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我什么?”
“肯定是告统制和西军勾结,暗中投降了陈庆,然后建议把统制调走,他就以战时状态为借口直接接手统制的军队,结果一定会是这样。”
王贵咬牙道:“我也要向朝廷控诉,把真相告诉朝廷。”
蔡礼摇摇头苦笑道:“如果朝廷相信了统制的话,那张俊就是在污蔑统制,实际上就是统制和张俊在朝廷的较量,统制觉得自己的人脉能够超过张俊?朝廷和天子会相信谁?”
王贵颓然坐下,他当然知道,秦桧和朱胜非都会替张俊说话,况且自己曾是岳飞的部下,只要张俊随便炮制点‘证据’,自己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参军说我该怎么办?”
蔡礼想了想道:“首先统制要拒绝张俊的出兵要求,卑职相信张俊手中有天子尚方剑或者天子金牌,一旦统制出兵,他一定会用天子之令来要挟,统制不得不听,军权就被他夺走,甚至他会借故杀了统制,所以我们可以借口邓州西军虎视襄阳为借口,坚决不出兵。”
王贵点点头,“就这么说,然后呢?”
“然后就看朝廷的态度吧!统制也不用向朝廷申诉,越申诉越危险。”
王贵急了,“那岂不是听天由命?”
蔡礼淡淡道:“和张俊斗,统制毫无胜算,统制现在就是砧板上的一条鱼,除非统制鱼死网破,否则只能任由张俊打理,运气好,调去其他州当知州,运气不好,贬去岭南的可能性更大,就怕天子相信了张俊的诬告,可能就遭到最坏的结局。”
最坏的结局王贵也猜得到,置自己于死地,恐怕这就是张俊的目的,杀了自己,一劳永逸。
王贵踌躇片刻问道:“你刚才说的鱼死网破是什么意思?”
“要么造反,要么北上。”
“投降雍王?”
蔡礼点点头,“有些事情卑职不必多说,统制心里也应该明白。”
王贵深深叹了口气道:“我之前就不想走这一步,如果上天一定要让我走出这一步,那真是天意了!”
“是啊!很多事情就是天意。”
……
王贵随即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他深感悲痛和愤怒,但他不能出兵,西军囤积重兵于邓州,若自己出兵,西军必然会从邓州南下,夺取襄阳,所以他只能坐镇襄阳,请宣抚使见谅!
他把信交给张俊的送信士兵,赏了他十两银子,让他回去送信。
两天后,张俊收到了王贵的回信,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王贵不肯出兵,显然也是被自己吞并。
张俊虽然是在帮陈庆,但他同样有私心,陈庆想要襄阳,而他也想趁机吞并王贵手下的两万精兵,他们各取所需,并不冲突。
张俊随即将王静修找来商议,王静修笑道:“既然他不肯上当出兵,那就让朝廷出面,直接解除他的军权,现在宣抚使是战时状态,战时状态嘛!就可以直接接手襄阳军队。”
“用什么罪名呢?”
“我早就听宣抚使想好了,罪名有三条,第一,私下勾结陈庆,证据就是陈庆军队家眷大量安置在襄州,他没有反对;第二,允许川陕官盐在荆襄售卖,导致朝廷在荆襄的盐税损失殆尽。”
“你是说淮西军的盐?”张俊问道。
王静修微微一笑,“宣抚使不用想得太多,朝廷分不清官盐和私盐,但只要拿不到盐税,就一定会相信宣抚使的指控。”
张俊点点头,“我明白了,那第三条呢?”
