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牟明 >

第115章

牟明-第115章

小说: 牟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无利可图,瓦剌卫这才继续西进,再次渡过黄河之后,穿过阿拉善,也就是汉代所称的贺兰山一带,从凉州卫再度入了关。
  凉州卫都指挥并未露面,只派了几个校尉前来,给秦博他们带路,指定了一块宿营之地后就告辞离开。
  知道自己等人的外蕃身份尴尬,一般的文臣武将不敢轻易结交,秦博他们也不为己甚,回了一份厚礼,歇了一夜后,就继续向西北开拔。
  此地靠近边塞,尽是卫所驻军,没有文官,不用到处拜山门,倒省了不少事。
  这一带地广人稀,到嘉峪关虽然路途颇远,但实际上只需再经过永昌卫、山丹卫、甘州卫,即可进入肃州卫,肃州卫的最西边,即是嘉峪关。
  就这样,瓦剌卫花了半个月,一路平安无事地连过三卫。
  这日,在甘州卫最西边的马营堡按照惯例做完交易后,全卫拔营起寨,进入了大明最西边的疆土——肃州卫。
  “贤弟,河西一带地广人稀,交易量大减,我看到了肃州卫也不会有多少起色,咱们所需物品仍旧不足,这却如何是好?”
  秦博骑在马上,有些忧心忡忡地问道。
  在进入河套之前,周秦川他们在晋西换来的东西并不少,绰绰有余,但人马扩充了近一倍后,显然又不敷用度了,尤其是茶、盐、布匹,事关吃穿,不容轻忽。


