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第105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105章

小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衫里,步履里,如河水滔滔流溢而出。
  又从大燕那湮灭的岁月历史长河里,飘荡而出。
  少年身怀书香,心有文墨。
  儒家贤者之姿。
  少年身后,有虚影如山,山上有读书人负手而立,四周环绕如墨池水。
  会稽山上仙人来。


第239章。239章 书圣欲泼墨

  一身是血的老铁目光越过赵骊,落在已然气绝的岳平川身上,情绪复杂。
  老子不喜欢你。
  但老子欣赏你啊,当年多希望你和那小妞儿成为一对,也不会有当今女帝章国,你和她共守北方,赵愭登基,赵骊和赵飒辅助,更不会有铁血相公王琨的崛起。
  大凉依然盛世。
  可你偏偏看上了小妞儿的妹妹,那个狐狸精女子也不错,但怎比得上小妞儿。
  可惜了。
  元曲看着长身而起的少年,他看不见少年身后虚影之山,更看不见墨池环绕的负手读书人,只是觉得这一刻的少年……真他么像那个狗屁青花儒衫人。
  一个口吐春秋。
  一个怀抱大燕。
  又不得不服。
  这些酸儒读书人啊,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赵骊也看不见。
  但他能感觉到眼前少年很高,很深,很重。
  山高池深。
  重,是少年仿佛怀抱了一段岁月。
  赵骊有些心惊。
  历来看不起读书人的他,第一次觉得酸儒文墨亦可阻千军万马。
  李汝鱼读书而知窗外事。
  青花儒衫人的春秋为剑,元曲的软剑缠枪,老铁的拔刀漫天,赵骊和岳平川的生死一线,皆在他心中如明镜。
  负手而起不看赵骊。
  看那位王爷。
  王爷已经气绝,妖媚女子不再哭泣,只是默默的为王爷擦拭着脸,无神的说着大王你怎么这么傻,怎么这么傻……
  妖媚女子心已死,大彻大悟。
  不知为何,让李汝鱼想起了百里春香和大燕太祖。
  叹一声长气,道一声人间情愁苦。
  回头对老铁笑道:“糟老头子来了啊,且先歇着,稍后陪你走一杯。”
  老铁咧嘴一笑,“装什么大尾巴狼。”
  倒是开心得很。
  李汝鱼又对元曲弯腰行礼。
  元曲坦然承受。
  李汝鱼这才看向小腹处鲜血汩汩的赵骊,将杀意按捺下来,道:“王爷已至悬崖,勒马为时虽晚,但还是请你去死。”
  在这种情况下定心读过《大燕正史》,书中有名将壮士,有英雄红颜,亦有官宦权势之争,李汝鱼感触极多,心生明烛,彻底明白今日事前后因果。
  观史而知今,此为读书贤者气。
  赵骊长槊顿地,不急不缓的包扎小腹处的伤口。
  待处理完,才笑看少年,只是那笑容怎么看怎么狰狞,不无讽刺的道:“本王不曾至悬崖,何来勒马一说。”
  李汝鱼摇头,“王爷杀了岳家王爷,也许镇北军真的会反,但你能落到什么好处,你真以为铁血相公王琨会让那群文臣为你开脱?”
  赵骊冷笑,“他若不蠢,自然知道该如何做。”
  李汝鱼反问,“你了解这位相公多少?”
  赵骊哦了一声,也反问少年,“难道你比我更了解?”
  李汝鱼坦诚的笑了笑,“我不了解那位相公,但我若是站在他的位置,我会冷眼旁观,看那镇北军反大凉,又看你赵骊死夕照。”
  赵骊讶然不解,“为什么?”