“宣抚使不是在王贵身边有一个内应将领吗?让他写信作证,王贵在京兆暗中买了十亩的宅地,然后请雍王提供一份证据副本,这下王贵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江夏
这两天,荆湖南路尚书行台成立了,没有意外,陈庆任命江陵知府张舜出任行台长史,继续兼任江陵知府,另外,陈庆又封他为内政堂行走。
内政堂行走是一种资格,并不是官职,内政堂参事也是资格,参事是参与议事的意思,而行走的意思是旁听,拥有在内政堂旁听的资格。
这个资格当然比内政堂参事低一级,在目前的四个行台长史中,河南路安抚使张晓和四川路行台长史吕青山拥有参事资格,他们资历足够了,而河东路行台长史张孝纯目前只是内政堂行走,现在张舜也是一样,他们两人的资历还稍稍逊了一筹。
尚书行台成立,目前行台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衡阳建立物资中转仓库群,由府库出钱二十万贯,各州出人力物力,然后尚书行台负责牵头并监督,疏浚并修建衡阳的湘水码头,修建仓库群,同时在长沙码头也建造一座小型的仓库群,方便潭州各县物资中转。
拨钱的指令陈庆已经发出,第一笔五万贯钱从成都的川陕第一柜坊发出,有了钱,尚书行台的官员们就开始行动起来,拨运粮食和帐篷去衡州,从各大商人手中采购石料和木材,又在衡州和附近州县招募民夫。
周宽和蒋彦先已经返回京兆,陈庆也乘船来到江夏巡视。
船舱内,赵璎珞给陈庆端来一盏茶,陈庆端起热茶喝了一口,他见赵璎珞手中也握着一块美玉,便笑道:“你怎么跟大姐学上了,也开始玩这个?”
赵璎珞坐下微微笑道:“这个可不是跟大姐学的,只是你不了解而已,大宋最盛的就是玩石,上至天子,下至富商,人人都痴迷于石头,一个是太湖石,一个就是玉石,我的名字就是美玉的意思,夫君认为我会不喜欢玉?”
陈庆若有所思,笑道:“你这样一说,我就想起来了,你大姐的祖父就是出名的玉痴,你大姐喜欢玉就是从她祖父那里传来,她现在收藏的于阗美玉有数百块了,要不要我再给你弄几块来?”
赵璎珞笑着点点头,“夫君最好多弄一些,要不然大家会说你偏心,枕边风一吹,你就头大了。”
“说得也对!”
陈庆干笑两声道:“世人只晓齐人之福,却不知齐人之难啊!”
“我不管别人,你答应我的,至少要给我十块美玉,还要最好的。”
赵璎珞坐在丈夫怀里撒起娇来,陈庆小腹又燃起了火焰,这时,外面传来号角声,江夏城到了。
……
在荆湖南路,战略地位最重要的州府有两处,一处是江陵府,横跨长江两岸,地域辽阔,人口也是最多,是荆湖南路的领头羊。
另一处便是鄂州,鄂州处于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淮西路和江南西路四路交界之地,尤其江夏县处于三江交汇之处,守住江夏,也就扼守住了长江和汉水。
其实鄂州和江陵府一样,本来应该属于荆湖北路,结果被陈庆偷换了概念,当然,陈庆的理由也很充足,北面的房州、襄州和随州等地应该属于京西南路。
但问题是京城都没有了,京西南路自然就该取消,把它们并入荆湖北路,荆湖北路向北扩张,那么荆湖南路也应该北扩,陈庆便以长江为界,把江陵府和鄂州扩为荆湖南路。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向朝廷发出一个明确信号,从最初围剿杨幺,到打击刘光世割据,再到后面的剿匪以及歼灭私盐,他都是在荆湖南路的范围内进行,西军并没有逾越红线染指荆湖北路,给足了朝廷面子,也使朝廷默许了西军对荆湖南路的控制。
就算现在,陈庆想拿下襄阳城,也没有用直接动武的方式,而是让王贵投降,间接占据襄阳。
杨元清率领战船去汉水拦截敌军主力了,江夏城由副将王凯率领两千军队驻守,听说雍王到来,王凯连忙到码头上迎接,鄂州知州葛庆红也一并前来迎接。
陈庆安抚众人,便乘坐马车,在军队的护卫下进了城,江夏城不算很大,属于中等县城,城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街上行人并不多。
按理,这里地处要冲,应该商业很繁盛才对,但陈庆却感觉不到这一点,无论商铺和酒楼之类都不算很多,这让陈庆略略有些诧异。
陈庆让亲兵护卫赵璎珞先去贵客驿休息,他则在众人陪同下上了城,在城头上远眺,大江浩渺,清凉的江风拂面,顿时让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那边就是汉阳城吧!”陈庆指着远方的北岸县城问道。
葛庆红点点头,“正是汉阳城,地理位置同样重要,和江夏分工明确。”
“什么分工?”陈庆不解问道。
“我们这里自古就有江夏军,汉阳商的说法,江夏是驻军之地,汉阳是商人云集之地。”
陈庆恍然,点点头笑道:“难怪我感觉江夏城有点冷清,商业不是很繁盛,原来商业去了汉阳。”
“那边有座仓城,深受商人们欢迎。”
提到仓城,陈庆心中一动,他现在就想在汉水上设立一座物资中转站,汉阳府的仓城不就是现成的吗?
