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有点出乎陈庆的意料,他连忙问道:“有多少人?”
“七八千人的样子,有步兵也有骑兵,步兵一路奔跑,行军速度很快。”
陈庆沉思片刻,这应该是定西县的西夏军南下了,他们并不知道夏白虎军队被全歼,特地赶来占领陇西县。
“那两个少年的情况如何?李松年和李松石。”
“他们父亲已经安葬了,小五和张顺送他们去成纪县,两人都读了很多书,感觉能参加科举了。”
陈庆点点头,“你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吧!”
“卑职……卑职一路打马狂奔,战马不幸累死。”
“这是特殊情况,你去告诉颜骏,他会替你安排新马。”
周进行一礼退下去。
陈庆沉思片刻令道:“速去通知杨再兴、高定、刘璀和牛皋来见我!”
不多时,四人匆匆赶到,陈庆缓缓道:“刚刚得到消息,约有七八千左右的西夏军正杀向陇西县,估计天亮时会杀到,我考虑伏击敌军。”
“都统,设伏距离县城太近,恐怕容易被敌军探子发现吧!”
陈庆摇摇头笑道:“就是因为距离县城太近,敌军探子反而会想不到,他们会更关注县城的情况。”
见众人不理解,陈庆便指着桌上油灯笑道:“这盏油灯就是县城,你们会有注意到油灯下面的情况吗?”
“都统是说灯下黑!”众人同时反应过来。
陈庆点点头,“马上到县城了,敌军主将派出探子当然是去查看县城的情况,谁会关心县城周围的村子?”
众人振奋起来,“都统,现在就得出发了!”
陈庆点点头,“你们立刻通知军队起床。”
“遵令!”
四人转身要走,陈庆喊道:“牛皋将军留一步!”
牛皋停下了脚步,陈庆笑问:“募兵情况如何了?”
陈庆决定在陇西下招募两千子弟兵守陇西县,这件事由牛皋负责。
牛皋躬身道:“昨天下午已经开始了,一个下午就招募到一千两百人,到今天估计就能全部招募完成。”
“那你今天继续招募,我留一千士兵给你,你负责守城。”
“卑职遵令!”
……
天渐渐亮了,六千骑兵已经等待多时,他们隐藏在县城二十里外的一片树林内,士兵们精神抖擞,战马养精蓄锐,长矛如林,盔甲闪亮,士气高昂地等待着一战。
陈庆搭手帘向远处眺望,只见远处七八里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一支大军正浩浩荡荡杀来。
敌军的斥候探子已经向县城奔去,打探县城的情况,后面的主力大军压根没有想到县城附近会有埋伏。
陈庆目光冷厉,注视着出现三里外的敌军,六千骑兵在他身后摩拳擦掌,等待着最后出击的命令。
西夏大军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宋军已经看见尘土飞扬中敌军相貌,距离他们已不到三百步,陈庆看出了对方士兵的精疲力尽,他瞬间做出了决定,这一次不要拦腰截击,他要迎头痛击。
陈庆举起方天画戟,对六千士兵大喊道:“我们曾经击败过十万西夏大军,但那是守城战,今天我们要用骑兵给他们迎头痛击,弟兄们,让西夏鞑子尝一尝大宋骑兵的厉害吧!”
六千骑兵举矛大喊。
“杀啊——”陈庆大吼一声。
“杀啊——”六千骑兵一起大吼,俨如万马奔腾,向两百步外的西夏军迎头杀去。
西夏军做梦也想不到宋军竟然埋伏在这里等待他们,西夏军队顿时惊慌失措,号角声不断,提醒着军队中士兵。
这支西夏军由八千人组成,其中有五千步兵和三千骑兵,他们确实是从定西县南下接收陇西县,军队主将叫做李启夏,他并不知道宋军已提前夺取了陇西县,更不知道夏虎军队已被全歼。
他直到此时才猛然醒悟,陇西县已被宋军占领,那夏虎的军队呢?
他们强行军两百里,几乎一天一夜都没有睡觉,对方却以逸待劳,他们能战胜敌军吗?