第281章 沙洲卫

  周秦川眼中寒光一闪,“为今之计,只能在进入关西之后,找其他六卫去‘借’了。”
  他倒是有心派人带着牛羊骏马走回头路,到热闹之地交易,可自从再度入关以来,就没有什么像样的集镇,若想达到目的,恐怕得一直走到凉州卫以东的临洮府一带才行。
  路途既远,往返耗时必多,哪有这许多工夫,朝廷那里不可能容忍自己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
  “还是我等失策,早知道就该在凉州卫之时,派人到临洮一带换点必需品。”王越也在一旁叹息。
  河西走廊一带,他们谁都没有来过,完全没有想到,在汉唐两代繁盛异常的丝绸之路,会凋敝成这般模样。
  除了海贸兴起造成的影响,西域一带大小部落汗国林立,互不统属,加上明廷无意也无力经营西域,导致商队缺乏安全保障,才是根本原因,丝绸之路就此断绝。
  魏晋之后,财赋之地逐步转移到江南,长安以西一带,作为曾经的龙兴之地,在唐代其实就已初现颓势。
  不说其他,就是粮食都得靠外运补充,要不然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也不会常年累月地呆在洛阳。
  唐代长安能维持繁华,全靠丝绸之路带来的财富。
  明代在西域几无建树,丝绸之路一断,西北民生凋敝,百姓除了种田,全无其他生计,一遇天灾,没有任何自救能力。
  这也是明末陡遇小冰河时期,连年大旱,其他地区尚可支撑,唯独西北民变不断,最终葬送了大明王朝。
  “也只能如此了。”秦博叹道,他虽然心慕中华文化,却不是书呆子,知道周秦川口中的‘借’是什么含义。
  “只是我等除了知晓关西六卫之名,其他几无所知,知己而不知彼,胜算并不高啊。”王越皱着眉头说道。
  从朝廷还有各边将口中,只知道关西七卫分别是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卫和哈密卫。
  其中哈密卫最强,把守着关西乃至整个大明的西大门。
  而最弱的沙洲卫,已经被除了哈密卫之外的其余五卫,联手赶出了关西之地,先于他们入关内附。
  整个大明,关于关西的消息,就仅限于此,由此可见,从朝廷到厂卫,对西域漠视到了何种程度。
  “怕甚,王先生。”王善武大咧咧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朝廷的那些官儿不是说过了么,咱们当初的实力就能在关西稳居中游,如今更进一步,岂有惧怕之理。”
  “话是不错,不过若能知晓关西局势,总没坏处。”王越摇摇头,建议道,“听说沙洲卫就被朝廷安置在肃南一带,咱们不妨携重礼登门拜访,从他们口中挖些东西出来。”
  “王大哥说的不错,我也正有此意。”周秦川赞同道,“要是能说服他们给咱们带路,就更好不过了。”
  他心中所想,可不仅仅是带路那么简单,沙洲卫被其余五卫赶出关西,心中愤懑可想而知,要是能说服他们多少出些兵,与瓦剌卫联手,胜算可就大增了。
  只是不知沙洲卫的实力和心气如何,有没有复仇的意愿,且等见了面再说。
  闲谈中,众人刚敲定拜访沙洲卫的安排,就有游骑飞马来报,说是负责探路的哨骑与不明势力的人马发生争斗,双方互有损伤。
  如今各自退开,下一步该如何行止,请各位首领示下云云。
  “莫不是伤了肃州卫的人马?”秦博急问。
  说是互有损伤,但己方吃的亏肯定不大,要不然前来报信的游骑神情也不会如此轻松,秦博就怕对方吃了大亏,要真是肃州卫军兵的话,这梁子就结大了。
  “顺宁王放心,绝非官兵,大明边军的战袄,我等不知见过多少次,知道是什么样子。”游骑毫不在意地说道,“这帮人身上所穿衣甲,同我等相去不远,以皮甲为主,更像是草原中人,也不知是不是附近的马匪。”
  “不对,这一带人烟稀少,抢不到什么东西,兼之卫所林立,马匪很难立足,你再好好想想,来人到底有没有说过些什么?”王越喝问。
  见王越郑重其事,言之有理,众人也跟着重视了起来,全都看向游骑,静待他的回答。
  周秦川更是心里‘咯噔’一下,一句话脱口而出:
  “难不成是沙洲卫?”
  本在苦苦思索的游骑一听,当下吐了口气,“周纪善说的没错,这伙人嚷嚷的时候的确说过这么个词儿。”
  众人面面相觑,事情有些不妙,刚才还在商量要登门拜访,重礼相酬,以期从沙洲卫口中挖点料出来,谁知转眼就同人家发生了冲突。
  “怎么回事?怎地就与人发生了冲突?”秦博面沉似水。
  游骑不敢造次,老老实实答道:
  “那些贼厮鸟不是官军装扮,有弓箭有兵刃,又牛皮糖似的粘着,俺们都以为他们是马匪,射箭示警后不见收敛,自然就动上了手。”
  “对方伤亡如何?”王越急问。
  “呃,死了几个人吧,三五个还是十多个就不太清楚了,反正隔得远,用的都是箭,他们也没留下尸首。”游骑吞吞吐吐地答道。
  这下有点麻烦了,众人都觉得有些头疼。
  不死人的话,尚可一笑了之,送份大礼,即可把臂言欢。
  一旦死了人,在大草原上往往就是两个部落间交恶的开端,身为一部之首,若不愿出头,是会被部属看低的,由不得他不出面。
  随后双方相互仇杀,冤冤相报,成为累世宿仇。
  这沙洲卫虽不在大草原上,但关西也是游牧之地,想必规矩差不多。
  而瓦剌卫突前哨骑的所作所为,其实也没有什么错,秦博并不能因此责骂甚至惩戒他们,那样就太令人寒心了。
  “去吧。”周秦川挥挥手,打发走这名游骑,转问大伙儿:
  “怎么办?携重礼拜访沙洲卫,赔个不是?”
  他始终是穿越而来之人,对这等面皮问题不怎么在意,也不清楚草原上的规矩。


