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慕清颇有决断,他当即决定放弃将计就计的想法,把三千军队全部部署上城,所有士兵手执弓弩,严阵以待。
李慕清望着远处的黑暗中一片树林,树林紧靠官道,他估计西夏军队就躲在树林内。
八千西夏军主力确实就在树林内,主将叫做李苛,是一名西夏皇族,也是西夏征南副元帅。
他率一万大军从镇戎州南下,企图控制除了陇干县以外的德顺州,他刚到隆德县,便得知宋军骑兵北上,已经攻占了陇干县。
但李苛也同时得到消息,一千宋军骑兵正向隆德县奔来,他当即立断,派人两千人伏击一千宋军骑兵,用调虎离山之策把陈庆主力调离陇干县,给他和陇干县城内的探子里应外合创造条件。
李苛眯着眼望着黑黝黝的西城门,距离信号发射已经过去了两刻钟,但城头一点动静都没有,甚至城头守军都没有出现慌乱。
他们发射火箭,肯定会惊动城内的守军,守军增加防御人手也是必然,城内的探子就是要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差夺取城门,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会太长,最多一刻钟。
现在两刻钟过去了,依旧没有动静,只能有一个解释,城内守军失败了。
李苛也不再耽误时间,当即立断道:“执行第二个方案!”
他的第二个方案便是如果夺取城门不成功,就在西城附近伏击撤回来的宋军,就像他在隆德县伏击宋军一样。
这一招还是陈庆教他的,在城池附近伏击敌军更容易得手,虽然他已经用过一次,但他相信宋军还会再吃第二个大亏。
一万军队迅速掉头离去,赶往十里外的怀杏谷,李苛早就发现,怀杏谷是一个伏击的好地方,下方是官道,两边低缓的斜坡上长满了松树林,从松林到官道距离约一百步,正好是弓箭的最佳射程。
时间渐渐到了两更时分,陈庆的军队终于从北方回来了,李苛得到了消息,对方的速度很慢,但已经在十余里外,正向怀杏谷而来。
“全军做好准备!”
李苛刚刚下达了命令,忽然后面传来一阵骚乱声,李苛一回头,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只见后面山坡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松林燃起了大火,正迅速向这边蔓延。
紧接着对面山坡上也开始起火了,这里本来山口,夜里风更大,火借风势,加上松木多油脂,一瞬间便有几十棵树木点燃了。
李苛情知中计,当即令道:“立刻向南撤退!”
‘呜——呜——’
撤退的号角声急促吹响,黑暗中大批西夏军士兵冲出森林向官道奔去,又浩浩荡荡汇集着向城池方向撤退,但还是有不少西夏士兵被烈火包围,无路逃生,最后葬身于火海之中。
……
陈庆率领此时已在怀杏谷以北十里外,他望着远处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这是赵小乙率领斥候营点火成功了。
这时,远远传来号角声,西夏军应该撤退了。
陈庆沉吟片刻问斥候道:“这里可以近路绕到西面去?”
