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伙计指指旁边一间屋子道:“在房间里休息呢!”
秦怀仁心中恼火一场,一把推开房门走了进去,只见掌柜坐在椅子上,神情古怪地看着他,秦怀仁走上前怒道:“谁坐在我的位子上,你去看看!”
他忽然发现不对,一转身,门已经关上了,两名身材魁梧的大汉从门后走了过来。
“秦大官人,我家知府有请!”
……
耶律乞颜动了大刑,秦怀仁熬不住拷打,终于招供了。
半个时辰后,一千名士兵出动,迅速奔到城北的北海毛皮铺,颜骏搜查全城药铺,寻找两名奸细,却忘记了一点,对方驮运药材只是为了掩护身份,未必会真的去卖。
千名士兵将北海毛皮铺团团包围,数十名手执大盾的士兵一脚踢开大门,冲了进去。
这家毛皮铺正是金国在大同府的情报站,李百龄和秦怀仁都属于外围支援,这家占地约五亩的皮毛铺才真正的金国军方情报站,收集关于大同的各种军情,有情报探子三十余人。
西军对情报站的搜查抓捕遭到了金兵探子的激烈反抗,双方在铺子内和后院发生了激战,尽管金兵探子顽强反抗,但毕竟人数太少,不多时,三十余人死的死,伤的伤,没死的人全部抓捕。
颜骏手执大盾和短矛冲进了院子里的柴房,只见一名男子大喝一声,挥刀向他劈来,颜骏用盾牌抵挡住,目光一暼,只见屋角炉子里正在焚烧文书,应该是重要机密。
他就地一个翻滚,短矛横扫而出,“当啷!”炉子被打翻,厚厚一叠文书泼洒一地。
男子大急,冲上前连劈十几刀,颜骏也一一化解,同时也看清了他的相貌,身材中等,满脸横肉,典型的东胡人相貌,左眉上方有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正是李百龄交代的探子首领。
这时,两名士兵冲进了,将一只大网罩住了男子,猛地向后一拖,男子立足不稳,摔倒在地。
颜骏冲上前一脚踢飞了他手中刀,用盾牌在他头部重重一击,男子当即昏迷过去。
士兵们将他牢牢反绑,又用破布将嘴堵住,黑袋子罩在头上,将他抬了出去。
皮毛铺的外面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只见一个个金兵探子被捆绑着抬了出来,头上都罩着黑袋子,约有十七八人,将他们扔上了几辆马车,马车锁上大门,在骑兵的严密护卫下疾驶而去。
与此同时,耶律乞颜带着数十名的官员文吏以及上千名开始查抄秦怀仁的府宅和店铺。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情报
相对于金国情报探子,陈庆更关心查抄秦怀仁的家产,毕竟他承诺支付七千户拆房百姓每户五十贯钱的补偿,五十贯不多,但总量巨大,足有三十五万贯之多。
这笔数量庞大的钱他正愁没有来源,想到秦怀仁送上门了。
大同府财富实力排名第二的大户,靠发国难财起家,这不就是上天给自己的解决之道吗?
秦怀仁的妻妾和子女被赶到客房关押起来,数百士兵在满府搜查,中堂宽大的院子里各种钱财堆积如山,光大箱子就有几百箱之多,铜钱直接堆在地上,形成了一座小山。
数十名官员在进行分类登记,一只只大箱子都打开了盖子,陈庆上前探查,各种珠宝、玉器、首饰、金银、绸缎、瓷器、字画堆满各个大箱。
这时,内宅又是一阵欢呼,士兵又发现一窖铜钱,光铜钱就发现了整整五窖。
“记录有多少了?”陈庆问耶律乞颜。
耶律乞颜笑逐颜开道:“根据他们的记录,铜钱一窖就有五六万贯,算下来,光铜钱就接近二十六七万贯了,然后白银记录是三万两,黄金记录是八千两,土地四千顷,店铺十二座,宅子七座,店铺里还有几万贯钱。”
“柜坊里有钱吗?”陈庆笑问道。
耶律乞颜摇摇头,“这人是个土老财,什么财富都藏在家里,从不放柜坊。”
陈庆想了想道:“铜钱全部用来补偿拆房户,我估计还会有几万贯的缺口,这几万贯就由雍王府的府库出,然后白银、黄金以及其他财物则交给雍王府府库,土地、房宅、店铺则归府衙和县衙,粮食、牲畜也一样归府衙和县衙。”
“那内政堂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陈庆微微笑道:“不用担心,府库和寺库之间有明确划分,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国库,只是审批权限不同。”
“卑职明白了,另外秦怀仁家人怎么处?”
