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353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353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昂根本无暇顾及王匡的心情,也没有出声附和王凤的话。
  他急声道:“在我们攻破长安城前,王莽派遣孔放和太师一起出使江水以南,将传国玉玺交给了鱼禾,并且禅位给鱼禾了!”
  “噌!”
  王匡、公孙述、王凤齐齐站起身,一脸难以置信。
  他们再也顾不上张昂失礼之处了。
  “王莽怎么可能禅位给鱼禾?!”
  王匡大声质问。
  若是王莽将传国玉玺交给鱼禾,并且请鱼禾辐照王氏族人的话,他倒是能够理解。
  明知必死之际,以重宝求取子孙平安,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做法。
  可是王莽将帝位也禅让给了鱼禾,他就没办法理解了。
  帝位,象征着九五至尊的帝位,象征着天下权柄的帝位,在他心里,没有任何人能够割舍。
  他和公孙述、刘歆等人在长安城内拼死拼活的为了什么?
  还不就是为了帝位?!
  可王莽就这么轻而易举给鱼禾了?!
  虽说他们打到长安城的时候,王莽的帝位已经不值钱了。
  可那也是帝位,寻常人难以割舍的帝位!
  虽说以鱼禾的实力和掌控的疆域,他自己称帝,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可王莽将帝位传承给了鱼禾,意义不同。
  其一,王莽可以借此洗白,借此向天下人证明,他夺取帝位,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百姓。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将帝位禅让出去。
  其二,鱼禾是以禅让的方式登上帝位的,他的帝位就比其他那些自立的人要名正言顺。
  其三,鱼禾只要让治下的百姓过的比在王莽治下的好一点,就一点点。他和王莽都会成为正义的化身。
  王莽是为了百姓才篡的汉,但是他篡汉期间,并没有治理好江山,所以将江山托付给了一个比他有能耐的人。
  虽然在此期间他做了不少错事,可他从头到尾都是在为百姓谋福,并没有一己私利。
  这样一来,王莽是不是就显得很正义?!
  鱼禾承新而立,为百姓谋福,是不是也很正义?
  那王匡等人是不是就成了祸乱江山的乱臣贼子?!
  如此一来,鱼禾征讨他们,岂不就成了正义之师讨伐不臣?
  百姓们帮谁,那还用说?!
  那些整日里将大义挂在嘴边的读书人帮谁,还用说?
  然而,王匡三人很关心王莽为何将帝位传给了鱼禾,但张昂却一点儿也不关心这个,他看着王匡,颤声道:“王莽为何将帝位传给了鱼禾,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鱼禾登基当日,召集了十数万兵马,下令北征。
  如今他的兵马恐怕已经出了襄阳城!”
  王匡、王凤、公孙述三人脸色巨变。
  公孙述颤声道:“你是说鱼禾出兵了?!”
  张昂郑重的点头。
  公孙述二话没说,掉头就离开了厅堂。
  张昂觉得鱼禾会打南阳郡,樊崇觉得鱼禾会打徐州,公孙述也觉得鱼禾会打蜀中。
  因为鱼禾一直在灵关道和半个巴郡,布有重兵。
  他如今率领着大部人马在长安城,鱼禾打蜀中会很轻松。
  鱼禾要是赶在他回援之前,拿下蜀中、广汉、汉中等郡,那他就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大本营。
  王匡和王凤在公孙述走了以后,脸色很难看。
  张昂见他们不说话,急忙道:“大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退,那刘歆占据长安城、凉州、并州等地,以后将成为他们的大敌。
  他们今日摆了刘歆一道,刘歆以后坐大了,还不将他们往死里折腾。
  而且他们退回去了以后,未必来的及救南阳郡。
  继续征讨刘歆,拿下长安城,拥立新帝。
  他们能坐拥三辅,再造一个大本营,但南阳郡肯定会没。
  而且鱼禾拿下了南阳郡以后,一定不会放过三辅。


第579章 孔放见刘伯升
  王凤满脸愁容的看向王匡,等王匡拿一个主意。
  王匡脸色阴沉的如同锅底,沉吟了许久后,吩咐道:“你派人去将此事告诉刘伯升那厮。”
  王凤和张昂皆是一愣。
  王凤赶忙道:“大兄这是何意?”
