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封侯 >

第165章

封侯-第165章

小说: 封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几名斥候骑兵从东面疾奔而来,抵达了戚口镇,为首斥候骑兵正是赵小乙,他奉主将陈庆的命令,先一步赶到战场探查情报。
  赵小乙和几名斥候在戚口镇等候半天后,陈庆率领一万骑兵抵达了戚口镇。
  “卑职参见都统!”赵小乙躬身行礼。
  陈庆翻身下马笑道:“辛苦了,汉阳情况如何?”
  “回禀都统,汉阳城的攻打基本上处于一种消耗状态,伪齐军攻势很凶猛,但他们攻城的手段并不多,和江陵城一样,缺乏大型攻城武器,主要是靠攻城梯,目前双方都伤亡惨重,伪齐军伤亡近两万,宋军的伤亡也超过一万人。”
  “伪齐军的水军呢?”
  陈庆最关心的还是伪齐军的水军,只要他们有足够的战船,将随时威胁巴陵县的安全。
  “伪齐军的战船有一百艘左右,水军四千人左右,卑职已经打探清楚,伪齐军的水军是明州统制徐文投降后得到,徐文驻扎在芜湖,有六十艘战船,四千余人,估计是被高官厚禄诱引才投降了伪齐军,他们还洗劫了芜湖县,罪恶深重。”
  陈庆又问道:“他们后来夺取的四十艘战船,就是宣抚使留给我们四十艘战船吗?”
  “正是!当时四十艘战船停泊在汉阳长江边上,士兵都上岸了,只有少量船夫留守战船,结果被他们偷袭得手,现在一百艘战船也停泊在汉阳江边,不过对方很警惕,四千水军都在船内,连岸都不上。”
  陈庆负手来回踱步,要建立一支水军是很困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才能打造出来。
  现在所有的战船都是北宋留下的存货,包括杨幺水军的大量船只,也是从宋军手中缴获得来。
  陈庆很清楚一旦伪齐军或者金兵得到一支水军后的严重后果,他们可以随时杀过长江,侵扰宋朝疆土,杀戮宋朝百姓,抢掠财物,使宋军不堪疲扰。
  这次陈庆率军救援汉阳的真正目标,并非汉阳,而是伪齐军的船队,他必须要将这支船队彻底消灭。
  傍晚时分,郑平率领一百二十艘战船也抵达了戚口镇,陈庆随即在一艘大船上召集众将,部署他的出兵计划。
  郑平手下有一名水军指挥使,叫做李师宏,他是湖广水军将领,年约三十岁,江夏人,有十年的水军作战经验。
  陈庆问他道:“现在水军一般是如何作战?”
  李师宏躬身道:“启禀都统,水军作战也和陆地作战一样,讲究阵型,阵型部署得当,往往就出现几艘船围攻一艘战船的情况,这样就占据上风,在击沉或者缴获敌军一半船只后,敌军就得撤退了,一般不会死拼到底。”
  “具体的作战方法呢?”
  “也分远中近三种作战方式,远距离作战,比如相距百步左右都是用弓箭,或者用火药箭烧对方的船帆,中距离是指三十到五十步左右,用石砲比较多,三十斤重的圆石,击发出去,五十步以内,能将对方船只砸穿一个大洞。”
  “火器和火油呢?”
  “火器和火油的作用都是引火,一般是近距离使用,比如两船挨在一起,但说老实话,一般用得不多。”
  “为什么用得不多?”陈庆不解地问道。
  李师宏苦笑一声道:“因为比较麻烦,船只挨在一起,被铁钩钩住,其实就和战场没有区别了,这时候谁还会用火器?不等你点燃,对方一箭就把你射杀了,没有意义,还不如冲上去和敌军激战,火器在水战主要用火药箭。”
  郑平也笑道:“都统,我们虽然用火油球摧毁了杨幺的车船,但在长江中对付战船水师,火油球还真没有什么作用。”
  “说说理由!”
