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占据了大义,又死无对证,那想要反驳秦帅的观点,重新夺回大义的话,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秦帅是要用这样的手段告诉他们:回朝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我又不想伤害到我们之间的感情,所以就用这么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让你们知难而退吧!
“啊……”想完这些,李君羡长长叹息一声,眼中满是佩服,又道:“秦帅……当真是文武双绝,如果不是玄成指点迷津的话,我还不知道这其中还有如此多的奥妙!”
魏征苦笑摇头,别说是李君羡了,就连他一开始也没有发觉到帝师的真实目的,也是在事后反复推敲之下才悟出来的。
在山上的时候,帝师的气势真的太强大了,就算没有刻意显露,也足以影响到他的心境。
待在帝师的身边,他仿佛重新变成了三岁稚童,不知不觉之下,就落入了帝师精心布置的陷阱之中。
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去,此番离开首阳山,下一次再来的时候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这一次,他们精心准备了那么久,是真正的全力以赴,要是依旧劝不回帝师的话,下次的几率就更加渺茫了。
“哎……”魏征长长叹息一声,看向房玄龄,问道:“房公可有什么良策,破解当前的僵局?”
房玄龄摇头,说道:“帝师的这一步棋下的着实高明,乃是真正的阳谋,从始至终就没打算隐藏,也没有隐藏的必要。因为……几乎没有破解的方法。”
“当真没有别的方法了吗?”李靖不甘心地问道。
“没有,除非是帝师回心转意,自己想要回朝。否则的话,几乎没有其他办法能让帝师回朝。”
“也罢也罢,既然如此,我便遣散那十万禁卫军,让他们返回长安吧。”
房玄龄脸皮一紧,听出了李靖话中额真实含义,问道:“那么药师你……不跟我们一同回朝吗?”
李靖摇摇头,道:“秦帅不回朝,我回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不如就在首阳山上了此残生,也算无憾了。”
一旁的李君羡欲言又止,手抬起又落下,最终还是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神情郁闷得要死。
他也想留在首阳山,跟秦帅待在一起,好好钻研刀法,争取更上一层楼,只是他身为禁卫军统领,职责在身,让他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房玄龄将李君羡的神态变化看在眼里,心中苦涩一笑,帝师的号召力真的很强大,能让那么多心高气傲的将领心甘情愿地跟随在他身边,单单是这个本事就足以称雄世间了。
就连他……都想留在首阳山,与帝师饮茶论道。
但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又想到了当今的天子李世民,三年前尚且还是秦王的时候,二郎的风头一度被帝师压过,这还是帝师刻意与李世民的亲信保持距离的情况下。
有一个如此耀眼的人物时刻陪伴在自己身边,也难怪李世民会生出猜忌之心了。
也就是如今陛下已经坐稳了皇位,心中对于帝师的猜忌才慢慢放下,才重新念起帝师的好,可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殊不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想着,房玄龄叹息一声,缓缓朝山下走去。
夕阳的余辉将首阳山的松柏拉得很长很长,将房玄龄等人的归路覆盖,一如他们的心情那般,黑暗得看不见底。
……
太极宫,宣德侧殿。
“帝师他……真的不肯回朝?”李世民一脸苦涩地问道。
“是的。”房玄龄苦涩点头。
李世民的眼眸变得灰败,仿佛瞬间失去了生机一般,又问道:“魏征呢?”
“玄成他……也是不肯回朝。”
“那李靖呢?”
“李将军……选择在首阳山隐居。”
气氛陷入沉默,李世民的脸色变得很是苍白,此次的连番打击对他来说太大太大,宛如五雷轰顶。
“噗嗤!”一道突兀的吐血声响起。
房玄龄大吃一惊,抬头一看,就看到了李世民双眼一翻,嘴唇淌血,竟然是直接晕了过去!
“陛下!”满朝文武,都是齐声惊呼,瞬间就乱成了一锅粥。
长孙无忌手疾眼快,和内常侍张万一起将欲要倒下的李世民扶住,并高声大喊道:
“太医!快传太医!!快传太医!!”
很快,整个尚药局的太医就火急火燎地闯进宣德殿,满脸惊慌地为李世民把脉、看相,脸上的冷汗怎么也止不住。
“陛下!”大殿门外,传来一道凄厉的喊声,紧接着一道雍容华贵的身影出现。
“拜见皇后娘娘!”满朝文武跪拜道。
长孙皇后心急如焚,甚至都来不及跟这些大臣说免礼,急忙来到李世民身前,双眼已经噙满了泪花,面容哀苦至极,声音凄婉,宛如泣血:
“陛下,陛下,你怎么了?你别吓臣妾啊!”
“快!快扶陛下进殿休息!”
