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166章

封侯-第166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帅,陈庆的兵力恐怕不止一万骑兵吧!”
  董先点点头,“我也怀疑,但我现在更担心的是水军,他绝不会允许我们再威胁巴陵,那他一定会对我们的水军下手!”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在门口躬身道:“启禀元帅,徐都统派人前来,说有紧急情况!”
  众人顿时面面相觑,难道元帅的担心变成了事实?
  董先努力自己平静下来,喝令道:“进来!”
  片刻,一名士兵快步走进来,单膝跪下行礼道:“启禀元帅,我家都统两战两败,形势不妙,恳请都统立刻召回汉水船队救援!”
  士兵说的汉水船队是指送伤兵回襄阳的四十艘战船,让董先着实无语,且不说船队已经去了襄阳,就算没有去襄阳,他也安排不出水军去救援。
  “究竟是怎么失败的?”董先问道。
  “回禀元帅,对方的车船非常灵活,不断将火油和火器扔进大船内,去灭火的弟兄被火器炸死炸伤无数,我们根本就无法靠近对方战船,第一战我们就损失了二十艘战船,第二战又损失了二十余艘,而且对方根本不受降,专门有十几艘船在江面上射杀我们的士兵。”
  “现在是什么情况?”
  “卑职跳水离开时还剩下十七艘战船,弟兄只剩下一千余人,现在不知道了。”
  “你什么时候跳水的?”
  “昨晚四更时分,在靠近青山矶附近,我先上了汉水东岸,又泅水过汉水前来求救!”
  以董先对陈庆的了解,他知道陈庆绝不会给敌人一点机会,徐云估计已经凶多吉少,他着实很无奈,只得对统领王建令道:“你速率三千士兵赶赴江边,尽量救援落水士兵。”
  “遵令!”
  王建接过令箭快速离去了。
  ……
  郑平和李师宏彻底哑口无言,火油和火器强大的水战威力让他们二人心服口服,加上车船的高速灵活,打得对方无力抵挡,甚至陈庆的大船都不用出战,靠着一百艘车船,便打得敌军落花流水。
  六十艘大船被击沉了四十三艘,还剩下十七艘,被困在汉水和长江交界的江心。
  徐云已经杀红了眼,他统领了二十余年的明州水军,竟然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内丧失了大半,三千跟随他多年的士兵全部丧生江底,宋军不接受战俘,毫不留情地将落水士兵射杀。
  更让徐云胆寒的是,陈庆根本就不给他们靠岸逃生的机会,他们弃船逃走,对方也得到了战船,本来是两全其美的办法,但陈庆就不理睬,一定要把他们斩尽杀绝。
  其实徐云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和他们血洗芜湖县有关系,他们抢来的财富和女人都在黄石县,现在恐怕将成为黄粱一梦。
  “咚!咚!咚!”
  江面上进攻的战鼓声再度敲响,八十艘千石车船从四面八方杀来。
  “都统,和敌人拼了吧!”一名将领大喊道。
  徐云咬牙切齿盯着数里外一艘五千石的大船,他早就发现这艘大船是对方帅船,每次都是他先变旗,其他船只才跟着变。
  “那就同归于尽吧!”
  徐云大喊一声,“掩护我突围出去,撞沉那艘五千石的大船!”
  徐云下达了掩护主船突围出去的命令,四艘战船前后左右护卫着他,向西面突围。
  这是一种牺牲随从,保护主船的战术,迎面冲来的宋军车船被徐云的随从船只迎战出去,一连冲破了五艘车船的围剿,主船冲出了宋军战船包围圈,对后面还有两艘车船在追赶。
  这时,陈庆帅船发出了迎战的命令,五千石战船挂起船帆,向敌军主船冲来,正在追赶敌军主船的两艘车船也放慢了速度。


第三百二十一章 擒王
  陈庆并不打算击沉敌军的主船,他准备抓住徐云交给李纲,也算是一个交代,省得李纲又说他滥杀无辜,这些文官道德感爆棚,这些水军士兵在芜湖血洗县城的时候,他们却不谴责了。
  在陈庆看来,这四千明州水军杀进芜湖县城的那一刻,他们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朝廷的法度和文官的道德与他无关,他陈庆就要替天行道。
  两艘战船再江面上越来越近,徐云咬牙切齿,大喊道:“撞沉他!”