他一肚子的问题都不会有答案,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没有选择了。
宋军骑兵轰然和西夏士兵相撞,杀了西夏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很多西夏士兵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宋军的长矛便已夺取了他们的性命。
陈庆亲自率领一支军队杀进了西夏军腹地,杀得西夏军士兵血肉横飞,尸横遍地,数千西夏士兵鬼哭狼嚎,毫无斗志,跌跌撞撞逃命。
事实上,行军一天一夜的西夏士兵已经没有体力和宋军决战,训练有素的宋军骑兵化成六支千人队,六支千人队又分裂成六十支百人队,将八千西夏军撕扯得七零八落,根本就谈不上决战,稍作抵抗就溃败了。
李启夏遭遇到宋军大将高定,两人激战不到三个回合,李启夏便连中三枪,险些当场被刺穿咽喉,若不是亲兵拼死救援,李启夏便已被高定取了人头。
李启夏吓得魂飞魄散,连伤口也顾不上包扎,调转马头便向北逃跑。
西夏士兵虽然以坚韧出名,也挡不住自己军队的兵败,十几名原本想抵抗的西夏后军将领见主将逃跑,也跟着不再有斗志,纷纷带着本部士兵向北逃窜,一时间西夏军兵败如山倒。
宋军骑兵一路追杀三十余里,他们逢人便杀,不留战俘,前后杀死了六千余名西夏士兵,只有一千六百多名骑兵逃脱宋军追击,仓惶向北逃命。
这一战便是后来西北军演武堂写进了教材的‘陇西伏击战’,它描述了早期情报的重要性,但因为早期情报做得不到位,不知道宋军已经占领了陇西县,西夏军不顾一切强行军,一天一夜没有休息,导致被宋军以逸待劳,迎头痛击而崩溃。
但早期情报不足也不完全是西夏军兵败的主因,西夏军被伏击的主要原因还是战术上的问题。
关键便是宋军伏击地点的选择,西夏军虽然也派出探子,但因为距离县城太近,西夏探子便习惯性地前去探查县城情况,反而忽略县城周边的危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灯下黑战例,县城太过于醒目,它的周边便成为了盲区。
这一战也使西夏军不得不放弃了夺取巩州的计划,开始由攻转守,开始巩固他们对熙河路已有的占领区。
熙河路各州府中,兰州、会州、湟州、廓州、西宁州、河州、临洮府,这六州一府目前在西夏人手中,而洮州、岷州和积石军则在吐蕃人手中。
陈庆目前控制的巩州和秦州严格意义上说起来,并不属于熙河路,他这个熙河路节度使还是一种有名无实的封号。
第四百一十三章 矿山
击溃了西夏军南下突袭,陈庆随即命令赵小乙率斥候营北上,查看定西县的西夏军动静。
夺取了陇西县的宋军并不急于向西面临洮挺进,稳固对巩州的控制才是当务之急。
尤其在秦州成纪县的城墙还没有修缮完成之时,急于西进会造成战线拉得太长,被西夏军各个击破,甚至被伪齐军偷袭秦州后方。
战争没有影响到陇西县,陇西县城依旧保持住平静和繁荣,城东被抢掠的两家骡马行又重新开始营业,宋军把缴获的骡马归还给了两家店铺。
这天上午,陈庆在副矿监曹敬德的陪同下,来到了陇西县以南约八十里外的硝石矿,这里是朝廷一个重要的硝石矿产地,北宋军队大规模使用火药,硝石就主要产自四川和陇西。
硝石矿已经停产几年了,矿监是东京汴梁派来的官员,早已不知下落,副矿监曹敬德就是陇西县人,他其实是主要负责人,组织人力,开采矿石,同时组织大车将矿石运出矿山。
陈庆来到一座大山前,只见岩壁上分布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矿洞,原本搭建的栈道还在,地面上的木推车也堆放在一起,还有几十根撬棒也横七竖八丢弃在地上。
“节度使,这里是我们的四号矿场,属于新矿场,我们一共有五座矿场,这是最小的一个,只有三百多人在这里干活,最大的一号矿场繁盛时同时有几千人在采矿。”
曹敬德指着距离地面约两丈处,一个巨大的凹面对陈庆道:“那就是刚刚发现了一条硝石矿脉,把外面岩石剥掉就露出来,估计这条矿脉能产十几万斤硝石矿,提纯火硝粉也有几万斤,可惜正准备开采就停矿了。”
“矿工是从哪里找来?”陈庆问道。
“其实大部分都是陇西县青壮,节度使新招募的三千军队,一半以上都曾经是我们的矿工,伪齐军也准备恢复采矿,还运来了钱和布匹,就是为了招募矿工,结果被伪齐士兵抢走了。”
陈庆这才明白,他们缴获的一万多贯钱和两万布匹原来是用来招募矿工的,但这只是他们缴获钱财的一部分,他们还从西夏士兵身上搜到了大量财物,主要都是金银,三万多两碎银子和两千两黄金,都是西夏士兵的私人财物。
“需要布匹做什么?”陈庆不解地问道。
“布帛也是钱,在一些偏远地方,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得用布帛交换。”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现在还能招募多少矿工?”
