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34章

封侯-第34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平瞪大了眼睛,“指挥使,难道……你不回去了?”
  “不是!只是临时任务。”
  “那……能不能带上我们?”郑平不露声色地踢了赵小乙一脚。
  赵小乙也急道:“指挥使,我们都打过仗,有经验的。”
  陈庆笑道:“带你们当然可以,但老郑,你这身行头,方便吗?”
  郑平穿了一身上好的月白色湖绸长衫,头戴双翅纱帽,腰间还挂了一块美玉,手执一柄折扇,这是不折不扣的郑衙内啊!
  “去他娘的破衣服!”
  郑平一把扯掉帽子,又要脱长衫,嘴里骂骂咧咧,“穿这玩意儿,别提多难受了。”
  陈庆连忙拦住他,“先别脱衣,进去再说!”
  众人回到房间,呼延通和刘琼开始收拾东西,陈庆让郑平和赵小乙坐下,又给他们倒了水,笑问道:“老郑,你家是怎么回事?”
  “别提了,家里发生了一件奇事,我爹不是河间府的药材商吗?前年他去辽东买人参,正好遇到拍卖汉人奴隶,都是从汴梁掳掠去汉人,他见一对母女着实可怜,又和自己是同姓,不忍她们被卖去妓院,便把她们买下了,又打通关系带回了河间府,你知道她们是什么人?”
  “不会是宗室吧!”陈庆开玩笑道。
  “一点没错,她们竟然是先帝郑皇后和成德帝姬赵珊儿。”
  “啊!”一屋子人都呆住了。
  郑平又道:“我父亲怕人知道告发,就索性认郑皇后做了大姐,然后花大价钱租了一艘海船,从海路把他们母女送到临安,天子欢喜异常,封我爹爹为河间县公,又赏了宅子,我爹爹索性把全家都接来,在临安开了一家大酒楼和一家药铺,皇宫里的药都是我爹爹药铺供应,我大哥和二哥也当了官,别提多风光。”
  陈庆听得匪夷所思,这和历史好像不一样了,但又和自己无关,咋回事?不会郑平老爹也是穿越的吧!
  “既然你们家混得不错,估计你也很快要当官,何必再跟我冒险?”
  “冒险?”
  郑平眼睛一瞪,气得脸上肥肉直抖,“我跟随你是抗金,不是冒险!我爹爹早年就是河间府巨富,还认识完颜阿骨打,可我却不齿他和金人的交情,宁可抛弃富贵,跑去相州加入八字军抗金,我郑平堂堂正正的男儿,自己的前途自己挣,就算战死沙场也是我的荣耀!”
  陈庆心中感动,捏捏的胳膊笑道:“胖爷就是胖爷,关键时刻从来不会含糊,赶紧去回去收拾东西,一个时辰后来找我。”


第六十章 报功
  枢密院拨给陈庆的两千军队是一支厢军,临时军营安排在城南,平时就负责看守城门,巡逻治安,或者搬运物资之类。
  这支厢军一共有六千人,枢密院从中抽调了两千士兵给陈庆,部将以上将领都没有,等剿匪结束后,还要各回各队。
  营房由五排砖房组成,近两百间屋子,周围有围墙,还有一座足球场一般大小的校场。
  陈庆带着呼延通等四名手下赶到了军营,却发现大门前挤满了做生意的小摊小贩,摆着小桌子炒菜温酒。
  几十个小摊前都坐满了喝酒猜拳的士兵,远处小河边还有十几艘做皮肉生意的花船,每艘花船前都有士兵排着长队。
  陈庆骑马从小摊小贩中经过,马匹是韩世忠借给他,虽然雄骏比不上陈庆自己的马匹,但也很不错。
  周围的喧嚣热闹让众人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这居然会是军队,若在西军,这样的军纪主将可是要被斩首示众。
  呼延通见识稍多,对众人解释道:“厢军基本上都是这样,待遇低,士气不高,当兵都是混日子,禁军的俸禄高一倍,各种待遇都高,军纪就会稍微好一点。”
  “指挥使,要不要把他们都叫进去?”郑平低声道。
  陈庆摇摇头,“先进去看看再说!”
