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286章

封侯-第286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庆拿着信对张晓和蒋彦先笑道:“吴嶙居然希望我从汉中退兵,恢复大散关一线驻军。”
  蒋彦先摇摇头,“吴将军当然想拿回汉中,否则他这个永兴军节度使就有名无实了,但他却没有想到,一旦他的军队驻扎大散关,岂不是成了一把匕首顶住我们腹部,随时可以狠狠捅我们一刀,我们怎么可能答应?”
  陈庆淡淡道:“看来我得派人去见一见郦琼。”
  “理由呢?”
  陈庆扬扬手中的信,“理由就是这封信,我和他联手排挤走吴嶙,我要汉中为缓冲地,他为巴蜀主将,只要他代替吴嶙,取巴蜀我就有七分的把握了。”
  蒋彦先眉头一皱,“就怕朝廷另外派人过来!”
  “不!一定是郦琼。”
  陈庆胸有成竹道:“他是代表韦太后的利益,之前形势危急,被吴阶抢走了话语权,现在金兵已撤,韦太后怎么可能再把巴蜀驻兵权让给别人?”
  张晓笑道:“经略使要夺取巴蜀,现在就可以提前布局了。”
  陈庆缓缓点点头,“我早已考虑过了,夺取巴蜀可以双管齐下!”


第五百七十章 开业
  下午时分,曹德来到了陈庆的官房,他被领进官房,抱拳行礼道:“卑职参见经略使!”
  “曹将军请坐!”
  陈庆笑眯眯请曹德坐下,又命手下上茶,“武学筹建得如何了?”
  曹德目前在协助关师古筹办武学,一旦武学开始,他就会出任副教谕,也就是副校长,另一个副教谕是杨元清,教谕是陈庆亲自出任,就由杨元清和曹德轮流负责管理日常事务,而关师古只是都监,相当于督学。
  “回禀经略使,校舍地址已经确定,校舍大概两个月时间就能造好,我们第一批将招收八十名学员,由统领以上将领推荐。”
  武学实行推荐制是陈庆拍板决定的,他的军队已达二十万,很多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领都渐渐有了自己的部下,形成各自山头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这样,将来南征北战,大将们才能独当一面。
  但陈庆要的是绝对忠诚,所以办武学很大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将领的忠诚度,进入武学读书就是陈庆的嫡系了,将来有更多机会得到重用提拔。
  “不一定非要等到校舍造好,可以采用搭建帐篷的方式,把武学先运作起来,锻炼学生体力,培养武艺等等,按照上次批复的章程来办。”
  “卑职明白了,回去立刻安排!”
  陈庆又笑问道:“你对郦琼了解有多少?”
  曹德不知道都统为什么会问郦琼的事情,他还是照实道:“卑职和郦琼不是很熟,他是刘光世的心腹,平时就趾高气扬,盛气凌人,所以大家也不愿理睬他。”
  陈庆点点头又道:“你的手下有和他熟悉的人吗?”
  曹德凝神想了想,笑道:“还真有一个,是一名都头,和郦琼是同乡,还是一个村的,两人关系很熟。”
  陈庆大喜,连忙道:“这名都头你把他交给我,我要用他。”
  ……
  曹德走后,时间已经不早,陈庆便收拾一下,起身回府了。
  回到后宅,却意外看见女医师正在陪同妻子缓缓散步,吕绣保胎一个月,基本上成功了,现在她需要稍微运动,来慢慢调整胎位。
  在后面跟着余氏姐妹二人,她们看见陈庆,美眸都同时一亮,又连忙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
  也是因为她们身份还没有转正为妾,名不正言不顺,她们从骨子里惧怕夫人吕绣。
  在她们身后还跟着女护卫陶七娘和陶八娘,两人皮肤更黑了,长得像两截铁塔一样,虽然吕绣想在陈庆的亲兵中给二人找两个夫婿,可亲兵们听说是这两个女阎罗,吓得他们纷纷找借口,已经成婚或者已经订婚云云,估计两女也嫁不出去了。
  要是给余家姐妹找夫婿,保证亲兵们个个都说自己单身,可惜这两个美人轮不到他们。
  “夫君,这边!”吕绣高兴向夫君挥挥手。
  陈庆笑着走上前,“今天起色好像不错!”
