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率领手下沿着山坡向旷野里奔去……
陈庆率骑兵在前面疾奔,后面百步外,大队骑兵紧追不舍。
袁刚深知陈庆的弓箭厉害,他十分狡猾,穿着和士兵的同样的盔甲混在人群中,兜鍪遮住了大半脸庞,很难认出他来。
片刻,骑兵已经飞奔至旷野里,陈庆眼角余光向后一瞥,立刻锁住隐藏在无数个兜鍪中的敌军首领,他抽出一支箭,在疾奔中转身就是一箭射出,这一箭快得无以伦比,力量强劲,从数名士兵的身体缝隙里穿过,眨眼间到了袁刚眼前。
正所谓有利必有弊,袁刚躲在士兵群中,视野就没有最前面那样开阔,等他看到眼前的箭矢,再想躲已经来不及,‘噗!’一箭正中眉心,箭矢射穿了头颅,从脑后喷出一股血箭。
袁刚惨叫一声,仰头摔下马去,这一箭让所有的追击士兵都胆寒了。
这时,陈庆已不再奔跑,他立马在高处,横举起金背虎牙刀,十五名亲兵在他身后一起举起长矛。
“杀!”
陈庆一声大吼,纵马疾奔,迎着敌军骑兵群杀去,骑兵群的杀气在这一刻已经消失,主将之死让他们有些犹豫,在进退之间拿不定主意。
这种犹豫对一支军队有着致命的危险,它意味士气受到了影响,作战意志没有那么坚定了。
霎时间,陈庆从对骑兵群的缝隙里冲进了人群,大刀横劈而出,血光迸射,四颗人头飞起,侧面一名骑兵都头大喊一声,挺矛刺来,陈庆侧身躲过,大刀旋风一般回斩,‘喀嚓!’将此人齐胸斩为两段。
十五名亲兵也冲进了敌军群中,他们并不单独作战,而是从后面护卫着陈庆。
没有了后顾之忧,陈庆的冲击更加犀利,杀戮更加残酷,他虽然没有练过什么刀法,但不管什么兵器,天下杀人的招式就只有两招,快和狠,在绝对的速度和力量面前,任何花里胡哨的招式都是摆设。
陈庆所过之处一片腥风血雨,肢体横飞,人头滚滚,尸体遍地,一个来回便有超过五十人名骑兵死在他的刀下,而且死状都极为凄惨,没有一个全尸。
不少骑兵想从外围向陈庆射冷箭,但都被陈庆的亲兵抢先下手,将对方射落于马下。
当陈庆调转马头,准备再次杀进敌军群中时,这支骑兵群终于崩溃了,主将死了,三名都头也死了,他们要追杀的人变成了魔鬼,支撑士兵杀下去的理由一个都没有了,相反,保命成了所有士兵共同的念头。
两百多士兵竟不约而同地调转马头狂奔逃跑,但哪有这么容易逃亡,陈庆一路追杀劈砍,无数士兵成了他的刀下亡魂。
当剩下士兵逃到鲤鱼头时,却意外发现对方十名士兵先一步封锁了峡谷路口,他们出不去了,陈庆已从后面滚瓜切菜一般杀来,杀得得敌军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剩下的骑兵已不足一半,他们见无法冲过鲤鱼头,又调转马头向逃命,陈庆和他的手下趁机追杀,一直杀到天黑尽,才放过了最后数十名敌军骑兵,不再追赶,陈庆稍微收拾了一下,带着一批战利品北上返回了秦州。
两天后,傅选得到了消息,他派出去追赶陈庆的三百亲兵精锐,被陈庆杀掉了两百六十余余人,只剩下三十四名骑兵逃回了陇州,主将袁刚和其他几名都头全部阵亡,这个消息让傅选差点吐了一口血。
他无颜再去见朱胜非,给傅经义说了一声,带着剩下的两百亲兵灰溜溜返回凤翔。
朱胜非倒不在意傅选有没有把陈庆追回来,他已经下定决心,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到陈庆身上。
他签署了停职令,下令将陈庆暂且停职,并派司法参军沈大渊为特使,带着自己的命令赶赴秦州调查陈庆私吞战利品事件,一旦拿到证据,他就将向天子提出革职建议,奏请天子革除陈庆的一切职务。
朱胜非拿陈庆开刀绝非头脑冲动,他混迹官场数十年,深知要在川陕立威,要么率军打一次大胜仗,要么杀鸡骇猴。
打仗他没有这个本事,但整人却是他的擅长。