斥候抱拳道:“回禀都统,有一条山谷可以绕过去,就在西面五里外。”
陈庆又看了看夜空,月朗星稀,一轮皎洁的月色将大地涂上一层银光,地面情况清晰可见。
骑兵作战受天气影响很大,尤其是夜晚,如果是阴雨天,骑兵基本上就不能行动了,战马看不清地面,很容易踩空或者踩到碎石伤了马蹄。
这也是秦直道的平整度要求十分苛刻的缘故,便于骑兵夜晚疾速行军。
但如果夜晚月色很好就没有问题,比如今晚,月光极为皎洁,地面碎石和坑洞都清晰可见,战马完全可以避开,使骑兵发动夜战的最好机会。
不多时,五千宋军骑兵进了山谷,山谷不宽,但路面很平整,由东北向西南走向。
陈庆率领速去骑兵加快速度,向西南方向疾奔而去。
……
李苛大军撤退十分仓惶,就像做贼被人发现一样,冲出怀杏谷便向西疾速撤退,他们必须撤退到三十里外才能进入安全地带。
刚刚奔出约二十里,李苛喝令军队停止前进,他准备整顿军队,这一带全是丘陵山谷,他感觉到了一种危险的气息。
他的队伍拉得太长,足足有七八里,很容易被人伏击,但怕什么偏偏就会来什么,刚有这个想法,后面军队一阵大乱。
李苛也隐隐看见,一支数千人的骑兵从侧面山谷杀来,将西夏军切为两段……
皎洁的月光下,骑兵疾速奔跑,战刀寒光闪闪,杀得西夏士兵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西夏士兵恐惧万分,大喊大叫,四散奔逃,好在这一带不是平原,都是低缓的丘陵山地,很多西夏士兵都向山岗上逃去,这是躲过骑兵追杀的唯一办法。
月光下,李苛看见了手执方天画戟的宋军主将,这应该是敌军主将陈庆,曾经斩杀过完颜娄室,对方似乎也发现了他,纵马率军杀来。
李苛心中十分惶恐,不敢和宋军交战,带着百名亲兵狂奔,渐渐逃脱了宋军追杀……
天亮时,李苛逃出了四十里外,身后只有十几人跟随,等到中午时分,陆陆续续逃来了两千余士兵,他不敢再等下去,带着残兵向北撤离。
陇西县和陇干县之战使西夏军东西两线皆失利,原本是囊中之物的巩州和德顺州皆被宋军夺走,损兵折将一万余人。
西夏朝廷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西夏皇帝李乾顺下旨,从静塞军司、嘉宁军司,左厢神勇军司等五个军司调集五万精锐大军开往兰州,并从兴庆府调集十万民夫,运送三十万石粮食以及大量军用物资前往兰州。
李乾顺同时罢免了两名皇族李兴恙和李苛征南正副元帅之职,改任大将军曹保宗为征南元帅统领七万大军,准备和陈庆争夺熙河路。
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救
中原的战役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扭转,李横率领两万宋军佯攻汝州,却派一万军队急行军三天直扑许昌,打了伪齐军一个措手不及,在许昌近郊击败了禁军大将李愕的三万军队。
这时,宋军的临时停战协议到期,岳飞、张俊和韩世忠同时出兵渡过了长江,攻打江淮。
岳飞率两万大军从铜陵渡江杀入安庆府,张俊率五万军从健康府渡江杀入真州,韩世忠率三万军从江阴渡江杀入泰州。
张俊和韩世忠准备从东西两侧合围扬州重镇。
这次北伐得到了天子赵构的全力支持,目的是要夺取江淮地区,把宋金分界线推到淮河以及桐柏山、伏牛山一线,这样江南地区就得到了宝贵的战略缓冲。
御书房内,吕颐浩和赵鼎都在劝说天子赵构召回李横,或许是受到三大都统刺激的缘故,李横有点冒进了,他率领两万军队从许州杀进开封府,直扑汴梁,连连击败阻拦他的伪齐军,已经杀到汴梁近郊。
“陛下,微臣并非不想夺回汴梁,但微臣绝不赞成这样孤军深入,没有后勤补给,没有军队支援,很容易被敌军截断退路而全军覆灭,这样的战例历史上比比皆是,鲜有成功者,恳请陛下以两万将士为重,迅速召回李横!”
