,开口调侃道,“在保守党上台之后,很长时间没什么好消息了,这一次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例外。”


第1090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
  “能够有在野党的称赞,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艾登从工党二号人物的脸上一闪而过,不慌不忙的阐述道,“保守党可以对这种情况视而不见,片面的当做问题不存在,但对国家肩负的责任,让我不能无动于衷……”
  盖茨克简直想要捂住脸,这些保守党的大佬一个个脸皮厚都是绝对没有对手的。而艾登更是当中的佼佼者,这就开始长篇大论吹起来了。
  不过盖茨克也承认艾登所说的是事实,移民的蜂拥而至导致社会公共服务与资源不堪重负,棘手的社会问题接踵而来。
  移民初到英国,首要问题不是工作而是住房,因此,诸多城市及工业区很快就相继出现了住房短缺的情况,并愈发严峻。
  有的地方,住房缺口已经高达百分之五十,居无定所又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移民失业问题是另一个严重的痼疾。经济因素是战后移民潮出现的最主要原因,英联邦移民在持续不断地补充英国所需劳动力的同时,又因技能、语言、习俗、受到歧视等缘故造成移民失业人数不断增加,以致失业率居高不下。
  同样这些移民的失业率也超过了本土公民的两倍,而移民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