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启应连忙起身,躬身道:“回禀朱相公,去年川陕宣抚司交来一个大概人数,熙河路六州一府大约三十万人左右,但这只是估算,熙河路并不在我们手中。”
众人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朱胜非着实有点尴尬,去年川陕宣抚使就是他本人啊!结果户部给出了他提供的数据。
这时,知枢密事徐先图也起身道:“陛下,张相公说得有道理,熙河路的军俸是控制在朝廷手上,陈庆确实负担不起额外的军费开支,这其实就是朝廷对熙河路的一种掌控,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种控制,所以枢密院从不担心陈庆会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徐先图的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陈庆的蛋蛋被朝廷捏着呢!他敢不听话,就扯一扯,保准他求饶。
吕颐浩眉头微微一皱,张浚和徐先图说得对啊!陈庆怎么负担得起一万人的军费?
他脸色微微有些不自然了,他想到了一件可怕之事,难道陈庆在私下铸钱?
这时,赵构看了一眼众人,缓缓道:“巴蜀招募民夫屯田之事就到此为止,朕相信陈都统一定是早早送出了奏折,然后再派人去招募,正如陈都统在奏折中所说,他必须赶在冬小麦播种前把劳力招募到,只是因为路途太远,那边已经招募完了,这边奏折还没有送到,情况特殊,此事情有可原。”
天子已经定调,情有可原,那么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
众人纷纷起身退下,秦桧和朱胜非二人很无奈,只得起身回朝房,没想到官家居然是在替陈庆说话,着实让他们失望。
这时,一名小宦官上前低声道:“官家请二位相公去一趟御书房。”
……
御书房内,赵构正负手来回踱步,一脸凝重,廷议上的轻松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御案上放着一份川陕宣抚使卢法胜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也是昨天下午送到的,和陈庆的奏折几乎是同时抵达临安。
卢法胜在报告中详细讲述的熙河路的现状,比如扩军、建城、东征德顺州、西讨巩州和临洮府,和西夏军的几场激战,派人开采硝石矿,用战俘开采铁矿等等。
至于任命知州、知县这些都是小事了。
在这份报告中,赵构看到了一个唐朝节度使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宋朝节度使,宋朝节度使可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说,大宋建国之初为限制节度使权力而定下的种种条条框框,在陈庆这里都被突破了。
这让赵构又惊又怒,同时也深为焦虑,撤换陈庆,这当然是最好的办法,但赵构也有点投鼠忌器啊!
这时,门外有宦官禀报,“秦相公和朱相公来了!”
“请他们进来!”
片刻,秦桧和朱胜非快步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参见陛下!”
“赐坐!”
“谢陛下!”
秦桧和朱胜非坐下,赵构淡淡道:“今天廷议,两位相公似乎有不同的意见?”
秦桧顿时急道:“陛下,招募一万青壮去屯田,这话恐怕只能哄骗三岁孩童,这肯定是募兵,不容质疑,募兵就募兵,微臣也并不反对,微臣担心的是朝廷的制度被破坏,武将必须由文官制约,没有这个制约,武将就会无法无天,以至于中唐之祸再现。”
赵构一阵沉默,秦桧的话说到他心坎上了。
朱胜非也道:“陛下,微臣很了解陈庆此人,嚣张狂妄,目中无人,陈庆进京时,微臣曾经派人去暂代秦州制置使,却被他派人冒充伪齐军给杀了,此人做事没有底线,心狠手辣,陛下若不及早铲除他,迟早会成为大宋祸患。”
赵构点点头,“两位相公的担忧朕完全理解,朕也很清楚陈庆在西北的所作所为。”
说着,赵构取过卢法胜的秘密报告递给了秦桧二人,秦桧接过报告,心中便猛地一跳,这是川陕宣抚使卢法胜的秘密的报告啊!居然绕过了朝廷,显然张浚也不知情,要知道川陕是张浚的地盘,卢法胜可是张浚推荐的宣抚使。
秦桧立刻意识到官家暗渡陈仓,早已把卢法胜暗暗捏在手中了。
朱胜非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秦桧那样高兴,他出任川陕宣抚使时对卢法胜打压极深,两人几乎已经反目成仇了,如果卢法胜将来入朝为相,他岂能不报复自己?恐怕他比张浚更狠。
赵构负手走了几步,一脸忧虑道:“你们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任由下面的人蒙骗?朕心中其实跟明镜一样。”
秦桧和朱胜非面面相觑,原来官家什么都知道。
秦桧小心翼翼道:“卢法胜说,陈庆在用西夏战俘开采铁矿,但微臣认为,陈庆手中有大量缴获的兵器,他并不缺铁,他一定是以铁矿为掩护,开采铜矿铸钱,否则他募兵哪里来的钱?这才是关键,微臣建议立刻派使者赶赴秦州核查铁矿,以此为突破口。”
赵构摇摇头,“如果事情可为,朕在廷议时就说了,不管是铜矿还是铁矿,都严重违反了执节者不得擅自采矿的禁令,朕有顾虑啊!”
