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458章

封侯-第458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认识他吧!”
  陈庆微微笑道:“他曾经是张浚的心腹幕僚,当年就是他替我补了军籍,又安排我进武学,我对他印象非常好,他若能成为我的幕僚,我求之不得。”
  “可我祖父说,他要为父守孝,暂时来不了京兆。”
  “那就让他留在《京报》,替我应付朝廷对我的各种诋毁污蔑,我确实需要这么一个人在临安维护我的名声。”
  吕绣离开书房走了,陈庆又取出最后一封鸽信看了看,鸽信内容很简单,就两句话,黄有功死了,朝廷定性为自尽。
  陈庆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显然是秦桧杀人灭口,不过宣布为自杀,而不是他杀,有些出乎陈庆意料,如果宣布为他杀,那自己就得背上这口黑锅。
  但自尽也有两种,一种是畏罪自杀,另一种便是害怕被报复而自杀,如果是后一种,自己的名声多少也会受到牵连。
  估计是天子玩的小伎俩,最后认怂了,但又不甘心,所以不肯把‘畏罪’二字加上去,而是让别人去猜。
  当然,陈庆也不想计较这点小伎俩,黄有功自尽在目前这个大环境下一般也会被认定为畏罪自杀,痛打落水狗就是这个道理。
  这件事等着看最后的报告吧!
  陈庆把鸽信收起放在一边,他又继续考虑眼前的大事,制定年度战略。
  作为川陕最高统治者,陈庆更多是考虑战略,然后交给内政堂,由内政堂分解执行。
  这是他每年年初都要做的事情,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有连续性,比如他去年拿下大同府,就是为了给后面攻打中原解决后顾之忧。
  所以他今年想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进攻中原。
  去年他夺取了河东路北部以及大同府,解决了河东路的北部威胁,而今年是金国全力征服草原的关键一年,金国将大举进攻蒙兀部,国力将向草原倾斜,这便是自己攻打中原的机会。
  陈庆可不是宋襄公,面对你死我活的战争,还不肯趁人之危,战争就是要抓住有利时机。
  这时,外面敲了敲门,“官人,是我!”
  是赵巧云的声音,陈庆笑道:“进来!”
  赵巧云端着一个盘子走进书房,盘子里是一叠文书,她把文书放在桌上,嫣然一笑,直接坐进丈夫怀中,搂着丈夫脖子娇声道:“人家两天来忙得这么辛苦,官人不给点奖赏吗?”
  “辛苦当然有奖赏!”
  陈庆低头吻在她红唇上,大手在她身上肆意游走,片刻赵巧云便娇喘吁吁,两腮绯红,身体不断扭动,陈庆刚要抄起她的腿弯上楼,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奔跑的脚步声。
  赵巧云一下子清醒,连忙站起身,整理一下衣裙,只听外面一名使女禀报道:“启禀王爷,管家说周参事有事求见。”
  周宽来了,陈庆点点头,“请他在贵客堂稍候!”
  使女走了,陈庆搂着赵巧云温存片刻,低声道:“晚上我去你那里!”
  赵巧云娇羞地点点头,起身道:“外面冷,我给官人披上袍子!”
  陈庆披上厚袍,看见了桌上厚厚的文书,翻了翻笑道:“厉害啊!才两天就整理好了!”
  “我都看完了,大同小异,回头我再给夫君讲解。”
  “我先去见一见周宽,然后你给我讲解一下,过了上元节我就要给内政堂部署了,时间也蛮紧。”
  “嗯!我等会儿可能会在大姐那边,官人派人来叫我。”
  ……
  陈庆来到贵客堂,只见周宽坐在堂上喝茶,今天虽然是休日,但对于周宽这个级别的高官,已经没有什么休日可言了。
  “今天是哪阵风把周公吹来了?”陈庆笑眯眯走上堂问道。
  周宽连忙起身行礼笑道:“打扰殿下休息了!”
  陈庆请他坐下,又让使女重新上茶,周宽欠身道:“四川那边传来一个消息,有十三个州的知事准备联合向殿下递交效忠书。”
  这个消息不错,陈庆连忙问道:“消息是从吕青山那边传来的吗?”