“他们的自己的财物不收,然后给他们安排一座小宅,给一座店铺和三百亩土地,其他统统没收。”
“遵令!”
耶律乞颜又从旁边小桌上取过一只匣子,“这个给殿下。”
陈庆打开,里面是三件一套的首饰,一支丹凤金钗,一只黄金手镯和一条黄金链子,链子上挂着一颗蓝宝石,做工相当精美。
陈庆笑道:“你是让我给小梅?”
耶律乞颜连忙躬身道:“卑职不敢替殿下决定。”
“你这不是替我决定了吗?”
这些金首饰虽然精美,在大同府可能算是高端首饰,但陈庆的妻妾还真看不上眼,她们的珠宝首饰和收藏无一不是最顶级的宝贝。
陈庆把木盒递给亲兵,算是收下来了。
……
解决了三十五万贯补偿钱的来源,陈庆浑身轻松,又骑马返回军营,来到自己大帐,却见小梅在帐前和亲兵统领说着什么?
陈庆翻身下马笑问道:“在说什么呢?”
小梅有些不好意思道:“我问吴大哥,年后是直接回京兆,还是要去别处?吴大哥说原本要去灵州,但现在不知道了。”
陈庆摇摇头道:“灵州暂时不去了,直接回京兆。”
旁边吴铎问道:“殿下确定不去灵州了?”
“不是不想去,而是去不了,灵州那边大雪比这边厚得多,完全把道路封锁了,要到明年三月才开始雪化,难道我们还要在大同等两个月?”
“卑职愚钝!”
陈庆摆摆手,“别管这些小事了,明天就是除夕,明晚我要和大同军队一起过除夕,你别忘记把弟兄们一起带过去,而且叮嘱弟兄们切莫摆架子,要和边军将士打成一片。”
“卑职记住了!”
姚梅急问道:“殿下,明天我要不要去?”
陈庆笑道:“明天你和家人一起过除夕,以后机会就不多了,我可能会喝得酩酊大醉,你后天早点来照顾我。”
姚梅点点头,“我也记住了。”
陈庆走进大帐,他想起一事,便盒子递给姚梅,“送给你的?”
“给我的?”
姚梅惊喜地接过盒子打开,顿时愣住了,里面竟然是三件金光闪闪的首饰,这可是她从未见过的宝贝。
“殿下!我不能要,太贵重了。”
陈庆笑了笑道:“你是雍王的贴身使女,难道天下最有权势的权势的雍王还会送你几件铜首饰吗?”
“我……我从不敢想过自己会有金首饰。”
“收下吧!好好卖力做事,王妃以后还会赏你。”
姚梅迟疑一下道:“殿下,我……我能不能把它送给我娘,她惟一的银钗还被我和哥哥在鄯阳县卖掉了,她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金首饰。”
陈庆暗暗夸赞姚梅孝顺,便笑道:“东西已经是你的了,你想给谁都是你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绝世珍宝,我一般都不会过问。”
“谢谢殿下!”
陈庆坐下调笑道:“光嘴上说谢谢可没有诚意,要用行动来表达你的谢意!”
姚梅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转身向帐外跑去,陈庆在后面喊道:“口渴了,赶紧煎茶!”