  “今天走一走,感觉很舒服,身体没有之前那么沉重。”
  “我陪你走走吧!”
  陈庆陪着妻子缓缓而行,吕绣一指前面的小山,“那边我还没有去过呢?夫君陪我去看看。”
  陈庆看一眼女医师,女医师面无表情道:“可以去,但不能爬山!”
  陈庆搀扶着妻子沿着小路缓缓而行,很快来到丘陵区,很多高官权贵的大宅内都有会这么一座回归自然的人造山丘,上面种满大树,尽量营造一种古树通幽的意境。
  陈庆的府宅是行宫,是皇帝巡视西北下榻之地,所以他府宅这座假山其实是真山,高约三十丈,有条缓坡徐徐上山,山腰处还有清泉和水潭,路两边是一棵棵十几丈高的参天大树。
  山顶还有一座三层阁楼,不知用什么木料修建而成,据说夏天没有蚊子,最高处是一座白玉亭,站在亭子内可以俯览全城。
  医生不准上山,陈庆只得扶着绕行一圈山脚林荫道,然后往回慢慢走。
  “我可能最近要去一趟汉中。”
  吕绣连忙问道:“最近是什么时候?”
  “月初吧!”
  吕绣拍拍胸口笑道:“那还来得及。”
  “怎么了?”陈庆诧异地笑问道。
  “师父的易安茶馆要开业了,你也知道这里面有七成份子是我的,师父请你去喝头道茶,我替你答应了,就是大后天。”
  陈庆点点头笑道:“问题不大,我让官员们都去捧场,以后就是茶馆常客了。”
  停一下,陈庆又笑道:“如果你还有余钱,现在倒是有一个赚钱的路子。”
  吕绣眼睛一亮,连忙问道:“什么路子?”
  “现在官方成立了商行,会成立十几支商队,然后大家都想参与,我也不反对,给官员们一个赚钱的机会。”
  “能赚多少?”
  “大概一年能赚四成的净利。”
  “那我投三万贯,一年岂不是赚一万两千贯钱?”
  陈庆摇摇头,“不能投这么多,最多只能投一万贯。”
  “那就投一万贯吧!”
  吕绣心有不甘,这时她忽然又想起一事,问丈夫道:“昨天杨柳儿来看望我,她怎么说我有一大笔钱,有好几万贯钱,是什么意思?”
  陈庆笑道:“应该是我和郑平合伙办商行,做南洋香料生意,我投了一万五千贯钱,这么几年下来,应该积累不少了,我让郑平继续买船,扩大规模。”
  “那朝廷知道吗?”
  陈庆摇摇头,“这是郑家的生意,上面看不到我的名字,甚至连郑平的名字都没有,商行是用他父亲的名义开设的,其实也是他父亲在帮忙营运。”
  “现在有多少船只?”吕绣的好奇心很重。
  “年初的时候,郑平给我说过一次,大概有十三艘。”
  “才十三艘船啊!”吕绣大失所望。
  陈庆哈哈大笑,“你以为是渭水上的货船吗?那可是海船,每一艘都可以运载万石,能容纳千人,站在它面前,我们就像蝼蚁一样。”
  吕绣吐吐舌头,这时,女医师在身后轻轻咳嗽一声,吕绣立刻被提醒,笑道:“我安胎已经成功了,不好意思再让夫君睡书房,今晚夫君就搬回来吧!”
  后面余氏姐妹腿一软,差点同时摔倒,陈庆只得干笑一声,“其实睡书房也没关系,我怕夜里惊扰娘子。”
  吕绣不露声色在陈庆胳膊上狠狠掐一把,笑道:“搬回来吧!有夫君在身边,我睡得更安稳一点。”
  “呵呵!那就搬回来吧!”