  他的战船只有三千石,对方战船却是五千石,显然是他将被撞沉,但他也要把对方撞成重伤。
  此时,陈庆船上的一百五十名士兵已准备就绪,手执大盾和短矛,准备和对方一场激战。
  而对方的兵力大约在百名左右,只比宋军略逊一筹,但如果陈庆参战,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两艘船还有十丈远时,宋军大船稍稍向右一偏,原本迎面相撞,变成了插肩而过,李师宏大喊一声,用铁钩钩住了对方船舷。
  陈庆厉声喝道:“杀上去!”
  一百五十名短矛大盾军纷纷跳上对方大船,对方百名士兵也大喊着挥刀杀上来,双方在两艘大船上爆发了激战。
  但陈庆更关心对方主将徐云,他没有用火药和火油作战,而且采用了最原始的海盗式作战,就是为了抓住徐云。
  找了一圈,陈庆终于看见了对方主将,一名身披盔甲的中年男子,手执一把大刀,正和李师宏激战在一起,他的武艺很高,杀得李师宏节节败退。
  “让我来吧!”
  陈庆一挥方天画戟,架住了对方大刀,李师宏趁机后退,摆脱了对方的夺命连忙刀。
  “你是何人?”
  徐云见对方这么轻易地破掉了自己的夺命连环刀,不由吃了一惊。
  “你就是明州水军统制徐云?”陈庆反问道。
  “我是徐云,你究竟是何人?”
  陈庆淡淡一笑,“在下西军陈庆!”
  徐云的瞳孔骤然收缩成一条线,他着实没有想会在这里遇到名震天下的陈庆,居然是水战。
  他忽然大笑起来,“取了你的人头,我是不是可以拿十万贯的悬赏?”
  “没错,你还能封万户,说不定还能取代刘豫当皇帝。”陈庆的眼中极尽讥讽。
  徐云忽然恼羞成怒,他一言不发,狠狠一刀向陈庆脖子劈来,陈庆挥戟撞击,这一戟力量极猛,两支兵器硬碰硬地狠狠相撞,只听‘当!’一声巨响,徐云大叫一声,两臂像被折断了一般,大刀飞了出去。
  巨大的力量使徐云连退两步,一屁股坐在甲板上,不等他起身,陈庆的戟尖已顶住了他的咽喉,冷冷道:“再动一下,斩断你的脖子!”
  几名亲兵一拥而上,将徐云按倒,捆绑起来,又用布堵住他的嘴,用黑袋子套住头,把他带下船舱。
  这时,陈庆大开杀戒,屠杀船上的士兵,徐云被抓走,但他的手下却没有活命的机会,全部被斩尽杀绝,就连跳下河的十几名士兵,也被乱箭射杀在江中。
  远处江面上一片火海,不断有爆炸声传来,占据绝对优势的宋军车船对十六艘战船形成了一遍倒的局势,不到一个时辰,最后一艘战船沉入江底,水面上一片浮尸,再无一人逃脱。
  徐云的荣华富贵梦最终破灭了,这次水战宋军虽然占尽优势,但也付出了八艘车船被撞沉,四百余人阵亡的代价。
  陈庆随即命令郑平率五十艘车船沿汉水北上,务必将北上襄阳的四十艘战船夺回来。
  其余战船将陈庆和五千士兵放在汉阳仓城附近下船后,船队过江去了江夏,长江北岸再无一艘战船。
  ……
  陈庆率领五千士兵在汉阳县东北方向约三十里处的石界镇和一万骑兵汇合,大军就地休整,陈庆又派斥候想办法和汉阳城内联系。
  中午时分,李纲匆匆赶到东城头,东城守将孙志将一封箭信呈给李纲。
  “宣抚使,是陈都统的信件!”
  李纲匆匆打开信,上下看了一遍,信中的内容顿时让他喜出望外,陈庆在江陵全歼了孔彦舟的两万军队,又摧毁了敌军的船队,抓获投降伪齐军的明州统制徐云,现在率领一万五千人在东北三十里外石界镇。
  李纲对手下副将解潜笑道:“陈庆一万五千军已经到了石界镇,汉阳之围不久矣!”