陈庆又问道:“江夏城商业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汉阳有座仓城?”
旁边王凯道:“卑职觉得主要原因还是码头不足,平时军船都比较挤迫,更不会给商船停泊。”
“那之前呢?西军战船没有停泊江夏之前,又是什么情况?”陈庆问道。
“这个……卑职不知。”
他确实不知道,他们来了以后,就把码头全占了,哪里知道以前是什么样子?
陈庆又望向知州葛庆红,葛庆红叹口气道:“原来码头还比较宽松,现在确实很紧张,百姓的民船只能停到江夏河里去了。”
“江夏河在哪里?”陈庆追问道。
“在城南十里外,是一条小河,可以航行停泊五百石以下的客船和货船,如果疏浚一下,还可以停泊千石的船只,那边停满了小船,就是来县城不太方便,路不好走,还催生的摆渡驴。”
“摆渡驴是什么?”
“就是有人用毛驴运客运货,从江夏河到县城这一段,走不了大车,只能走毛驴,他们生意还很不错。”
陈庆顿时有些不悦道:“军队可不是一天两天就会离开的,为什么不铺一条路?另外,河道也要疏浚一下,千石货船不就能进来了?”
葛庆红半晌没有说话,陈庆看出了他的顾虑,便道:“有什么困难直接说出来,不要藏着掖着,是铺路钱不够?”
葛庆红叹口气道:“不是钱的问题,相信只要修路,很多百姓不要钱也会来帮忙,我们就害怕路修通了,河道拓宽了,军船也会跟着停进来,那时民船就真的没有立锥之地了。”
“原来是担心这个,你早点说不就解决了?”
陈庆随即对王凯道:“等杨统制回来后,你告诉他,就说是我的军令,军船不准停入江夏河中,如果是紧急情况,需要临时停泊,也要和地方官府商议后再停!”
“卑职遵令!”
……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汉阳
次日上午,陈庆带着赵璎珞在三千士兵的护卫下,前往对岸的汉阳县。
汉阳府没有驻军,整个荆湖北路除了襄阳城有两万驻军外,其他各州都没有驻军,最多只有几百州军。
陈庆当然是对汉阳城外的仓城感兴趣,仓城周长有十二里,俨如一座小县城了,是当年李纲为了剿灭杨幺造反而修建的后勤重地,在抵御完颜昌大军南侵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仓城没有了军事作用,划归地方管理,汉阳府把它转为商仓后,一下子迸发了巨大的活力,商人们在这里租仓存货,带动了汉阳城商业的迅猛发展。
实际上并不是因为西军战船到来而使江夏商业冷清,根本原因是汉阳的商仓城带动了商业发展,已经迅猛发展了两年,而西军战船驻守江夏还不到一个月。
汉阳府没有军队驻守,只有两百州兵负责维持秩序,知府和通判听说雍王殿下前来视察,吓得他们连忙出城迎接。
虽然汉阳府是属于朝廷管辖,但雍王到来,谁又敢怠慢?