苦劝天子的大臣自然是吕颐浩,是他提出了从襄阳派军队北上的方案,现在眼看局势有点失控,他也有点急了,现在与其说他是在劝天子撤军,不如说他想撇清责任。
“陛下,汴梁是贼子刘豫盘踞之地,一旦他的根基感受到危险,他一定会向金兵求救,金兵过早出兵,会破坏我们的北伐大计,微臣再次恳请陛下立刻召回李横。”
吕颐浩再三苦劝,赵构却犹豫不决,吕颐浩固然说得有几分道理,但这可是第一次距离夺取汴梁这么近,哪怕攻下汴梁两三天,把宗庙中的列祖列宗灵位请回来,都让赵构心满意足。
这就是他没有立刻答复吕颐浩的缘故,赵构有点动心了,他其实并不在意两万将士的死活,他更在意能否夺取汴梁。
从李横北伐的战绩来看,到现在未败一战,可见伪齐军的战斗力极弱,不堪一击,难怪陈庆在西北和荆襄能够屡败伪齐军,是自己把伪齐军想得太强了。
吕颐浩还想再劝,赵构摆手止住了他,“朕明白吕相公的担心,虽然方案是吕相公最早提出,但朕并不需要吕相公为它承担任何责任,就让李横去试一试,哪怕失败了,我们也能总结经验教训。”
这时,一直没有吭声的张浚道:“陛下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既然已经攻到了汴梁,索性不妨试探一下汴梁的防御情况,如果能够夺取汴梁,甚至斩首刘豫当然好,就算夺取汴梁失败,也同样能震慑伪齐国,震慑那些为伪齐卖命的人,而旦就算失败,也可以迅速向南撤退,损失不了多大,甚至微臣还有个大胆的想法。”
“什么想法?”赵构饶有兴致问道。
“岳飞军队已经进入安庆府,据微臣所知,伪齐在江淮东路的军队都已调集至蔡州确山一线,和唐州的宋军对峙,如果岳飞能迅速杀到蔡州,前后夹击击败伪齐军,他再顺势北上接应李横,搞不好中原的局势就会完全扭转。”
吕颐浩暗暗叹息,张浚还是书生啊!总把事情想得那么美好,刘豫一定向金国求救,金国也绝不会容忍中原有失,肯定会派大军南下,那时形势就完全不同了。
但吕颐浩也知道,官家就喜欢听这样的话,很顺耳,又有道理,自己再说下去就让官家反感了,好在官家已经表态和自己无关,他也没有必然再当恶人。
吕颐浩及时的沉默了。
赵构见吕颐浩不再反对,心中大喜,立刻令道:“传朕旨意,要求岳飞尽快消灭蔡州伪齐军,北上接应李横军队!”
赵构又下旨册封李横为陈留郡公,表彰他北伐攻到汴梁,同时,赵构又任命相公张浚为江淮观察使,总管北伐军政。
……
汴梁皇宫内此时也是乱作一团,李横兵临城下,吓得伪齐帝刘豫面如土色,急着要放弃汴梁迁都济南,被众大臣劝止。
御书房内,宰相张孝纯和太子刘麟都在劝说刘豫向金国求救。
刘豫一时沉吟不语,尽管他十分害怕李横兵临城下,但向金国求救也不遂他的本意,原因很简单,金国把中原托付给他,他却守不住,他存在意义就没有了,他很担心金国会由此废了他。
太子刘麟却没有想那么多,他心急如焚道:“宋军大举北伐,吞并江淮也就罢了,就怕他们贪心不足,继续北上中原,从李横军队长驱北上就能看出,他们不会止步于淮河,父皇,光凭我们是顶不住三路宋军,必须要向金国求援。”
张孝纯也劝道:“陛下,我们耗费了大量资源支持金国的川陕战略,中原地区反而投入不足,这一点金国也知道,如果我们抵挡不住宋军进攻,只能把全部兵力撤出陕西,金国肯定不会同意,那么金国就有义务来支援我们,这个利害关系给他们讲清楚,他们一定会来救援,别人可以不来,但完颜昌一定会来。”
“好吧!”
刘豫终于下定决心,“朕这就派人去找完颜昌求救!”