  军营大门也没有人看守,他们直接进了军营,军营内倒是冷冷清清,看不见一个士兵,走过几排屋子,屋子里也空空荡荡。
  正奇怪之时,前面一间屋子里忽然传来一声暴喝,“大!大!大!给老子来个大!”同时有无数人大笑。
  陈庆走过去,却只见满满一屋子人,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一张小桌子,几名将官在掷骰子,桌子四周押满了铜钱。
  陈庆终于有些恼火了,不是赌就是嫖,要么就是吃喝,这就是要自己带去剿匪的军队?
  “去敲鼓聚兵!”
  郑平跑到大鼓前,举起鼓槌敲打起来。
  “咚!咚!咚!咚!”鼓声密集,这是一百零八声聚兵鼓,要求所有士兵集中,若故意不到或者逾时不到,将被杖打甚至处斩。
  鼓声惊天动地,数里外可闻,士兵们都惊呆了,片刻,四处一片混乱,喝酒吃饭的士兵纷纷跳起身向校场奔来,在花船前排队的士兵也一哄而散,不多时,满脸通红的赌徒士兵也从房间里出来,惊讶地望着陈庆等人。
  “在下陈庆,西军斥候营指挥使!”
  陈庆面对两千士兵先自我介绍,唯一让他满意的是,两千士兵没有缺勤,都到齐了,虽然有不少人晚到了一会儿,但陈庆今天暂时不想拿他们开刀。
  “从今天开始,由我来出任各位的主将,我们任务是剿灭睦州张逵的军队!”
  陈庆话音刚落,士兵顿时一片哗然,居然是让他们去打张逵,他们还能活命吗?
  “陈将军,你没有……开玩笑吧!”一名都头紧张地问道。
  “我会开玩笑吗?”
  陈庆的声音变得严厉起来,对两千人高声道:“很多人听到攻打张逵就以为是去送死,难道他比女真人还可怕?我陈庆率领一千军队在关中和陇州抗击数万金兵,屡战屡胜,杀敌无数,区区一个张逵就把你们吓破了胆子,同样是宋军,为何相差如此巨大?国难当头,难道你们就只会吃喝嫖赌?连最起码的军人血性都没有吗?”
  几名都头惭愧地低下头,两千士兵鸦雀无声,陈庆又缓缓道:“我从不会勉强任何人,如果不愿跟我去攻打张逵,现在就可以离去,如果愿意跟我攻打张逵,我可以向大家承诺,剿灭张逵后,我会把他的钱财全部分给大家,我陈庆分文不取!”
  恩威并施,两千人最终没有一个人离去。
  陈庆随即将两千人分成四个营,他自己亲自带领一营,呼延通、刘琼和郑平各带一营,又挑出五十名精明能干的士兵组成斥候营,由赵小乙统领。
  这时,军器监和匠作监派人送来了兵甲物资,还派来三百辆大车协助他们搬运物资。
  尽管陈庆有心理准备,当他看到各种物资后,还是让他失望了,没有床弩,也没有神臂弩,攻城武器更没有,只有五百支半旧的军弩和五百副守城弓,半旧盾牌五百张,各色旗帜两千面,箭矢几万支,剩下的就是一千石米面、盐和一些干肉,还有几百贯钱,再有就是两千副旧皮甲,数十副锁子甲和铜盔。
  士兵们目前穿的都是布铠,带着笠子帽,手执长矛和战刀,布铠不行,连普通弓箭都防不住,必须穿上皮甲,皮甲虽然防不住军弩,但至少可以抵御普通弓箭。
  穿上盔甲后,天已经黑了,各种物资也不用卸下大车,休息两个时辰,陈庆率领两千军队和三百辆大车连夜出发,浩浩荡荡向西南方向的睦州杀去。
  ……
  就在陈庆率军刚走的第二天,临安城内传出了一个好消息,西军在大散关大败金兵,歼敌数万,金兵主帅完颜没立被杀死,宋朝军民太需要这种振奋人心的消息了,哪怕是在遥远的关中,一时间满城欢腾,鞭炮声此起彼伏。
  实际上,张浚已经用飞鸽传信的方式向天子汇报了和尚原的战况,这次是正式军报。
  张浚本人也同时抵达了临安,准备向天子述职。
  张浚在官场打滚多年,对官场各种规则十分圆熟,更是深谙规则外的官场窍门,他没有单独派人送正式报告,而是让正式报告和自己一起走,用和尚原大胜的捷报来衬托自己的述职。
  要不然,等自己述职之时,胜利的热度已经过去了,述职的效果就会减半。