  王匡瞥了王凤一眼,沉声道:“鱼禾势大,仅凭我们一己之力,根本奈何不了他。所以要将此事告诉刘伯升,看看刘伯升是什么反应。
  他要是会率人回去,那我们也派人回去。
  他若是不愿意回去,那我们就留在三辅。”
  王匡虽然不喜欢刘伯升,但是对于刘伯升的军事才能,还是十分信赖的。
  若是刘伯升会率人回南阳郡,那说明南阳郡还能守,他派遣一支兵马回去,能助刘伯升一臂之力,稳固一下自己在南阳郡的根基。
  若是刘伯升不回去,那就说明南阳郡守不住,也不值得守。
  那就不用回去了,全力征讨三辅即可。
  至于他们在南阳郡的家眷,他根本不在乎。
  他和王凤、张昂等人将子嗣皆带在身边,留在南阳郡的只是一个姬妾。
  他还不至于为姬妾们放弃三辅,跑回南阳郡去涉险。
  他们身为占领长安城的几支义军之一的首领,他们最不缺的就是姬妾。
  无论是宫里的贵人,还是达官贵人家里的千金,如今都是任他们挑选。
  他们又怎么可能在乎几个郡里的土丫头。
  达官贵人们家里的千金一个个娇滴滴的十分可人,那是郡里的那些骨瘦如柴、皮肤黝黑的土丫头能比的。
  “留在三辅?南阳郡不要了?!”
  张昂大惊。
  王匡瞪了张昂一眼,喝道:“三辅我们是绝对不能放弃。留在三辅,我们还有坐拥三辅的可能。离开了三辅,我们很有可能会将三辅和南阳郡一起丢了。”
  张昂急声道:“鱼禾不能力敌吗?”
  王匡没好气的道:“鱼禾坐拥半个天下,手里掌控的力量远超你我,你觉得鱼禾是能力敌的?”
  王凤郑重的点头,“鱼禾乃是半壁江山之主,非我们这种一郡之主能力敌的。我们留在三辅,借助三辅之力,或许还能跟鱼禾一拼。
  若是放弃三辅,回归南阳郡,仅凭南阳郡一郡的力量,根本不是鱼禾的对手。”
  张昂不甘心的喊道:“我不信鱼禾那么厉害。此前朝廷数十万兵马征讨我们,还不是被我们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如今鱼禾不过率领十数万兵马北上,我们就怕了?”
  王匡恶狠狠的喝斥道:“你别忘了,我们此前能够击溃朝廷的征讨,鱼禾明里暗里帮了我们不少忙。”
  张昂瞪着眼道:“那我们就要将南阳郡当成谢礼送给他?”
  王匡恼了,“我是这个意思?!我是说,鱼禾不费一兵一卒,仅凭一个脑子,一张嘴,就能帮我们扭转对付朝廷征讨的局面,现在他亲自领兵北上,他所能展现出的东西,远超你我想象。”
  王凤深以为然的点头,“虽说我们和鱼禾没有正面交过手,但我们确实不能轻视鱼禾。朝廷曾经先后两次,发三十多万大军征讨西南,皆铩羽而归。
  冯茂、廉丹皆因此身死。
  鱼禾却能在弱冠之前,轻而易举的收服西南,将西南据为己有,可见鱼禾的能耐不小。
  如今他又坐拥交州、扬州,以及半个荆州。
  治下的百姓、郡县,远超我们百倍。
  他能调动的兵马、粮草也远胜我们。
  我们即便是率军回去,他光是耗,就能耗死我们。”
  王凤说完这话,张昂果断闭上了嘴。
  张昂心里依旧有些不甘,可他不得不承认王凤的话是对的。
  鱼禾光是耗,就能耗死他们。
  因为鱼禾手里掌控的粮草数量不知道超过了他们多少倍。
  他们如果没办法一举击溃鱼禾的主力,他们对上了鱼禾,只会战败。
  打仗打的是兵力,也是钱粮。
  其中大规模的战事,打的就是钱粮。
  钱粮不及,兵力再橫,那也得抓瞎。
  就像是王寻、王邑征讨凉州一样。
  初期兵多将广,钱粮充足,所以压着刘歆等人打。
  即便是刘歆麾下的兵马大将军隈嚣能耐远胜于王寻、王邑,在初期也只能暂避王寻和王邑的锋芒。
  但是当隈嚣设计断了王寻和王邑的粮草以后,局势立马就逆转了。
  隈嚣开始追着王寻和王邑打。
  严尤中间夺回了一次粮草的运输通道,稳定了一下局势。
  但随后又被断了,局势彻底崩溃。
  前汉武帝派遣兵马数次征讨匈奴,次次征讨有功,但难得全功,没办法将匈奴一举荡平,为何?
