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绣看完信对陈庆道:“祖父说,要你当心这个王巩,他是个笑里藏刀的家伙,不要被他抓住把柄。”
陈庆沉吟一下道:“副使刘敬是你祖父的人,他已经告诉我了,我这里没有把柄,我其实只是担心一件事。”
“夫君担心什么?”
“我担心赵巧云!”
吕绣一怔,“为什么?”
“宫妃宫女王巩不会带她们回临安,这是韦太后的意思,如果她们不肯走,他还求之不得,但他要把赵巧云带回临安,她毕竟是帝姬,是官家的妹妹,官家肯定要她回去。”
“可巧云不肯回去!”
“问题就在这里,你知道赵巧云只是表面柔弱,她骨子里却是个烈性女子,如果强迫她回去,我担心她会做出过激的举动。”
吕绣瞪大眼睛,“夫君担心她会……”
陈庆点点头,“我确实担心她会以死表明心志!”
吕绣当然知道,如果赵巧云寻死,她夫君的罪名就大了,弹劾免职都是轻的。
她顿时急道:“那可怎么办?”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道:“我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办法!”
陈庆附耳对吕绣说了几句,吕绣连连点头,“这个办法好,我现在就去找她!”
第三百八十五章 小计
次日上午,陈庆陪同王巩视察甘泉堡,王巩确实是为了抓陈庆的把柄而来,但他很快发现,陈庆根本没有任何把柄可抓。
尤其看见陈庆占地还不到一亩小院,看见陈庆妻子牵毛驴打水回来,王巩着实无语了。
“陈都统有亲兵吧!为什么不让亲兵去打水?”王巩有点怀疑陈庆是在故意做给自己看。
陈庆笑着解释道:“王使君有所不知,甘泉堡太偏僻,想请个使女都没有,用亲兵打水也不是不可以,但很多将领并没有亲兵,他们都是妻子父母去打水,我去让亲兵去,这会让底层将领心中不舒服,影响士气,所以我让妻子去打水也不得已。”
旁边刘敬笑道:“好一个不得已,我们理解陈都统的难处了。”
既然是不得已,王巩也无话可说,这时,一名医师拎着药箱从隔壁院子走出来,对陈庆摇摇头道:“都统,小人已经尽力了,能不能熬过这一关,就看天意吧!”
刘敬问道:“陈都统的家人病了吗?”
“不是!是显德帝姬。”
王巩大吃一惊,“显德帝姬病倒了?”
陈庆点点头,“她身体太瘦弱了,回来不久就病倒,病情一直不见好转,这几天春寒颇重,病情又有点严重了。”
王巩这次来甘泉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把显德帝姬接回临安,现在显德帝姬居然病倒了,让他怎么交代?
他连忙对陈庆道:“能不能让我看看她?”
陈庆看了一眼医师,医师想了想道:“她刚刚睡了,在门口看看无妨,不要打扰她,她身体太弱了。”
陈庆带着王巩走进小院,赵巧女住在主房的西厢房,王巩站在客堂门口向屋里望去,只见一个少女盖着厚厚的被子躺在床上,眼窝深陷,嘴唇和脸上没有一丝血色,或许是诊脉的缘故,她的左手放在外面,手很小,手腕细得跟麻杆一样。
王巩倒吸一口冷气,这是显德帝姬?这瘦得就像要饭的叫花子一样。
这时,李清照从屋里出来,轻轻把门掩上,王巩愣住了,“你是……易安居士,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李清照有段时间生活十分窘迫,她为了讨亡夫俸禄,总是跑来吏部要说法,那时王巩就在吏部做员外郎,他认识李清照。
“原来是王员外郎,好久不见了。”
陈庆在一旁笑道:“易安居士是我妻子的师父,一起过来的。”
王巩理解了,李清照估计是在临安实在过不下去了,所以才跟随陈庆夫人来甘泉堡。
刘敬问道:“显德帝姬是易安居士在照顾?”
