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517章

封侯-第517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啊!就是管得太宽了,我女婿家养了三百头羊,他想再养三百只羊,农牧社就不准了,我女婿想让我帮他养,农牧社居然知道了,然后上门来警告,不过有时候我觉得也对,大家都养几百只,草根本就不够吃。”
  这时,远处马蹄声大作,只见十几人骑马向这边疾奔而来,这是县官们来了。
  为首知县叫做谢琼,凤翔人,他带着众人快步上前行礼,“卑职奉天知县谢琼参见殿下!”
  老汉呆住了,手中干饼‘吧嗒!’落地,平时高高在上的县老爷居然给这个男子行礼,还叫殿下,那不是王爷嘛!
  老汉可不傻,立刻反应过来,跪下磕头,“小民不知,请殿下恕罪!”
  陈庆微微笑道:“老丈不用害怕,我们只是问一些情况,请起!”
  老者战战兢兢起身,陈庆安抚他几句,便对知县道:“谢知县请前面带路,我们去县城!”
  众人翻身上面,跟随知县缓缓而行。
  “爹爹等一下!”陈冀忽然想起一事,喊住父亲。
  陈庆勒住战马,笑问道:“冀儿怎么说?”
  “那老人还送了一张饼呢!在马袋里,师父说,受人之馈,谢人之礼,我应该还一个什么吧!”
  陈庆点点头笑道:“你师父说得对,你应该还一个礼给对方。”
  “那块饼应该值十文钱,可孩儿没带钱。”
  陈庆摇摇头道:“冀儿,你要记住,你是雍王世子,你送出的东西要和你的身份相符,老人送你一块饼,符合他的身份,你再还他十文钱,符合你的身份吗?”
  “孩儿知错!”
  陈冀低下头,有些不舍地从腰带上解下小玉珮,“孩儿身上只有这个!”
  陈庆犹豫一下,这块玉珮有点贵重了,不过他一转念,儿子可是雍王世子,雍王世子送的东西应该就不是凡品,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能用钱来衡量,再说他母亲的玉珮多的是,再给他一个就是了。
  “你自己决定!”
  陈冀点点头,把玉珮递给一名亲兵,“把这个给那个老丈,就是我感谢他送的饼,你告诉他,粮食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陈庆暗暗夸赞儿子会说话,这一定是他师父教的,其实陈庆搞错了,这是母亲吕绣从小教给儿子的,粮食是最珍贵之物,不能浪费。
  亲兵接过玉珮飞奔而去,旁边谢知县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位大气的小少年竟然是世子啊!他连忙上前行礼。
  亲兵迅速奔了回来,将玉珮交给老者,“这是我家世子送给你的,感谢你给它麦饼。”
  “多谢!多谢!”
  老者连忙接过玉珮,看了看问道:“这是啥石头?”
  “这是名贵的玉珮,外面包裹它的是黄金,这块玉珮价值上千贯钱!”
  老者吓得手一哆嗦,玉珮差点落地,连忙交回去,“这太贵重了,俺不敢要啊!”
  “你收下吧!留着当个传家之宝,世子说,你送给他的面饼也是珍贵的粮食。”
  亲兵调转马头走了,老者望着手中玉珮,忽然下狠心道:“回去,让孙子读书,一定要读书,不放羊了!”
  数十年后,老者的重孙考上了进士,把这块玉珮献给了天子陈冀,陈冀才想起了自己孩童时候的事情,没想到这块玉珮居然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
  ……
  县衙内,陈庆和儿子先吃了早饭,一碗粥两个包子,便在衙内内堂和几名官员座谈,陈庆听取了谢琼的汇报,关于成立农牧社初衷,以及目前的效果。
  陈庆点点头,对众人道:“成立这种合作社并不是新事物,这就和手工业的行业合作社大同小异,不过它畜牧业的合作社,我非常支持这种行业合作社,它对于规范养殖、调解矛盾等等有很大的作用,不知道县府有没有专人管理全县的农牧社?”
  “回禀殿下,我们有一名农牧官,等同于六曹,负责管理农牧社!”
