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底层小人物什么都不知道,杀他也没有意思,反而会把事情传出去。
“我这就去开门!”
吴金秀顿时如获大赦,急忙跑去拿钥匙去了。
李蔚猜到了一点端倪,恐怕那九个铁疙瘩有大问题,他找了一个空,偷偷问种桓道:“那九个铁疙瘩是什么?”
种桓向两边看了看,低声道:“是军中最高机密铁火雷,那个姓的张东主也是张俊派来的探子,已经被我们抓了。”
“啊!”
李蔚惊得目瞪口呆,种桓又道:“我们要查清楚,铁火雷怎么会混到县衙仓库里来。”
“这件事可以问吴金秀,他管仓库有好几年了,我是今年才从清水县调来,还真不知情。”
“你保密就是了,消息绝不能传开。”
“我心里有数!”
两人说着,很快来到仓库,县仓库大门已经打开,有三座仓库,他们来的是第三座仓库,杂物库,仓库很大,里面堆满各种杂物。
在最里面的墙角堆满了很多破烂兵器,吴金秀掀开角落的一块油布,露出两个大木箱。
种桓顿时叹了口气,看编号就知道了,这是两只铁狗火雷,每只重六十斤的中型铁火雷。
种桓让所有人退后,命士兵撬开盖子,露出了黑黝黝的火雷,火雷口上的木壳已经被敲碎,火绳没有了,两只火雷都一样,应该是哑雷。
种桓招手让吴景秀上前,问他道:“你没有打开仔细看过?”
吴金秀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这玩意死重,我只是从缝隙里看过,又用铁签捅过,确定是生铁,没有打开盖子。”
“那我想知道,这是军用物资,怎么会在县衙的仓库里?”
“这个小人知道,就是小人经手的,大概去年吧!秦州驻军听说去灵州参与防御了,他们走得很匆忙,就把军用库的大量物资都给了县衙,包括粮食、帐篷,铁架子,还有大量破烂兵器,就这些,然后还这些大木箱子,军队走得干干净净,还是我找人把它们都搬来县仓库。”
种桓点点头,和他猜想的一样,一定是军队调动时留下来的废旧物资。
他对吴金秀道:“我最后给你一个机会,你说老实话,我就饶过你。”
“这个时候了,我不敢说半句谎言啊!”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吴金秀摇头,“木箱上的编号我看不懂,刺猬五八八是啥意思,还有铁狗,真不懂,就只知道是军队用的东西。”
种桓见他不是假装,又问道:“一共有多少颗,很重要,有没有被其他拿走过?”
“一共有十一个,我帐本记得很清楚,保证没有被其他人拿走,将军请看这里。”
吴金秀把账本指给种桓看,上面写得很清楚,‘入库铁疙瘩十一个,两大九小。’
“幸亏那个张东主太激动了,没有看账本,否则那两个大的也保不住,我自己也忘记了。”
种桓点点头,对李蔚道:“给我准备一辆马车,我要把两个大箱子带走!”
……
特使韦济是在随州见到了张俊,张俊之所以来随州,他亲自来迎接探子搞到的铁火雷,作为职业军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铁火雷的威力,一颗铁火雷就能炸塌城墙,省去了攻打城墙的惨重伤亡。
西军攻下中原,夺取山东路,所有重要城池,几乎都是用铁火雷夺取。
如此,张俊怎么可能不盼望得到铁火雷,拥有铁火雷呢?
