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597章

封侯-第597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让赵构憋屈的是,张俊已经如此不把自己放在眼中,自己派人送去的手谕,他视同废纸,可自己还要负担张俊二十万大军每月五十万贯的军俸,简直就是陪着笑脸挨巴掌。
  那断了他们的军俸行不行?当然可以,只是赵构有些不敢,他就怕一旦断了军俸,张俊就会起兵造反,直杀进江南来。
  可如果让自己花大钱维持眼前这种割据状态,赵构心中又不甘,着实令他烦恼不堪。
  这时,宦官内侍在门口道:“陛下,徐相公求见!”
  赵构点点头,“宣他觐见!”
  他心中烦恼无法排解,赵构也想听听心腹大臣的意见。
  片刻,徐先图匆匆走了进来,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徐爱卿,这么急有事?”
  “陛下,微臣听说陛下把水军派去荆襄了?”
  “听谁说的,一派胡言!”
  赵构不满道:“朕只是把水军派去鄱阳湖,一则窥视荆襄,二则守卫江南西道,防止陈庆贪心不足,又要吞并朕的江南西道。”
  徐先图顿时松了口气,他听说朝廷水军被派去荆襄,着实把他吓了一大跳,西军水军那么强大,跑去荆襄不是以卵击石吗?
  这时,徐先图看天子心事重重,便小心翼翼问道:“陛下在为荆湖北路之事烦恼?”
  赵构叹口气,“朕现在心烦意乱,都不知道在烦什么?”
  “其实陛下的心情微臣理解,既有西军的巨大压力,又有张俊的桀骜不驯,陛下不知道这两者该怎么解决,所以才觉得心中一团乱麻。”
  赵构眉头一皱,“是这样,徐爱卿可有什么解决之道?”
  徐先图摇摇头道:“陛下烦恼主要原因是条理不清,把陈庆和张俊混在一起,所以才觉得杂乱无序,不知从何着手?其实陛下先把陈庆放到一边去,他虽然野心勃勃,但川陕距离我们还远,另外金国还占据河北,那才是他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所以最近两三年内,陈庆都不会威胁到朝廷。
  反倒是张俊,从前那么平庸无能的人,现在野心开始一点点显露,他的本来面目已经露出来了,他才是我们眼前要对付的重中之重,尤其他对扬州垂涎已,所以微臣很担心他会对扬州下手。”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夺船
  赵构闭上眼睛进行尝试,暂时把陈庆彻底抛开,就当陈庆在部署军队对付河北。
  还真有效果,不去想陈庆,只考虑张俊,他的思绪便渐渐清朗起来。
  “对付张俊,爱卿有什么想法?”
  徐先图不慌不忙道:“陛下,张俊不是陈庆,首先陛下不能用对待陈庆的态度对付他,陈庆的财政能独立,但张俊不是,他的财政命脉被我们牢牢掐着,除非他公开反叛,否则他不敢和我们翻脸。
  其二,微臣认为,张俊其实就是第二个刘光世,陛下要积极拉拢张俊手下部将,我们一点点勒紧他的财政,他的军队就会发生内乱,甚至会分裂。
  第三,我们要未雨绸缪,把江北的军队立刻撤到江南,也就是把拳头捏紧,准备给张俊致命一击,只要张俊一败,军心就会立刻崩溃,他就会分崩离析,收拢他的军队,组织新的江淮之军。”
  赵构连连点头,徐先图的思路很清晰,他眼前也慢慢明朗起来,他沉思片刻问道:“相国建议把江北之军撤到江南,是不是给张俊创造机会吞并扬州?”
  “卑职正是此意,把军队撤回,扬州的钱财物资也全部运回江南,他敢吞扬州,他就是叛贼,我们就名正言顺断他的钱粮,光凭江淮可养不起二十万大军,他要么向朝廷投降,要么杀到江南来,我们的平乱之战就在此一举。”
  赵构明白徐先图的思路了,先将张俊陷于不义之地,然后再逼反他,朝廷最后进行平定叛乱,一旦张俊陷于不义,反叛朝廷,他手下二十万大军,不可能都愿意和他一起造反。
  “徐相公的思路,朕完全明白了,让朕再好好想一想!”