  陈庆缓缓道:“我建议由六曹兼职,然后一年一任,以免时间长了,小吏和农牧社勾结起来坑害农民,如果大群农民跑来告状,你们最好关注,以免大群农民跑去京兆告状,惊动了监察司,你们可就麻烦了。”
  众官吓得连忙起身,“我们一定会重视!”
  陈庆摆摆手,又让众人坐下,笑道:“另外我再提一个建议,我听说农牧社限制了每户人家的养羊数量,是这样吗?”
  “正是,每户最高不得不超过三百只,不然河畔草场承受不起。”
  “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家只养几十只羊,超过三百只的毕竟是极少数,河畔还是远远没有得到利用。”
  谢琼迟疑一下道:“可是,河畔草场是大家的资源,被一家人大量占用,会不会不公平?”
  “问题就在这里啊!过多顾及到了公平,却忽略了利益,明明可以提供更多的肉食!”
  众人都明白了,殿下一定是有好的建议,谢琼连忙道:“恳请殿下指点!”
  陈庆微微笑道:“指点谈不上,就给个建议吧!可以把养殖分为散养和圈养两种方式,散养有上限,但圈养没有上限,人家明明可以买草料来养羊,多出来的草料也可以卖给圈养的大户,能用钱解决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众人恍然,一起躬身道:“殿下的建议,我们一定会推行!”
  ……
  返回庄园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陈庆和儿子走进圆帐,却见长女雪儿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哭,陈庆上前心疼地抱起女儿,替她擦去泪水问道:“爹爹的宝贝儿怎么哭了?”
  “爹爹和哥哥去打猎,不带我!”
  陈庆哑然失笑,“谁告诉你爹爹和哥哥去打猎了?”
  雪儿抽抽搭搭道:“阿刚告诉我的!”
  阿刚是周宽的孙子,和陈冀同岁,极为聪明,也是出了名的调皮,估计他在哄雪儿了。
  “爹爹和哥哥没有去打猎,阿刚是骗你玩的,如果爹爹是去打猎,阿刚也是男孩子,他为什么不去?对不对?”
  “那你们去干嘛了?”
  “爹爹是去看别人家养的羊,他们养的羊生病了,爹爹去帮他们的羊治病,宝贝懂不懂?”
  雪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道:“那给我带什么礼物了?”
  陈庆知道,女儿只要提到礼物,就快哄好了。
  这时,陈冀拿出一块圆面饼道:“这是别人送我的一块饼,我可以分给你一半。”
  雪儿欢喜的点点头,礼物不在于多贵重,只要哥哥的东西肯分给她,她就心满意足。
  “你娘她们呢?”
  “她们在外面烤肉呢!”
  陈庆笑道:“走吧!爹爹给你们做一碗羊肉汤,用羊肉汤泡饼,是最好吃的。”
  他把女儿放下来,一手牵一个孩子,向帐外走去。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意外
  秋游的次日是骑马日,所有人都换上了武士服,陈庆庄园里养了数十匹矮种马,这种马不是小马,而是体型很不大,大小如健驴,性格十分温顺,特别适合老人和妇女骑。
  宋朝人骑驴就和现在人骑自行车一样,男女老少都会,所以大家骑这种矮种马,一点问题都没有,包括七八岁年纪的孩童,像陈冀也能骑一匹矮种马。
  再小一点的孩子只能跟随父母同骑了,陈庆今天的怀中却抱着两个女儿,两个女儿现在关系非常好,姐妹二人晚上都睡在一起,两人昨晚商量一夜,决定今天和爹爹同骑一马。
  两个穿着粉红色武士服小小娘子非要和父亲同骑一马,有点不方便,但陈庆还是有办法解决,他命人把庄园里的双峰骆驼牵出来,他骑在骆驼上,旁边挂两个大竹篓,两个孩子就并排坐在竹篓里,身体用皮带固定好,手可以扶在边上。
  陈庆大喝一声,卧倒的骆驼站了起来,两个小家伙吓得尖叫,但骆驼走稳后,两人又欢喜地大喊起来,骆驼十分雄壮,身材高大,使得她们的位置很高,伸手可以摸到别人的头。
  队伍并不疾奔,而是围着庄园缓缓而行,走过浅浅的河水,沿着山坡草场缓行,欣赏沿途的风景。
  “殿下!”