李清照点点头,“她在金人那里饱受凌虐,每天只能吃一顿饭,太瘦弱了,能活下来就已经是万幸,这次病了快半个月,就看她能不能熬过这一劫吧!”
王巩犹豫半晌道:“能不能带她回临安去调养?”
“绝对不行!”
医师一口否决,“她莫说去临安,就算去汉中她的身体都支撑不住,她会……在途中病逝的”
李清照也道:“王员外郎,我们一直在全力救治她,好容易有点起色了,眼看天气一天天暖和,她或许会慢慢康复,但现在绝对不能长途跋涉,会前功尽弃。”
王巩为难地向陈庆望去,陈庆笑道:“这样吧!等她身体康复,我下次回临时述职时顺便带她一起回来。”
刘敬低声道:“现在看来,这是最好的办法了,我们都亲眼看见了,官家能理解的。”
“好吧!”
王巩只得无可奈何地答应了,他也亲眼看见了显德帝姬的手腕,瘦得跟麻杆一样,估计是真的不行,万一她在路上病故,这个责任自己可担不起。
“就拜托陈都统好好照顾她,让她早日康复。”
“这是我份内之事,王使君不用担心!”
众人走出了院子,赵巧云偷偷探起身张望,李清照连忙摆手让她躺下,这个时候千万别露馅了。
……
走到街上,王巩又问道:“关于其他宫妃和宫女,陈都统是怎么安排的?”
王巩已经看过名单了,里面没有重要人物,最高的宫内封号只是才人,一个嫔妃都没有,他也就没有带走她们的积极性了。
陈庆叹口气道:“她们都是可怜女人,如果能给她们找个归宿,也是功德一件,本来我手下很多将领都没有成婚,正好可以成全他们,但她们身份特殊,没有朝廷同意,我不敢擅自做主,我准备请示朝廷。”
王巩眼睛一亮,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就地安置,嫁给戍边将领。
“这个办法不错,我倒觉得可行。”
“可是她们曾经是宫人啊!”
王巩摇摇头,“她们已经不是了,朝廷肯定不会承认她们。”
“什么意思?”陈庆还是不理解。
“陈都统还不明白吗?以前所有的皇宫档案都在战乱中毁掉了,现在的宫人纪录是从建炎年开始,就算她们回临安,也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没有人认识她们,朝廷也最多给她们一点钱自谋生路,你说她们能做什么,还不是草草嫁人,既然都是嫁,那就不如嫁给戍边将士,至少还能为抗金做点贡献。”
虽然是推脱之词,但王巩说得也有点道理,她们若回临安,确实命运堪忧。
陈庆想了想道:“话虽这么说,就怕以后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说我……”
“不会!请都统放心,这是朝廷的耻辱,没有人会拿这件事做文章,谁敢拿这件事做文章,肯定会被朝廷百官群起攻之。”
刘敬也给陈庆使个眼色,表示可以放心。
陈庆笑道:“既然如此,我就负责安置她们吧!说实话,路上土匪颇多,我也着实不放心她们南下。”
停一下,陈庆又笑道:“王使君去和她们谈一谈吧!让她们安心留下来。”
王巩想了想道:“可以,我就实话实说,让她们明白自己处境,死了回临安的心!”
……
王巩和众宫人的座谈确实起了作用,本来是有少数宫妃想返归临安,这下她们完全死心了,只能开始踏踏实实地考虑自己归宿。
王巩在甘泉堡只呆了两天,他见宋军正在积极战备,着实也害怕战争爆发,自己走不掉。
第三天一早,他和副使刘敬带着几名随从在五十名侍卫的护卫下离开了甘泉堡,前往北仙人关。
陈庆送走了王巩,接到妻子的消息回到家里,却意外发现赵巧云也在自己家中,在等自己回来,当然不是她一个人,吕绣和李清照也坐在一旁。
陈庆笑着安慰赵巧云道:“人已经走了,你可以放心了!”