  “微臣告退!”
  ……
  韩世忠的水军驻扎在江州德化县,也就是今天的九江,这里也是宋朝的一个重要水军基地,有现成的水寨。
  水寨很大,水面辽阔,三百多艘大大小小的船停泊在水寨内,甚至连三成水面都没有停满,军营在岸上,这是标准的水陆一体大营。
  岸上军营占地数百亩,却不是大帐,而是一片片的砖房,足有数百排之多。
  帅房位于最东面,此时帅房内灯火通明,韩世忠正和两名副将张公裕、王贵商议水寨防御的事宜。
  主要是今天下午,他们发现了西军的哨船,有二十余艘,在长江江面上观察他们,韩世忠忽然意识到,他们距离西军水寨很近,西军水寨在江夏,和他们相距也就两百余里。
  他们当然不会去攻击西军水军,可卧榻之侧,能容易别人打鼾吗?关键是西军水军能不能容忍他们。
  “都督,我们去江北黄州驻扎,对他们的威胁就会小多了。”王贵建议道。
  “不行!”
  韩世忠一口否决,“江北是张俊的地盘,去江北驻扎,无异于羊入虎口。”
  张公裕是员老将,经验丰富,他缓缓道:“白天问题不大,如果西军偷袭我们,也是夜间,卑职建议留少许士兵在船上,如果遇到袭击,也能及时从东大门撤离。”
  水寨有两座大门,一座是北大门,直接通往长江,另一座是东南大门,通往鄱阳湖,张公裕的意思,如果西军从北大门杀进来,那他们就从东大门撤退到鄱阳湖中去。
  韩世忠点点头,“这个建议不错,最好今晚就开始执行!”
  ……
  夜深了,时间渐渐到了三更时分,一百多艘战船满载着两万西军将士出现水寨不远处,今晚是陈庆和张俊约定夺取战船的时刻,张俊亲自率领十万大军也出现大营以西三里外。
  水寨内有三百多艘战船,他拿走七成,就是两百多艘,足以打造一座比较强大的水军了。
  “王爷,马上就到三更时分了!”
  张俊点点头,一摆手,“我们走!”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水军大营奔去,他们规模太大,距离军营一里左右,就被外围哨兵发现,哨兵立刻将火药箭射上天空。
  一支赤亮的火药箭飞上天空,军营哨塔上立刻敲响了紧钟,“当!当!当!”
  与此同时,东面哨塔的警钟也敲响了,“当!当!当!”
  这是张俊的先锋大将索班率领五千军队从东面率先杀入军营,而张俊的十万大军是来援助。
  与此同时,水军都督杨元清看见岸上的火药箭,他当即下令,“出击!”
  一百多艘战船兵分两路,一路杀向水寨北门,一路杀向水寨东南门,车船疾行如飞,为首撞船向水寨大门狠狠撞去……
  大营内已经混战起来,两千当值士兵和五千杀进来的先锋军激战在一起,双方都是宋军,盔甲一样,但张俊军队士兵左臂缠着白布,非常醒目,用以区别敌我。
  韩世忠经验丰富,所有士兵都穿着盔甲,抱着兵器睡觉,连鞋都没有脱,只要出现敌情,就能立刻杀出来。
  无数士兵从各个营房里奔出来,韩世忠骑在马上大喊,“去码头上船!”
  但张俊的五千军恰恰把去码头的道路封死,使士兵去不了码头,也上不了船。
  这时,张俊率领浩浩荡荡的主力大军杀进了军营,韩世忠看得清楚,一眼认出了张俊,他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问题严重。
  一名士兵奔来禀报,“都督!是江淮军杀来了,有十万人之众!”
  这时,又有士兵大喊:“水寨内杀进敌船了,攻势太猛烈,弟兄们抵挡不住,需要支援!”
  韩世忠立刻明白了,这一定是陈庆和张俊勾结在一起,要歼灭自己。
  他知道抵挡不住,当即令道:“传令全军向南面撤退!”
  “当!当!当!”