  “启禀都统,火油球对付固定不动的船只是不错,比如用来攻城的船只,或者桨轮被渔网缠住的车船,它们动弹不得,一口气扔几十个火油球,很快就全面燃烧了。
  但航行中的战船不行,隔着五六十步远,江面起伏,速度很快,火油球很难击中对付,运气不错,击中了一颗,但燃烧面积很小,别人用一床湿漉漉的被褥就解决了。
  如果是近距离扔火油球,对方的水军全杀到你的船上来了,烧毁对方的船只又有什么意义,搞不好无法脱钩,两艘船一起烧毁,就是李将军刚才那句话,船只挨在一起就和战场没有区别了。”
  陈庆点点头,对杨再兴、刘璀和刘琼道:“你们三人各率三千骑兵在外围游走,袭扰敌军,不要正面和敌军作战,给我拖延时间,等我和郑将军消灭了敌人水军后,我们再对敌军发动攻势!”


第三百一十九章 水战
  虽然郑平和李师宏都不赞成使用火器和火油,但他们并没有能说服陈庆,陈庆决定亲自上船实践自己的水战理念。
  赵小乙的情报是两天前的消息,陈庆的船队杀到汉阳时,情报已经发生了变化,有四十艘战船走汉水北上了,运送伤兵去襄阳,同时从襄阳运送粮草物资南下。
  大江之上很容易被对方的哨船发现,距离汉阳还有三十里,他们便被几艘敌军哨船发现,哨船立刻赶回去报信。
  陈庆从西北带来的数千步兵留在岳阳镇守,他们不习水性,都没有上船,而船上的一万军队,其中六千人是杨幺军的降军,另外四千人是从前王彦留下的岳州军,基本上都在江边湖边长大,水性都不错,他们更适应长江的水况。
  相反,他们对手是明州水军,实际上是近海水军,虽然是正规军队,但他们未必适应在长江作战。
  此时已是十一月上旬,已经是初冬时节,北风凛冽,江面上风浪很大,江面极其宽阔,有一种波涛万顷的感觉。
  陈庆站在唯一一艘五千石的战船上,因为改造过,所以他当初特地留下来,而另外十九艘都是三千石战船,是从杨幺手中夺得,当然,它们最早也是湖广水军,被杨幺击败后夺取。
  “前面战船出来了,在东北方向!”桅杆上的眺望士兵大喊道。
  “有多少船只?”李师宏高声问道。
  过了片刻,眺望兵看清楚了,大喊道:“有十艘左右!”
  李师宏连忙上前对陈庆道:“启禀都统,这应该是警戒船,他们认为我们只是路过,所以没有摆出大规模作战的架势,其实就是表示不想打仗的意思。”
  “如果我们要打呢?”
  “要打的话,后面的敌军主力就会杀上来了。”
  陈庆想了想笑道:“那就先用这十艘船试试刀吧!”
  “传令实施一号方案!”
  水军作战没有无线信号,只有简单的旗语,不可能临时才部署复杂的战术,一般各种作战方案都已经安排好并编号,旗语只需要用颜色旗帜来表示,所有的战船都会打出同样的旗语,然后各就各位。
  桅杆上拉起了旗语,顶部是一面巨大的红色三角战旗,表示进攻,而黑色战旗表示撤退,白色战旗表示投降,然后下方是编号旗,是一面蓝色三角旗,表示一案方案。
  后面所有的船只都拉起了同样的战旗,这样一百多艘战船都知道该怎么作战了。
  一号方案是陈庆的主船率领二十艘车船向对方试探进攻,二十艘车船实际上是护卫船,如果主船形势危急,他们甚至会用船身来挡住对方的追击。
  伪齐军出来了十艘警戒船,也叫监视船,监视对方过境,为首将领是一名统领,叫做章胜,也是主将徐云的心腹。
  他没想到对方居然迎上来十艘战船,让他愣了一下,难道想和自己的十艘战船较量一番吗?
  章胜冷笑一声,传令道:“迎战上去!”
  他也挂出了红色三角旗,十艘三千石的战船鼓起船帆,向宋军战船冲去。
  江面上战鼓声‘咚!咚!咚!’敲响了,气氛变得紧张起来,杀气腾腾。
  陈庆喝令道:“床弩准备!投石机准备!”