“陛下有什么顾虑?”
赵构叹了口气,“朕担心相逼太甚,他会投降伪齐,以他的本事,川陕就彻底完了,此事必须从长计议,希望两位相公能理解。”
秦桧眼珠一转道:“微臣理解陛下的难处,但也不能放任陈庆的肆意妄为,微臣建议可以从吕颐浩着手,让他把陈庆诱回临安,同时陛下再暗中扶植接替陈庆的人,一旦陈庆离开,就取而代之,微臣认为这是最佳之策。”
朱胜非也深为赞同道:“秦相公之策完全可行,望陛下考虑。”
赵构缓缓点头,秦桧也说得有道理,虽然不能逼之过份,但也不能眼睁睁看他坐大,必须要有所作为。
第四百五十二章 升级
十二月也是熙河路的寒冬,进入十二月后连下三场大雪,天地间都变得一片苍茫。
这天上午,陈庆带着数千士兵在县城西南抢救两百多座被大雪压塌的危房,这些房屋在金兵纵火烧城中幸存下来,却抵不住大雪的重压,一夜之间坍塌了数百间屋子。
士兵们忙碌了整整一夜,把绝大部分被困压的人都解救出来,并在每户人家旁边扎下一顶帐篷,安置这些暂时无家可归者。
陈庆在四更时分便赶到了现场,指挥数千士兵搬运挖掘,将一根根屋梁搬开,将大块的砖石抬走,受伤百姓被抬出来,紧急止血包扎。
天色终于大亮,士兵们喊着号子,将最后一座房屋被压塌的泥墙抬了起来,这是最严重的一户人家,整面墙都倒塌了,恰好是卧室的位置,估计下面的人难救了。
有士兵大喊,“下面是大梁,大梁斜压在床上!”
所有人的心又生一线希望,大梁是斜压的,或许能顶住沉重的墙。
“出来了!出来了!”
先抱出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孩子吓得哇哇大哭,紧接着又抬出一个妇人,妇人身上衣裳少,众人用被子裹着她,她和孩子都吓坏了,但万幸的是居然没有受伤。
最后是一个男子,他趴在妻儿身上,保住了他们的性命。
男人浑身是血,大家都觉得生还的可能性不大了,忽然有人大喊:“还活着,快抬出去!”
众人七手八脚,一起将重伤的男子抬出来,用被子裹住送去包扎,四周士兵百姓都一片欢呼。
全部救援结束了,只受伤了三十余人,却万幸没有死人,简直不可思议,让大家怎么能不欢呼。
这时,杨元清上前对陈庆道:“都统回去吧!这边有卑职负责,医师不是说这两天夫人可能要生了吗?”
“今天应该可能性不大,我出来时,她还好好的。”
陈庆话音刚落,一名府中使女慌慌张张跑来,“老爷,快回去吧!夫人马上要生了。”
陈庆吓了一跳,急问道:“叫产婆没有?”
“早就请了,管家请老爷速速回去!”
