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51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51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当户对,若是女帝陛下赐婚,谁能反对?
  所以,自己必须拥有可以和赵长衣叫板的资本,从北镇抚司起功名是条途径,但说不准便是下一个柳向阳,起功名于科举,才能在书香世家陈郡谢氏面前挺起腰板。
  李汝鱼不想小小难堪。
  那么……
  强行将心头怒意压下,正视许鸾,一脸认真,“许主事以为何?”
  原本是想将责任推到礼部身上,太学学子不服我李汝鱼应举艺科,这是你们礼部的事情,我也是被宣来临安应举,解释也轮不到我。
  但想明白先前那些道理后,李汝鱼不愿意退缩。
  退缩,不符自己心意:人当如剑,不屈不折,一往无前。
  许鸾笑而不语,视线落在周素怀身上,意思很明确,我已将军李汝鱼,接下来看你们这些象士是否能破掉这枚过河卒。
  许鸾作为仪制清吏司主事,再清楚不过这件事的内在,女帝陛下、谢琅欲要提携李汝鱼,而乾王赵骊及其身后的大凉赵室不愿见此局面。
  铁血相公王琨坐山观虎斗,右相宁缺和参知政事谢韵搬了小凳子看热闹。
  搞得咱们礼部那位大佬周妙书左右不是人,今日朝会后就没回礼部,显然如他预料一般,这位大尚书被乾王赵骊拉去喝酒了。
  所以自己今天出来办了这事,一者是给乾王赵骊一个人情面子,二者……许鸾很忧伤,二者是为周大尚书背黑锅。
  这件事后,不论李汝鱼是灰头土脸还是扬长得意,自己都免不了要被女帝拿捏一下。
  就看周大尚书会不会过河拆桥了。
  周素怀还没出声,唐持节上前两步,柔里带钢的笑说,“很简单,我等皆是太学不成才的学子,若是能在琴棋书画某一项让我等服气,我等愿为今日冒昧在三元楼摆酒道歉,李小旗以为何?”
  在李小旗三字上,刻意加重语气。
  仁宗之后,虽然大凉文武并盛,但读书人多少有些看不起武人,正如尚书省看不起枢密院,翰林院、国子监看不起南北镇抚司一般。
  李汝鱼点头,“很公平。”
  唐持节闻言暗喜,“在下唐持节,所擅唯丹青耳,请赐教。”
  一直不曾说话的另外两个青年跨步上前,一人面无表情,极其的沉着冷静,虽才及冠的年龄,却老成得额有抬头纹,无甚情绪的道:“严卿,擅棋。”
  站在他一旁的青年大袖长袍,质地精良,家境极其的良好,尤其是一双手,雪白细长,保养得极好,五官颇有些阴柔美,声音细长,又有些腼腆:“薛去冗,学琴十四载,请指教。”
  薛去冗颇有些敬重语气。
  四人果然是有备而来,李汝鱼看着周素怀,“你应该是书道大家了?”
  琴棋书画,艺科四艺。
  周素怀笑了笑,自信满满,“大家不敢当,还请指教。”
  李汝鱼看向许鸾,“还请许主事准备些笔墨纸砚。”
  许鸾点头,挥手。
  门外齐刷刷走进数人,有人抱琴,有人抱棋盒棋盘,又有人搬了三张条桌,又迅速摆上一模一样的三套笔墨纸砚,墨已墨好,提笔可挥毫。
  显然早已备好。
  仪制清吏司公事房前这一折腾,早惊动了礼部上下,随着这一群人进来的,还有礼部其他部门的官吏,片刻之间,仪制清吏司前竟然满院人。
  礼部官吏多是读书人,一见有人以文会友,看热闹不嫌事大,齐刷刷的将几人围了个水泄不通,却无人作声。
  都是仕途沉浮人,哪会冒失。
  但这反而让李汝鱼有种落入算计的直觉,对方显然是要让自己一蹶不振,若是大庭广众之下输给太学这四人,还有何颜面应举艺科?
  逼人太甚!
