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209章

封侯-第209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真是破败,难怪已经不把通西县当做县城了。
  陈庆没兴趣了,催马掉头离去,却见斥候骑兵带出来两个男孩,大的十一二岁,小的七八岁左右,都长得面黄肌瘦,满脸泪水。
  “怎么回事?”
  “启禀都头,这两个孩子父亲刚刚去世,他们两人在街头饿晕过去了,我们给他俩喝点水,吃点东西。”
  陈庆见两人虽然面黄肌瘦,但气质很好,都有一种文质彬彬的书卷之气。
  “他们叫什么名字?”
  “大的叫李松年,小的叫李松石。”
  陈庆遇到的普通百姓,一般都叫‘顺、福、平、英、小二、小三’之类,这两个男孩名字倒很大气。
  陈倒有了点兴趣,上前问道:“你们父亲是什么人?”
  年长男孩施礼道:“家父名经纬,原本是奉天知县,一家人西逃,半路遇到盗贼,母亲和使女被掳走,钱财也被抢掠一空,我们父子三人只好逃到这里,种点薄田度日,父亲是书生,熬了几年,终于积劳成疾,几天前不幸撒手人寰,我们却无力安葬父亲,恳请将军替我们安葬父亲,我们兄弟一定衔草结环相报!”
  说完,兄弟二人跪在地上,流泪不已。
  陈庆心中颇为同情,堂堂奉天知县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他便点点头,问斥候道:“城内可有卖棺材的店铺?”
  “有一家!”
  陈庆便对亲兵都头周进道:“去买口棺材把他们父亲葬了,这两个孩子带回成纪县交给蒋知州,让他们继续读书。”
  “遵令!”
  陈庆留下三名亲兵替两个孩子办后事,他带领大军继续南下,走得很远了,他依然看见两个孩子跪在城门处。
  ……
  陇西县,西夏军队还在疯狂进攻缺口,城头上,一百州兵和两百李家庄丁在城头向西夏军放箭,他们也遭到西夏军的弓箭反击,死伤三十余人,从刚开始的恐慌惊惧,渐渐稳定下,利用城垛掩护,不断向浮桥上的西夏士兵射击。
  尽管州兵和庄丁缺乏实战经验,但他们手中的弩箭却是货真价实的杀人利器,就像一个不会武艺的小孩也能一枪打死武学高手一样,弩箭可不管是谁在使用,只要被一箭射中,非死即伤。
  浮桥上的西夏士兵不断中箭落水,伤亡已达两三百人,但还是有大量士兵冲过了护城河,和宋军斥候激战。
  堵缺口处的沙袋已经被西夏军搬去一半,只剩下八尺高的沙袋,已经不太好搬,但西夏士兵也可以一跃冲进缺口内。
  但奇怪的是,刚冲上去一批数十名西夏士兵,便被城内密集的长矛顶住了,片刻,冲上去的士兵纷纷被刺穿身体,翻身落地,后面一批西夏士兵再冲上去。
  守缺口的百名宋军斥候可是精锐中的精锐,个个身经百战,武艺高强,无论单兵作战还是集体配合都十分强大,他们尤其配合默契,三人配合对付一人,以至于一批批冲上来的西夏士兵片刻便被宋军杀死,尸体堆积得越来越高。
  夏虎着实有些郁闷,城头上守军他看得清楚,都是很稚嫩的生手,连放箭都要寻找标准姿势,显然没有经历过实战,但缺口上守军却不一样,人数不多,却强大无比,自己的手下可都是擒生军精锐,怎么上去一波就被消灭一波,根本就攻不进缺口。
  这时,一名大将低声献计道:“将军,城内守军好像都集中到缺口这里了,别处必然空虚,我们不如派几百士兵找个无人处搭梯子上城,从上面进攻敌军!”
  一句话提醒了夏虎,他暗骂自己糊涂,立刻道:“你速带五百人从南面上城,先干掉城头拿弩的士兵,我们再向下放箭,我看他们能支撑多久?”
  “遵令!”