  周宽大喊道:“什么时候搞几头大象来,在大象背上装几把椅子,孩子们可以坐在大象背上,肯定很过瘾!”
  陈庆忽然知道他孙子像谁了,就像他这个爷爷,顽皮得很,这么大年纪了,还想着骑大象,不过他这个建议不错,可以让大理国进献几头温顺的大象,骑就免了,但可以给孩子表演。
  “主意不错,明年我让大理国进献两头大象来,明年春游说不定就能见到了。”
  两个小娘子欢喜得直拍巴掌,“爹爹,我们要看大象,明天就送来吧!”
  陈庆笑道:“明天可不行,大象没有长翅膀,飞不过来。”
  走过山坡草场,进入了树林,中间是一条林荫道,众人沿着安静的林荫道缓行,满地落叶,色彩斑斓,秋天的气息很浓厚。
  “呀!小松鼠。”
  雪儿忽然指着几步外的树枝上,激动得大喊起来。
  果然是一只小松鼠,栗色发亮的皮毛,毛耸耸的大尾巴,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它抱着一只松果,居然一点都不怕人,就站在树枝,好奇地打量着姐妹二人。
  他们相距如此之近,陈庆有把握一把抓住它。
  两个小娘子激动得又蹦又跳,陈庆连忙摁住她们二人,“你们两个,再跳就要掉下去了。”
  小松鼠被她们的激动吓着了,飞奔跳上树,很快不见了。
  “爹爹,我们把小松鼠带回去吧!我们家后山也可以养。”
  两个小娘子一起抬头望着父亲,眼睛里充满了期望。
  “可以养几只,但不是它,它有父母呢!你们把它带走了,它父母会伤心的。”
  “好吧!我们多养两只。”
  陈庆笑着点点头,这时他忽然发现桦树林有一只小鹿,他连忙低声道:“你们两个往树林里看,有一只小鹿,不要吵,会吓着它!”
  两个小娘子瞪大眼睛,屏住呼吸,顺着父亲手指方向望去,果然看见了一只梅花小鹿,跟在母鹿身边,两个小娘子一起叹息道:“好可爱的小鹿啊!”
  “爹爹!”
  两张红扑扑的小脸蛋又一起望向爹爹,陈庆苦笑道:“小鹿不好养。”
  雪儿抓住父亲的胳膊拼命摇晃,“爹爹,可以的,我们后山也有草地和树林,可以养的,我想养小鹿嘛!”
  陈庆知道这些鹿都是村民养的,年底会作为收成和羊肉一起送到府上来。
  这个残酷的事实他不敢告诉女儿,只得含糊笑道:“好吧!回头弄两只小鹿回来养养,一个叫小雪,一个叫小冰。”
  两个小家伙又是一阵欢喜,不过很快她们就走神了,小鹿很有灵性,发现了她们,便跟着她们一路走,把两个小娘子的魂都牵走了。
  ……
  绕着庄园走了一大圈,又去了隔壁杨再兴的庄园参观他家的鱼塘,直到中午时分才返回庄园,中午吃得比较简单,都是农家口味的饭菜。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尽情享受秋游的乐趣,孩子们更是玩疯了,嚷着要去小河浅水滩摸鱼,被大人严厉地制止了,白露都过了,怎么还能下水?
  这时,王浩带着几名手下从京兆骑马赶来,给陈庆的度假乐趣稍稍减了几分。
  在军营的一顶大帐内,陈庆听取了王浩的汇报。
  “真是出人意料,那个吕绞声称能搞到铁火雷配方,竟然是真的。”
  陈庆一怔,“怎么回事?”
  陈庆着实不敢相信,他防范得这么严密,居然还有漏洞?