  “镇北军反大凉,便是南北大战,不说那位三世子能否有胜算,临安朝野将一心平叛,正是太子殿下分政之时,王相公又何须让你这位王爷在卧榻之旁酣睡?”
  赵骊哈哈大笑,“没有我,他迟早被那女人给一贬到底,甚至连小命也不保。”
  李汝鱼摇头,“真是如此么?”
  赵骊忽然沉默了。
  因为他忽然明白了一件事:王琨其实可以不借助自己来掣肘女帝保全他自己,他辅助太子,便可尽得赵室支持。
  而且还有一件事:王琨甚至希望看见西军叛乱!
  自己若是死了,广西那边很可能会彻底大乱,徐继祖为了避免被女帝事后清算,完全有能力率领摧山卒反了大凉。
  所以,王琨不会出手。
  他希望看见自己死在夕照山,或者看见自己杀出临安率领西军反大凉。
  镇北军和西军同反大凉,如果女帝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平叛,那么必然要引起朝野不满,太子赵愭就会分政,甚至可能在重压之下,让女帝禅位太子登基。
  如此,王琨可成大业!
  毕竟,太子赵愭就是王琨的傀儡,太子的帝位,何尝不是王琨的帝位。
  赵骊心里叹了口气。
  果然,自己还是适合疆场厮杀,和那女人、王琨斗智谋,有些自取其辱了。
  但眼下临安,谁能杀自己?
  只需要杀了李汝鱼,自己再杀出临安城,找到沈望曙和徐秋歌,一路杀到广西,坐拥西军裂土封王,天下依然有可能。
  尽管如此成全了王琨。
  但绝对不能让那个女人得逞。
  说话期间,天穹又一道青紫惊雷落下,被赵骊挥长槊击溃。
  李汝鱼忽然问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敢问王爷,可知大唐李世民,可知常山赵子龙、兰陵王、花木兰、赵括、杨宗保、黄巢、宋江、荆轲、白起?”
  元曲闻言叹了口气,估计这些都是异人罢。
  老铁砸吧了口烟,也不甚关心。
  赵骊却悚然心惊,脱口而出:“你家夫子是异人,他没告诉你么?”
  夫子知道这些人?
  李汝鱼不清楚,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干脆沉默以对。
  赵骊有些沉默了一阵,才道:“你应该去问赵信,或者此刻应在垂拱殿的那个女人,他们知道的比本王更多。”
  身为异人,赵骊心中的疑惑不比李汝鱼少。
  为什么身死之后,却忽然出现在了大凉这片天下,成为了大凉王朝的皇室宗亲,而在这片天下,被称为异人的人中,为何有许多是历史长河里的人?
  比如那位夫子,便是古人。
  看过无数书,也不曾有自己所在的王朝。
  李汝鱼望向皇城方向,轻声道了句有一天我会问问她。
  赵骊再次击溃一道青紫惊雷后,横槊赋诗:“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此为我之愿。
  “本王今日先杀你,再出临安,据西而帝,正国本,诛妖帝,除谄臣,匡扶天下!”
  此为我之行。
  一愿一行,是我那湮没在历史里的未酬壮志。
  大笑:“你可阻我?!”
  你读书储养剑意大半日,且拔剑!
  倒要看看你这读书人之剑,能否挡我赵骊手中这柄人间凶器。
  李汝鱼默然。
  我也欲杀你,很简单的理由,只因你辱小小。
  轻撩了长衫,拿起桌上剑。
  执剑。
  如执起前朝大燕的厚重春秋。
  少年身后虚影山巅,负手而立的读书人,握手如握笔,墨池流淌。
  书圣欲泼墨。
  感谢“咸淡散鱼”的两次万赏!!!