  天子赵构听说张浚到来,立刻在御书房召见张浚,陪同天子一起接见的,还有宰相吕颐浩,以及两位副相国,知政事秦桧以及尚书右仆射范宗尹,知枢密院事李回也在坐。
  君臣见了礼,赵构赐座,笑眯眯道:“上次富平初败,朕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金兵在锋锐之上,兵败也正常,但爱卿后来的韧性就很好嘛!斩首了完颜娄室,又在和尚原大败金兵,对方的主帅也阵亡了,虽然是吴阶、王彦等大将的功劳,但更重要是你这个主帅很合格,调兵遣将有方,也证明朕让你去经略川陕,没有用错人。”
  “我们西军上下都深有感触,这次大胜是托陛下的宏福,没有陛下中兴大宋的决心,士气不会那么高昂,将帅再有才干也不会成功,我们也是借了陛下的上升之势。”
  这个马屁拍得好,最后的功劳是天子的。
  赵构着实高兴,自己远在东南,也能影响到遥远的西部。
  这时,宰相吕颐浩问道:“我看宣抚使的军功簿,第一个是都统制吴阶,第二个是都统制王彦,这些我都能理解,他们是主将,当然要承受首功,但第三大功劳者是指挥使陈庆,我就有点困惑,一个区区的营指挥使,究竟立了何功,居然能排名第三?”
  枢密使李回忽然道:“这个陈庆是不是斩杀完颜娄室那个陈庆?”
  赵构脸上露出恍然之意,他怎么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原来是斩杀完颜娄室的那名勇将。
  “是因为他斩杀完颜娄室,才列功劳簿第三?”
  张浚欠身道:“回禀陛下,他的功劳不是斩杀完颜娄室,而是臣在军报中所写,他率一千五百名宋军将士在箭筈关对抗三万金兵西路军,虽然他们最后几乎全军阵亡,但他们依旧守住了箭筈关,使西路金兵无法南下,为宋军主力在和尚原大败金兵创造了条件,若西路金兵南下,最后胜败也未为可知,所以他虽然只是一个卑微的营指挥使,但我们都一致认为,他才是真正的首功。”
  众人默默点头,赵构着实感动道:“正是有这些忠贞报国的将士,大宋社稷才能在虎狼铁蹄下延续。”
  吕颐浩略略皱眉道:“陈庆这个名字我怎么有点眼熟,在哪里见过,不是完颜娄室那件事,好像就是最近。”
  张浚微微笑道:“他现在应该就在临安吧!我推荐他来武学读书。”
  赵构忽然恍然大悟,“朕知道了!”


第六十一章 解围
  赵构从身边的橱子里找出一份报告,对众人笑道:“这是武学入学考试的成绩,排第一名的正是陈庆,朕当时还说,这个名字怎么有点眼熟。”
  张浚连忙陪笑道:“陛下,他既然能斩杀号称金国第一猛将的完颜娄室,武艺当然可以排武学第一。”
  “不错!看来是名至实归,他现在何处?朕想见一见这位勇将。”
  知枢密事李回在一旁笑道:“陛下,微臣刚刚想起来,这个陈庆揭了甲榜,应该率军去睦州剿灭悍匪张逵了。”
  一环扣一环,不光天子赵构对陈庆更感兴趣,几名相国也都想见一见这位西军的传奇勇将了。
  ……
  睦州就是浙西淳安县一带,今天的千岛湖地区,当然,宋朝还没有千岛湖,睦州州治正是淳安县。
  陈庆率领军队行军两天,中午时分,他们距离淳安县城还有十里左右,陈庆命令士兵原地休息,又让赵小乙带着一队斥候前去查看情况。
  既然韩世忠告诉自己,贺知州向朝廷求援,很可能是张逵下山了,自己倒不能大意。
  松林内,士兵们都累得瘫倒在地,不少人鼾声大作,其实路上已经给他们休息了,昨晚还睡了一夜,但士兵们还是筋疲力尽,累得路都走不动。
  陈庆暗暗摇头,这支军队训练严重不足,体力太差,凭这种状态和敌军作战,必败无疑。
  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想灭匪,首先要有一支能作战的军队。
  不多时,赵小乙带着手下飞奔回来,大喊道:“乱匪在攻打县城,大约有四五千人!”