  他的战船上两侧各安装了二十架床弩和五架弩炮,还有六十名投掷手,另外还有一根七八丈长的船鞭,然后还有五十名短矛巨盾兵,和敌军士兵贴身肉搏。
  弓箭手没有,用床弩取代了弓箭手,加上操纵船只的士兵,一共有两百五十人,几乎都能投入作战。
  李师宏负责指挥操纵战船,作战就由陈庆亲自负责。
  六十名投掷手中,有二十人是火器营士兵,能投掷新式火药桶,所谓新式火药桶是由谢长治刚刚改进过的,是一种双层木桶,每只重五斤,有毒钉型和无毒钉型两种,上面还有一个投掷把柄,由力大士兵投出二十几步远,战船作战当然使用无毒钉型,否则毒钉太近会伤了自己。
  双层木桶中间填充了木屑碳粉进行缓冲,克服了落地碎裂的缺陷,从城头扔到泥土上不会碎裂,扔在甲板上也不会,除非扔在坚硬的石头上。
  这种新式火药桶爆炸威力更强,对付木制船只威胁很大,也是刚刚才改进完成,还没有来得及送去江陵。
  火器营一共才五百人,不可能每艘船都配备二十人,实际上,除了陈庆的帅船外,其他每艘船只有四名火器投掷兵。
  另外四十名投掷手负责投掷火油球,他们戴着特制的石棉手套,他们躲在船舷背后,在近距离作战时,同时投出火药桶和火球油。
  远距离作战和中距离作战则由床弩和弩炮负责。
  陈庆绝不相信,威力巨大的火药和火油会在水战中发挥不了作用,这可是科技最先进的宋朝,还要使用海盗式的作战方式?
  船只渐渐靠近了,九艘车船加速前进,超过了陈庆的主船,车船上的士兵一起向敌船上的船帆射出火药箭,有几艘战船卸帆晚了,结果船帆被火药箭点燃了。
  对方士兵也向车船上射箭,顿时江面上箭矢如雨。
  李师宏大喊:“卸下船帆!”
  巨大船帆轰然落下,大船只能橹舵来保持微弱的动力,速度就没有刚才那么快了,这也是水战形势所逼,船帆只有远距离航行时使用,近距离作战必须卸下,否则肯定会被火箭或者火药箭烧毁。
  而车船速度快,转身掉头灵活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了,它们围绕着大船航行,速度很快。
  这时,敌军为首的战船向陈庆坐船冲来,大家都看出这艘五千石的战船地位不一般,擒贼先擒王的念头强烈充斥在统领章胜的脑海里。
  距离百步左右,两船擦身而过,对方五十名士兵箭矢齐发,密集的箭矢射向大船,但迎接他们的却是二十部床弩发射,一百支寒鸦箭呼啸着射向敌军士兵。
  当然,床弩只有陈庆的主帅船上才有,主要成本太高,寒鸦铁箭落入江中无法收回,不像陆地上还能收回再用,不可能大规模推广。
  寒鸦铁箭有裂石穿金的威力,士兵的血肉之躯哪里能抵挡,瞬间二十余名士兵被铁箭穿体而过,当场惨死。
  两艘大船同时调头,再次相遇时,相距只有十余步了,直接进入近距离作战,敌军几名士兵抛出铁链钩,钩住了陈庆大船得船舷,陈庆大喊一声,“投掷!”