第240章。240章 一剑是书山

  李汝鱼没有拔剑。
  来不及拔剑。
  赵骊不是江湖游侠儿,不讲究气节,他是乾王,是一位不知名的异人,他的厮杀概念,是生死一线的搏杀,没有礼节可讲。
  李汝鱼执不执剑,他都要一击必杀。
  在他眼中,只要双方各执兵器,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你死,我活。
  鱼头槊霸道无匹。
  对着李汝鱼兜头罩脸的砸下,更是引着天穹的一道青紫惊雷而落,让李汝鱼同时面对惊雷和鱼头槊。
  李汝鱼来不及拔剑。
  退。
  一退再退。
  身前的长桌瞬间被砸成碎片。
  然而赵骊终究是能杀岳平川的猛人——尽管岳平川之死,很大的原因要归根于他为了不杀元曲而受反噬之伤。
  但赵骊的槊,绝不输岳平川。
  一槊落空之后,沉喝一声,身影如翻山,鱼头锤地,魁梧身影竟然翻身而过,尚在空中,鱼头槊便从背后抡起,再次雷霆万钧的砸落。
  简单粗暴而有效。
  这皆是弹指刹那间的事情。
  李汝鱼依然来不及拔剑。
  身后是厢房,退无可退。
  少年不退。
  背靠墙壁,一手按剑柄,一手捉剑鞘,横挡在身前。
  今日本是读书等枪来。
  却不知道何故,倏然进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奇妙境界,先前还只是觉得字如画影而入人心,好生波澜壮阔。
  但那青花儒衫人以春秋问岳平川时,自己倏忽之间醍醐灌顶。
  何谓春秋?
  不是什么岁月历史,也不是某一个人。
  春秋,是一支笔。
  春秋,是一片墨。
  春秋,是天下。
  有此触动,再看书中故事,便如从大海里拢起了一捧文墨,写出前朝大燕的厚重春秋,一一入心,又归入剑鞘。
  储养了一剑。
  这鞘中,便是大燕的厚重春秋。
  可挡乾王之槊?
  可挡。
  槊击剑鞘,无风无尘亦无声。
  亦不可挡。
  身后厢房墙壁轰然倒塌,李汝鱼脸色一红,涌出一口腥气,嘴角沁出嫣红血迹。
  两人衣衫猎猎。
  赵骊哂笑一声,“有点意思。”
  一槊所击,却似砸在了看不见的一片汪洋里。
  竟只溅起些微浪花。
  那少年受伤却不重,依然还有一战之力,此刻的少年,竟然不输那岳平川多少,当得上我赵骊的对手。
  李汝鱼深呼吸一口气,不登高山,不知山高,不入大海,不知洋深。
  赵骊这槊便若一座山压下来。
  很沉很重。
  少年的手逐渐下移,抗拒不住赵骊的磅礴之力。
  任你万般技巧,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是纸糊之姿,一力降十会。
  如此下去,若没有箭来,难逃岳平川的结局。
  李汝鱼深呼吸一口。
  正欲用尽全力试探着将这一槊推开。
  却见赵骊倏然收槊。
  间不容发间,长槊又砸落。
  极快。
  快得李汝鱼只能继续横剑二挡,依然没有机会拔剑。
  不拔剑的少年毫无胜算。
  赵骊哂笑一声,“就算你读出个春秋之剑,就算你从书中读出个一朝历史,在这绝世凶力之下,徒呼奈何?”
  读书人?
  狗屁不是。
  何况你李汝鱼并不算得真正的读书人。
  你执剑如游侠儿,你艺科中举那是书道,你读过多少书,你知多少大义,你可曾知晓,有人读书三十年,不曾入科举。
  你读过的书可曾等身高?
  你读过的书可曾绕墙立?
  你只是个少年。
  就连女帝,也只是视你为剑,而不是老相公柳正清那等治国谋臣。
  你算狗屁的读书人,你何德何能,敢与那青花儒衫人媲美。
  纵然是他,在本王的鱼头槊下,也是土鸡瓦狗耳。
  读书人,修身治国尚可。
  平天下?
  那是我等武人的事。
  赵骊倏然间酣畅淋漓,鱼头槊全力而挥,欲要将这不自量力的少年砸成肉泥。
  一旁看热闹的元曲暗暗摇头,对还在惬意抽烟的短襟老头子说,你这糟老头子再不出手,我看他死定了。
  老铁眯缝着眼,说他还没拔剑呢,慌什么。
  此刻的赵骊虽然受伤,但依然勇不可挡,就算自己出手,也没有多少把握,毕竟先前和岳平川一战,自己确实受了不轻的伤。
  李汝鱼苦不堪言。
  一着错,步步错,确实没想到会落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必须拔剑。
  赵骊之槊,让少年身体如遭锤击,五脏六腑动荡,浑身气血翻滚。
  李汝鱼在等。
  等下一道青紫惊雷落下的刹那机会。
  赵骊知道李汝鱼在等什么,从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人当然不会给敌人机会。
  力贯双臂。
  最后一槊挥下。
  这一槊,哪怕是无垢心境全盛状态的岳平川也要撄其锋芒。
  这一槊日月无光。
  长槊横空时,似有千军万马呼啸声,又有万万千千鬼泣语。
  执槊赵骊如魔。
  李汝鱼咬牙,用尽最后的力气,横剑在胸。
  刹那相交。
  李汝鱼倏然吐出一口鲜血,长剑不可阻挡的向胸口横扫,这一击,就算不被鱼头槊砸死,也会被连鞘长剑一分为二。
  李汝鱼脑海里一片空白。
  倏然之间。
  那颗从昨夜进入大内后不久就沉寂的白起之心疯狂跳动。
  少年身上,如有电光缭绕。
  身后如山虚影之侧,看不见的白色焰火骤然滋生,一道巨大虚影凭空而起,披甲俯览众生,姿势和李汝鱼一般无二,横剑在胸。
  巨大的剑如一道天堑。
  少年伸手,左书圣右杀神。
  长槊不可进。
  少年手中长剑,在距离胸口不过半寸时,便分寸不退。
  身后废墟里,被一股无形气流掀翻,露出一道数米长的空旷痕迹,如长槊破浪。
  赵骊咦了一声。
  元曲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幕。
  老铁笑了笑。
  天穹之上青紫惊雷劈落,赵骊无奈回身举槊破惊雷。
  李汝鱼没有时间喘息。
  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何在刹那之间挡住了赵骊必杀的一槊,但必然和白起之心有着不可言说的关联。
  少年横剑捉鞘按剑柄。
  没了长槊压迫,终于拔剑。
  锵!
  拔剑。
  剑出鞘,却无雪白剑光。
  本是白色剑身,此刻却似有墨气缭绕。
  如墨。
  少年手上,仿佛有一本书,一本巨大而厚重的书,如一座大山。
  那是整个大燕的厚重春秋。
  一剑是书山。
  拔剑了拔剑了,有木有资格求打赏求爱护求订阅求月票?


