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一直沉默的刘琼举手道:“郡王,卑职有一个方案!”
陈庆精神一振,他知道刘琼向来不会有虚言,连忙道:“刘统制请说!”
刘琼拾起木杆指向沙盘上的虢州道:“卑职手下有一个副指挥使,叫魏平,他原本是虢州的猎户,昨天他告诉卑职,有一条路可以绕到函谷关的背后,直抵灵宝县,就是这里!”
刘琼的木杆指向虢略县东面一条河道:“这条河叫做烛水,穿山而过,注入黄河,河口就在灵宝县,军队沿着河谷可以过去,只是走不了骑兵,也走不了辎重,步兵可以向东去陕县。”
这个消息很振奋人心,果然是天无绝人之路。
杨再兴研究片刻道:“现在有个问题,孔彦舟在阌乡县和湖城县各驻军两千人,要去虢州,必须从湖城向南走,这两座县城也不好攻打,需要时间。”
刘琼笑道:“阌乡县和湖城县只是扼断了辎重和骑兵官道,但我们是步兵,轻兵简行,完全可以阌乡县和湖城县绕过去,而且我们可以挑夜间行军,使城头发现不了我们。”
“可行吗?”陈庆问斥候指挥使张华,他是湖城县人,对崤函古道极为熟悉,这次担任向导官。
张华想了想道:“不骑马、不带辎重是可以的,但必须要有熟悉地形的向导,否则很容易迷路,进入山沟绝路。”
刘琼连忙道:“我手下魏指挥使是猎户出身,他很熟悉路途。”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当机立断对刘琼道:“时间紧迫,你率三千精锐步兵今晚就出发,按照你的方案火速赶往陕县,先夺取陕县,一定要死守住陕县。”
杨再兴急道:“郡王,三千军队是不是太少?”
陈庆摇了摇头,“军队不能再多,再多就会被发现,孔彦舟很狡猾,他会识破我们意图。”
刘琼抱拳道:“士兵在精不在多,三千军队足够了,但卑职希望让每个士兵携带一袋十斤的火油。”
“十斤火油,行军怎么办?你攻入城中怎么办?”
“行军没有问题,卑职会挑身高力大的士兵,到陕县后,卑职先把火油暂存在城外,夺取城池后再把火油运入城内。”
“这倒也可以,知道怎么联系唐骞吗?”
“卑职知道,请郡王放心,一定夺取陕县,守住陕县。”
陈庆微微笑道:“如果你能做到自己的承诺,事后我升你为都统制!”
刘琼大喜,连忙单膝跪下道:“卑职绝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第七百二十六章 烛道
崤函古道的北面的滔滔黄河,南面是崇山峻岭,其间布满了高台和沟壑,生活在这一带的猎人和采药人常年活动于其中。
辎重大车和马匹牲畜只有一条道,但如果是身手矫健的士兵,攀山越岭也能过得去。
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在一条山沟内疾行,山沟两侧的灌木丛或者石头缝里偶然能见到白森林的动物骸骨。
“这一带有不少山豹出没,它们翻山越岭如夷平底,老弱山羊都逃不过他们的利爪。”向导官魏平指着两边的山羊骸骨道。
魏平年约三十岁,虢州卢氏县猎户出身,五年前加入西军,屡立战功,升为副指挥使,这次他是主动找到刘琼,给他指点了密道。
刘琼点点头问道:“这条山沟通往哪里?”
“很快到尽头了,然后爬上去,穿过一片二十几里的树林就过了阌乡县。”
“这里距离阌乡县有多远?”
“大概二十几里,过不去的。”
军队走出数里,前面果然是山谷的尽头,一条斜坡向上,斜坡上方有几块突兀的大石,已有士兵将绳梯捆在大石上,其余士兵拉拽着绳梯向上攀爬。
这些士兵个个身材高大强壮,后背短矛弩箭,腰挎长刀,还背负着一袋十斤的火油,还有干粮袋,几乎每个士兵都背负着三十余斤的重量。
爬上山岗,前面是一望无际的松树林,刘琼向北望去,只见二十余里外,依稀可以看见城墙上的大旗,那里便是阌乡县了。
刘琼一挥手令道:“加快速度!”