九枚铁火雷能不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靠研究这九颗铁火雷而仿制出他的铁火雷,有了铁火雷,他就能占据江淮,割据一方,去他娘的朝廷那帮混蛋。
张俊脖子都望酸了,等来的却是一群被礼送回来的探子手下,他的堂侄被西军扣押在京兆。
他们的辛辛苦苦搞到的铁火雷全部被西军内卫缴获,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俊简直痛彻心扉,到嘴的鸭子居然飞了,他立刻仔细盘问,最后得知,是假冒柜坊票据被内卫追查,结果查到了他们位于京兆的老巢。
这个阴差阳错的结果让张俊顿足捶胸,懊悔万分。
就在这时,他得到禀报,雍王陈庆派特使韦济来见他。
尽管张俊心中恼恨万分,不想见,但理智告诉他,在这个紧要关头,他不能不见。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谈判
张俊在州衙接见了韦济,张俊看完陈庆的亲笔信,神情有些复杂。
陈庆在信中压根就没有提及他派去的探子和铁火雷之事,只是约他一同出兵,收剿朝廷的水军,原因是朝廷水军威胁到了东海岛的安全。
这个邀请来得有点突然,张俊需要考虑一下,他看了一眼韦济问道:“韦参军这么年轻就身负重任,不知官居何职?”
韦济微微笑道:“我有两个职务,正式的官职是雍王府秘书署副署令,还有一个官职是上将军帐下参军副主管。”
张俊明白了,这位还真是陈庆的心腹,并非陈庆轻视自己,他点了点头,“雍王的建议让我考虑考虑吧!”
韦济笑道:“雍王殿下还有一些话要我转达。”
“韦参军请说!”
“殿下说,铁火雷是天下凶器,一旦被女真人得到,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预防,雍王殿下已下令,只留极少数十枚铁火雷,其他铁火雷全部销毁,以后作战还是以木火雷为主,如果郡王需要,我们可以提供木桶火雷。”
木桶火雷有屁用啊!还不如火油呢,张俊无奈,只得苦笑道:“多谢雍王殿下好意,我回头慢慢考虑吧!韦参军请先去休息,我明天一并答复你。”
韦济去休息了,张俊随即命人把自己的首席幕僚王静修请来。
不多时,王静修来到张俊房间,笑道:“我听说雍王派特使来了?”
张俊点点头,“我以为是为探子之事来质问,结果不是,探子之事他们提都不提!”
“那他们是为什么?”
张俊把信件递给王静修,“这是陈庆的亲笔信,先生看了就知道了。”
王静修打开信看一遍,不解道:“陈庆想摧毁朝廷水军我理解,朝廷水军确实对东海岛威胁很大,但为什么陈庆要邀请我们一起干?”
“我在想,他是不是想把我推向朝廷对立面?逼我不得不靠拢他。”
王静修沉思片刻道:“这或许有一部分因素,但以陈庆无利不起早的作风,他肯定还有别的图谋。”
“先生觉得他还有什么图谋?”
“如果我没有猜错,应该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了。”
“荆湖北路?”
王静修点点头,“我上次就给王爷说了,他怎么可能止步于汉水,他一定还会向东扩甚至还要占领鄱阳湖地区,所以摧毁朝廷的战船就是他下一步行动的关键了。”
“那他为什么拉着我一起干?”
“我们脚下这两府两州一军都是王爷在代管,或许他是想从王爷手中夺取这片土地,而不是从朝廷手中得到。”
“我不懂先生的意思?”
王静修笑了笑道:“陈庆也需要借口,这片土地的两府两州一军当初可以约定好的,朝廷不得驻军,如果王爷派军队强占这两府两州一军,陈庆就有了出兵的借口,无论如何,王爷出兵就是朝廷出兵。”
“然后我有什么好处呢?”
“这就要和对方谈了,既然对方邀请王爷一同出兵,我估计陈庆是想用朝廷的战船来做人情,他不缺战船,但王爷缺。”
提到战船,张俊着实有点怦然动心了,他对万石大船的渴望完全不亚于铁火雷,如果铁火雷得不到,那么得到万石大船,也能弥补他无比遗憾的内心。
考虑良久,张俊道:“先生觉得可以合作吗?”