  解潜官任荆南镇抚使、都统制,是李纲身边第一名将,李纲毕竟是文官,大方向上的指挥还行,但具体带兵打仗就差得多了,几万军队都是由解潜实际统领。
  伪齐军的多次攻城也是解潜率领军队将他们击败。
  解潜沉吟一下道:“宣抚使,今天伪齐军没有攻城,他们应该也知道陈都统到来。”
  李纲也认为是这个原因,他知道伪齐军很畏惧陈庆的骑兵,现在陈庆率领骑兵又杀回来了,董先还能坚持多久?
  “我现在考虑,要不要派兵出去和陈庆一起作战,击败对方!”
  “是陈都统的要求吗?”
  李纲点点头,“他希望我给他一万精锐之军,他摆开阵型和敌军决战,解都统的意见呢?”
  解潜想了想道:“我们现在还有两万三千军队,可以把备用的一万军队给他,卑职用一万三千人,完全可以守住汉阳城。”
  李纲就怕解潜多心,不肯答应分兵,没想到他竟然一口答应,心中大喜,连忙道:“这次汉阳保卫战若能胜利,我一定会向朝廷保奏解都统守汉阳城大功!”
  “多谢宣抚使,恐怕不止微臣一人的功劳。”
  “我当然知道,副都统刘洪道坚守仓城,还有折彦质后勤保障得力,都是大家共同的功劳,我不会遗忘。”
  这时,副使折彦质匆匆赶来,抱拳道:“宣抚使找我?”
  折彦质之前出任湖南安抚使,负责剿灭杨幺,但因为他和都统制王燮关系恶劣,内讧不断,导致剿匪失败,王燮被贬职,而折彦质改任湖广宣抚副使,和解潜一起,成为李纲的左膀右臂。
  目前的一万后备军就是由折彦质训练并统领。
  李纲对他道:“陈庆已经到了,他准备和敌军决战,但兵力略有不足,想请我派兵一万支援他。”
  折彦质连忙道:“卑职愿统兵前往!”
  李纲给解潜使个眼色,解潜知趣地离开了。
  李纲走到城头,半晌对折彦质道:“其实我不想让你统兵前往,你的官职比陈庆高,我怕你无法接受他的指挥,但偏偏这支军队是你训练并统领,你最了解他们,我又怕陈庆指挥不了这支军队,影响到决战,折副使,我很为难。”
  折彦质不仅是湖广宣抚使副使,还是从三品的龙图阁直学士,同时也是天下名将,陈庆不仅官职比他低,名望也是后起之秀,让折彦质指挥陈庆,肯定不行,但让陈庆指挥折彦质,李纲又觉得不妥,所以使他左右为难。
  折彦质微微笑道:“其实也谈不上陈庆指挥卑职,我们二人是配合作战,只是由我来配合他,宣抚使不必多虑,再说,我也久闻陈庆的赫赫威名,能和他一起并肩作战,也是我的荣幸。”
  “折副使能这样想,让我深感欣慰,这样吧!我再任命你为汉、复镇抚使,汉阳军都统制,率一万汉阳军配合陈庆作战。”


第三百二十二章 决战(上)
  陈庆当然也久闻折家将之名,世世代代镇守陕北,甚至自己的甘泉堡最早也是折家修建,杨门女将的佘老太君,其实应该是折老太君,就是折家之女。
  折彦质也是天下名将,只是他对阵金兵大多以失败告终,最后一战是在靖康二年,他和李回率十余万大军守黄河南岸,结果金兵一夜战鼓,十余万宋军逃得干干净净,折彦质由此被贬为永州团练副使,建炎元年又被贬去昌化军,也就是海南岛,在海岛呆了整整五年。
  他去年被相公王鼎大力举荐而复出,出任湖南安抚使,率军剿匪,却又败在杨幺的车船之下,好在王鼎替他说情,败在杨幺手中并非他的责任,而是实际掌军的王燮不听将令导致,这才出任湖广安抚司副使,配合李纲剿匪。
  可以说折彦质这辈子命途多舛,一方面是他手中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宋军的腐朽不堪将他屡屡连累。