  李汝鱼深呼吸一口气,怒意在胸中如火,十四岁的少年,养气功夫终究尚未大成,盯着周素怀不徐不缓又不卑不亢的道:“琴棋书画,我仅懂一些书道皮毛,请指教。”
  唐持节和严卿略略失落。
  阴柔大过阳刚气的薛去冗如释重负的长出了一口气。
  周素怀大喜,没想到和少年竟是以书法举艺科,倒恰好应了自己。
  若是今日能碾压李汝鱼,必然扬名京都临安,甚至能简在帝心,再有老师和那位王爷的提携,重振沈家不再遥远。
  周素怀笑着站在条桌前,“如此,献丑了。”
  背负左右,右手提笔,挥毫。
  李汝鱼不喜欢周素怀,但不得不承认,提笔在手的周素怀有大家风范。
  运笔如飞,笔下生风,如龙走蛇。
  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墨意流淌,上好的宣纸上,黑白充斥,字字相连,宛若一条黑龙,一条狂傲的黑龙铺面而来。
  儒衫风动,这一刻的周素怀初现狂儒本色。


第117章。117章 好大一个字

  读书人的风流意气在这一刻彰显无遗。
  在场众人,尤其是礼部那些官吏,几乎都是读书人,谁不曾在书法上浸淫过心血,谁不会写一首漂亮的字。
  此刻看见周素怀运笔如龙走蛇,笔豪吞吐字字相连,狂势骤CD忍不住心里暗赞一声。
  仅看这气势,周素怀的书法造诣怕是不输国子监那位主簿,甚至翰林院那几位书道大家,也不敢等闲视之。
  片刻之后,周素怀将笔豪在纸上重重一顿。
  字成。
  审视几息后,对周围众人拱手,“贻笑大方了。”
  许鸾上前看了一眼,先是一愣。
  再仔细一看,一时大惊,发自肺腑的赞道:“好字,好字,好字啊!当为大家之作!”
  连说三个好字。
  其余人闻言,纷纷上前,人才荟萃的礼部官吏,顿时一片讶然声,尤其是某几个喜爱书法的官吏,更是震惊得面面相觑。
  最后同声道了句有此字,何愁翰林不待诏。
  神色叹服。
  又如远足之人望茶亭,一幅字,让他们觉得有巨大的收获和感悟,围站在条桌前,仔细揣摩着其中的精妙之处。
  一连串的肉麻赞叹词毫不吝惜的脱口而出,几欲将周素怀吹成书道圣人。
  此字,足以让人废寝忘食。
  周素怀写的一幅草书。
  万里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只因觅食归来晚,误入羲之洗砚池。
  今年,徐晓岚自徐州去江秋州后,又入蜀中,与眉山苏寒楼一番长谈后,作此诗而引惊雷十三道,临安朝野读书人无人不知异人徐晓岚。
  诗是好诗。
  有壮骨傲气,亦有追求大道的初心。
  字更是好字。
  龙飞凤舞,字字相连,狂肆意境脱纸而出。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近似癫狂的笔墨间充斥着原始的狂肆的生命力,洋溢着天地中浩渺的人间灵气。
  字字入神。
  周素怀以草书写此诗,完美契合诗意,使得这一纸作品升华内涵,仅靠这一幅作品,周素怀今秋的艺科必然中第。
  每一个字,都彰显着周素怀的书道造诣,俨然是已浸**法数十年的大家,然而谁都知晓,周素怀先前书法确实不错,但远远称不上大家。
  两次落第之后才幡然醒悟,苦练书法,意图以翰林待诏入仕。
  短短三两年的时间,周素怀的字便已脱胎换骨。
  是国子监那位主簿的指点,还是周素怀的天才使然,无从得知。
  若非是晴空无惊雷,众人几乎要以为他是位异人。
  一纸草书,惊艳了众人。
  许鸾作为在场官职最高的礼部官员,眼咕噜一转,压抑不住私心,笑着对周素怀说道:“若是不介意,这幅佳作送给我如何?”