  撤退的钟声敲响,两万五千水军士兵跟随韩世忠向南面大门撤退,张俊也没有下令追赶,他是来夺船,不是来和朝廷军队命令,尤其他不是西军,也不是女真军,若真的两军拼死激战,他依靠兵力优势获胜,也一样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大船上的宋军兵力太少,根本不是西军水军的对手,尤其得知对方是西军,都不愿死战了,纷纷投降,只片刻,西军便俘获了近两百艘船只。
  剩下的战船向东南门方向撤退,但西军在那边早有埋伏,从大门内驶出一艘船只,便立刻被铁钩钩住,拖到一边,西军纷纷跳上大船。
  张公裕手执宝剑从船舱内冲出来,忽然一张大网从天而降,正好把他罩住,十几名西军士兵将他拖倒,一拥而上,将他按倒在甲板上,用绳索反绑起来。
  随着韩世忠率军全面撤离,这场偷袭之战仅大半个时辰便结束了,西军押着战船向西而去,张俊也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奔向鄂州。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爆发
  天亮了,西军信守承诺,将二百一十艘战船交给了张俊,张俊大喜过望,在黄州接受了这两百一十艘战船,光万石船只就有七十艘,还有一百艘左右的千石战船,剩下的都是百石哨船,张俊自己也有两百余艘百石哨船,合在在一起,形成了四百三十余艘战船的一支庞大水军。
  张俊已经成立了三万人的水军,主将是自己心腹吴守志。
  黄岗县码头上,张俊望着江面上密密麻麻的战船,眼睛笑眯成一条缝,旁边幕僚王静修却忧虑之极,他明显感到主公被陈庆拖下水了,居然出兵夺取朝廷的水军战船,这不就是和朝廷彻底决裂吗?没有财力基础,拿什么维持二十万大军,简直是愚蠢之极啊!
  这时,水军主将吴守志上前抱拳道:“王爷,现在唯一缺的就是一座水寨,我们需要一座大型水寨作为根基之地。”
  张俊笑眯眯道:“这个问题我早就考虑清楚了,对岸德化县的水寨我没有放火烧毁,不就是留着给我们自己用吗?”
  张俊早就打算好了,他们夜袭的德化水寨扼守鄱阳湖口,占据这座水寨,就等于控制了鄱阳湖,同样等于控制了鄱阳湖周围方圆千里的土地,又等于控制了半个江南西道。
  可以说,德化县这座水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节点,既然西军已经明确表态不要这座水寨,张俊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机会。
  尤其他现在有了水军,长江不再是天堑,大江南北都变成了通途,张俊的野心早已经随着战船一起向外扩张了。
  这时,幕僚王静修忍不住上前劝道:“王爷既然拿了战船,就不要再考虑江南西道了,丢了战船朝廷或许吃个哑巴亏,就忍了,但占领南岸水寨,窥视江南西道,性质不一样了,王爷,朝廷一定会全力反击,恐怕战争会爆发。”
  张俊一直对王静修很器重,但他也不太喜欢王静修的性格,胆小、顾虑太重,做事畏手畏脚,前怕狼后怕虎,做不成大事,自己已经走到这一步了,王静修居然还要考虑和朝廷的关系?
  张俊淡淡道:“等我夺取了扬州,如果朝廷还不追责,我就向朝廷赔礼道歉!”
  王静修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自己怎么劝都没有用,王爷就是铁了心要干到底。
  他长长叹息一声道:“我离开家乡十年了,想回乡给父母扫墓,望王爷恩准!”