……
秦州成纪县已经修好了大半,七成的官房都已经建造完毕,还有一小部分官房和民舍没有造好,而这时,秋收已经开始了。
去年德顺州遭了旱灾,减产三成,今年恢复往年的粮产,而秦州水源充足,只要不遇到兵灾,正常耕种都不会减产。
这时民夫们纷纷回家收小麦,而与此同时,宋军也开始招募军队,条件很优厚,军俸每月一千五百文,打胜仗另有赏赐,如果伤残,给二十贯抚恤钱,加十五亩上田,如果阵亡,则给三十贯抚恤钱,另加三十亩上田。
条件让人极为动心,短短几天时间便招募了六千人,陈庆将练兵交给了刚调回从成纪县的牛皋。
陈庆任命呼延通为巩州兵马使,率三千军队驻守淮西县,任命何宗申为德顺州兵马使,也率三千军队驻守陇干县。
此人陈庆的兵力总数已达三万人,粮食自筹,但每月五万贯的军俸是由川陕宣抚使司负担。
随即成纪县大部分的工程完工,陈庆也终于有了一座和他身份相匹配的官邸,官邸占地约十二亩,分三进三院。
吕绣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了,开始显怀,这天上午她带着一群女人来看自己的新宅。
给她们当向导的正是知县吕纬,他带着众人来到府门前笑道:“其实还没有完全做好,大街上刚铺了石板,准备种树,外墙还要再粉刷,府宅内也没有全部完工,主要是后花园,今天只是看看,真的搬家,恐怕还得再等一个月。”
吕绣抿嘴笑道:“二哥,我们就是来看看,真要搬家还得收拾半个月呢!”
“好!我带大家进府宅去看看。”
吕纬带着众人进了府宅,他对众人笑道:“这座宅子格局很中规中矩,我不介绍大家都知道,进门是照壁,后面通往中庭的走道,两边门进去,左边是下人房舍,有几十间,右边则是厨房、仓库、马厩等等,但马厩必须从外面另一扇门进去,我们现在去中庭。”
吕纬带着众人来到中庭,中间是一个很大的花坛,应该种一株大树,但还没有种,前后左右都很宽敞,就像寺院大雄宝殿前面广场的感觉。
“中庭正面是主堂,两侧是客堂和各种起居房、饭堂等等,有十几间屋子,重点是两侧的院子。”
吕纬指着远处两边的侧门笑道:“两侧各有一座院子,一般是亲兵院和幕僚院,都统说他没有幕僚,东边幕僚院就是给易安居士居住,里面会开一扇小门通往后花园。”
吕绣忽然想起一件最最重要的事情,急忙问道:“二哥,府宅内有水井吗?”
第四百二十二章 管家
在甘泉堡是没有办法,他们必须去河边打水,但如果在成纪县还和甘泉堡一样,他们这日子就难过了。
吕纬微微笑道:“整个府宅内一共有八口水井!”
“八口水井?”
这个答案让吕绣又惊又喜,她的水缺乏焦虑症可以治愈了。
后院还散发着浓浓的油漆味,他们就没有进去了。
走出府宅,吕绣又笑问道:“我托李梅给你说的事情,你帮我留意没有?”
吕纬有点头大,“小妹,你就安心生孩子吧!就别折腾了。”
李清照忽然问道:“绣儿,是不是给我找茶馆的事情?”
“正是,我让二哥找店铺呢!”
吕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易安先生要开茶馆!”
吕绣笑道:“我师父觉得无聊,我们一商量,不如开一家茶馆,我们就有地方消遣了。”
吕纬连忙点头,“没问题,我找一座地段好的二层大铺子,二妹是租还是买?”
吕绣点点头,“我想买下,以后搬家了,还可以卖掉。”
“我知道了,我手头有好多空铺子,价格按照市价,但地段和铺子随你们挑选。”
这时,一对中年夫妇走了过来,给吕纬行一礼,“参见县君!”
吕纬指了指二人,对妹妹吕绣道:“这对夫妻是前通判王淮府上的二管家和管家婆,叫田文礼,妻子姓温,本县人,王通判父亲去世后,就不用那么多下人,他把这对管家夫妇介绍给了节度使,节度使说让你决定。”
吕绣有些为难,“可是我们还没有使女仆妇。”
“这个不用担心,这里不是甘泉堡,使女仆妇很好找,一般是先把管家定下来。”
陈庆给妻子说过,他们搬到成纪县后,不可能再像甘泉堡那样生活了,得恢复正常的生活,像临安一样,吕绣已经有心理准备。
吕绣笑问道:“请问田管家今年贵庚?”
田管家没想到节度使夫人会这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