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横贯万里的白线,终于撞上了那道数百丈高大的身影。
天地无声。
日月无光。
人皆失明、失聪。
在那一瞬间,哪怕是长春宫前的郑开和长春宫宫主,也在听不见任何一丝声音,看不见任何一丝光彩,眼前只剩下一片茫茫。
肉眼可见的气浪,越过了剑光,向着远处急速推进。
无声的推进。
气浪所过之处,突出地面的岩石、葱翠的树木瞬间化作灰烬,巍峨高山凭空被削低数丈,矮小的丘陵甚至直接消失,横亘的河流化作瀑布和水帘,席卷对岸。
屋宇亦化作灰烬。
气浪狂肆,蔓延三百余里。
所过之处,万物尽毁。
这一天,世人终于再次想起《千年九州》中关于白帝城卧龙的那首波澜壮阔的词中的一句。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白帝城卧龙,非人。
妖也。
第640章。639章 空城计
一切归于平静。
李汝鱼衣衫褴褛,露出一身不算精壮,但也可见棱角的肌肉,颇有一股性感和帅气,长发凌乱随风飘舞,单手持剑斜斜指地。
在他面前十余米处,站着一位儒士。
羽扇纶巾,气度恢宏。
这就是那条白帝城卧龙?
这就是那条白帝城卧龙!
万里一剑之后,李汝鱼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以自己如今的剑道实力,真杀不了这条卧龙,甚至想伤他都有难度。
须知这条卧龙这一次出手,没有用八阵图和草船,也没有借东风。
自己却输了。
东土九神仙,白帝城卧龙凌驾其上。
尽管打不赢,李汝鱼也没有丝毫惊惶,反正他想杀自己也难。
这一次出剑,杀白帝城卧龙只是目的之一。
想了想,笑道:“诸葛先生之风采,今日一见,果不愧千年最强,多有冒犯。”
东土异人不被雷劈,是以白帝城卧龙自来东土后,从没隐晦过身份,无人不知道他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
闻言笑了笑,“江山代有人才出。”
李汝鱼摇头,“先生之高,我等竖子再练百年,依然无法望见,不过既然已经出剑,总得再试试才甘心,还请先生继续接剑。”
诸葛亮面色凝重,“请。”
李汝鱼挑剑。
手中才朝歌便生剑吟,隐隐传出大河瀑流的声音。
欲出大河之剑。
同时伸出左手,掌心出现一枚寸长的青气小剑,宛若掌心生小龙,环绕着五指游转,一股厚重的历史感迎风而起。
敌人可是白帝城卧龙。
李汝鱼没有丝毫藏私。
诸葛亮也有些吃惊,他没想到这位遗弃之地来的大凉藩王竟然一来就用压箱底的功夫:东土大凉相连,大徵自然有能力得到一些线报。
不敢怠慢,一手拉着袖口,一手执羽扇,准备接剑。
然而……
下一刻,李汝鱼的身影却似一道闪电,唰的一声冲天而起,直奔天外,欲要就此远走。
李汝鱼不傻。
白帝城卧龙已经杀不了,而自己另外一个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干耗在这里,若是等到那个长春宫男子出手,自己想走也难。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诸葛亮有些意外,他没料到李汝鱼作为大凉藩王,作为一位剑道圣人,竟然如此没有节操,一看打不过说走就走。
但岂能容他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真当大徵无人乎。
挥扇。
天穹之上,骤显一条巨大的草船。
草船横空,欲拦李汝鱼。
下一刻,便见一条大河自天而落,又见一道青气冲天而起,横空的草船几乎一刹那之间便一分为二,化作灰烬。
诸葛亮苦笑,只能眼睁睁看着那道身影远遁。
倒是可以追。
但追上之后呢,自己真能杀这位大凉藩王?
不能!