王静修淡淡道:“我觉得可以用战船交换荆湖北路,但我建议王爷不要出兵,一旦出兵,朝廷的怒火就会集中在王爷身上,王爷和朝廷会彻底翻脸,卑职觉得最好王爷不要做陈庆的盾牌。”
张俊沉默不语,出不出兵在于利益,如果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他当然要出兵,和朝廷翻脸是迟早之事,他并不是很在意了。
……
次日一早,张俊在州衙又召见了韦济,两人分宾主落座,张俊歉然道:“当涂县的事情我很抱歉,你们尽管驻军,不用考虑朝廷的上限,如果朝廷出兵动武,我绝不会袖手旁观。”
“感谢郡王的厚意,我一定转告雍王殿下!”
这时,使女进来上茶,张俊喝了口茶,又缓缓道:“如果没有我的协助,我相信贵军一样能收缴朝廷水军,但雍王希望我一起出兵,还要分一些战船给我,是不是雍王还有别的要求?韦参军不妨直说。”
韦济点点头道:“雍王殿下确实有所求,殿下希望能拿到荆湖北路,现在还差随州、郢州、德安府、汉阳府和信阳军五个州府,殿下希望王爷能出兵占领这个州府,然后我们会要求朝廷立刻撤军,这样我们就能顺理成章出兵占领剩下的五个州府,作为补偿,我们在收缴朝廷水军,会把一部分战船交给王爷。”
张俊眯着眼道:“雍王殿下能给我多少战船?”
“如果王爷不方便一同出兵,雍王殿下将分给王爷缴获战船的一半。”
张俊又道:“如果我出兵呢?和你们一样多的兵力,又能给多少?”
“最多给七成的战船!”
“这七成也要包括万石战船的七成!”
“我可以代表殿下答应,殿下给了我授权!”
张俊大喜,“那就一言为定,我负责从陆路切断军营上船的路,船只就交给你们!”
“雍王殿下正是此意!”
韦济又道:“还有一事,就是关于张匡,殿下请他在京兆做客,住上几年,王爷可以把他家人一起送到京兆,我们会善待。”
“为什么不放他回来?”
“不瞒王爷,他对铁火雷知道得太多,他不该那么好奇研究铁火雷,导致我们无法放他回来。”
张俊沉吟片刻道:“也好,就让他留在京兆吧!代表我在京兆做客。”
……
韦济走了,王静修又找到了张俊,着实有点焦虑道:“王爷真要出兵吗?”
张俊点点头,“已经商定了,我先助陈庆夺取荆湖北路,朝廷水军必然会西进,然后我们联手对水军下手。”
王静修焦虑万分道:“可是……王爷,这就等于和朝廷彻底翻脸,相当于造反了,王爷三思啊!”
张俊淡淡笑道:“大丈夫岂能瞻前顾后,畏手畏脚,我不出兵,也能拿到一半的战船,不一样也要和朝廷翻脸吗?索性我出兵,拿到更多的战船,为什么不做?”
“可是……”
张俊摆摆手打断他的话,“我明白先生的焦虑,这一天早晚会来,陈庆能割据一方,成为事实上的皇帝,为什么我张俊手握二十万重兵,却要仰人鼻息,一个狗屁不是的韦国舅都要让我低头陪笑脸,那些宰相高官一个个都能骑在我头上耀武扬威,这样的日子我受够了,既然陈庆能割据,那我张俊也能割据,我昨晚考虑了一夜,拿到战船后,我就要夺取扬州府和楚州,整个江淮都要成为我的土地。”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开导
十天后,张俊接到了陈庆动手的信号,他公开批评西军乔装改变进入汉水以东各州府,已经事实上占据荆湖北路,严重违反了和朝廷签署的协议。
张俊随即派出五万大军进驻随州、郢州、汉阳府和德安府,驱逐乔装的西军武士。
陈庆大怒,立刻发鸽信给胡云,要求他和朝廷交涉,限朝廷军队十天之内撤出荆湖北路,否则所签协议全部作废,西军将不得不出兵汉水以东。
胡云收到鸽信,立即上书政事堂,要求朝廷军队在十天内撤出随州等五州,否则西军将出兵,如果爆发激战,一切后果由朝廷承担。
秦桧大惊失色,立刻要求召开紧急军政议事。
紧急军政议事在御书房的隔壁举行,天子赵构和五名相国参加了议事。
赵构心事重重对副相国黄龟年道:“黄爱卿两个月前杠去了荆湖北路巡视,你说说那边的情况,为什么张俊会突然出兵荆湖路?”