在所有大将中,都统制们资历深厚,不太好动,也不一定能抓到把柄,而秦州制置使陈庆是前任宣抚使张浚提拔的,自身又出现了把柄,同时资历也不深。
扳倒陈庆,既报了张浚坑自己的一箭之仇,又能震慑诸军,同时也能狠狠教训这个不把自己放在眼中的大将,可谓一箭三雕。
美中不足可能会得罪吕颐浩,但毕竟陈庆还不是吕颐浩的孙女婿,只是被他看上而已,或许只是备选之一。
一旦陈庆身上有了污点,吕颐浩就未必看得上此人了。
其实还有一个十分隐秘的原因,就是用陈庆换太后一案,虽然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临安那边已经没有人再提及了。
但朱胜非却心如明镜,尽管这件事已渐渐被人遗忘,但官家心中一定有了一根刺。
一番权衡之下,朱胜非发现,陈庆简直就是老天爷送给自己的上任大礼。
……
这天上午,凤翔县的兵马使官衙前,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正在向站岗的士兵打听着什么?
士兵摇了摇头,“我家都统还没有回来,什么时候回来我不知道?”
男子无奈,只得满脸失望地离开了。
这名男子正是从成纪县军营逃走的张简,他逃到凤翔府,一心指望着潘员外将他介绍给都统傅选,他要求不高,只要能升为指挥使,他就心满意足了。
不料潘大官人根本就找不到了,而傅选因为夺取财物没有得手,对张简也颇为冷淡,让他在客栈里等消息。
这一等就快半个月了,根本就没有任何消息,张简有点急了,他手中的银钱不多,再这样下去,他恐怕连房间都付不起了。
张简也不傻,倒了这个地步,他怎么会看不出,傅选根本就不待见自己,潘大官人说的人才难得之类的话,全他娘的在忽悠自己,莫说指挥使,能做到都头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
张简后悔莫及,但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再等三天吧!实在不行就回华亭县去。
张简目前就住在军衙斜对面的一座客栈内,他闷闷不乐地回到客栈,他刚推门进屋,忽然感觉脖子一痛,随即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半个时辰后,伙计吓得大喊大叫,从楼上冲下来,“掌柜,那个……那个姓张的男子,脑袋不见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决心
陈庆是夜里抵达了成纪县,返回军营,陈庆立刻安排士兵烧了一大桶热水,痛痛快快洗了澡,把身上的血腥之气都洗干净了,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
这时,有士兵禀报,“启禀统制,杨副将求见!”
“让他进来!”
片刻,杨元清快步走进大帐,他手中拎着一个小箱子。
他把箱子往桌上一放,“统领,我是来交差的!”
陈庆一怔,“什么交差?”
杨元清把小箱子打开,里面竟然是一颗人头,再仔细看,竟然是张简的人头。
“这是……你把他干掉了?”陈庆十分惊愕。
杨元清点点头,“当初我就给他说过,我可以他不计较他替金兵做事,但如果他再有背叛,我一定会亲手杀了他,这次是我派两名武艺高强的斥候在凤翔县杀了他。”
“他跟随傅选了吗?”陈庆又问道。
杨元清摇摇头,“斥候告诉我,傅选根本就不待见他,连见都不见他一面,他一直就住在客栈内。”
杨元清把盒子盖上,“虽然统制不追求卑职的责任,但张简是我担保的,这件事若不给统制一个交代,我恐怕连自己这一关也过不了。”
陈庆点点头,“张简毕竟也立过不少功劳,你派人给他妻儿送去五百两银子,再把他的首级和私人财物一并还给他家人。”
“卑职一定会安排好!”