  周宽摇摇头,“殿下,如果是吕青山的消息,那就是正式报告了,卑职说的还是小道消息,卑职在四川路多年,有一些人脉,所以能得到一些消息,消息是从梓州传出,梓州大粮商唐敬水和卑职颇有交情,消息就是他派人送给我,现任梓州知事杨安修是他的外甥,这个杨安修就是十三人中的领头者,可能过了上元节就会有正式消息。”
  陈庆沉思片刻问道:“这个杨安修是只联系了其他十二人?还是联系了很多人,但只有十二人响应?”
  “应该是前者,这十三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四川籍贯官员,卑职觉得他们之间就是一个小集团,平时经常联系。”
  “很有可能,不过我可不喜欢集团。”
  周宽呵呵笑道:“他们这种集团应该不是那种互相联姻,结成利益同盟的同盟,卑职觉得更多是一种同乡会,是一种抱团取暖,一旦环境改善,他们这种集团就会消融,当然,也会有少数几人结成亲家或者真正的利益同盟,那个是后话了。”
  “周公真这样认为?”陈庆淡淡问道。
  周宽明白陈庆所指,肃然道:“殿下,卑职没有私心!”
  陈庆点点又问道:“如果这十三人正式效忠我们,会不会产生榜样效应?”
  周宽微微欠身道:“这就是卑职要说的重点了,一旦十三人集团投效我们,必然会在四川路官场引起轩然大波,据卑职所知,很多官员对前途非常绝望,大家都知道来四川为官会被架空,没有人愿意来接替他们,他们只能一直呆在这里,从卑职掌握的各种情况来看,一旦有人带头,肯定会有大量官员效仿。”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道:“记得去年我就说过,吏部司要重视考核这些朝廷派来的官员,我们不可能全盘照收,必须去芜存菁,留下真正的人才为我们所用。”
  “请殿下放心!”
  周宽起身笑道道:“卑职去年就部署吏部司官员着手考察,已经差不多了,会尽快完成报告。”


第九百三十六章 计划
  小红楼二楼起居房内,小胖妞陈雪眼泪汪汪站在墙角,赵巧云搂着她问几句,她就是扭着肩膀不肯回答。
  “大姐,阿雪怎么了?”赵巧云笑问道。
  吕绣也在生气,她瞪了女儿一眼道:“跑到我书房拿了忠义千秋出去玩,结果弄丢了,给她说了多少次,想玩可以,要给我说一声,她偏不听,把我说的话都当耳旁风了。”
  “就是酷似骑马武将的红皮羊脂玉,价值三千贯那块?”
  “就是那块,我一直放在桌上,现在被这个小妮子那走了,丢在哪里她也忘了。”
  陈雪呜咽着哭了起来,“我觉得那块红皮像爹爹拿着兵器,我想拿给哥哥看,我不是故意丢掉的,呜—呜—”
  “娘生气不是因为你把玉拿走,而是我给说过,不管是拿谁的东西,必须要经过主人同意,尤其是你爹爹的书房,任何东西都不准拿出来,娘再问你,你记住没有!”
  陈雪一边抹泪,一边点头。
  赵巧云笑道:“赶紧去给温管家说一下,让她动员内府的使女们找,我觉得应该能找到。”
  吕绣叹了口气,“我给温管家说过了,哎!我这两个孩子,性格完全相反,冀儿从不让我操心,可这个小妮子,整天闯祸,惹是生非,让我操碎了心。”
  “雪儿就是稍微调皮点而已,不算过份,雪儿,去找妹妹玩吧,她在挑选去年的灯笼呢!”
  听说挑选灯笼,陈雪眼睛一亮,胆怯地看了母亲一眼,吕绣点点头,“去吧!不准欺负妹妹,否则看我怎么收拾你。”
  陈雪转身跑去了,等女儿跑远了,吕绣没好气道:“都是被她爹爹宠坏了,上次她把河北路沙盘里的木头城池拿回房间玩,她爹爹非但没有骂她,还和她一起玩,简直就没有原则啊!”