  陈庆笑得很尴尬,他哪里知道,女医师慧眼如炬,看出陈庆这一个多月纵欲过度,便提醒了吕绣。
  吕绣这才知道二女把自己的话当耳旁风,将她们狠狠训斥一通后,当即决定让丈夫搬回来。
  本来陈庆还想带余莲一起去汉中,这下他自觉地将这个要求吞回肚子里。
  ……
  傍晚时分,东大街上敲锣打鼓,喇叭吹震天响,有专门的队伍舞狮耍龙,热闹异常,易安茶馆正式开业。
  按照规矩,茶馆开业当天不对外营业,一般会请宾客来喝头道茶。
  大掌柜和八名伙计还是成纪县的原班人马,成纪县的茶馆卖掉后改为酒馆,新东主有自己的人,不需要这些伙计,李清照便写信把他们都召到京兆,给他们租房安顿下来。
  前来喝茶的宾客基本上都是经略府的高官将领,足有数十人,大掌柜早有安排,让伙计带他们一一入坐。
  陈庆的马车缓缓停下,大掌柜连忙迎上来,抱拳笑道:“欢迎宣抚使大驾光临。”
  陈庆微微笑道:“刘掌柜,好久不见了。”
  “以后还请宣抚使多多关照!”
  刘掌柜是知情人,茶馆真正的大东主是宣抚使夫人,在成纪县就是这样了。
  陈庆点点头,他又看了一眼招牌,黑底金边,字也涂金,‘易安茶馆’四个字苍劲有力,这是陈庆本人的手笔,陈庆又看了看斜对面,另一座茶馆正在建造中,那就是韦家的新龙凤茶馆了。
  “阿姑呢?”
  “东主在呢!宣抚使请。”


第五百七十一章 承诺
  夜色已深,喧嚣已过,曲终人散时,赵巧云敬了陈庆两杯酒,便微微有些不胜酒力,两名使女将她扶上陈庆的马车。
  “阿姑,你不一起走吗?”陈庆笑问道。
  “我还要收拾一下,晚点再回来,大官人,你把巧云送回去。”
  “放心吧!”
  陈庆坐上马车,却发现赵巧云的贴身使女不在。
  “阿姑,小满呢?”
  “她回去拿外套了,别等她了,你们先回去吧!”
  陈庆吩咐一声,“出发!”
  马车启动,平稳地向府宅驶去,李清照望着马车走远,心中轻轻叹口气,她苦心积虑地给小徒弟创造条件,在她看来,一只茶壶要配四只茶盏,陈庆身边已经有了三只茶盏,巧云能不能成为第四只茶盏,就看她自己的缘分了。
  马车里十分安静,月色时明时暗,赵巧云脸色苍白地靠坐在软椅上,陈庆望着她精致的脸庞和长长的睫毛,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怜惜。
  他想起了刚刚初见她之时,那么瘦弱,目光里充满了惊恐,她可是堂堂大宋公主,却仿佛是一只被遗弃的小猫。
  陈庆轻轻替她把脸上的秀发移开,却忽然感觉到一丝冰凉,原来是两颗泪珠落在他手上。
  紧接着泪珠儿如断线珍珠一般,扑簌簌从她微闭的眼睛里滚落,胸膛剧烈起伏。
  陈庆心中一痛,轻轻伸手把她搂住,将她靠在自己肩头,赵巧云伏在陈庆肩头,泪水更是汹涌而出,三年来憋在胸中委屈,都在这一刻倾泄出来。
  陈庆轻轻拍打她削瘦的肩膀,安抚着她的痛苦的内心。
  “大官人,我真的不可能吗?”赵巧云抹去眼泪,鼓足勇气问道。
  陈庆望着她凄楚动人的美眸,心中一软,点点头,“再给我点时间,我考虑一下怎么应对朝廷。”
  赵巧云乖巧地依偎在陈庆肩头,她知道自己的身份是最大的障碍,这不是她不承认就没有了,而是事实摆在那里。
  马车渐渐放慢速度,赵巧云的贴身使女小满手中抱着一件大氅,焦虑地探头向这边张望。
  “巧云,到了!”
  赵巧云立刻乖巧地坐起身,抹去眼角泪水,恢复了正常的恬静。
  陈庆暗暗点头,相比赵巧云的懂事乖巧,余氏姐妹还是稍稍任性了一点。
  陈庆忽然发现,赵巧云倒是一个很不错的女秘书人选。
  ……
  汉中已经被陈庆军队完全控制,刘璀率领两万大军杀到汉中,一路关隘的守军望风而降,这些伪齐军待遇差,而且还饱受歧视,现在女真军都被全歼了,他们怎么可能愿为女真军队殉葬?