  将领带着五百人向南面奔去,李子恒见一支西夏军扛着梯子向南面跑去,心中暗叫不妙,连忙对城内大喊道:“呼延将军,敌军好像要从别处上城,庄丁恐怕抵挡不住。”
  呼延雷对都头武终南道:“你率四十名弟兄上城,协助他们抵挡西夏士兵!”
  武终南一挥手,“第二部跟我来!”
  他带着自己手下四十人向城头奔去,刚上城头,便果然发现一里外有西夏士兵上城了。
  西夏士兵根本就没有跑到南城头,他们只跑出两里便发现城头上空无一人,便立刻搭上梯子上城了,虽然只是普通百姓人家的木梯子,但只要高度够了,上城就没有问题。
  趁敌军上城人数还不多,武终南率军狂奔过去,奔跑中射箭,十几名刚上城头的西夏士兵纷纷栽倒。
  已经上城的四五十名西夏士兵大喊一声,挥舞长矛杀上来,双方在城头上激战在一起,武终南目标是推翻木梯子,但西夏士兵也知道他们的企图,拼死在城头厮杀,城下西夏士兵加快了上城速度,越来越多的西夏士兵上城了,很快超过百人。
  这时,武终南左臂一痛,他被城下一支冷箭射中,不仅是他,好几个宋军士兵都被冷箭射中。
  宋军开始吃力了,渐渐后退,西夏士兵上城越来越多,立刻投入战斗,不到一刻钟,城头上已有超过两百名西夏士兵,宋军斥候伤亡加大,只剩下不到三十人,开始抵挡不住西夏士兵的疯狂进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远处西夏士兵忽然传来一片惨叫,一支宋军骑兵杀到了,杨再兴率领的两千骑兵终于赶到。
  “撤退!撤退!”
  城下西夏将领大喊,城头西夏士兵又开始向下撤退了,一架梯子不够,很多西夏士兵直接从城头跳进护城河中。
  宋军斥候士气大振,重新开始犀利反攻,将西夏士兵杀得节节败退……
  杨再兴应该是中午才能赶到,他担心陇西县有失,便带领两千骑兵风驰电掣赶路,终于提前一个时辰赶到陇西县,在最关键时刻救助了呼延雷的手下。
  杨再兴一眼便看见了敌军主将夏虎,见他率军要逃走,杨再兴当机立断,摘下射星弓,抽出一支狼牙箭,拉弓如满月,一箭射去,这一箭精准无比,正中夏虎后颈,尽管夏虎长得凶悍异常,但他的血肉之躯挡不住杨再兴的狼牙箭。
  ‘噗!’一箭射穿了后颈,箭尖从咽喉处突出,箭尖上还挂着血淋淋的咽喉组织,夏虎捂着咽喉摔落下马,他不想死去,但生命却在迅速流逝,只片刻,便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杨再兴大喊一声,“杀绝敌军,不留活口!”
  这是杨再兴第一次下达杀绝令,两千宋军纵马疾奔,挥舞长矛和战刀向奔逃中的西夏士兵杀去。


第四百一十一章 算命
  陈庆的五千军队是在黄昏时分抵达了陇西县,得知呼延雷率领军民抵挡住了两千西夏军的进攻,陈庆当即下令所有将士皆升迁一级,赏钱三千贯,呼延雷升为正将指挥使。
  呼延雷自从在襄阳被蒋彦先追杀得狼狈不堪后,第一次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陈庆对于陇西县也势在必得,如果拿不下巩州,他的西进就会遇到极大阻碍,巩州北接兰州,西接临洮州,要知道兰州是西夏南侵的大本营,也是通往河西走廊的大门。
  如果要控制熙河路,那一定要夺取兰州,和西夏军决战不可避免,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另外巩州还有一个重要的物产,那就是硝石矿,就位于陇西县以南八十里外,朝廷曾经在那里开矿经营。
  进入陇西县不久,陈庆顾不上休息,首先拜访了李侨,这是陈庆在秦州总结的经验教训,要想控制住各州县,一定要得到当地名望士绅的支持。
  其实不光陈庆明白这一点,伪齐军也明白,只是伪齐拉拢的是二号望族吴家,知县吴善刚开始不愿意投降宋军的原因就在于此。
  李侨亲自在大门前迎接陈庆,满脸堆笑道:“热烈欢迎节度使上门,令李家蓬荜生辉!”