第282章 挑衅

  “不成。”
  果然,一向温厚的秦博第一个不赞成:
  “如此一来,我等在臣属眼中势必威信大跌,今后还怎么做头领。”
  “那……加快行军速度,尽快出嘉峪关,避免与沙洲卫冲突?”
  周秦川又建议。
  “也不成。”秦博还是反对,“如此这般,倒显得我瓦剌卫怕了他沙洲卫似的。”
  “那你说该怎么办?”
  周秦川没辙了,总不能就此开战吧,要知道,这里毕竟还在关内,不是关西的羁縻之地,一旦引发内斗,起了战事,朝廷那里不好交待。
  “什么都不用做。”秦博想了想说道,“咱们原先如何,今后仍如何,甚至减缓些行军的脚程,就这么经过肃州卫,沙洲卫要是不露面,算是认了怂,咱们也就此罢手,要是他和咱们来硬的……”
  秦博哽了半饷,也没有拿定主意,最后无奈道,“……等沙洲卫亮了相再说罢。”
  。。。。。。
  离周秦川他们尚有两日脚程的一块草甸,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些帐篷,牛马羊群正悠闲地徜徉在草地上。
  其间一座帐篷较为宽大,里面正有人大声咆哮:
  “是不是你干的好事,锁南奔?”
  被称为锁南奔的人面相年轻,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闻言漫不经心地抓了抓头皮,答道:
  “我的喃格兄长,你这回可冤枉我了,没错,我是有挑衅瓦剌卫的心思,可我什么都没让他们做啊,遣人四下里警戒防范,咱们不是一直都这么干的么,难道有错?”
  喃格哑然,被明廷敕封为沙洲卫都督佥事的他,如何不知道己方哨探之所为,确实无可指责,在关西一路遭人追击,他们早成了惊弓之鸟,即便入了关,也不敢掉以轻心。
  特别是听到瓦剌卫即将来临之后,更是每日里都有哨探四下警戒,生怕被人突袭。
  “不对,你小子别给我狡辩,”喃格忽地反应过来,喝道,“即便警戒,哪里用得着跑到几百里外去警戒。”
  锁南奔嘿嘿一笑,索性直言:
  “兄长,刚才不都说了,我的确是派人前去,想挑衅瓦剌卫,不过嘛,没等咱们的人做下什么事儿,对方游骑就悍然上前交战,咱们的人五死六伤,倒省得我再费心思了。”
  “此话当真?”
  “看你说的,兄长,我好歹也是沙洲卫都指挥使,岂能虚言相诓。”
  “看来这瓦剌卫并非如市井所言,全由逃去草原的汉人组成,实力没咱们想象中那么孱弱。”喃格面色郑重。
  锁南奔却仍不在意,“兄长多虑了,狭路相逢,咱们的人轻敌,这才让对方占了些便宜,若真刀真枪地对上,以咱们的重甲铁骑,必能无往不利。”
  “你啊,怎地还是如此自大。”喃格有些着急,“没错,咱们的重甲铁骑的确犀利,可在关西不也被其他五卫联手,用游战之术,让我等无可奈何,折戟沉沙了么?”
  锁南奔这才有些凝重,“那些家伙,不过是仗着人多欺负咱们人少罢了,不敢堂堂正正一战,我输的不服,这瓦剌卫充其量两千可战之兵,谅他们也玩不出那种无赖之术。”
  “两千可战之兵?市井流言你也相信?”喃格嗤笑道,“据我所知,瓦剌卫自凉州卫入关,人马近两万,与传言中不足一万的人马大相径庭,可战之兵显然不会只有区区两千。”
  “兄长,此言当真?”锁南奔这回终于没了刚才的轻视之意。
  “你说呢?”喃格不屑作答,反问道。
  他其实一开始,就并不相信市井传言中的瓦剌卫实力,毕竟是曾经的草原霸主,即便落了魄,也仍是一头猛虎。
  沙洲卫如今在肃南暂时安身,乃是西去嘉峪关的必经之地,对于瓦剌卫来说,算得上是拦路虎。
  不过喃格并不想与瓦剌卫交恶,不说在关内挑起战事会惹朝廷动怒,就是以如今沙洲卫的孱弱实力,也再经不起一丁点的损失了。
  喃格所想,乃是与瓦剌卫公平交易,只要能换些盐和茶就行。
  他们入关内附,并不像瓦剌卫那般受朝廷重视,所获甚少,吃穿短缺,就算能朝贡,也是远水不解近渴,再不想点办法,日子就快要过不下去了。
  好在听说瓦剌卫一路所来,都在同各地汉人做交易,想必东西是不缺的,喃格不做非分之想,只求瓦剌卫能同自己公平交易就好,金银和牛羊他们沙洲卫还是有些存货的。
  没想到双方隔着数百里,就提前交上了手,己方还死了数人,这就使得他原先的想法全数落了空。
  关西七卫这些年之所以内斗不休,其根本缘由自是为了抢夺水草丰美之地。
  不过起因全是各卫之间偷盗牛羊骏马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然后各自挟私报复,最终闹出人命,终至刀兵相见,与塞北并没有什么不同。
  “哼哼,既然闹出了人命,就不是轻易能善了的了,即便他们有四千可战之兵,凭借咱们的铁甲重骑也有得打。”
  锁南奔倒是硬气,并没有因为听到瓦剌卫的实力而退缩。
  “你啊,别一天到晚只知道打打杀杀,咱们沙洲卫想要繁衍生息,靠的是脑子。”喃格斥道。
  “难不成兄长你想做那缩头乌龟?”锁南奔不服气,挑眉反问。
  喃格为之气结,如今死了人,已是箭在弦上,局面非他所能控制的了。
  即便如此,喃格还是不想大打出手,吩咐锁南奔:
  “不可贸然行事,明日集结全卫人马,到红水河一带静待瓦剌卫的到来,且看对方如何分说,若是愿做赔偿了断,也不是不能坐下来商谈计较一番。”
  他心中想的,仍然是能不动刀兵,就尽量不动刀兵得好,要是还能在对方身上捞点好处,就更好了。
  “是,尊令。”锁南奔肃容领命,出营帐而去,在正事上,兄长喃格一旦做了决定,他就是再不情愿,也会依令行事。
  瓦剌卫全军压着脚程,缓缓而行了两天,终于从肃州卫的最东边,走到了中部一带,一路畅通无阻,并没有遇到沙洲卫的人前来叫嚣捣乱。