“卑职汉阳知府李青参见雍王殿下!”
“卑职汉阳通判周霖参见殿下!”
陈庆微微笑道:“两位不必紧张,我只是巡视鄂州,顺便过来看看汉阳城的商业,别无它意!”
“殿下请进城到府衙休息,我们向殿下汇报!”
“不用去府衙了,我就随便看看,要不是手下不允许,我还不想惊动你们。”
两名州官对望一眼,都暗暗松了口气,知府李青道:“卑职陪同殿下巡视!”
“可以!”
陈庆带赵璎珞坐上一辆马车,向汉阳城内驶去,在汉阳城外就看见大量的商铺,各种脚店、茶馆、酒馆等等,一间挨着一间,十分热闹繁华,颇有几分京兆城的感觉,仅仅还是在城外,陈庆就感觉到商业气息浓厚了。
马车在数百士兵护卫下进了城,一股喧嚣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城内到处是吆喝声和来往人流,店铺密集,各种招牌看得人眼花缭乱,整个商业气氛极为热闹。
要知道西军和张俊大军就在百里外的汉水上对峙,这里居然还这么繁华,一点也不受影响。
“李知府!”陈庆打开车窗喊了一声。
李青骑在一匹马上,他连忙催马上前,“请殿下吩咐!”
“我就想问一问,这里的商业如此发达,县城又有多少人口?”
李青连忙解释道:“殿下有所不知道,商业发达其实和本县人无关,买主和卖主都不是汉阳府人,他们都是各地的商人,只是借汉阳城这个地方交易而已,本地人不多,县城人口不足十万。”
“原来如此!”
陈庆笑着点点头,“你这样说,那商业街应该不长吧!”
“殿下说得一点不错,就是城东这一段,大概一里左右去,其他地方和江夏城也差不多,也比较冷清。”
停一下,李青又道:“其实汉阳并不是商业繁盛,而是仓储业可观,我们有了商仓城,大量商人都在这里存放货物。”
“那就去仓城看看!”
陈庆吩咐道:“掉头,去仓城!”
马车缓缓掉头,在数百士兵的前后护卫下,向城外的仓城而去……
仓城就在东南长江边上,水道进行了拓宽,商船可以直接驶入城内,另外还开了一座北城门,方便货物运往县城。
陈庆的马车从北城进入仓城,仓城很大,周长十二里,就是一座小县城了,一样有街道和河道,水陆并行。
但陈庆感觉街上的商人很少,和县城的繁华相比,冷清得多。
陈庆索性下了马车步行,一边是一座座巨大的仓库,另一边则是河道,随时可以卸货,陈庆倒很喜欢这座仓城。
他前来巡视当然是有考虑,将来拿下襄阳后,汉水—商州道开通,从江南和海外过来的物资大部分就可以存放在这里,去巴蜀的物资则继续运往江陵。
如果全部运往江陵,再掉头回头运往襄阳,距离远了很多,而且汉水过了襄阳后,就走不了万石海船,还要在襄阳换船,就有点麻烦了。
还不如就利用汉阳的仓库,直接把货物放在汉阳,但这里面又涉及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安全。
要想安全就必须驻军,同时要有专用仓库,一旦驻军,又会和朝廷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和其他商人的货物混放在一起,他也不太愿意。
当然,陈庆并不想为了独占仓城,就把商人们都赶出去,他在大力鼓励的商业的时候,这种事情最好不要做。
“仓城都租满了吗?”陈庆问道。
“租出去一半多了。”
陈庆一怔,“有这么多,都是哪里的商人租用?”
“回禀殿下,有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淮西路,还有中原的商人,来自各州各县,主要是船只紧张,所以他们的货物都存放在仓库内,有船后再慢慢运回去。”
“我知道了!”
陈庆没有心思再看下去,租用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