众太医不敢怠慢,动作有条不紊地将李世民扶上随行用的龙椅上,拥簇之下小心翼翼地走进内殿的珠帘之中。
满朝文武依旧跪倒在地,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说话,偌大的宣德外殿变得针落可闻。
皇上的忽然晕倒,就像是一记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在场的每一名大臣的头上,让他们的意识瞬间空白,完全失了分寸,不知该如何是好。
其中,房玄龄的感受尤为强烈,此时的他,已经被无尽的自责包裹、淹没。
他完全没有想到,李世民听闻帝师拒绝回朝的消息之后反应会那么大,如果他知道的话,用词就会委婉一些了。
这是他的过错啊,导致了李世民吐血昏迷,要是李世民真的有什么不测的话,那他就是万死难辞其咎。
同时,他又忍不住深深叹息一声。
陛下这是思念帝师太过了,导致思念成疾,如今乍一听闻帝师不肯回朝,顿时就病情爆发,昏厥过去了啊。
帝师啊帝师,如果你知道陛下为了你已经做出了那么多,你是否愿意原谅陛下呢?陛下他……真的已经知错了啊。
第46章 思虑成疾
“你们说什么?!查不出陛下的病情是什么?!”内殿之中,长孙皇后一脸愤怒地说道。
在她身前,跪伏着一众太医,此时早已经是面无血色。
“皇,皇后息怒,陛下的病情很复杂,臣等实在是无能为力啊。”太医令刘建安颤颤巍巍地说道。
长孙皇后闻言,脸色更为恼怒,尖声道:“连陛下的病情都查不清,朝廷养你们还有何用?!要是再查不出陛下的病情,你们统统都要诛九族!”
“皇后息怒!臣等必定竭尽全力,将陛下的病情医治好!”刘建安满脸冷汗地说道。
他虽然执掌整个尚药局,但官阶也只是区区七品而已,面对长孙皇后的愤怒,他没有丝毫反抗的力量。
可是,可是……陛下的病情他是真的查不出来啊!
从昨日开始,他的眼睛就一直没有闭过,整夜都在探查陛下的病情,试图找出导致陛下吐血昏迷的原因。
可是,陛下的吐血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都没有查找到病源,如今想要查到又谈何容易啊。
只是这些话他是不敢说的,说了,估计他会死的更快。
“快去!要是今日之内还查不出陛下的病情从何而起的话,你们就不用来见我了!”长孙皇后冷冷说道。
一众太医唯唯诺诺地离去,继续为李世民诊断病情去了。
“咳咳咳……”一阵咳嗽声,从隔壁房间之中传来。
长孙皇后脸色一喜,急忙跑进隔壁房间,来到李世民的身前,抚摸着李世民苍白的脸,满脸心疼道:
“陛下,你这是怎么了?不要,不要吓臣妾啊。”
李世民将眼睛睁开一条线,伸手握住长孙皇后的手,说道:“观音婢,朕,朕……怕是命不久矣了,咳咳咳……”
长孙皇后瞬间泪如泉涌:“陛下!不要再说了!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陛下不是说过,要秉承尧舜之德,开创万世基业的吗?如今大唐百废待兴,国祚初立,为何就说出这种不吉利的话。”
“陛下!你不能有事,千万不能有事!国不可一日无君,臣妾不可一日没有陛下啊!”
李世民闭上双眼,神情闪过追忆,叹息道:“哎……朕何尝想这样,奈何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今日听闻帝师不肯回朝的消息,心中悲痛万分,加重了体内的病情,竟然昏厥了过去。”
“陛下注重龙体!千万不要太过忧虑了!三年来,陛下的头发已经白了许多,臣妾看得心如刀绞!”
李世民长叹一声:“哎,朕何尝想要如此,只是……这是朕的命数,三年前朕犯下了大错,如今这就是代价。”
“陛下!不要再说了!”长孙皇后痛苦地闭上双眼。
“咳咳咳……”李世民咳嗽一声,又是一口鲜血吐出,“朕怕现在不说,以后便没有机会说了,只是王业未遂,中途崩殁,实在是遗憾呐。”
“陛下不要再说了!”长孙皇后用手堵住李世民的嘴,又道:“有那么多太医在,陛下的病一定会好的。”
李世民轻轻拨开长孙皇后的手,目光无神地望向屋檐,宛如梦呓一般,道:“朕的病情朕自己清楚,那么长时间以来,太医都没有查找出病情源自何处,如今已是病入膏肓,那就更加无法查清了。”
“不过,太医们已经尽力了,观音婢不要过于苛责他们,咳咳咳……”
看着又是一阵咳血的李世民,长孙皇后的泪水怎么也止不住,一颗心仿佛被千刀万剐,痛不欲生。
“陛下,不要说了,不要说了,臣妾不会苛责他们的,陛下好好休息,好好休息。”
“咳咳咳……三年来朕一直心念着帝师,从未有一刻忘却过,三年前犯下的大错,是朕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只……只恨……”
李世民话还没有说完,又是两眼一发黑,再度昏迷了过去,嘴角依旧不断往外冒着鲜血,看起来格外渗人。
一旁的内常侍张万早已经是满头大汗,眼中的惊慌怎么也止不住,手中的丝绢换了又换,但就是擦不净李世民嘴边的鲜血。
“陛下!”长孙皇后惊呼一声,随即望向一旁的太医,刚想出声呵斥,想到了李世民的话,语气缓和下来:
“太医令,快快医治陛下!治好了重重有赏!”