  但另一方面和他性格高傲有关系,他一向瞧不起其他宋将,让人反感,所以总是和同僚关系恶劣,甚至他和解潜的关系也不好,所以李纲征求解潜意见时,解潜才毫不犹豫把他推出来。
  折彦质在一个多月前招募了一万汉阳子弟,大部分也从过军,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苦练,虽然还谈不上百战之军,但也一支训练有术,能听令作战的军队。
  当然,折彦质性格高傲也是看人的,陈庆在陕西屡战屡胜,不管对金兵,对伪齐军,还是对西夏军都创造了骄人的战绩,甚至短短一个月不到就剿灭了杨幺,陈庆实力摆在这里,折彦质在他面前也高傲不起来。
  更重要是,陈庆的老巢甘泉堡就是折彦质的父亲所建,陈庆活跃在折家军的地盘内,他对陈庆有一种天然亲切感,他了解西军的艰苦和善战。
  陈庆驻军在一片树林内,汉阳府紧靠长江,树林内比较潮湿,士兵们不舒服,加上干粮和草料支撑不了几天,陈庆不想拖下去,决定尽快和伪齐军决战。
  折彦质比较了解伪齐军情况,给陈庆介绍道:“伪齐军连续攻城七天,伤亡两万余人,现在应该还有五万人左右……”
  “没有五万人了!”
  杨再兴忍不住插口道:“我们前天晚上又全歼了西北营的五千军队。”
  陈庆看了一眼杨再兴,微微笑道:“我们让折老将军先说完。”
  折彦质呵呵一笑,“你们都是年轻人,后生可畏,杨将军的提醒很及时,那对方只有四万五千余人,士气也不高,我们虽然兵力比他们少,但我们有一万骑兵,这可是西军骑兵,一万能敌三万敌军,其实我们两军势均力敌,就看临场发挥,和战术变化。”
  陈庆沉吟一下道:“我对老将军非常尊重,我们生活在甘泉堡,对折家军的艰苦环境更是敬佩,但两军作战,讲究是统一指挥,具体作战时,一万汉阳军还得靠折老将军指挥,但诸军之间的配合调度,还得恳请老将军配合作战。”
  折彦质点点头,“战场上讲究胜者为王,陈都统不必这么客气,你尽管下令调配,我会全力配合。”
  “那好,我们商议一下具体战术,我这里有一千重盾军,我打算命令他们率先冲击,应对敌军的弓弩……”
  ……
  大战终于一触即发,董先也听取了众将意见,拖下去对士气不利,同意两军决战。
  战场放在汉阳城北面的旷野里,这里原本是麦田,但没有耕种,形成占地数千亩的空地,正好摆开战场。
  旌旗如云,号角呜咽,双方七万大军摆开了阵型,宋军摆开的是金塔型大阵,五千步兵在前面,最前面是一千重盾短矛军,后面四千人是长矛军。
  九千骑兵分成左中后三翼,刘璀和刘琼各率三千骑兵进攻左右两翼,杨再兴率三千骑兵进攻敌军后背。
  最后是折彦质统领的一万长矛步兵,他们将协同前面的五千步兵作战。
  陈庆亲自统帅最精锐的一千骑兵作为陷阵军,专门冲击敌军阵型。
  相当于宋军步骑结合,伪齐军的部署就简单得多,他们的五千后勤军没有上阵,他们都是工匠、伙夫、马夫、文官等等,没有作战能力。
  四万大军分成四个大方阵,前后左右,其中前军方阵有五千弓弩手,其他方阵都是刀盾军和长矛军结合。
  从实力上来说,双方实力相近,就看临场发挥和士兵士气了。
  两军相距两里,陈庆眯眼眺望对方阵型半晌,见对方弓弩手已经到位了,显然是准备应对宋军骑兵的冲击。
  陈庆冷笑的一声,他有骑兵,需要先发动进攻不假,但他们的骑兵可不是女真人,会硬抗硬地正面冲击。
  “传令,出战!”
  进攻的战鼓敲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