  “有大姐管束就行了,她爹爹嘛,就随便吧!”
  这时,陈雪又怯生生跑进来,将一块鹅蛋大小的玉递给母亲,正是她丢失的羊脂玉。
  吕绣接过玉问道:“你在哪里找到的?”
  “在我房间里,我去找去年的灯笼,发现它在床上。”
  “是不是你给哥哥找礼物的时候,掉在床上了?”
  “是的!”
  “我再给你说一遍,不管是谁的房间,必须经过主人同意才能拿东西,记住了吗?”
  雪儿低下头,“记住了!”
  “去吧!”
  雪儿转身一溜烟地跑了。
  吕绣望着她背影摇摇头,“丢三落四,怎么和我小时候一样?”
  赵巧云又和吕绣说了一会儿话,主要是谈最小的孩儿陈扬,陈扬在刘医师的精心医治下,已经摆脱了死亡威胁,但长得比较瘦弱,这种瘦弱可能会影响他一生。
  这时,一名使女在门口道:“二夫人,王爷请你过去。”
  赵巧云笑着对吕绣解释道:“我把幕僚建议整理出来了,正要给官人讲一讲,周参事来了,我回去继续给官人说。”
  吕绣点点头,“你去吧!我去看看两个小家伙,实在不放心!”
  ……
  书房的盘子里是几名幕僚分别给陈庆写的年度战略计划,五名幕僚中,年纪最大的叫做卢存逸,以前就是汴梁的太学博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来京兆后在新成立的太学教书,也是博士,前年被聘为陈庆的幕僚,另外四人也都是去年或者前年被聘为幕僚,基本上都在太学和府学教书。
  五人虽然是陈庆的幕僚,但他们大多时候并非为陈庆服务,他们主要是在陈庆离开京兆时,给王妃吕绣出谋划策,赵巧云虽然头脑清晰,能够抓住问题本质,但她毕竟见识不足,很多事情没有经历过,很多地方没有去过,很多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她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就需要专业的人来帮助她们出谋划策,赵巧云也拿不定主意时,吕绣会派人去把问题送给五名幕僚,然后她和赵巧云参考五人的意见作出决策。
  去年陈庆写年度计划,也是要求每人替自己写一份,今年也一样,每个人都洋洋洒洒写了上万字。
  陈庆看得头大,索性交给了赵巧云,让她帮自己整理出来。
  赵巧云不负他的期望,两天时间就把五名幕僚的报告整理出来,精炼成不到千字的短报告。
  “五人都有同样的建议,那就是攻打中原,但五人在细节上又有区别,卢存逸和赵士诚建议分两步走,他们建议今年先拿下开封府以西,明年再考虑开封府以东,其他三人都主张只要条件允许,就一鼓作气打到登州去,当然,每个人都写了几千字的理由。”
  陈庆的想法也是分两步走,甚至三步走,先夺取河南府后再看形势,中原的对手是完颜兀术的二十万军,中原不是川陕,是完颜兀术的主场,自己决不能轻敌。
  但有一点能确定了,攻打中原是今年的首要战略任务,中原民心所向,时机已经成熟。
  “然后呢?”
  陈庆又笑问道:“还有什么建议?”
  “还有十几项建议,张茂提醒官人,要当心朝廷趁机攻打荆湖南路,毕竟岳飞的十万大军囤积在襄阳和江夏一带,张茂认为,朝廷很可能会利用我们和金兵开战的机会,命令岳飞率领大军拿下荆湖南路,甚至有可能进攻四川路,西军要有防备。”
  陈庆也是担心朝廷命令岳飞夺回被自己实际控制的荆湖南路,宋朝和金国签署了五年停战协议,岳飞军正好无事。
  “有道理,我会考虑,还有呢?”