他带着士兵钻进树林,继续向北疾奔而去……
陕州制置使正是荆襄之战中叛变的宋将孔彦舟,他在江陵惨败,几乎全军覆灭,继而被完颜昌冷待,不过完颜兀术却比较欣赏他,封他为都统制,出任陕州制置使,统帅两万伪齐国精兵。
孔彦舟尽管人品卑劣,但也有过人之处,否则不会被完颜兀术重用,在别人都以为陈庆下一步要进攻河东时,孔彦舟两次向完颜兀术上书,他认为陈庆在攻打河东之前,一定会先攻下陕州和虢州,保证关中的绝对安全。
只是他的想法没有得到完颜兀术谋士们的认可,谋士们都一致认为陈庆不可能两线同时作战,不过完颜兀术还是命令他高度戒备,观察宋军的一举一动。
孔彦舟向同州派去了十几名探子,当陈庆出现在同州时,孔彦舟便紧张起来,就在两天后的下午,他接到探子飞鸽来信,原本驻扎在蒲津关的十万宋军向潼关移动了。
孔彦舟立刻紧张起来,宋军大军向潼关方向移动,绝不是攻打河东,只有一个可能,宋军要攻打陕州和虢州了,被他猜中。
孔彦舟当即写了一份八百里加急快信,命人骑快马赶往汴梁。
与此同时,他又向阌乡县、湖城县以及函谷关增兵七千人,这里面阌乡县和湖城县的驻军是为了拖延宋军东进,给洛阳援军争取时间,防御的核心是函谷关,函谷关兵力达八千人,孔彦舟亲自在这里督战。
从时间上算,洛阳援军最快在五天左右能赶到陕县,五天时间,孔彦舟当然当然相信自己守得住。
另外,孔彦舟还在黄河北岸部署了三千军队,虽然兵力不多,他只是不想让宋军顺利地拿下黄河北岸。
至于虢州,孔彦舟兵力实在有限,他就顾不上了。
一早,天色阴沉,函谷关被一层薄薄的晨雾笼罩,孔彦舟身穿盔甲凝视远方,目光中忧心忡忡,他昨晚得到急报,数万宋军兵临阌乡县城下,一夜过去了,也不知道阌乡县的情况怎么了。
这时,两名骑兵从远处疾奔而来,非常狼狈,其中一人肩头见插着一支箭,两名骑兵片刻奔至函谷关城下,大喊道:“我们从阌乡县过来,有紧急军情!”
孔彦舟急忙大喊:“开城门!”
关门开启,骑兵奔进了关城内,很快有士兵将报信人领到孔彦舟面前,孔彦舟急问道:“阌乡县怎么样了?”
报信人单膝跪下哭道:“启禀孔都统,阌乡县已被宋军攻克。”
“啊!”孔彦舟呆住了,怎么才一夜时间就被宋军攻克了?
“那宋将军和其他士兵们呢?”孔彦舟急忙问道。
“宋将军就没有逃出来,生死不知,只有几百弟兄逃出东城门,但还是跑不过西军的骑兵追杀,死的死,降的降,只有我们两人骑马,逃过了追赶。”
旁边几名将领破口大骂宋军,孔彦舟连忙摆摆手,让他们安静,他又问道:“详细说一说,西军是怎么攻破县城城门的?”
“回禀孔都统,西军是用攻城槌,但一开始,他们是用猛油火柜向城头喷射火油,整个城头变成一片火海,城头上没有了士兵,然后他们的攻城槌就来了,直接撞开了城门。”
旁边将领大骂,“一群蠢货,为什么要让猛油火柜喷射火油,不能用乱箭射杀吗?”