  六十名投掷手同时发威,他们忽然站起身,奋力将四十枚燃烧的火油球和火药桶向对方船上投掷而去,士兵们纷纷蹲下。
  四十枚火油球落地,里面的薄皮陶罐碎裂,大量火油倾泻而出,宋军的火油并不是粘稠的石油,而是由工匠进行了过滤杂质、沉淀等提纯工序,达到点火即燃的程度,才能是军用火油,又叫猛火油,否则历史上著名的猛油火柜怎么能使用粘稠的石油。
  大船上顿时一片火海,但真正发威的却是二十枚火药桶,二十枚火药桶落在甲板上和船舱内,立刻接二连三的爆炸了,血肉四溅,木屑乱飞,桅杆也炸断,重重砸下,船壁也被炸开几个大洞,江水灌入,船只开始倾斜了。
  “拉开船钩!”李师宏大喊。
  十几名士兵一起用力,将铁链钩从船舷上奋力掰开,两艘船迅速分离,很快便离开了数里远,眼看着对方船只慢慢沉没了。


第三百二十章 压力
  在汉阳东北面有一座伪齐军的小军营,有驻军四五千人,它是一座外围警戒营,主要是防止当地义军对汉阳大营的偷袭。
  义军一直是女真人和伪齐军的心腹大患,使金兵一直无法巩固对北方的占领,也是因为这个缘故,金兵才决定和宋军议和,改用怀柔政策来统制北方,足足用了两代人的时间才使北方汉人渐渐认同了金国。
  在荆襄,他们一直遭遇到小股义军从水路袭击,神出鬼没,虽然损失不大,但让士兵们草木皆兵,总以为是敌军杀来,一直不得安宁,令董先很头大。
  警戒营就是用专门来对付义军,让义军去骚扰警戒营,使大营士兵安心下来。
  入夜,警戒营的三个方向,各出现了一支宋军骑兵,杨再兴联手刘璀和刘琼,准备先拔掉这座大营。
  时间到了三更时分,杨再兴沉声令道:“信号箭发射!”
  三支火药箭同时射向天空,在夜空中闪烁着赤亮的火焰。
  三支骑兵同时发动,马蹄声如闷雷滚滚,大地在震动,军营哨兵也发出了急促的警报声。
  军营内的士兵纷纷起身迎战,但已经来不及了,营寨被撞倒,一万骑兵如决堤的洪水一般从三个方向杀进了大营。
  ……
  四更时分,汉阳城外伪齐军大营的警钟敲响了,数万伪齐兵烦纷纷从梦中惊醒,他们都是和甲而睡,武器就在身边,连鞋也没有脱,无数士兵冲出大帐,紧急集结。
  董先也拔剑冲出大帐,厉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当值将领王建上前单膝跪下禀报,“西北营一个时辰前被宋军骑兵偷袭,已全军覆灭!”
  董先瞪大了眼睛,“有多少骑兵?”
  旁边一名逃过来的将领战战兢兢道:“启禀元帅,大约万余人,非常凶悍,不亚于金兵!”
  董先心中一凉,他立刻意识到,这支军队恐怕是陈庆的骑兵,一定是,除了他,不会有别人。
  那孔彦舟的军队呢?一点消息都没有,董先已经不敢想象了。
  现在董先也没有时间多想,他下令将大帐全部拆除,士兵席地而眠,又部署两万弓弩手在四周警戒。
  副将宋凌低声道:“不如派一支军队去西北答应看一看情况!”
  董先摇摇头,“敌军躲在暗处,我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等天亮后再说!”
  士兵们谁也无法入睡,对陈庆的恐惧充斥着每一个士兵的内心,如果陈庆骑兵杀来,他们的死亡就在一瞬之间,这个时候,他们宁愿忍受寒夜和困倦的煎熬,也不敢合眼。
  数万士兵苦苦熬到了天亮,始终没有任何动静,但也让士兵长长松了口气。
  董先也取消了今天的攻城计划,陈庆军队出乎意料地杀来,他必须要重新评估,重新拟定方案。
  大帐内,十几名将领吵成一团,有将领任认为他们可以分兵两路,进行两线作战,也有将领认为,一万骑兵的战斗力十分强大,相当于三到四万军队,如果兵力少了,不是对方的对手,如果兵力多了,那么攻城的兵力又不足了。
  昨晚西北大营的五千士兵被全歼,他们现在的兵力只剩下四万七千人,让他们怎么两线作战?
  董先一直沉默不语,这时他缓缓道:“形势恐怕有点不妙!”
  大帐内立刻安静下来,十几双眼睛都望向董先,董先叹口气道:“不解江陵之危,陈庆的骑兵不会出现在汉阳,我估计孔彦舟的军队已经凶多吉少了。”
  众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杀敌三千,自损八百,全歼孔彦舟部两万人,难道自己没有损失吗?
  “元帅,陈庆的兵力恐怕不止一万骑兵吧!”
  董先点点头,“我也怀疑,但我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