第283章 红水河畔

  众人舒了口气,都以为沙洲卫从关西落荒逃入关内,实力必然大损,故而不敢造次,看来这回是打算隐忍不发,吃个哑巴亏了。
  眼看即将入夜,王善武的哨骑飞马来报,说是前方有大河阻路,今晚得在河边过夜,来日清晨,待他们探明河水深浅,再行渡河。
  安营扎寨已毕,周秦川等人来到河边,但见河道甚宽,水流倒是不算湍急。
  河边一带的水经过目测,最深处堪堪淹到人的膝盖,只不知河中深浅如何,不过看那水流速度,再深也深不到哪儿去,想来渡河不难,无需搭桥做舟,只需探出一条水浅之路,即可涉水而行。
  河水呈赤色,当地人称之为红水河,发祥自祁连山,周秦川估计,山上当有红土,方才造就这般奇特的景象。
  只可惜没工夫上山一观,看一看红土景象,以慰思乡之情,滇贵一带被称作红土高原,周秦川打小就见惯了的,这么久见不到,还有些想念了。
  翌日清晨,天色才发亮,瓦剌卫全军生火造饭,吃过朝食,正准备收拾营帐,待前锋探好河道渡河,却见河对岸黑压压一片,不知何时,已然有大队人马严阵以待,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河这边的瓦剌卫人马。
  这只人马身上穿的不是明军的鸳鸯战袄,大部分人以皮甲为主,与瓦剌卫的装备几无分别,只在队伍的正中,有部分精锐全身着甲。
  王越见状,微微苦笑,对秦博说道:
  “顺宁王,河对岸恐怕就是沙洲卫的人马了,对方熟悉地形,看来是打算在此给咱们来个半渡而击啊。”
  “咬人的狗不叫。”王善武低声嘟哝了一句。
  本以为沙洲卫怂了,没想到人家不声不响地选好了地方,就等着自己等人入觳了。
  昨夜之所以没有探查到对岸情况,看来是沙洲卫有意没有现身,直到确认瓦剌卫抵达红水河,方才直逼岸边。
  眼下别说他尚未遣人探查河道,对红水河的情况根本不熟,就是已然探查过河道,知道从哪儿渡河,也不能贸然行事,对方以逸待劳,静待时机择人而噬,一个不好,瓦剌卫就要大败亏输。
  “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