“那以后呢?”
赵巧云小声道:“我的意思是说,能不能顺水推舟,就说我病故了?”
陈庆摇摇头,“这样肯定不行!”
“为什么不行?”赵巧云一脸失望。
陈庆叹口气道:“认识你的人很多,这里就有几百个女人,她们会嫁给我的手下,然后你诈死这件事就会成为我的一个把柄,我若得罪了谁,一个欺君之罪都盖到我头上来了。”
赵巧云默默点头,歉然道:“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没有替将军考虑。”
陈庆笑道:“你不用担心,甘泉堡距离临安十万八千里,使者来一趟不容易,我随便找一个借口就打发了,我就说你自己回大宋游玩山水散心去了,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而且韦太后绝不希望你回去,你担心什么呢?”
吕绣也笑道:“就是说嘛!你担心什么呢?我们的陈都统一诺千金,只要你不想回去,他就不会让你回去!”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备战
自从两名逃兵被抓捕的消息明确后,甘泉堡的战备便开始加紧了,数千根松木被砍伐运回,原本长满了松树的两座大山终于变成了光秃秃一片,下一座长满树木的大山至少要在七八十里外。
这也算是变相的坚壁清野,包括住在附近一些农民要么进城,要么迁去百里外的其他县城。
除了伐木外,采掘煤炭和大石也是备战的一种,煤炭就不用说了,短短半个月就采掘了几千吨,堆满了西北城角,足够城内军民使用一年,宋军随即停止了煤炭挖掘,开始全力采掘大石,从南面三十里外的石山采掘大块石头回城,这是为了准备防御武器。
这天天不亮,数千士兵从军营跑出,直接沿着甬道奔上城墙,开始沿着城墙进行体力训练,这些都是体能测试不合格的士兵,一共六千人,包括呼延通的两千士兵,他们当初都是长跑能手,但这几年养尊处优,停止了训练,体力严重下滑,竟然没有一个人达到标准。
士兵们原本是在城外训练,但担心金兵会随时杀来,从昨天开始,军队改为在城头上跑步训练。
甘泉堡虽然叫做城堡,但它是实际上是一座县城,城墙周长十四里,跑三圈就是四十多里了。
此时陈庆也在城头上,他和跑步训练无关,他在视察宋军工匠营测试火鹞子,火鹞子由两名大匠负责,一个弩坊大匠胡臻,一个是器械坊大匠谢长治,这两人各有所长。
胡臻是陕西路军器局首席大匠,原是跟随八字军王彦,后来跟随陈庆,他擅长做弩,安装在大船上巨弩火药炮就是他制作的,小型投石机也是他设计制作。
而谢长治则擅长做大型器械,同时也擅长制作飞行器,也就是木鸟,火鹞子就是木鸟中的一种。
谢长治和胡臻同时在做两件事,一是安装第二架千步炮,也就是超巨型投石机,陈庆已经从军器监得到了千步炮抛竿的详细制作图册,只是制作一根抛竿最快也要五年时间,他们根本来不及大批量制作。
只是远在梓潼县的周宽却在成都一家船行内,无意中发现了一根千步炮的抛竿,至于它怎么会在船行内已经无从知晓,周宽立刻用二十贯的价钱买下了这根对船行毫无作用的抛竿,这次大军北上,抛竿也一起北上了。
甘泉堡内已经有一架千步炮,这是第二架。
千步炮已经快完成,收尾事情交给其他工匠,胡臻和谢长安开始全力以赴调制火鹞子。
火鹞子可以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件火器,它必须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飞行姿态,甚至在火药助推后依旧保持稳定,最后还要精准落地,这就不是一般的困难了。
甘泉堡已经先后进行了数百次改进试验,基本上已经解决了精准落地,也解决了正常飞行姿势,但最大的问题是会偏离飞行路线,总是飞偏,这个问题一直找不到原因,也一直没有解决。