陈庆吩咐杨元清几句,调转马头向自己府中奔去,十几名亲兵跟随着他。
不多时便赶到府门前,陈庆翻身下马,向府内奔去,府内也乱成一团,下人使女们都在奔跑,几名使女拎着热腾腾的滚水桶向后宅快步走去。
陈庆隐隐听见有人大喊:“生了!生了!”
陈庆心中更急,刚跑到中庭,管家婆迎面上前拍手笑道:“恭喜老爷,夫人生了一个小官人!”
陈庆大喜,娘子生了一个儿子,他急问道:“夫人怎么样?”
“老爷放心,母子平安!”
陈庆顿时长长松一口气,其实两个产婆经验丰富,前两天就说妻子胎位很正,应该能顺产,所以他才半夜赶去参与救灾。
几名使女拎着热水桶来了,管家婆急道:“快跟我来!”
陈庆也想跟进去了,却被管家婆拦住了,“老爷请稍候,这时候不能进男性,等收拾停当后,老爷再进去!”
陈庆点点头,“告诉夫人,我就在中庭这里。”
陈庆来到大堂上,心中激动得难以平息,坐也坐不住,在大堂内来回疾走,自己竟然有儿子了,有后代了,他心中洋溢着一种难以言述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大约等了半个多时辰,余樱跑来笑道:“公子,夫人让你过去。”
“你看到小家伙了?”
“看到了,粉粉嫩嫩的,好可爱!”
陈庆笑得嘴都合不拢,快步向后宅走去。
“公子,在这边!”
余樱带着陈庆来到院子,陈庆挑开厚厚帘子进去,只见余莲和乳娘在外间忙碌铺床,乳娘姓王,本地人,乳汁充足,便过来帮忙带孩子,她主要负责夜间带孩子。
余莲笑着向里屋指了指。
陈庆走进里屋,屋子里温暖如春,靠窗边是一张雕花床,妻子吕绣便躺在床上,身上盖着厚厚的被褥,脸色有些苍白,目光中洋溢着喜悦,她身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襁褓。
吕绣见丈夫进来,竖手指嘘了一声,指了指孩子小声道:“刚吃过奶,睡着了!”
陈庆蹑手蹑脚上前,静静地看着眼前孩子,皮肤非常粉嫩,脸上还有褶子,但眉眼间却明显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喜悦充斥着他内心的每一个角落。
“长得很像我啊!”
“是啊!我师父就说是个缩小的节度使。”
“夫君,祖父给小家伙起的名字可以用吗?”吕绣小声问道。
吕颐浩给他的重外孙起了个名字叫做陈忠,字安国。
这个名字陈庆不喜欢,他摇摇头道:“我觉得你师父给他起的名更好一点。”
李清照给陈庆的儿子起名陈鼎,但吕绣不喜欢,她觉得太沉重了。
“还是夫君给他起个名字吧!应该由父亲给儿子取名。”
陈庆想了想道:“他在成纪县出身,成纪县以前叫冀城,那他就叫陈冀,字安国也可以。”
吕绣欢喜道:“那就叫陈冀,乳名叫甘泉怎么样?”
陈庆和妻子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睡梦中,小家伙的小嘴儿乖巧地打了个哈欠,捏着的小拳头露在襁褓外。
陈庆把小手指放在儿子的小拳头上,小手居然轻轻捏住了,这一刻,父子二人的血脉骤然相通了,陈庆心中涌起一种强烈的父爱,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
……
一连三天,陈庆都在和妻儿的其乐融融中度过,儿子很贪睡,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熟睡中度过,醒来也是要找母亲喝奶,吕绣的奶水不多,奶孩子的任务便落在乳娘身上。
陈庆索性让乳娘一家也住进了府内,乳娘的丈夫是个老实人,不怎么说话,以赶牛车为生,陈庆便聘他做了府上的第二个车夫。
三天后,陈庆又恢复了忙碌,他回到官署,节度府的官员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他在儿子出生的第二天,便拿出五千贯,赏给了三军和官员,差不多每个人都能拿到一百文钱。
按照风俗,他用两个红蛋配上一百文钱,送给了左邻右舍,这三天,成纪县的上上下下都在谈论陈庆刚出生的儿子。
陈庆在官房内坐下,王浩便匆匆赶来求见。
“现在有一个难得机会,都统要不要实施重大计划?”