这时,陈庆问道:“新兵招募情况如何了?”
“按照统制的要求,招募了两千人,有一半是从前的宋军,另一半是新兵,目前正在训练!”
陈庆点点头又问道:“我走之前让你准备的后勤粮草,准备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卑职又招募了五百多辆大车,一共一千辆大车,随时可以出发。”
杨元清的周全着实让陈庆感到满意,欣然道:“两千新兵的训练我就交给你了,后天一早,我亲自率领五千军去安西县。”
杨元清迟疑一下道:“统制,有句话卑职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
“卑职觉得西夏军应该还没有准备好,他们要进攻安西县,至少到秋天才有可能!”
陈庆淡淡道:“谁说我是去防御,我是去攻打德顺州的西夏军。”
“啊!”
杨元清一下子愣住了,统制竟然要先发制人,挑起战争。
“统制,现在发动战争,会不会太仓促了?”
陈庆摇摇头,“再过两天,朱胜非的特使就会到秦州了,他虽然无权革除我的职务,但他可以以调查为借口,暂停我的职务。
当然,我也可以不睬他,但这样做代价太大,他毕竟是川陕宣抚使,以下犯上朝廷不容,西军也不容,所以我反复考虑,最好的对策就是挑起战争,一旦爆发了战争,那就不会是一城一域的争夺,会引发整个西北的战争,宋、齐、西夏三家都会卷进来,至于什么时候战争结束,就不是他朱胜非能控制了。”
杨元清默默点头,陈庆的大手笔他见得多了,用引发战争来对付朱胜非,他一点都不惊讶。
只是他感受到了陈庆的决心,朱胜非若想拿他来开刀,他一定毫不犹豫地反击回去。
……
陈庆这次出征准备得确实不充分,主要还是粮食问题,他们的军粮只够军队三个月开销,还有那么多百姓要赈济,粮食根本不够。
他们虽然还可以从羌人那边买一些羊,但进行一场战争,至少需要准备半年的军粮,关键是巴蜀那边的购粮计划能不能顺利实施。
陈庆也没有办法,粮食这种事情变数很大,不是他能控制,他也只能赌一把,要么在德顺州搞到粮食,要么巴蜀的粮食能顺利抵达秦州。
休息一天,第三天天不亮,陈庆便率领五千军队出发了,随行的一千辆大车满载着粮食和军用物资,车上的粮食和干羊肉能支撑军队一个月。
……
剑门关位于隆庆府北部,隆庆府的府治梓潼县也就成了蜀北最重要的商业中转地。
尤其这两年的宋金大战,整个四川的钱粮物资都在源源不断运往汉中,梓潼县更是成为后方的后方,大量粮草物资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再从这里走陆路起运北上。
连通涪水的梓潼江就成了粮食物资水运的主要通道,在县城外的码头边,这两年修建了上千座大仓库,最繁忙时,曾经有数万码头挑夫活跃在梓潼江两岸。
不过随着战争平息,繁忙的梓潼县一下子松懈下来,也变得安静了,再没有之前的喧嚣热闹。
这天上午,一支满载粮食的船队缓缓靠近了码头,要是最忙的时候,他们起码要等三天才轮到他们靠岸,但现在不用了,只等了不到一个时辰,船队就靠岸了。
码头上,周宽已等待多时,他现在出任秦州军的粮食物资采购使,隶属于后勤营,有五十名士兵跟随他来到了梓潼县。
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租赁了仓库,开设了商行,又在本地雇佣了几名账房管事,然后通过商行和几名大粮商建立了联系。
今天是周宽采购的第一批粮商到岸了,粮食是从阆州采购,共一千石,价格是五百贯钱,另外再付五十贯的水运费,然后还要掏一百贯钱雇佣蜀道驼队将这批粮食运往秦州。
“靠岸了!”船老大大喊一声。
周宽回头对一名管事道:“现在可以搬运吗?”