自己确实邻家于东土九神仙之上,大骊的大燕太祖和百里春香亦是如此,甚至连大凉那位女帝在踏上东土后,也顺利凌驾于九神仙之上。
也许李汝鱼他自己都没发现,他的剑道虽然只是和九神仙一个境界。
但真正的攻伐之力,也凌驾于九神仙。
否则怎能轻易杀了挂刀龙王。
挂刀龙王毕竟是九神仙之一,其挂刀术的攻伐力在九神仙之中并不算低。
这一次万里一剑而来,自己之所以能稳踞上风,并非是如李汝鱼所想的那般,仅仅是挥了一下羽扇而已。
自己已起东风。
东风拂过了整座白帝城,也借来了大徵皇室的气运。
否则那一扇,怎么可能威势延至三百里外。
万幸李汝鱼不知道。
如果他真还有比万里一剑更强的绝招,再出手的话,胜败生死还真不好说。
……
……
长春宫前,长春宫宫主和郑开对视一眼。
郑开摇头暗道遗憾。
长春宫宫主叹了口气,“还是太年轻。”
盐海之畔,大燕太祖和百里春香长出了一口气,这样的结局最好。
另外一边,女帝莞尔,眉角含俏的叱了一句笨男人。
……
……
远遁了数千里后,李汝鱼猛然站在空中,跌足长叹。
他想起了一些事。
在白帝城卧龙出现的那一刻,整个白帝城都是亮光一片,自己先前以为那是白帝城卧龙的气机,然而现在想来,似乎那一剑接触到羽扇时,感受到一丝皇室气运?
那一片光华不是卧龙的。
是大徵皇室的。
白帝城卧龙为了接自己这一剑,借了大徵皇室的气运!
被骗了!
李汝鱼恍然大悟。
不是说白帝城卧龙没有凌驾于真神仙之上,也许可能朕是凌驾了,但若是不借东风不出草船,没有八阵图傍身,他绝对接不下自己那一剑。
《千年九州》中,关于这条卧龙,言辞最多的一个字,大概就是一个“借”字。
草船借箭。
赤壁借东风。
借荆州。
就算他以东风借来大徵皇室气运,接下了第一剑,也接不下大河之剑和青气小剑。
因为自己不会给他时间再借。
他肯定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会让自己看出端倪。
实际上自己确实被他羽扇一挥,谈笑间三百余里的天地内万物都灰飞烟灭的虚像给唬住了,所以才会不战而退。
这正是这条白帝城卧龙在异人世界留下的最为辉煌的一着。
空城计!
如果自己当时大河之剑和青气小剑不是作势远遁的虚招,而是对白帝城卧龙出手,那么破开草船顺势落下,就算杀不了他,也能伤他……的吧?
应该能!
李汝鱼回首望去,白帝城已不在视线之内。
暗暗叹气。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想要再杀白帝城卧龙,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毕竟像这种聚势万里一剑,并非家常便饭,强如自己这样的剑道圣人,也很难做到。
不能以万里一剑逼得这位诸葛先生出尽底牌,就很难伤他。
自己还是太嫩了。
罢了。
反正已经问过一剑,接下来么,便是观东土万里河山,尤其是守望之地到大徵、大骊之间的区域,将来的战事必然会在那里展开。
自己需要一副精准的地形堪舆图,才能让白起等人借地形布兵。
至于女帝那边……
这一次表面上看是在问剑白帝城卧龙,其实也在问女帝是否需要自己去助她,然而她从始至终都没发出一丝声音,已经是最明确的回答。
她还不需要自己。
想到这,李汝鱼内心深处是有一些小失落的。
李汝鱼化清风而走。
观山河,制堪舆图,然后……
回大凉。
得天下!
第641章。640章 一触即发
白帝城有座茅庐,茅庐里住着一条卧龙。
这座茅庐,比皇宫还受瞩目。
今日茅庐外,来了一个特殊的人,一位浑身披甲的将军。
和卧龙一起撑起大徵的武悼天王!