“将军,他们的猛油火油是放在大车里面的,车壁是厚厚的木板,箭矢根本射不到里面。”
孔彦舟眯起眼睛,好厉害的攻城手段,和当年完颜娄室攻破陕县的手段如出一辙,当年金兵就是用巨型投石机投射火油,把陕县城头全部点燃,然后用攻城槌撞开城门攻入城内。
这种攻城手段对县城有用,但对函谷关没有用,函谷关有几道关城,就算攻破外城门,杀进去后,还要再面对一道关城,左右两边也是关城,这种结构很像大城内的瓮城,函谷关内也囤有不少火油火药,一旦宋军杀入外城,就会陷于绝地,就算猛油火柜的大车再厉害,也抗不住烈火焚烧。
孔彦舟一点也不担心宋军杀来,相反,这一天他已经等待很久了。
……
三千士兵在虢州内一路疾行,绕过了虢略县,进入县城东部的烛水河谷,河谷长约百里,乱石堆积,河水穿山而过,此时正是早春二月,雪水刚刚开始融化,水流湍急,军队不时遇到低矮的瀑布,士兵们攀着绳索爬下断崖,行军十分艰难。
这时,军队来到一片河滩前,前面是一道大山,烛水穿山而过,河道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他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魏平指着河水道:“前面河水很深,只能用羊皮筏子漂流而行。”
将领们都吃一惊,“我们有三千军队啊!”
魏平无奈道:“我知道,捆绑一百个大木筏,可以运载三千士兵。”
刘琼厉声喝道:“黄河水都漂流过,这点河水算什么,赶紧去砍树,捆绑木筏子!”
三千士兵纷纷放下兵器行李,一起去砍树搭建木筏,刘琼问道:“这段河谷有多长?”
“二十里左右,大山那边就是崤函古道了,其实我们已经过了函谷关。”
三千士兵用了半天时间,搭建了一百多艘大木筏,为了增加浮力和稳定,他们还用羊皮囊在周围捆了一圈,第一艘大木筏下水了,三十名士兵上了木筏,小心翼翼地划水向河中央漂去。
紧接着第二艘大木筏也下水,上面满载士兵,紧接着第三艘、第四艘……
刘琼坐在第一艘木筏上,水流比较急,两名士兵手执长竹竿一前一后稳住木筏。
“河流最后到哪里?”刘琼问道。
“当然是黄河!”
魏平笑道:“所有的木筏子最后都会被冲入黄河,我们在半途上岸了。”
刘琼点点头,木筏大约漂流了二十里左右,刘琼忽然发现左前方十里外隐隐有一座县城,惊讶道:“那是哪里?”
“那就是灵宝县,函谷关就在灵宝县的西面,不过我们要上岸了。”
魏平一指右边,前方数百步外出现了一片河滩。
第七百二十七章 寿宴
河南府,一支两万人的伪齐大军离开了洛阳,浩浩荡荡向陕县方向杀去。
为首大将是折可求,官任伪齐兵部尚书、河南西路统军使、河南府留守,和李成一起成为伪齐国的实权掌军大将。
折可求也是府州折家人,是折彦质的叔辈,曾经也是宋朝边疆大将,战功赫赫,可惜最后晚节不保,投降了金兵。
折可求接到完颜兀术的军令,命他火速率军赶往陕州,支援孔彦舟。
如果是皇帝刘豫的诏书,折可求肯定会推三阻四,但完颜兀术的军令他不敢违抗,甚至不敢拖延,接到军令的当天,他便率两万军赶往陕州。
西去的官道上尘土飞扬,两万步兵列队奔跑,浩浩荡荡,声势壮观,官道上的百姓吓得纷纷躲闪,躲到两边田野里,每个士兵带着兵器和干粮,情况情急,他们来不及准备辎重大车。
折可求挥鞭大喊:“三天之内,必须赶到陕县!”
……
陕县,杨府内这几天格外忙碌,张灯结彩,杀猪宰羊,朱漆大门上贴了一个巨大的寿字,意味着杨家要做寿了。
今天是杨府主人杨公然的六十大寿,杨府遍发请柬,邀请城内士绅名流以及驻军将领。
尤其杨府已经放出风来,这次寿宴上将拿出窖藏三十年的剑南烧春,号称天下第一烧酒,一直是宫廷贡酒,一般人喝不到,但名气极大,让一群守将垂涎欲滴,纷纷找关系要参加寿宴。
当然,杨府一直致力于改善和驻军的关系,所以都头以上的伪齐军将领都得到了请柬,而且体谅他们收入微薄,不需要他们出寿礼。
这也是杨府给自己找的台阶,这些将领什么时候会出寿礼?