“两三千人没有问题,可以恢复三个矿场,但需要钱,没有钱是招募不到矿工的。”
陈庆想了想问道:“矿工一个月挣多少钱?”
“包吃住一天六十文,一个月两贯钱不到,伤残死亡另外算。”
陈庆吓了一跳,“这么低?”
曹敬德苦笑道:“西北地区工钱本来就很低,这还是很高的工钱了,在县城做伙计,一天只能挣三十文,做小使女,一天二十文,成纪县招募人修城墙我们都听说了,包吃住一天五十文,很不错了,吸引了不少陇西县人跑去。”
陈庆微微笑道:“曹矿监把矿山恢复起来吧!需要多少钱和布帛我都拨付给你,需要官府和军队配合也没有问题,如果曹矿监能让我的军队一年得到三万斤纯硝粉的矿石,我每年单独奖励你两千贯钱。”
曹敬德眼睛一亮,“节度使此话当真?”
“我一言九鼎,绝无虚言!”
曹敬德毫不犹豫道:“那好,我回去就开始招工,烦请节度使先拨付一万两千贯钱、六千匹布和三千石粮食,钱粮不用给我,节度使可以派人来管钱粮,但钱粮布要到位。”
“你打算怎么做?”陈庆好奇地问道。
曹敬德笑道:“我其实去找矿头,我可以找十个矿头,每个矿头能找到三百名矿工,这就三千人了,然后所有开矿铁制工具都封存在县仓库内。”
“矿头的钱怎么算?”
“这个……他们主要从矿工身上抽,矿工一天挣六十文,每个人要拿六文钱给矿头,矿头一天就有六百文,然后矿头还要找人做饭,还要找人找车把矿石运到渭河边,矿头实际一天只能挣三百文钱。”
“你的意思是说,矿头是靠剥削矿工赚钱?”
曹敬德连忙解释道:“节度使,并不是剥削,几十年来都是这样,算是一种约定成俗了,大家都认可的规矩,这些矿头都是几代人的传承,最早他们也开矿,后来朝廷不准他们开矿后,他们就成了矿头,如果节度使嫌麻烦也可以换一种方式,他们自己招募人开矿,然后矿石卖给节度府,其实一年也多花不了几千贯钱。”
这个承包的办法陈庆当然也明白,这就是宋朝的专卖制度,煮盐采矿都是用这种办法,如果是别的矿山也就罢了,但这是火硝矿,属于战略物资,还是由官营比较好。
陈庆淡淡道:“盐矿可以,但火硝不行,还是按照之前的办法吧!你去找矿头。”
“卑职明白了!”