  就是粮草供应跟不上。
  前汉若是在西域有一处大粮仓,能供给十数万大军在西域长期作战,西域就不可能存在匈奴。
  “速速去将此事告诉刘伯升,看看刘伯升是如何作答的。”
  王匡见张昂被王凤说服了,就对张昂吩咐了一句。
  张昂咬着牙答应了一声,去找刘伯升了。
  王凤在张昂走后,迟疑着道:“大兄,真要放弃南阳郡?”
  南阳郡再怎么说也是他们的老巢。
  南阳郡要是丢了,他们心里不会痛快的。
  王匡皱起眉头道:“那就要看刘伯升怎么选了。刘伯升若是愿意率军回南阳郡,那南阳郡还有救。”
  王凤苦着脸道:“恐怕刘伯升不会回南阳……”
  虽说刘伯升在长安城内招揽了不少能人,实力壮大了一圈,但跟鱼禾还是没办法比。
  以刘伯升的精明劲,绝对不可能跑回南阳郡去跟鱼禾血拼,让他们占便宜。
  所以王凤断言,刘伯升怕是不会回去。
  王匡眉头皱的更紧,没有言语。
  ……
  张昂在博世侯府邸见到刘伯升的时候,刘伯升正盘膝坐在软榻上,跟孔放论书。
  倒不是刘伯升主动上门拜访孔放,而是刘伯升等人攻破长安城以后,刘伯升以保护儒家典籍的名义,占据了博世侯府邸,充当了大本营。
  所以刘伯升和孔放会面,是孔放主动拜见的刘伯升。
  因为王莽的头颅在刘伯升手里。
  张昂等人刚刚得到的消息,刘伯升已经通过孔放的嘴,得知了。
  刘伯升是一个面容俊朗的中年汉子,穿着一身白袍,性子大大咧咧的。
  刘伯升在听完了孔放所述以后,略微愣了愣道:“你是说,王莽将传国玉玺交给了鱼禾,并且禅让帝位于鱼禾?”
  孔放苦着脸点点头。
  刘伯升感慨道:“新帝非常人也,鱼禾也是位枭雄。”
  孔放陪着笑脸没有说话。
  刘伯升看向孔放,感叹道:“新帝如此做为,倒是苦了我了。”
  孔放干巴巴一笑,依旧没有说话。
  刘伯升盯着孔放,失笑道:“鱼禾发十数万重兵北上,最先盯上的必然是剩下的半个南郡,其次就是南阳郡,随后有可能还会东进征讨豫州。
  我兵力比鱼禾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所以南阳郡也好,豫州也好,我怕是回不去了。”
  孔放干笑着道:“即使如此,大王可以稳居三辅……”
  刘伯升摇摇头,道:“王匡那厮心胸狭窄,绝对不可能将三辅给我。樊崇在城外虎视眈眈,即便是我从王匡手里拿下三辅,那也坐不稳。”
  顿了一下,刘伯升笑着道:“再说了,那鱼禾拿下了南阳郡、豫州等地以后,势必会逼近三辅。
  到时候三辅一样得丢。”
  孔放不解的道:“即使如此,大王为何还笑得出来?”
  刘伯升盯着孔放道:“因为你啊。”
  孔放愣愣的道:“我?”
  孔放忙道:“我不认为我有什么能帮得上大王的。而且我不愿跟周皇为敌。”
  刘伯升大大咧咧的摆摆手,“我不会让你跟鱼禾为敌的,也无需让你帮我太多。你只需要将太师公交给我即可。”
  孔放愣了一下,疑惑的道:“你要太师公作何?”