“随时可以!”
“那就现在动手,把粮食搬运到仓库去。”
管事一挥手,一百名挑夫跑了上来,他们兵分两路,一路是从船上把粮食背上岸,另一路负责利用独轮车把粮食从码头运到仓库。
一百名挑夫如蚂蚁一样忙碌起来,这时,另一名本地雇佣的管事上前对周宽道:“大管事,刘掌驼来了!”
从梓潼县北上,一般都是用骡子背运,但一些头脑灵活的商人把能负重的骆驼引进来,这些骆驼运量大,也比较容易照顾,所有深受商人的欢迎。
周宽也和一支由百头骆驼组成的骆驼队签署了运输协议,负责给他们运输粮食到秦州,如果顺利的话,就要长期签约了。
片刻,一名身材健壮的中年男子走上来,他真名叫什么大家都忘记了,因为他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大家都叫刘疤子。
刘疤子在蜀道上走了快三十年,对蜀道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周宽之所以找他,是因为在建炎三年之前,他经常率队去秦州。
“大管事,粮食到了,我们今晚就可以出发了。”
周宽点点头,“一千石粮食一次运完没有问题吧!”
刘疤子咧嘴一笑,“当然没有问题,两百头骆驼就能运走。”
“到成纪县要几天?”
“最快半个月!”
周宽心中暗算,来回要一个月时间,第二批粮食自己一个月内应该能采购回来。
这时,周宽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道:“出了北仙人关后走直线北上成纪县,不要去走陇州绕远路。”
周宽昨天接到杨元清的鸽信,特地叮嘱他,粮食运输队不要绕陇州。
刘疤子眉头一皱,“走直线要经过羌人的地盘,那些羌人可不好打交道。”
“放心吧!秦州军的军粮,他们不会为难的,再说,有我们的军士跟随,一路关隘你都不用担心!”
“好吧!回来以后我们结帐。”
周宽点点头,“你把回单收好,到时我就看回单付钱给你。”
第一百九十八章 调查
朱胜非派出的调查特使沈大渊在陈庆走后第三天抵达了成纪县,沈大渊也是朱胜非带来上任的心腹。
沈大渊并非科班出身,他原本只是蔡州的一名小文吏,但他是朱胜非的远亲,攀上朱胜非这条大腿后,他便开始飞黄腾达,被任命丹阳县尉,还不到三年,又调入刑部,现在又跟随朱胜非来到川陕,出任宣抚使官衙司法参军事,权力很大。
这一次沈大渊也憋足了劲,要为朱胜非好好收拾陈庆,他带着二十几名随从来到军营,杨元清把他迎进军营,沈大渊打量一下军营,冷冷问道:“你们陈统制呢?我奉命找他问事,请他来见我!”
杨元清躬身道:“沈参军有所不知,西夏军入侵西宁县,陈统制在三天前已率大军赶去了西宁县。”
沈大渊愣住了,陈庆不在成纪县,这个停职命令怎么执行?
“他何时回来?”
“这个就不知道了,期待战争早点结束吧!”
沈大渊稀疏的眉毛挑了挑,期待战争结束?宋金之战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呢!
既然正主不在,那就只能先敲边鼓,收集证据,把人证物证拿到,就算他不回来也无关紧要了,宣抚使要的可不是停职,而是革职。
“好吧!你们这里有个叫做张简的将领吧!让他来见我。”
“张简已经不在这里了。”
沈大渊‘砰!’的一拍桌子,咬牙切齿问道:“什么叫做不在这里了?”
杨元清一脸平静,“半个月前他违反军纪,被郑统领责打,他心中怀恨,已经离开军营走了,如果不相信,可以看每天晚上的巡点记录和军务记录,上面很清晰地记录了一切。”
“把记录拿来,我要抄录一份副本!”
杨元清命令手下去取副本,沈大渊又道:“另外,我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