“知道了!”姚梅在帐外脆生生答应,声音里仿佛掺了蜜。
……
下午时分,颜骏匆匆来到军营,他要向陈庆汇报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报。
“我们从炉子里抢出来的情报中发现一个机密,在西北方向约一百五十里外的岱海,女真人叫做昂阿下水,那里有一个塔塔部的小部落,大概有百余人,养了数十万只羊,是今年秋天随大军过来,但没有回去,极可能是专门给南侵游牧军队提供后勤补给。”
陈庆顿时想起了刘大江给自己说过的建议,好像就是这件事,他随即问道:“你手下向导官刘大江来了吗?”
“没有跟来!”
陈庆立刻吩咐道:“你现在就派人去把他找来,他知道这件事。”
颜骏连忙出帐,派亲兵随从赶回军营去找刘大江。
不多时,刘大江匆匆赶来,在帐门口遇到外甥女姚梅,他低声问道:“明天除夕你要回家祭祀吗?”
姚梅点点头,“殿下让我回家过除夕!”
“我知道了,我回去告诉你父母准备一下。”
这时,亲兵喊道:“刘参军,殿下让你进去!”
刘大江连忙走进了大帐,躬身行礼,“卑职刘大江,参见殿下!”
陈庆对颜骏道:“颜将军把刚才的重要情报再给刘参军说一遍!”
……
刘大江听完了颜骏的介绍,点点头道:“这就是我给殿下说过的后勤部落,一般而言,大军南下的路线上绝不会有普通牧民,他们牛羊都会被军队强征,所以普通部落都会远远离开,以保平安,昂阿下水就是游牧大军南下必经之路,那里有放牧部落,只有一个可能,他们就是军队的后勤部落,但光是塔塔部的后勤部落肯定不够,卑职估计白水泊那边也还有一个部落,应该是克烈部的后勤部落。”
不愧是向导官,果然有经验,陈庆又问道:“现在这个时候,军队能去阿昂下水吗?”
刘大江想了想道:“卑职去年这个时候去了一次白水泊,但去年的雪很大,卑职骑马走的很艰难,今年的雪明显没有去年大,卑职认为可行,但要速战速决,防止遭遇正月大雪。”
“正月大雪每年都有吗?”
“差不多,每年大概中旬左右,会有一场大雪袭来,所以大同一直就有雪中看灯庆上元的习俗,就是指正月大雪。”
陈庆点点头,对颜骏道:“这两个补给点,我们一定要拔掉,出兵六千人,正月初一休息一天,正月初二出兵,就按照刘参军的说法,我们速战速决!”
“卑职遵令!”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灭患
次日便是除夕,是家家户户吃年夜饭,祭祀先祖的日子,陈庆选择十二月来大同视察,很重要一个目的就是要和边军将士一起吃年夜饭,这是对边军将士的一种重视,也是为了鼓舞士气。
军队的年夜饭就是点燃篝火,烤羊肉喝酒,三万将士聚在城外几百亩的空地上,点燃了数百堆篝火,宰杀了一万多只羊,打开了数千坛酒,将士大口吃肉,开怀畅饮,纵声欢笑。
陈庆和将领们坐在一起,除了折彦质和颜骏外,还有地方官代表知府耶律乞颜、通判黄宗元、县令丁旷等等,也一起参加了篝火夜宴。
陈庆一点没有猜错,将领们纷纷来敬酒,虽然每人只喝一口,但架不住人多,只片刻便二十几碗酒下肚,烤羊肉还没有吃到一块,便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知,被亲兵用马车送回了军营大帐。
四更时分,姚梅返回了军营,她祭祖结束后便匆匆赶回军营,她着实有点担心,殿下的病情才好几天,喝醉酒容易受风寒,别又病倒了。
亲兵在帐外站岗,姚梅问道:“殿下喝醉了吗?”