大徵有千古圣君刘禅,当然,这是个很争议的君王,有人说他是异人,毕竟《千年九州》中有位连白帝城卧龙也扶不起的刘阿斗。
也叫刘禅。
可没多少人愿意相信,同样是一国之君,在异人世界扶不起的庸才,来到东土世界后,却成为三大王朝君王中最为耀目的千古圣君。
不合理嘛。
但不论怎么猜测,都不影响刘禅作为大徵圣君的事实。
然而大徵不止一位圣君而已。
还有《千年九州》中那位多智近乎妖的卧龙,尽管有些人……比如冉闵,就觉得《千年九州》中关于卧龙的各种事迹有夸大、嫁接的悬疑,但这位卧龙出山之后,却实打实的辅助刘禅灭了大苏王朝。
卧龙,是大徵的谋。
哪怕是攻破大苏京都时,白帝城卧龙也不曾亲自帅兵去过沙场,他只是调兵遣将,谋略大局,率阵冲锋之人,便是大徵的剑。
这柄剑今日来到了茅庐外,浑身披甲。
冉闵身材不算很高,然而也是七尺昂扬,满脸的络腮胡须,确实和当年大凉的乾王赵骊有几分神似。此刻浑身披挂虎头银甲,银光闪耀中,侵染着浓郁而陈旧的血腥气,仿佛那副银甲在血海里浸淫过一般。
事实上差不多。
当年攻破大苏京都那一战,大苏楚室在皇宫中等死殉国,而大苏的将军们披甲在城头杀敌,在长街上巷战,寸步不让。
要么死,要么还是死。
只要还站着,那些大苏将军身前的大徵的士卒,绝对不能越过一步走向皇宫。
冉闵从始至终没有招降。
他只是带着绝对优势的兵力,不停的杀戮,杀光东门后,又去南门,杀光南门再去西门,然后是北门,最后是京都中央的大苏皇宫。
那一日,大苏京都是真正的血流成河。
但是来到皇宫正门,冉闵罕见的停了下来,下马,驻剑在身前,看着从皇宫正门一直延续到大朝会殿堂的那群读书人,冉闵沉默了很久。
大苏亡国,地方不少文臣官吏也退到了京都。
加上京都本有众多文臣,又有一些大儒和门生同来,再加上国子监、太学,以及一些野生儒才,这一日,皇宫正门到大朝会殿堂这一路上,读书人汲汲。
竟有三千人之多。
三千儒衫,浩然儒气。
冉闵在杀掉那位宁死不退,哪怕已经身中七箭的楚室将军时没有下马,甚至连眼神都没有逗留一下,但此刻……
他下马,沉默了许久之后,默默的对着众多读书人行礼。
然后举起剑。
杀。
三千读书人,几乎有一半都是死在冉闵的剑下,彻底杀断了大苏的读书人种子。
剑身卷刃,浑身浴血。
那一战之后,冉闵再没换过战袍,然而无论那一身银甲如何清洗,始终会发出浓郁而陈旧的血腥气。
自大苏灭国后,冉闵已经很久没穿战袍。
今日却着战袍,而且来到了茅庐之外,倒也不让人意外,毕竟遗弃之地那个大凉藩王万里一剑来了,若是白帝城卧龙挡不住,武悼天王自然会接上。
冉闵,不只是将军而已。
出城一战后归来的白帝城卧龙诸葛亮羽扇纶巾,来到茅庐外,盯着这位武悼天王,神色淡然,“你杀不了那位大凉藩王。”
冉闵冷笑,“我有雄师百万,数万可诛真神仙的九连神弩。”
就连神弩,比床弩还更恐怖。
当然,也是白帝城卧龙的手笔,真神仙以下,若是千支神弩齐发,必死无疑,真神仙的话,若是面对万支神弩齐发,也只怕是凶多吉少。
诸葛亮云淡风轻,神态谦和淳儒,“确实,若是大徵全力出手,根本不需要我出发,你只要带着一众高手去掣肘住大凉藩王,再以就连神弩射杀之,看似不难,然而你只看见了遗弃之地的大凉藩王,却没看见大骊王朝的大燕太祖和百里春香!”