太医令刘建安应了声诺,又开始全心全意地给李世民诊治了,从其通红的双眼可以看出,他的状态也并不是那么的好。
不过,他心中已经是感恩戴德了,能够看到皇后的脸色微微缓和下来,简直就是最大的恩荣了。
实际上,长孙皇后平日里母仪天下,对谁都温文尔雅,只是李世民的忽然晕倒让她失了分寸,情急之下竟然是性情大变了。
……
就在整个皇宫都因为李世民的忽然晕倒而乱成一锅粥的时候,长安城外,杜如晦已经进了城门。
本来,他的病情还没有彻底的根治,是要在首阳山内调养一段时间的,但他等不及了,朝廷之上还有许多事情等他去处理,如果没有他的话,房玄龄一人会撑的很艰辛。
于是,他下山了,下山的时候对着秦天朗又是一顿劝,结果当然又是以失败告终。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刚一回府,就看到府中所有人都在等他,细问之下才知道,竟然是昨夜里皇上忽然晕倒了!
这个消息很隐秘,如果他不是李世民的近臣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此事。
细细想了想,杜如晦便坐着马车进了皇宫。
天子病危,他这个做臣子的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只是,当他来到宣德侧殿的时候,就被眼前的情景狠狠地吓了一跳。
只见,凡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尽皆跪倒在地,个个都是脸色苍白、身形颤抖,眼瞳之中满是痛苦,有不少人都露出了麻木神色。
满朝文武,在这里跪了整整一夜?
杜如晦心中哀叹一声,陛下病倒之后,整个朝堂都乱套了啊!
“房公?!”他看到最前头,俨然也站着房玄龄,连忙走上前去,欲要将房玄龄搀扶起来。
谁知,房玄龄拒绝了他的搀扶,满脸自责道:“克明,你不用管我,陛下的病情乃是因我而起,就让我跪在这里谢罪吧。”
杜如晦哑然一笑,道:“房公啊,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陛下得的又不是绝症,就算是绝症,难道就没有解决之法了吗?”
第47章 本宫亲自去趟首阳山
房玄龄听到杜如晦的话,眼中闪过一抹愕然,然后便是无尽的惊喜浮现,猛地一拍手,说道:
“哎呀!我是关心则乱了!当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他已经知道杜如晦想要说什么了,是啊,虽然如今陛下已经病倒昏迷,但只要能够登上首阳山,让帝师来医治陛下的病的话,那绝对能够药到病除!
之前他因为太过于自责和关心李世民的病情,竟然连那么浅显的道理都没有想到,不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是什么?
但随后,他心中闪过一抹犹豫,不知道如今帝师还肯不肯帮陛下治病啊……
但很快他就将这抹犹豫抹除了,如今情况危急,已经容不得过多的考量了,先去找帝师再说。
放眼整个大唐,甚至是囊括周围所有的大小邦国,论医术的话,帝师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就连杜如晦那无法根治的绝症落在帝师的手中,也是能够做到药到病除,帝师的医术当真达到了起死回生的境界。
房玄龄跟杜如晦关系亲密,乃是挚友,深深知道杜如晦的病情有多复杂,看了多少的医师依旧没有丝毫的起色,可一遇上帝师,杜如晦的病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如今陛下也是病情危重,宫内的太医都束手无策,如果换成是帝师的话……
一想到这,房玄龄心中的希冀就止不住的泛滥起来,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希望之光,“腾”的一下站起身,说道:
“克明,如今事态紧急,也顾不得违反皇后的旨意了,我这就入殿觐见二郎!”
“我同你一起前去!”
随后,杜如晦就搀扶着房玄龄,一路进入了内殿之中。
一路禀告之下,两人很快就见到了候在门外的长孙皇后,在长孙皇后的身旁,站着长孙无忌。
自从上一次长孙冲惹出了天大的麻烦之后,长孙无忌的行事就变得格外低调,很快就淡出了李世民的视线之外。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是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人。
此时,长孙皇后却是没有心情搭理忽然出现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甚至如果不是他们是李世民的肱骨大臣的话,她都不想让任何人靠近此地。
李世民的忽然病重晕倒,让她顿时失了分寸,已经不复往日的从容了。
“皇后,臣有要事禀告。”杜如晦跪倒在地,说道。
“有什么事之后再说吧,如今陛下病重,你就不能让陛下好生调养吗?”长孙皇后的脸上有些愠怒。
“皇后,臣禀告的事情正是跟陛下的病情有关。”
长孙皇后脸色一变,终于对杜如晦的话重视起来,“杜大人有什么要事禀告,快快说来!”
杜如晦深吸口气,说道:“禀皇后,如今陛下病重,臣忧心万分,认为当今大唐唯有一人可以查出陛下的病情,并将陛下的病治好。”
“此人是谁?!杜大人快说!”长孙皇后面露惊喜道。
“此人便是秦国安秦帝师,帝师医术无双,在大唐之中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拥有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的高强医术。”
“这……”长孙皇后犹豫起来,眼中既有担忧又有希冀。
帝师的大名她自然也是听过的,虽然和帝师没有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