  “是一个工匠的儿子,工匠叫做严况,是配制火药的工匠,他有三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在匠学读书,今年只有二十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也沾染上了嫖娼的恶习,但他家里给他的钱不多,他就问同窗借钱,承诺高利息,东拼西借,他已经欠了一千多贯钱的债,他们到年底就要结束学习,将去各个工坊实习,现在大家都开始问他要钱,这个焦头烂额的时候,他听老鸨说吕绞想花高价买铁火雷的配方……”
  陈庆顿时怒道:“那人竟然公开说他想买铁火雷的配方?”
  “殿下,这种人根本就不懂,整天在妓女面前吹嘘自己见多识广,什么话都敢乱说,有人还在青楼里冒充殿下的兄弟,事实上也没人会相信。”
  “然后呢?”陈庆阴沉着脸问道。
  “然后这个严三郎就找到了吕绞,说他有办法搞到铁火雷火药配方,还表明了他父亲就是一级火药工匠,两人一拍即合,达成了买卖契约,吕绞愿出三千贯钱买严三郎的火药配方,约定时间是一个月内。”
  “结果呢?”
  陈庆想知道,火药配方究竟有没有泄露?
  “我们的内卫探子盯住了严三郎,昨天中午,严三郎回家一趟,他刚从第三区出来,我的内卫探子就把他按倒在地,从他身上搜到了这个。”
  王浩将一张巴掌大的宣纸递给了陈庆,陈庆接过宣纸,这张纸看得出有点年头了,或许是长期夹在书里面,显得很平展,上面写的正是火药配方,和现在的铁火雷火药配方差不多,缺一味糖粉。
  但这个字迹都有点褪色了,应该也是很早以前写的,下面还有一个模糊不清的印章,依稀可以辨认出‘火器局印’四个字。
  “这是什么?”
  “回禀殿下,我们询问了火药匠严况,这是当年汴梁火器局的火药配方,严况夹在一本书中保存了二十年,被他这个逆子拿出去骗吕绞。”
  陈庆心知肚明,这可不是骗,这就是铁火雷的火药配方,如果火药制作的工艺水平到位,就算没有加糖粉也能炸开劣质铁壳。
  他们何尝不是在骗金国,就怕误打误撞地让金国研制成功,一点都不能大意。
  陈庆沉思片刻道:“收网吧!将京兆的金国探子一网打尽,不需要他们了。”
  “卑职遵令,另外,卑职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禀报。”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收网
  “还有什么事?”陈庆问道。
  “还有关于荆湖南路的私盐剿灭,已经有好消息传来。”
  “等一等!”
  陈庆吩咐帐门口亲兵道:“去把四名参事都请来!”
  打击私盐,整个内政堂都极为关注,自然要把他们都请来一起参与。
  不多时,周宽、赵开、张妙和蒋彦先都赶来了,除了军部司都监关师古,他留在京兆坐镇,不能都跑来秋游。
  陈庆笑道:“你们感兴趣的,关于荆湖南路清剿私盐的进展。”
  众人大喜,纷纷找椅子坐下。
  陈庆对王浩笑道:“给大家汇报吧!”
  “启禀殿下,各位参事,内卫指挥使种桓率军杀进鄱阳湖,摧毁了最大的盐枭张泰,已将其斩首,目前正在全力清剿荆湖南路各州盐贩子。”
  周宽连忙道:“对付这些盐枭、盐贩子可千万手软不得,否则不足以威慑不法之徒!”
  “请周参事放心,我们采用巴蜀的经验,盐枭和私盐贩子基本上都是满门抄斩,就算店铺卖私盐的人,也一样抓起来杀掉,唯一的区别就是不牵连家人,这是我们去年就颁布的打击私盐通告,他们不听也没办法。”
  在强硬打击私盐的立场上,内政堂各参事的态度一致,只有用最严厉的手段打击私盐,才能震慑不法之徒,稍微手软,就会有前仆后继的人参与贩卖私盐。
  蒋彦先问道:“之前不是说私盐和张俊有关吗?”
  “回禀蒋参事,现在打击的是荆湖南路的南面一半,这里是由盐枭控制,然后北面几个州,包括江陵府、澧州、鼎州、岳州和鄂州,这五个州都是沿江和沿洞庭湖,它们则被北面来的私盐占领,应该和张俊的军队有关,种桓下一步就是清理北面的私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