谢长治已经进行三天的试验研究,他不愧是东京军器监的首席工匠,在试验飞行了十几次后,便找到了原因。
“启禀都统,飞偏的原因还是火鹞子腹部装载的火油导致的,火油不稳定导致火鹞子飞行不稳定,所以它有时候正飞,但更多时候是偏飞,另外翅膀的尺寸和厚度也有点问题。
卑职用没有装载火油的火鹞子试飞,稍微在翅膀上进行改进后,便连续五次都成功。”
陈庆沉声问道:“那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解决办法就是回归最初,不装载火油,而是点燃火鹞子本身,然后在敌军上空爆炸,燃烧的碎片就会四散飘落。”
旁边胡臻又补充道:“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火鹞子浸泡在火油内几天,然后拿出来晒干,这样火鹞子本身就是火油了,或者想办法把火油做成油泥状,涂抹在火鹞子上……”
陈庆笑道:“浸油这个方案可以,就是原木材浸油,而不是火鹞子浸油,否则晒干后会变形,另外油泥涂抹不妥,但油泥这个思路很好,能克服液体油的很多弊端,比如直接点燃后可以投掷,不用再投掷火油桶了。”
“我们可以试验!”
“尽快吧!如果浸油来不及,以后再慢慢改进,先让火鹞子能用起来。”
“卑职明白!”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单膝跪下禀报,“郑将军在东城门有急事,请都统速去!”
陈庆又鼓励工匠们几句,这才快步下城去了。
东城门外来了一队商人,由两百多头健壮骡子组成,每头骡子驮着四只大木桶,郑平正带着士兵们查看大木桶内的物资。
“这是什么?”
陈庆从东城甬道下来,正好看见商队。
“是我们最需要的宝贝啊!”
郑平激动道:“都统猜猜是什么?”
陈庆看见了木桶缝的黑色液体,便笑道:“不会是火油吧!”
郑平竖起大拇指,“一猜就准,一点没错!”
陈庆顿时又惊又喜,连忙问道:“这是谁送来的?”
身材矮胖的商队东主上前施礼道:“这是小人给宋军尽的一点微薄之力,我们衷心祝愿甘泉堡能够屹立不倒,使我们北方汉人还能看到希望!”
陈庆着实感动,连忙还礼道:“请问东主贵姓,是哪里人?”
“在下韩东堂,延州肤施人,做酒生意!”
“原来是韩东主,请到军营说话!”
士兵们把骡子赶到军营,把火油全部卸下,一桶五十斤,一共八百桶,共计四万斤,当然,这还不是猛火油,只是原油,还需要再过滤几道杂质,才得到比较纯净的猛火油,最后大概能得到三万斤猛火油。
陈庆请韩东堂在中军大帐坐下,问道:“这批火油是怎么搞到的?”
韩东堂欠身道:“我们肤施县附近一些地沟里就产这种高奴油,咕嘟咕嘟从地下冒出来,以前是朝廷专营,十几处产油地都有驻军,不准普通百姓偷采,但还是管不住,大家都用来晚上点油灯,还能治疗藓疥之病,后来金兵来了,这些高奴油就没有人管,然后家家户户都去采集,卖到各地药店和杂货铺,主要是用作灯油。
大概是前年,伪齐官府再次控制了火油,但远不如宋朝那么严密,有漏洞,我就打算做这个生意,因为我认识官府的人,但听一个朋友说,这也是很厉害的守城武器,我就琢磨着给甘泉堡搞一点。”
陈庆顿时有了兴趣,笑问道:“火油没有被军管?”
“没有,只是肤施县官府在管理!”
“如果我想多买,还能搞到吗?”
“每个月千余桶可以,再多恐怕就不行了。”
“刚才听你说,百姓手中好像也有不少。”
韩东堂笑道:“确实有不少存货,百姓手中倒是容易收集,关键是钱!”
“现在一桶五十斤的火油需要多少钱?”
韩东堂想了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