黄龟年躬身道:“别看他们都说得光面堂皇,实际上都是为了利益,如果微臣没有猜错,他们是为了盐税而爆发了冲突。”
秦桧道:“什么盐税问题,请黄副相继续用说!”
“之前,整个荆湖北路的盐都是张俊在卖,垄断了整个盐市场,朝廷的盐早就被挤得无影无踪,但从去年开始,西军也在荆湖北路卖盐了,他的盐便宜,深受百姓欢迎,张俊指责的乔装武士,实际上就是卖盐的士兵假扮。
卑职去荆湖北路巡视时,西军的盐已经占据了七成市场,估计现在张俊的盐连一成都没有了,这种情况下,张俊忍无可忍,便出兵强占这五州,把西军的卖盐士兵赶出去,陈庆当然暴跳如雷!”
众人这才明白前因后果,果然是为了利益而斗,赵构重重敲打桌面道:“协议白纸黑字写得清楚,双方都不得在两府两州驻军,朕不希望陈庆找到出兵的借口,朕会发手谕给张俊,要求他立刻撤军,政事堂也要发决议给张俊,以朝廷的名义要求他立刻撤军,秦相国,你是右相,这件事你来牵头。”
秦桧连忙点头道:“微臣明白了,只是陈庆给的时间太短,只给十天期限,现在只剩下七天了,就算派急脚递恐怕也来不及,微臣建议陛下先以鸽信方式送去寿春,然后同时派急脚递送去手谕。”
赵构点点,“朕知道了!”
赵构心急如焚,当天上午,赵构便以鸽信方式送去了自己的手谕,同时派侍卫以八百里加急方式赶往寿春宣旨,下午时分,政事堂的决议也出来了,一致要求张俊立刻从荆湖北路撤军。
侍卫送信极快,昼夜飞奔,两天后就抵达了寿春,却得知张俊并不在寿春,目前不知道他在哪里?或许在随州指挥大军。
无奈,侍卫又赶往随州,第五天,也就是陈庆最后期限的前两天,送旨侍卫在随州军营内见到了张俊,向他送达了天子手谕。
“要求我无条件立刻撤军?”
张俊摇摇头,对侍卫道:“你回去告诉陛下,陈庆早已在襄阳屯兵八万,无论我来不来他都要彻底吞并荆湖北路,他只是找一个借口,就算我撤军,他的军队一样会杀进随州,以剿匪的名义,我听说他连土匪都准备好了,告诉陛下,我的军队要维护大宋的尊严,就算败了,也要让陈庆知道,大宋也有人敢抵抗他!”
侍卫再三苦劝,张俊只是不听,也不接受手谕。
万般无奈,侍卫只得离开随州,返回了临安。
两天后,就是朝廷使者抵达随州的同时,十万西军杀进随州和汉阳府,张俊的大军望风而逃,不敢和西军一战。
仅仅两天时间,十万西军便占领了德安府、汉阳府、随州、郢州和信阳军,并驱逐不肯投降西军的地方官员。
……
消息传到临安,天子赵构忍无可忍,他也知道陈庆是故意找的借口,不管张俊军队是否违反协议,他都会吞并汉东四州,如果这次他还是忍气吞声,那么朝廷的威望和信誉将彻底破败了,无论如何,他都要有所行动。
天子赵构当即下旨命令韩世忠率三万水军开往江州,伺机夺回被西军强占的荆湖北路。
御书房内,天子赵构负手来回踱步,一阵阵心烦意乱,陈庆越来越强势不用说,现在张俊也渐渐走向失控的边缘,如果说陈庆的大军还在川陕,可张俊的二十万大军就在他们头顶啊!
最让赵构憋屈的是,张俊已经如此不把自己放在眼中,自己派人送去的手谕,他视同废纸,可自己还要负担张俊二十万大军每月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