“什么机会?”
“对方已经不满足杨奇的情报,要求杨奇搞到绝密情报,正好张轩请了三天假,他的职责和杨奇的一样,张晓便让杨奇过来帮忙三天,这样杨奇就有机会接触到绝密情报,这个时候杨奇搞到绝密情报,对方就不会怀疑了。”
陈庆点点头,杨奇给西夏人做事已经一个多月,提供了二十几份情报,鱼饵已经给足,时机确实已经成熟,下面便开始钓鱼了。
他从抽屉里去取出了一份绝密情报,淡淡笑道:“就是这份绝密情报,我准备了很久,务必让杨奇得到它。”
……
第四百五十三章 绝密
在熙河军的情报体系中,甲等情报属于重要情报,但甲等情报上面,还有一类情报,叫做绝密情报,绝密情报知道的人更少,只有陈庆身边高层才有机会接触。
杨奇作为普通从事,知道甲等情报已经是他的职权上限,他不可能接触到绝密情报。
但窦清已经不满足于甲等情报了,早在半个月前便催促杨奇想办法搞到绝密情报,哪怕不惜代价他也要搞到一两份。
这一个多月,窦清搞到了二十几份重要情报,他在西夏的地位陡然上升,就连西夏皇帝李乾顺也开始关注他了。
但窦清心里也清楚,他提供的情报数量足够多了,但质量还欠一点,如果能得到一两份绝密情报,很可能他就有希望得到提升了。
但想拿到绝密情报谈何容易,除非他铤而走险,对张晓、蒋彦先等人下手,或者对朱遂和张轩下手,但这些想法都不现实,风险巨大,很容易把他们老底都赔进去,陈庆手下的内务营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这天中午,窦清正在房间里看账本,一名伙计在门口道:“掌柜,那位杨从事又来了,老地方!”
连窦清的手下都对这个杨奇有点无语,之前哭着喊着不肯配合,这会儿完全被钱财俘虏了,贪财的本性暴露无遗,三天两头往酒楼跑,简直就不要脸了,让众伙计着实鄙视他。
窦清连忙起身,他倒不鄙视杨奇,虽然要钱狠了点,但他也拿到了二十几份重要情报,基本上让他把陈庆的老底摸透了,让他得到了天子的赏识,花了一百多两银子还是很值。
他知道这段时间杨奇在走张晓的关系,张晓的母亲喜欢滋补养生,窦清便从一个商人手中买到三两上好的冬虫夏草,让杨奇作为礼物送给了张晓的母亲。
窦清走进房间笑眯眯问道;“怎么样,有收获吗?”
才一个多月,杨奇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人长胖了,脸色红润了,腰也挺直了,更重要是,他整个人都钻进钱眼里,完全成了金钱的俘虏。
杨奇正在自斟自饮,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嘿嘿笑道:“三两冬虫夏草还真是立竿见影,今天一早张晓把我找去,让我接手张轩三天,他告诉我,这是在节度使面前露脸的机会,让我要抓住这个机会。”
窦清大喜,“让你做书令使了?”
“不是书令使,只是给我一个在节度使面前露脸的机会,其实三天时间并不需要谁来暂代,张轩的手下就可以把事情办好,张晓只是给我一个机会而已。”
窦清对这个不感兴趣,他只关心能否搞到绝密情报,他连忙问道:“我要的情报,绝密级的,你这次能搞到了吧!”
杨奇摇摇头,“按理是不会让我碰绝密级的情报,我的资格还不够,不过我会想办法偷偷搞到一两件情报,但我想知道,这种绝密级的情报我能拿到多少?”
窦清心中暗骂一声,果然三句话不离钱字,这个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