  “上门感谢是应该的,没有李家的大家协助,我的斥候营恐怕会损失惨重,多谢家主的全力相助。”
  “节度使太客气了,这是应该的,节度使请进府内小坐休息!”
  “家主请!”
  两人谦让着进了李府,来到贵客堂分宾主落座,使女进来上了茶。
  李侨欣然道:“今天听到的最好消息就是杨再兴将军射杀了悍匪夏白虎,简直是满城欢腾,城内多少人家被他害惨,失去了亲人,他恶贯满盈,总算得到了报应!”
  陈庆沉吟一下道:“这个夏白虎居然率领两千西夏军潜伏在巩州,着实出乎我的意料,不知道家主是否清楚西夏人在巩州的情况?除了这个夏白虎,还有别的军队吗?”
  “节度使认为会有吗?”
  陈庆点点头,“我觉得应该有,否则两千军队的补给从哪里来?”
  李侨叹口气道:“节度使猜测没有错,还有一支西夏军在定西县,大约有万余人,他们早就来了,一支就驻扎在定西县,夏白虎军队只是他们的先锋军。”
  “定西县有多少百姓?”
  “百姓不多,三百户人家,两千人左右,我觉得西夏军选择定西县的原因倒和百姓无关,主要是距离兰州近,补给方便,其次就是城池比较坚固。他们一直在等机会占领陇西县,但最终还是被节度使抢先一步。”
  陈庆点点头笑道:“我可能有个比较奇怪的问题,我进城后只知道有县衙和知县,怎么没有州衙和知州?”
  李侨呵呵笑道:“原本是有的,县衙和州衙在一起,一家一半,金兵占领巩州后,他们觉得巩州没必要再设州衙,就把州衙给废了,只留县衙。”
  “原来如此,但我还是想恢复州衙,让令外甥王淮出任知州,家主觉得会不会有问题?”
  李侨沉吟一下道:“不瞒节度使,巩州一直是李吴两家的平衡,以前是我出任知州,后来金兵废州后,伪齐扶持吴家,如果节度使想保持巩州稳定,那么吴家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
  “吴善这个人怎么样?”陈庆又问道。
  “吴善是个很不错的知县,为人厚道,不给百姓增加赋税,不骚扰百姓,在修路桥办学校方面做得很好,城内七所学堂,有五所是他新办,我建议继续让他出任知县,这样吴家就稳住了。”
  陈庆点点头,他又寒暄了几句,起身告辞。
  他骑马在陇西县的大街上缓缓而行,陇西县确实很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店铺,人来人往,吆喝声叫卖声不断,各个酒楼也是宾客高坐,灯光明亮,虽然是晚上了,但依旧生意不错,商业繁荣可见一斑。
  陈庆没有吃晚饭,他忽然觉得腹中十分饥饿,便对身后的十几名亲兵笑道:“我们去吃晚饭吧!”
  众人来到一家大酒楼前,伙计热情地迎出来,“各位军爷,欢迎光临酒楼,小店可是巩州第一大酒楼,各种菜肴地道,保证满意!”
  一名亲兵刚要报陈庆的身份,陈庆瞪了他一眼,便笑问道:“可有上好清酒?”
  “有!有!清酒、葡萄酒都有,各位军爷楼上请!”
  亲兵们坐在楼下吃饭,方便看马,陈庆和几名亲兵上了二楼,在靠窗处找了两张桌子,亲兵们坐一桌,陈庆自己独自坐一桌。
  他点了一壶烫好的清酒,又点几个热茶,巩州的羊肉很有名,他又要了几张羊肉馅饼。
  陈庆独自坐在小桌前自斟自饮,这时从楼下走上来一名算命道士,摇着铜铃缓缓道:“相面看卦,泄露天机,二十文一卦。”
  道士走到陈庆面前笑道:“小道为修道观化缘,将军可要算上一卦?”
  陈庆穿的普通将领的盔甲,没有任何都统的身份特征,他便微微笑道:“你若能说出我的军职,我就给你高价算一卦!”