虽然官营矿山曹敬德的个人利益不多,但想到节度使两千贯的承诺,曹敬德心中就一阵激动,他当了十几年的副矿监,心中有把握,到年底一定能开采出三万斤纯硝粉的矿石。
他恨不得现在就去找矿头,马上开工。
……
陈庆任命牛皋为巩州兵马使,统帅三千新兵和两千步兵镇守陇西县。
他在巩州又呆了几天,直到硝石矿开始运转,知州王淮上任,重开州衙,陈庆才率领军队返回秦州。
进入绍兴三年后,临安朝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朱胜非如愿以偿拜相,封参知政事,成为韦太后在朝廷中的代言人。
刘子羽在襄阳上任不到半年,又调任广南西路节度使,率军平定那边愈演愈烈的蛮族叛乱。
都统制李横出任湖广宣抚司副使兼荆襄兵马使。
这时,由于金国皇帝病重,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异常激烈,完颜粘罕率五万右路大军返回河北,加上金国在川陕方面耗费资源太多,女真兵力损耗太大,金国开始出现暂时性的战略收缩之势。
江淮便由十几万伪齐军填补金兵北撤后的空缺。
这时,都统制岳飞提出了夺回江淮,建立战略缓冲带的建议,得到了都统制张俊和韩世忠的支持,连天子赵构也颇为心动了。
相国张浚和赵鼎坚决支持出兵江淮,但相国秦桧和朱胜非却以宋金停战协议未到期为借口,反对出兵江淮,朝廷陷入战与和对立的尖锐局面。
这天下午,大学士吕颐浩府上来了一名极为重要的客人。
这两天吕府上下张灯结彩,全体动员清扫府邸,大门擦得乌黑锃亮,就连小路上的每一块石板都要擦拭干净。
“来了!来了!”
吕晋飞奔跑进府喊道:“父亲,官家的车队马上就要到了。”
自然是天子赵构前来探望老臣吕颐浩。
“你激动什么?”
吕颐浩不满地瞪了长子一眼,“这么大岁数了,还一点都不稳重!”
吕晋连忙垂手道:“是!孩儿知错。”
“扶我去大门处迎接官家吧!”
吕晋扶住父亲向大门处走去。
“父亲,官家到来是不是和庆儿有关?”
吕晋有一种直觉,官家亲自来探望父亲,多少和自己女婿有关系。
吕颐浩点点头,“官家的态度或许和庆儿有点关系,但他来找我却不是为了西北之事。”
吕颐浩心知肚明,天子肯屈身来自己府上,而不是召自己去皇宫觐见,这个态度肯定和陈庆在西北的表现有关系。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复相
一队队侍卫抵达吕府,迅速将周围百姓遮蔽,宦官在府门前铺上红毯,泼水净街,不多时,数百名侍卫簇拥着一辆极为华丽马车缓缓停泊在吕府门前,车门开了,两名宦官扶着天子赵构下了车。
赵构是以一种微服私访的性质来探望吕颐浩,所谓微服私访并不是天子带着两名随从就可以上街的意思,微服私访其实就是一种非正式访问的意思,该有的安全保障一点都不能少。
赵构确实穿着简单,头戴纱帽,身穿青色常服,和他平时在后宫的穿着没什么区别。
吕颐浩连忙迎上前行礼,“感谢陛下光临寒舍,老臣对陛下的关心感激不尽!”
赵构笑眯眯道:“来得匆忙,特备一点薄礼。”
他一摆手,两名宦官抬上礼盒,把礼盒打开,都是上等龙凤茶。
吕颐浩有些手足无措,“这……这微臣怎么能收陛下的礼物?”
“为什么不能?朕上门难道就该空着手来,这点人情世故朕可是懂的,不能空手去别人家做客。”
吕颐浩着实无奈,只得苦笑道:“请陛下进府!”
“好!朕去参观一下爱卿后花园。”
吕颐浩接待天子赵构的地方是他的渔舍,名字起的很农朴,但实际上布置得非常精雅,不是奢侈,而是雅,整个一间凉棚屋都是用竹蔑编织而成,屋内每一件物品都普通竹木制作,看不到金银檀香木之类的奢侈品,但做工精湛,雅致无比。
“好!好地方!”
赵构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