  旁边一群士兵的脸刷地变得惨白,对方四五千人,他们才两千人,这怎么打?
  陈庆倒没有犹豫,这种情况他有预案,陈庆当即对呼延通和刘琼令道:“按照之前预定的方案实施!”
  “遵令!”
  呼延通和刘琼对士兵大喊道:“都起来,跟我去砍树枝!”
  很快,士兵们砍来无数松枝,陈庆让车夫把骡子都解下来,每头骡子身上绑数根松枝,命令三百名车夫换上布铠,手执长矛,骑在骡子上冒充骑兵。
  陈庆同时又让一千士兵每人举两杆大旗,为首帅旗上写着一个斗大的‘韩’字,周围镶嵌了金边,另一面是‘都统制’几个大字。
  这是陈庆专门问韩世忠讨要的一面帅旗,也是为了实施他的疑兵之计,他早就想到了这个策略,才特地向枢密院要了两千面大旗。
  “大家一起吹响号角!”
  陈庆对五十名士兵做了一个手势,“听我的指挥,一、二、三,吹响!”
  五十名士兵一起吹响了号角,“呜——呜——”
  号声低沉悠远,县城那边清晰可闻。
  “出发!”
  两千军队出发了,旌旗招展,两千面大旗随风招展,卷成了旗云之势,三百头骡子跟着后面,松枝扫地,尘土飞扬,又形成了黄尘滚滚壮观景象。
  巨大的战鼓声‘咚!咚!咚!’敲得震天响。
  远远看去,这哪里是两千人,分明就是一万人的规模。
  正在攻打县城的张逵忽然听见了号角声,这是有军队到来了,他大吃一惊,急令手下去打探情况。
  不多时,探子飞马来报,“大帅,东北方向发现一支官兵,约有万余人,正向县城方向杀来,约有七八里路程。”
  “有没有看清是哪里的军队?”
  “好像是韩世忠的军队,卑职看见了他的帅旗!”
  “确定是他的帅旗?”
  “确定!”
  张逵心中着实有些不想撤退,眼前县城要攻下了,在这个关键时刻,援军又到了,居然是韩世忠。
  要知道他的上司苗傅和刘正彦就是被韩世忠所杀,他既恨透了韩世忠,但又从骨子里害怕此人。
  “传我的命令,大军列阵,准备作战!”
  四千乱匪放弃了攻打县城,开始迅速集结,张逵疑心极重,他想亲眼看一看,到底是不是韩世忠?
  这时,陈庆率领已经杀到六里外,远远可以看见县城,也看见集结的军队。
  赵小乙奔来大喊道:“启禀指挥使,敌军已经结阵,准备和我们决战!”
  几名都头吓得浑身直打哆嗦,小声对陈庆道:“指挥使,敌军一定看透我们的伪装,不如停下来吧!”
  陈庆冷冷喝令道:“不准停步,骡子和车夫换到前面,给我加速奔跑!”
  士兵们都吓得面如土色,一个个都在考虑交战时怎么逃命?
  不多时,官兵队伍已经杀到五里外了,只见前面是骑兵,手执长矛,身后裹夹着滚滚黄尘,后面是铺天盖地的战旗,气势惊人。
  张逵看清楚了大旗,果然是韩世忠本人的帅旗,他就在队伍中。
  乱匪也被对方的气势惊倒,纷纷喊道:“大帅,快撤吧!我们跑不过骑兵。”
  “撤!”
  张逵一声令下,四千乱匪早已心惊胆战,撒腿狂奔,向南面的千里岗方向奔去,不多时,便渐渐跑远了。
  城头的一千守城乡兵顿时一片欢呼。
  两千士兵已经跑到三里外,终于停了下来,每个人都吓得双股战栗,累得腿肚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