  周素怀大喜,“是晚生的荣幸。”
  这幅字仅是一般水平,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实力杰作。
  仅是如此,便足以成为大凉的书道大家。
  许鸾哈哈大笑,小小翼翼的拿起墨迹未干的宣纸,展示给李汝鱼看,“你且看看。”
  等李汝鱼看完,自己稍后要妥善保存,回家后让奴仆带去装裱。
  不说此等好字的书法价值,万一以后周素怀成为仕途新贵,自己也能借此小赚一笔,甚至搭个人情车,况且此等造诣的草书,在临安甚至整个大凉,都屈指可数。
  这一幅画,加上近日轶事,将来必然价值万金。
  其余人见状,皆露出艳羡之色。
  李汝鱼看着许鸾手中的墨宝,沉默着……关于书道,其实自己的见识很少,在扇面村跟随夫子学习,大多是学习诸子百家和儒家经典。
  名家墨宝基本上从没看过,唯一见过的是夫子的字。
  此刻见到周素怀的草书,心里荡漾不起一点涟漪。
  因为……真的不懂啊!
  以前哪曾接触过草书,别说不懂那副字里的意境,就连那些字,李汝鱼都有些认不全,但此刻哪能露怯。
  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点点头,礼节性的说了句好字。
  内心的怒意越发荡漾。
  不管周素怀的字好到什么程度,许鸾的这一招都是在将自己往绝路上逼,如此造势,只要自己输给了周素怀,便成了一块垫脚石,必将悬耻于额。
  这是一出双簧。
  许鸾和周素怀的配合,将自己逼上无可退避的绝境。
  只有胜过周素怀,自己才能坦然应举。
  若是输了,不如乖乖回江秋州。
  许鸾笑眯眯的,“请。”
  摆明要看李汝鱼出洋相丢人现眼,在他看来,李汝鱼除非是翰林院里那几位以书道待诏的大家,否则绝对不可能超过周素怀。
  毕竟只是个十四岁少年,除非打从娘胎里练字。
  李汝鱼来到另外一张条桌前,深呼吸一口气,安静的提笔,心中却是怒意激荡,莫欺少年穷,无数念想在心里汇聚成一个字。
  只有一个字。
  提笔,挥毫。
  一字流云,从笔墨下流出。
  在几个呼吸间,李汝鱼行云流水写下那个字,默默的将笔豪放在条桌砚上,又默默的转身,唤了声花斑,无视众人诧异的目光,径直向门外走去。
  礼部那些围观的路人,纷纷让开。
  心中都在哂笑,这么短的功夫,能写几个字,看来是这少年有自知之明,知道他的字无法和周素怀相提并论,干脆落荒而逃,免得遭受奚落。
  于是觉得少年的背影分外落寞。
  一些心软的生出怜悯之心,叹了口气,终究只是个少年,为何要这个时候来临安趟这浑水,怪只怪你是赵长衣送入北镇抚司。
  你的身上,贴着赵长衣的印记。
  怨不得别人。
  许鸾见状笑而不语。
  如此甚好,给乾王赵骊一个交代,至于女帝陛下那边,替周妙书背的黑锅的背定了,不过何妨呢,鬼知道女帝陛下这龙椅还能坐多久。
  乾王赵骊,太子赵愭,都是大凉赵室。
  女帝?
  许鸾摇了摇头。
  周素怀也笑了,今日,周素怀之名,将走入朝堂众眼。
  视线不经意落在李汝鱼那张宣纸上,愣了一下。
  好大一个字。
  好大一个滚字!


第118章。118章 滚字冠京华

  偌大的雪白宣纸上,仅有孤零零的一个字。
  滚。
  墨黑与雪白,相互映衬,这个滚字越发刺眼。
  周素怀不屑的哂笑,摇头,少年心性,这点养气功夫都没有,如何成大事,正欲和许鸾寒暄,目光却倏然僵滞。
  初时乍看,仅一个字,一眼晃过,并不在意。
  但这一细看……
  周素怀浑身大汗淋漓,目光僵滞在那里,再也移不开。
  许鸾手拿着周素怀的草书,笑吟吟的准备和他说几句,勾搭下人情,毕竟是要艺科中第进入翰林待诏的人,搞不准一步步青云成为翰林院大佬呢。
  却看见周素怀的异样,不解的上前,目光落在那张宣纸上,忍不住笑了。
  果然只是个少年。
  笑着笑着,笑容僵滞在脸上,呼吸急促起来,胸口起伏,盯着宣纸上那个刺眼的滚字,一时间进说不出半个字来。
  这情景落在其他人眼里,都暗暗诧异。
  那个少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究竟写了什么,竟然能让周素怀和许鸾如此失态?