冉闵蹙眉,冷哼一声,“我知道那俩货的龌龊心理,但我们为何还要等下去,等那大凉藩王回到遗弃之地一统天下后,那样的话我大徵雄师又要枉死多少好男儿。”
诸葛亮点头,“当然不会如此。”
来而不往非礼也。
既然你这位大凉藩王代表大凉万里问了一剑,那么我大徵便让冉闵率领大军东出守望之地,百万雄师化作万里一剑。
你大凉可接否?
于是大袖一挥,“天王,陛下的圣旨随后就到,您可命将军,率十万人马过武州,奔赴守望之地,作为前锋,先行为大军开路,天王可帅雄师殿后。”
冉闵有些讶然,“前锋过武州再入守望之地?”
恍然,“莫不是洛阳王刘秀有了变故?”
诸葛亮叹气,“不好说。”
试一下而已,若是刘秀那边生了变故,那么这十万前锋过武州的话,应该能试出一些端倪——何况大军东出遗弃之地,武州本是必经之地之一,而守望之地则是必经之地。
冉闵点头,转身而去。
忽然侧首,“国师,如果本王猜的没错,当我大徵雄师拔寨之时,也是大骊雄师出兵大成王朝之时,亦是大凉女帝破八阵图之时罢?”
武悼天王冉闵,两世皆豪杰,怎么可能看不透这些脉络。
诸葛亮点头,“着实如此。”
冉闵哈哈大笑。
他不知道百里春香和大燕太祖究竟在谋划什么,但他只知道一个道理:如果大徵能够彻底征服遗弃之地,回过头来,又能以浩瀚雄师摧毁大骊,再吞并大成,那么无论百里春香和大燕太祖在谋划什么都不重要了。
任你千万谋略,在我冉闵看来,一字可破之。
杀!
大徵雄师将留部分驻留国土边境,谨防大骊和大成打到一般的时候,跑来觊觎大徵国境,剩下的雄师将要全力倾泻到遗弃之地。
这样的倾国之力,遗弃之地能挡否?
必亡无疑。
随着大徵圣君刘禅的一纸“讨罪诏书”,随着冉闵的军令频下,大徵国境上,百万雄师迅速开动,奔赴守望之地。
山河变色,两座世界的大战一触即发。
第642章。641章 大凉天下,需要一个人!
藩王已死,外敌将至。
然而大凉,并没有就此海晏河清,西军和镇北军多有接触,小规模的斥候战打了不少,真正死人的战事一场没有。
双方都不愿意过火。
北方,镇北军和铁脊军倒是打了几场,岳单似乎真有心抢夺燕云十六州,镇北军的徐骁和君子旗,则是寸土不放。
这样的混乱局势,大凉赵室并没能成为号召天下的中央政权——尽管名义上,赵室依然是皇室。
天子还是幼帝赵祯,左右相公也还在,枢相公依然坐镇枢密院,坤王赵飒也依然坐镇朝堂,诸多政事,赵晋亦可批驳。
然而却深陷困境。
赵室所掌军队,只有禁军,兵力不过十余万,拱卫京畿和南方区域。
蜀中西军,已经完全被高丽仙和霍姓武将掌控,尽管这两位依然尽忠,但枢相公曾行文至蜀中锦官城,问两位将军忠在何处。
霍姓武将只回了一句话,六个字:忠于天下众生。
也许有人会怀疑。
霍姓武将和高丽仙不过是表面言辞文章。
但大凉朝堂之上,知晓一些异人隐秘的重臣却知道,这六个字真是霍姓武将的真话,西军,依然是拱卫大凉国境的百战雄狮。
蜀中多悍卒。
论战,西军真不怕谁。
哪怕是这些年历经过诸多战事的镇北军,提起西军儿郎,也会由衷的翘起大拇指。
可惜的是早几年的西军毁在了徐继祖手里。
过去两三年,则残于赵长衣之手。
如今霍姓武将和高丽仙重振西军,军纪严明,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