第241章。241章 快雪时晴

  拔剑既出剑。
  拔刀术,亦是拔剑术。
  一道剑光凛冽,横抹赵骊咽喉,带着大燕春秋的厚重,惊艳时光。
  身后披甲的高大虚影,亦拔剑。
  巨大的长剑横扫虚空。
  似有血气在剑上流转,整个夕照山下,莫名的生出一股令人闻之作呕的血腥气。
  赵骊面色凝重。
  立槊。
  就不信你区区一个少年,读半天书就能破我赵骊之槊。
  剑槊相交。
  蓬的一声,烟尘大作。
  赵骊怪叫一声,翻身后撤七八步,消去余力后不可思议的看着剑已归鞘的少年,怎么可能,这一剑竟比岳平川的枪还重。
  少年的剑上,难不成真有一个大燕朝的春秋不成?
  这是你死我活的厮杀。
  李汝鱼没有给赵骊机会,长剑归鞘后迅速出击。
  一步踏出。
  两步疾走。
  三步作奔。
  四步成势。
  十步时,少年已在赵骊面前,长剑出鞘。
  武者拔剑文者泼墨………身后高大的披甲虚影亦拔剑,如山虚影上,读书人挥毫,泼墨而写。
  赵骊再次心头巨震。
  少年这一剑看似很简单,十步聚势拔剑,简单得好像只是个初次练剑的游侠儿,毫无精妙之处可言,可这一剑又处处精妙。
  无论自己怎么躲避,都得面对这一剑。
  这一剑,十步一杀。
  这一剑,依然厚重得如有一座大燕王朝的岁月。
  不见血不返。
  赵骊深呼吸一口气,大笑一声,“小儿安敢欺我!”
  长槊横扫,以攻代守。
  赵骊有信心,无论李汝鱼这一剑有多快,自己都能在长剑临身之前,先鱼头槊将这少年击飞——这世间绝对没人能硬捱一记鱼头槊。
  岳平川不能,李汝鱼更不能。
  赵骊一生,除了在临安这段活在女帝阴影下的憋屈日子,从不愿接受下风。
  岳平川做不到的事情,李汝鱼更做不到。
  长槊横空,气壮山河。
  李汝鱼却似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