  擅长丹青的唐持节上前,盯着宣纸上的字,目光渐渐炽热。
  有些阴柔,嗜琴如命的薛去冗上前,沉默不语。
  自诩棋道造诣不输大国手的严卿上前,在国子监以面瘫出名的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张了张嘴,却终究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默默的看着李汝鱼离开的方向。
  礼部一众官吏上前,尤其是喜好书法的那几个抢在最前面,看清楚宣纸上的字后,反应很诡异,平静了许久,才倏然间呼吸急促,脸上浮出一抹潮红。
  如思春少女见了心上郎君。
  眸子双目的光彩,比之饕餮遇见美食也不遑多让。
  却无人说话。
  仪制清吏司公事房前很安静,安静得让人心慌。
  都是读书人,谁会不懂字?
  就连只擅琴棋的薛去冗和严卿两人,对书法也多少可窥精妙,哪会看不懂那一个孤零零的滚字。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许鸾才轻吁了口气,“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
  人群里有位礼部官员,是主客司下郎中员外郎,以喜好、收集字帖在礼部闻名,脸上涌起兴奋神色,盯着那字许久,失神评语:“点画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横画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画如万岁枯藤;撇画如陆断犀象;捺画如崩浪雷奔;斜勾如百钧弩发;横折如劲弩筋节;虽只一字,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旋即跌足长叹,“此生见此字,无憾矣!”
  这位郎中员外郎失神落魄,盯着那个滚字,竟然热泪盈眶,心中如那久旱逢甘雨的黄土,畅快至极,哈哈大笑:“书道有此子,当兴矣!”
  一群人闻言,纷纷点头。
  就算书道造诣再差的人,也能感受到这一字之精妙处。
  周素怀长叹一声,“群鸿戏海,舞鹤游天。”
  虽只一字,却已尽显书道之妙谛。
  少年李汝鱼,你究竟是谁,为何能写出如此惊艳世间的字来,我周素怀自信可以书道笑傲大凉,可在你这个“滚”字前,所有的自信都化为乌有。
  不敢想象,若是李汝鱼不写一字,而是些一首词或者一首诗,其艺术价值能达到何等地步。
  恐怕整个临安都会为之疯狂。
  此字,天人也!
  输给他,不丢脸。
  周素怀忽然觉得有些庆幸而后凄凉,不可否认,在书法造诣上自己不如那个少年李汝鱼,但输得不冤枉,也许今日之后自己确实会名动京华。
  作为背景。
  但这,绝对不是坏事。
  李汝鱼越强,也侧面说明自己的书道造诣越高。
  但内心的凄凉感却越发浓郁。
  大凉既有李汝鱼,何生周素怀?!
  周素怀失魂落魄的离开。
  今秋的艺科,还有应举的意义么,一辈子被李汝鱼压在脚下?
  或者,任他晴空落惊雷,只为和李汝鱼一较锋芒?
  值得吗?
  唐持节、薛去冗、严卿三人互视一眼。
  心有戚戚。
  庆幸的同时,有些可怜周素怀。
  一起默默的离开礼部。
  许鸾脸上的肌肉抽动,眼咕噜一转,伸手就要去拿那张宣纸,却被那位郎中员外郎一把拦住,“许主事,你既然已有了周素怀那幅草书,这个滚字帖,似乎……”
  后面的话不说,给你留点面子,但意思很明确。
  休要贪得无厌,好事不能你一个尽占。
  许鸾讪讪的缩回手,读书人么,都好那么点颜面,确实做不出不顾廉耻以官阶强压的事来,至少在众目睽睽下不能。
  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