  士兵纷纷开启关隘大门投降,一些将领想阻止,被愤怒的士兵杀死,刘璀几乎是兵不血刃占领了整个汉中。
  此时,汉中已经完全被熙河军控制,吴嶙的军队依旧还在剑门关以南,剑门关北面新建的老鹰关原本是伪齐军控制,现在也变成了熙河路宋军控制。
  吴嶙的军队已经无法北上一步,这让吴嶙大为恼火,他才派人去京兆送信,要求陈庆退出汉中。
  剑门关城楼上,吴嶙远远望着北方,目光凝重。
  使者早就去了京兆,但到现在没有看到一点效果,还是陈庆主动写信要求和他面谈,居然要和自己面谈,那使者起到什么作用?
  传闻陈庆已经处于一种半割据状态,吴嶙相信确有其事,他自己就感受很深,西军远离朝廷,山高皇帝远,朝廷本来就难以控制,如果军队能够自己解决军俸和粮食问题,那基本上就没有朝廷什么事了,是否拥兵自立,完全就是看主将对朝廷的忠诚度了。
  事实上,当朱胜非极度刁难他们的时候,吴嶙也悄悄说服兄长自主决策,不受宣抚司控制,这其实就是拥兵自立的前兆,只不过兄长吴阶不肯接受而已。
  刘光世过来夺权时,吴嶙再一次想到了拥兵自立,而这一次是被他兄长写信劝止住了。
  幕僚田毅在一旁道:“都统,恐怕陈庆不会把汉中交还。”
  “为何?”吴嶙看了他一眼。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需要汉中作为缓冲,他一定会担心出兵攻打河东之时,我们从后面端了他的老巢,夺取关中和京兆。”
  “怎么可能?”
  吴嶙不满道:“我是哪种不顾大局的人吗?他去和金兵作战,我在背后插刀,那我岂不是和金国同党?”
  “将军或许不会,如果朝廷把刘光世再调回来呢?陈庆肯定会担心这一点。”
  吴嶙点点头,幕僚说得对,自己不会,但别人就难说了,尤其是刘光世那种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陈庆怎么可能不防?
  “那依先生之见呢?”
  “其实卑职是想说,既然拿不回汉中,那就不用去和陈庆见面了,会惹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人可是盯住都统呢!”
  吴嶙当然知道,田毅说的有人是指谁,副将郦琼,刘光世的心腹,刘光世被调走时,却没有把他带走,把他留在了巴蜀,成为自己的副将,也成为自己手下一大刺头。
  平时阴奉阳违就不用说了,关键是他的存在,意味着刘光世对巴蜀不死心,还想回来,让吴嶙一直对他很警惕。
  吴嶙沉吟半晌道:“既然约好了后天面谈,那还是要谈,我既然问心无愧,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就怕天子昏庸,听信谗言,要把都统调走。”
  吴嶙笑了起来,“其实我还不想在巴蜀呆下去了,陈庆夺取了陕西路,巴蜀就成了大后方,我呆在这里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去淮河一线抗金杀敌。”
  田毅见吴嶙心意已决,便不再多劝,毕竟他只是担心,而陈庆已经抵达汉中,不能因为一种担心而拒绝与陈庆会面,这可是重大失信,后果十分严重。
  ……
  上午时分,三千骑兵护卫着陈庆抵达了西城,西城县位于金牛道的南入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目前被陈庆的军队控制。
  这座县城陈庆很熟悉,他来过多次,城内不大,长驻居民不足两千人,金兵占领汉中后,大部分居民都南撤了,只剩下一些老弱没有离去。
  就在陈庆刚刚抵达西城,远处就传来号角声,吴嶙带着三百余名亲兵赶来了。
  “吴都统,好久没见了!”
  陈庆大笑着迎上去,吴嶙也笑着上前,两人热情地拥抱一下。
  “经略使短短两三年就开打了西北局面,令人感慨,也令人敬佩!”
  陈庆摇摇头,诚恳地说道:“西北拉锯战打了六年,歼灭女真军队数十万,我们也付出十万人的代价,没有这些积累,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