  刘伯升没有回答,而是盯着孔放笑道:“你将太师公给我,我就将新帝的脑袋还给你。”
  孔放忙道:“你肯将先帝的脑袋还给我?”
  刘伯升毫不犹豫的点了一下头。
  若是王莽没有将传国玉玺和帝位给鱼禾,那他拿着王莽的头颅,还有些用处。
  王莽作为乱社稷之人,拿着他的头颅,可以让一些人解恨,也可以收拢一些人心。
  可王莽将传国玉玺和帝位传了出去,证明了自己所作的一切是为了百姓。
  那王莽即便是做了错事,百姓也能理解一二。
  那他要王莽的脑袋干什么?
  落一个不敬帝王,如同蛮夷的骂名?!
  孔放咬咬牙,问道:“大王打算如何处制太师公?”
  刘伯升大大方方的道:“鱼禾都不允许他活着,你觉得我会养着他?”
  太师公王匡就是一堆臭狗屎,谁收留他,谁就得背负他此前造的孽。
  刘伯升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委屈自己,成全太师公王匡呢?!
  他要太师公王匡,是为以后做打算。
  孔放急忙道:“就不能放他一条生路?”
  刘伯升乐呵呵的道:“鱼禾都不肯放他一条生路,我会放?”
  孔放赶忙道:“周皇放了太师公一条生路。”
  刘伯升更乐了,“将他送回长安城,也算是放了一条生路?”


第580章 鬼话连篇的刘伯升
  孔放瞬间不说话了。
  刘伯升说的没错,鱼禾若是真放了太师公王匡一条生路,就不会送他回长安城。
  长安城里的几支兵马瓜分了王莽的遗骸,他们会让太师公王匡活?
  鱼禾继承了一部分王莽的遗产,不好冲王莽的子嗣下手,所以才将王莽的子嗣送回长安城,借刀杀人。
  刘伯升见孔放不说话,就笑着道:“就这么定了?”
  孔放沉默了许久,突然开口道:“我能不能问你,你要太师公做什么?”
  刘伯升呵呵一笑,“那不能告诉你。毕竟你还没有拿到王莽的四肢和身躯。我要是告诉了你,你转头告诉别人,那我岂不是要倒霉了。”
  孔放尴尬的道:“是我唐突了。”
  刘伯升对着门外的刘稷摆了摆手。
  刘稷带着人去抓太师公王匡了。
  刘伯升则热情的招待孔放吃起了饭,席间还不停的从孔放口中打探江水以南的消息。
  宴席间。
  刘伯升请了孔放一杯酒,笑问道:“孔先生可曾见过鱼禾?”
  这是一句废话。
  孔放数次代表王莽去见鱼禾,怎么可能没见过鱼禾。
  但刘伯升就是要这么说,才能逼迫孔放说出自己见过,然后引入随后的话题。
  孔放苦着脸道:“见是见过,但不太了解。”
  孔放也知道刘伯升的心思,所以说话的时候有所收敛。
  刘伯升笑着点点头,道:“即使如此,那孔先生就跟我说一说,那鱼禾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跟我们长安城的几支义军首领相比,又如何?”
  孔放略微思量了一下,道:“睿智、豁达、知人善用……”
  刘伯升愣了一下,微微皱眉道:“仅此而已?”
  孔放点头,“仅此而已。”
  刘伯升有些不太满意,“那跟我们长安城的几支义军首领比呢?”
  孔放迟疑了一下,干巴巴的道:“不知大王说的是治下的疆域,还是其他的?”
  刘伯升一下被怼的无话可说了。
  孔放这话看似在询问刘伯升,实则是在告诉刘伯升,疆域难道不能说明一切吗?
  鱼禾都已经是半壁之主了,你们还在为一城一地奔波,你们拿什么跟鱼禾比?
  刘伯升心里不太痛快,所以对孔放也不太客气,“孔先生所言,不尽不实,是当我好欺负?”
  孔放忙道:“不敢!”
  刘伯升撇了撇嘴,道:“看来不拿出一点好处,孔先生是不打算说实话。”
  沉吟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