  “我准了!”张俊毫不犹豫同意了。
  王静修着实心灰意冷,转身步履蹒跚走了。
  这时,另一名幕僚杨石对张俊道:“静修先生主要是担心朝廷会断了钱粮,但王爷只要将军队放在德化县,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势态度,如果朝廷不给军俸粮食,我们可以自己解决,如果朝廷出兵来攻打,那么我们有水军,有江淮退路,进可攻,退可守,王爷既然做了,那就索性强势一些,像陈庆那样强势,最后妥协的一定是朝廷。”
  杨石的建议说到张俊的心坎上了,既然做了,那就不要再畏手畏脚。
  ……
  当天下午,张俊的水军约三万人,四百多艘战船占据了德化县的军营水寨,他的哨船开始出现在鄱阳湖内。
  与此同时,张俊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扑向扬州府,夺取扬州和楚州,是张俊梦寐多年的愿望。
  张俊之所以有底气和朝廷翻脸,是因为他多年的积累,他光粮食储备就有四百万石,粮食储备中,有朝廷拨付的粮食,有他自己屯田的粮食,甚至还有张俊每年的佃租,光他的佃租每年就有六十万石,三年就有近两百万石。
  当然还有钱的积累,张俊二十万大军每月的俸禄加其他开支大概要五十万贯,全部由朝廷负担,但这些年张俊通过卖私盐、商业、抢掠等各种渠道已经积累了三百万贯钱,加上他学习西军的军俸制度,以铜钱加土地的方式支付军俸,他这些年通过军俸节俭出了百万贯钱,他的钱财积累就到了四百万贯。
  这次和西军谈判,西军以每石五百文的价格,从张俊手中购买两百万石粮食,支付百万贯钱,这样一来,张俊又筹到百万贯钱。
  这样,就算朝廷不拨付每月的钱粮,他也能支撑一年多,这就是张俊敢和朝廷强硬的底气。
  消息终于传到了临安。
  隐忍多时的天子赵构终于爆发了,御书房内,赵构狠狠将手中茶盏摔在地上,‘砰!’茶盏摔得粉碎。
  赵构按着御案俨如野兽一般的咆哮,“陈庆欺朕,现在张俊也跟着有学有样,当朕是羊,是兔子,任他们欺辱吗?”
  御书房内,五名相国都低下头,御书房内的气氛十分压抑。
  难怪赵构气得发疯,他耗资百万贯才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水军,就这样被张俊一锅端了,张俊现在占据了鄱阳湖口的水寨,扬州也紧急传来消息,张俊已经占领了楚州,正疾速向扬州城进发,估计现在已经占领了扬州。
  不仅如此,张俊故意出兵荆湖北路,给陈庆找到出兵借口,彻底占领了荆湖北路。
  没有陈庆水军的协助,张俊怎么可能一锅端走自己的战船,他们勾结是多么明显,让赵构后背一阵阵发寒。
  赵构终于克制住了滔天怒火,看了一眼众相国道:“你们说一说吧!现在朕该怎么办?”
  赵构目光落在秦桧身上,冷冷道:“秦相国是右相,你先表态吧!”
  秦桧叹口气道:“张俊狼子野心已经彰显无疑,如果朝廷再忍让,他只会更加肆无忌惮,微臣建议首先切断淮西军每个月的粮食和军俸供应,其次建议陛下剥夺张俊的爵位,剥夺张俊清河郡王、太尉和两淮节度使的官职。”
  赵构点点头,“秦相公的建议正合朕意,要立刻停止对淮西军的钱粮运输,朕记得这个月的钱粮还没有运走吧!”
  “还没有,连同上个月的也没有运出,这批钱粮都存在扬州。”
  “扬州?”
  赵构一惊,连忙向徐先图望去。
  徐先图明白官家的担忧,不慌不忙道:“陛下不必担心,扬州所有的钱粮都已运到镇江府,两万驻军也已提前南撤到镇江府。”
  赵构稍稍松一口气,又道:“徐相公是知枢密事,掌控军队事务,朕想知道,枢密院是什么态度。”
  “陛下,枢密院非常担心张俊下一步的企图。”
  赵构眉头一皱,“这话怎么说?”
  徐先图走到墙壁地图前,用木杆指着鄱阳湖口道:“陛下,张俊占据的水寨就在这里,最多可容纳五万大军,这座水寨的位置太重要了,正好卡住了鄱阳湖口,也就是说,张俊其实已经控制了整个鄱阳湖,那么鄱阳湖周围的州府也在水军的掌控之下,如果张俊水陆大军沿着赣江南下,也同样会一路势如破竹,实际上等于控制了半个江南西道,所以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