  道士微微笑道:“能带亲兵者,不会低于统领,秦州军统领虽然有几位,但能擅离军营在此喝酒者却不多,阁下是谁我怎么会猜不出,换一个题目吧!”
  “不用换了!”
  陈庆取出十两银子放在桌上,“我算面相,先说说我的来历!”
  道士仔细看了陈庆的面孔,便道:“我说话可能会有些不中听,将军莫怪!”
  “你随便说,我随便听!”
  “人面百位,将军额头三十七位有损伤,右眉有缺,将军恐怕是父母早亡,亲属凋零。”
  陈庆心中一直有件让他困惑不已之事,按理他只是借用了别人皮囊,但这两年他发现,自己的相貌越来越像前世的容貌,甚至额头上从小就有的疤痕也出现了。
  他一直认为是貌由心生,但现在这个道士的相面却让他惊觉,对方竟然从相貌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继续说!”
  “将军印堂有小十字纹,这原本是年轻夭折之相,但将军天庭宽阔饱满,双耳过眉,眉中带彩,这又是难得的福寿之相,所以将军命中必有死去活来的遭遇。”
  “再继续说!”
  “将军人中笔直,槽线有加深迹象,恭喜将军即将有后!”
  陈庆愕然,这都看得出来。
  “有点道行,再说说我的未来吧!”
  道士注视陈庆半晌,神情愈加凝重,连连摇头,“不可说,不能说,天机不可泄露!”
  “那就算了。”
  陈庆把十两银子推给他,淡淡笑道:“借你吉言,我妻子确实有身孕了,这银子就当是给你的道观捐几片瓦吧!”
  “多谢将军慷慨解囊!”
  道士接过十两银子,再三感谢,这才匆匆去了。
  旁边一名酒客忍不住道:“将军被骗了,这个道士是出了名的骗子,借口修道观,整天在这里算命骗钱,能骗到五十文钱就欢天喜地了,将军居然给他十两银子,哎!”
  酒客连连摇头,他感觉此人不可理喻,十两银子啊!
  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上楼,将一张叠好的纸条递给陈庆,“都统,是一个算命道士给你的,他说有些话不能说。”
  陈庆接过纸条打开,上面只有一行字:进为临安之孤魂,退则为天下之枭雄。


第四百一十二章 灯下
  黑夜中,一名宋军骑兵打马疾奔,在官道上激起滚滚黄尘,四更时分,陇西县城已经在望,战马终于坚持不住,一头栽倒,将骑兵摔出去一丈远,宋军骑兵半晌才爬起身,来到战马面前,只见战马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已经不行了。
  骑兵叹息一声,取下马袋,一群一拐向陇西县城跑去。
  不多时,骑兵跑到了东城门下,对城头上高声,“请开门!请开城门!”
  片刻,城头上有人探头问道:“你是什么人?”
  “我是都统亲兵周进,从通西县过来,有十万火急情况要向都统汇报!”
  城头上人回去了,片刻,一名将领问道:“既是都统亲兵,你的战马呢?”
  “我的战马已经累死了,侯凯指挥使,我认识你。”
  片刻,上面放下一个篮子,城头将领道:“把军牌放在篮子里,我看一看,你知道夜里擅开城门是什么罪。”
  亲兵将军牌放在篮子里,篮子收了回去,片刻,城门缓缓开启,吊桥放下,亲兵周进跑进城内,指挥使侯凯牵了一匹战马过来,“上马吧!我带你去见都统。”
  周进翻身上马,跟随侯凯向大营方向奔去。
  ……
  陈庆在睡梦中被亲兵叫醒,他翻身坐起,沉声问道:“什么事?”
  “周进回来了,他说十万火急的情况要禀报!”
  周进是陈庆留在通西县帮两个孩子葬父的亲兵都头,陈庆点点头,“让他进来!”
  片刻,周进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都统!”
  “都统,一支西夏军队正向陇西县快速杀来,可能天亮就到了。”
  这倒有点出乎陈庆的意料,他连忙问道:“有多少人?”
  “七八千人的样子,有步兵也有骑兵,步兵一路奔跑,行军速度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