后宅内,唐骞端起酒碗品了一口,点点头,“果然是烈酒!”
剑南烧春的酒名中有一个烧字,就表示它是蒸馏酒,而且是高度蒸馏酒,点火可燃,所以剑南烧春又被称为天下第一烈酒。
杨楚低声道:“这种酒只有二十坛,就算全部给将领们喝,也到不了酒醉的程度,有好几个酒量非常好,我的意思是,要不要掺一些东西。”
“掺药的话,容易被喝出来吧!”
“不会,少掺一点,口感完全不会改变,而且药粉无色无味。”
唐骞想了想道:“这样,先给他们喝上好的葡萄酒,每个人喝上几碗,然后再该喝剑南烧春,就算醉倒也会以为是喝混酒的缘故。”
“这个办法不错!”
杨晋赞许道:“喝葡萄酒加烧酒,确实容易醉,不如就不用掺药了吧!”
“药还是要掺一点,会更有把握一些,然后安排座位的时候,把所有将领都安排在一起,这二十坛酒也专供他们。”
这时,杨公然快步走上大堂,问唐骞道:“外面的援军有消息了吗?”
唐骞点点头,“已经联系上了,约好今晚亥时行动!”
“回有一场大战吗?”
“估计会有一场激战,所以晚上亥时之前,杨府家人都要撤退到安全地方。”
杨公然点头道:“这个没有问题,已经安排好了,现在距离亥时还有三个时辰,希望不要节外生枝。”
唐骞心中也有些不安,他也最担心节外生枝。
……
刘琼军队在天快亮时抵达了陕县,藏身在陕县附近的一处山坳内,按照约定,他派人在城外的一家脚店找到了唐骞的手下,双方约好了进攻方式和时间点。
事实上,刘琼没有选择余地了,今天正好是杨公然的六十大寿,而宋军主力已经开始进攻崤函古道,今天晚上他必须要拿下陕县,否则,洛阳的援军就要杀来了。
三千士兵藏身在距离陕县约五里的一处山坳内,这里比较隐蔽,一般只有放牧的羊倌会来,但现在春寒料峭,还不到放牧的时候。
士兵都坐在地上休息,不时喝一小口酒暖暖身体,这是西军的传统,每个士兵都有一大一小两个葫芦,大葫芦装水,小葫芦装酒,这里的冬天着实寒冷,士兵在野外行军必须要喝酒御寒。
一顶行军账内,刘琼和几名将领商议进攻之策。
崤函古道上的县城几乎都没有护城河,这和它们所处环境有关,崤函道上的平坦之地本来就很少,建造县城没有选择余地,最后只能修建旱城,靠打井取水。
魏平对众人道:“陕县只有南城门和北城门,主城门是南城门,守军也最多,北城门靠黄河,几乎没有行人,平时也不怎么开启,驻兵也不多,当年李彦仙偷袭陕县也是里应外合,从北门得手。”
刘琼摇摇头,“不用解释了,我们已经和唐统领约好,亥时攻打北城,他们会从城头扔下三支火把,然后开启城门,关键是进城以后,我们必须用最快速度控制军营,不能让敌军从军营内扩散出来,否则就是残酷的巷战,我们兵力不如对方,未必能赢。”
“请问统制,城内有多少敌军?”指挥使夏颍问道。
“目前有五千人。”
“那不算多!”
刘琼看了一眼众人,肃然道:“军队是不多,所以才是我们的机会,大家要记住,进城后一定要果断、快速、凶狠,先用杀戮震慑住对方,再考虑接受投降的问题。”
……
下午时分,前来祝寿的宾客络绎不绝上门了,其实今天并不是杨公然的寿辰,他的寿辰应该在下个月,同时也不是六十岁寿辰,而是五十八岁。
但这些都不重要,战争年代大家都朝不保夕,提前过大寿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杨公然带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