亲兵轻轻点头,姚梅连忙进了大帐,大帐内全是酒气,走进内帐,只见殿下躺在厚厚的毛毯上,身上盖着被子,睡得正沉,连鞋都没有脱。
姚梅叹口气,把鞋脱了,把被子盖好,又摸摸殿下身体,触手冰凉,她便脱去衣裙,只穿一件薄薄的内衣,钻进被子抱住了陈庆。
姚梅自言自语道:“今晚我给你暖暖身体吧!别又生病了。”
……
正月初二,天气晴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六千骑兵分成两队,每名骑兵配备两匹马,携带了十天的干粮和草料,分别出兵岱海和白水泊,为了防止万一,陈庆又组织了一千辆大车,满载粮草,同样分成两队,作为后勤支援。
六千军队分别由颜骏和统制孙良率领,这次陈庆下达了杀绝令,除老人和妇孺以外,所有青壮男子不留活口,虽然有些残忍,但这就是战争,如果不能和睦相处,那么只有消灭。
六千大军兵分两路浩浩荡荡出发了,远处是茫茫白雪世界,只见长长的一条黑线在雪地上移动,渐渐远去了。
折彦质问道:“殿下,这次如果消灭了敌军的后勤补给部落,会不会影响到开春的行动?”
陈庆沉吟片刻道:“根据我得到的情报,游牧军队开春可能是侵袭河套,在河套建立根基,我估计这两支后勤部落原计划就是在开春后迁徙到河套地区,如果这次把他们全部消灭,对对方的计划肯定会影响,很可能春天的入侵计划就会取消。”
折彦质有些失望,“殿下的意思,开春他们就不来了吗?”
陈庆微微笑道:“大规模的入侵可能没有了,但小规模的骚扰还是会有,都督要时刻警惕,切不可大意。”
“卑职明白的。”
陈庆又望着正在空地上训练的难民民团士兵,对折彦质道:“原本想二月把百姓迁去太原,但考虑到春耕,我决定初十他们就出发南下,到时折都督要派一万士兵沿途帮助他们南下。”
“卑职遵令!”
折彦质叹口气又道:“数万百姓背井离乡南迁,本来还比较繁荣的边疆又开始冷清了,最好的办法是我们主动出击,从源头上消灭隐患,请问殿下有没有这个计划?”
陈庆点点头,“有这个想法,时间可能会放在明年,今年的任务是统一黄河以南,这也是我来大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我需要稳固边防,才能全力在中原作战。”
“请殿下放心,大同府绝不会有事!”
……
颜骏率领三千骑兵骑双马在雪原中艰难行军,正如刘大江的判断,虽然行军艰难,但还是可以走,雪的深度只齐马腿关节处,不是很深。
当然也不能纵马奔驰,行军速度很慢,岱海位于一百五十里外,正常行军只要一天时间,但现在他们至少要走三天,主要是夜间十分寒冷,士兵们需要裹上厚厚的毛毯,和战马挤在一起睡觉。
岱海在辽国叫做昂阿下水,是一个水草丰美的牧场,几年前,好几个蒙兀小部落在这里生活、放牧,但自从去年游牧骑兵南侵后,这些小部落纷纷迁走,游牧军队不光是抢掠汉人财物,其他小部落的牛羊一样会被军队强征。
岱海旁的这个部落属于塔塔部,约二百二十户人家,养羊三十万头,他们确实是塔塔部军队的后勤部落,去年秋天,塔塔部和克烈部联军进攻应州和大同府,后勤部落就提供了八万余头羊。
此时冰天雪地,湖水封冻,牧民们都住在穹帐,羊只也住在几百顶大帐内,每天牧民要给羊喂干草、喂水,还要挤羊奶,做奶酪,虽然是冬天,但依旧很忙碌。
这天上午,远处忽然传来低沉的号角声,牧民们纷纷走出穹帐,他们还以为是自己大军南征了,不料远处的军队竟然是从南面过来。
这时,一名牧民骑兵狂奔而来,大喊大叫,“快跑啊!是西军,大同府的西军杀来了!”
牧民顿时大乱,男子把孩子和妻子抱上马,抓上一带奶酪,连帐篷都不管了,纵马向西奔逃,他们当然不会走远,逃远是死路一条,而是逃往湖泊另一头。
这时,数千西军沿着湖边席卷杀来,数十名年轻牧民不知天高地厚跑去阻拦,当场被一阵射杀,一个都没有活下来。
宋军杀进了帐篷居住区,不少牧民还在收拾财物,此时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