  “还有就是内政,有四个人提到了,他们都认为我们吏治太松散,为了稳定牺牲太多,必须加大监察力度。
  刘彦东和李征二人特地去河东路和四川路各考察了三个月,他们认为问题很大,河东路的问题在于雍王府给予免税一年,但很多县还是变着花样征税,中饱私囊。
  而四川路的问题在于折腾,不能和朝廷割裂,就会造成混乱,有混乱就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刘彦东和李征建议官人尽快和朝廷割裂,把朝廷赶出四川路,恢复常态。”
  陈庆眉头一皱,“他们说的趁机浑水摸鱼是什么意思?”
  “他们说,因为州管不着县,而四川路尚书行台刚成立,监管不足,有的县就抓住机会增加农民的临时税赋,对商人课以重税等等。”
  陈庆连忙吩咐道,“你写一张纸条,派人送给他们二人,就说我要求他们写出详细的考察报告。”
  “官人,他们应该在写报告,我会派人催催他们。”
  陈庆又看了看赵巧云整理出来的十四条今年的计划安排,确实考虑得周全,把自己所想的都包括了。
  他又指着最后一条计划笑道:“什么叫兵马未动,粮草、情报和舆论先行?”
  赵巧云嫣然笑道:“那是我写的建议,官人肯定要进行备战,但中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不能光考虑士兵的物资的需求,还有几百万百姓的需要,光饥民就会有几十万赶来,所以必须要将各种储备的粮草物资以及赈济人员都准备齐全,越充分越好。
  情报不用说了,官人肯定都已部署,但舆论呢?要让中原百姓知道,我们要来解救他们了,川陕军所至,中原百姓一定会箪食壶浆相迎,一旦官人得尽了中原民心,朝廷再想争也来不及了,情报站要把消息传出去,让百姓们望眼欲穿。”
  “这不就告诉完颜兀术,我要大举进攻中原吗?”
  赵巧云微微笑道:“西军大举备战,以为能瞒得过完颜兀术?”


第九百三十七章 佯雷
  次日一早,陈庆刚到官房,晁清便上前道:“启禀殿下,昨天咸阳第三织造工坊送来两匹布,放在殿下的桌案旁了。”
  “我知道了,还有什么?”
  “还有火器局管事谢瑛天不亮就来了,一直在等殿下到来。”
  “我知道了,你请他过来!”
  陈庆来到自己官房,桌旁放着两匹用纸包裹好的布匹,这就是木绵布了,十几天前他们送来一匹,但陈庆不太满意,布匹致密度不够,细度也不够,让他们回去再提高,没想才半个月就送来了。
  这时,晁清带着谢瑛进来,谢瑛将一只木箱放在门口,陈庆走过来笑问道:“做出来了?”
  谢瑛连忙打开箱盖笑道:“按照殿下的要求,我们做了一个刺猬,没有导火索。”
  晁清退了出去,轻轻关上门,陈庆叫住他,“让人去把军部司吕纬和内卫王浩一起找来!”
  “卑职这就去!”晁清答应一声,匆匆走了。
  陈庆蹲下研究片刻铁火雷,外面完全一模一样,他有些担忧问道:“对方通过研究它能仿制出铁火雷吗?”
  谢瑛微微笑道:“殿下,我们就怕他们不研究。”
  “为什么?”
  “我们当初一直失败,主要原因是认可火药颗粒越细越好,最后都研磨成粉,但还是不对,我们转而认为是配方和铁壳的问题,后来又把生铁改成熟铁和铜,搞了上百种方案,反复折腾了多少年。
  后来我们发现,火药先磨成粉,再由粉状凝结成颗粒后,燃烧速度更快,再加了少量白糖粉后,气体膨胀得更猛,还有铁壳,厚度决不能一样,生铁要多含碳,才容易碎裂,把这些经验融合起来,再试验千百遍,才会成功。”
  “所以这枚铁火雷呢?”
  “所以这枚铁火雷就是当初我们错误之路,火药颗粒越细越好,铁壳越均匀,生铁更纯,他们拿到这枚铁火雷就一定会走上错误的研究之类,等他们发现这条路行不通,就已经三四年过去了,但我可以保证,如果没有人泄露,金兵怎么也研制不住铁火雷。”
  “但从前东京汴梁也研制成功了。”
  谢瑛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