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339章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第339章

小说: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探查了一番后才知道。
  樊崇有大图谋。
  他在太师公王匡等人退出了兖州以后,悄无声息的拿下了兖州。
  兖州明面上群龙无首,实际上全是他的人。
  樊崇在控制了兖州以后,率领三万精锐,悄无声息的潜入了京畿重地。
  樊崇明显是想给刘歆、刘伯升等人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鱼禾猜测,樊崇也看出来了刘伯升、王匡等人驰援刘歆的目的不纯,一旦双方攻破了常安城,势必会起冲突,所以才会兵行险着,赶去捡便宜。
  樊崇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
  若不是鱼禾这些年花费了大代价,将探子渗透进了樊崇麾下各处,恐怕还查不出这个消息。
  要知道,鱼禾派人去找杨丘询问此事的时候,杨丘都不知道樊崇去哪儿了。
  最后还是一个潜藏在樊崇府上的厨子,从樊崇如夫人口中得知了樊崇已经秘密离开了。
  然后鱼禾动用所有的探子,又让吕嵩亲自沿着樊崇留下的蛛丝马迹跑了一趟,才发现樊崇已经率人潜入到了京畿重地。
  “耿况一行人到了以后,主公打算如何安置?”
  冯英盯着鱼禾问。
  鱼禾笑着道:“给耿况一个侯,封他做御史大夫。其他的人,就分配到诸位将军麾下吧。”
  上谷耿氏,那是不折不扣的顶尖豪强。
  鱼禾派遣去的大船,愣是拉不下耿氏的族人,可见耿氏有多庞大。
  这么庞大的一个氏族,到了江水以南,立马就能成为江水以南第一豪强。
  鱼禾可不敢给他太大的权力。
  不然很容易养出权臣。
  鱼禾之所以招揽耿况,又不是真的看重耿况,纯粹是馋耿况手里的那些云台二十八。
  只要那些云台二十八到手,再分散安置到比较势弱的军中,鱼禾北征的把握又会大几分。
  像是诸葛稚、朱遵等人掌控的兵马,必须添一个云台二十八去坐镇。
  一些郡卫、县卒联军,也得让他们去帮忙。
  ……
  时间一晃,到了四个月初八。
  耿况等人到江水以南的日子近了,为显重视,鱼禾特地带上了冯英、杨音,赶到了会稽郡的码头去迎接。
  与此同时,王匡和刘伯升的联军,也杀到了潼关。
  刘秀和公孙述联军,也逼近了渭水。
  王莽领命王寻、王邑率领十万大军,死守渭水。
  又领太师公王匡、窦融等人率领兖州兵、并州兵,以及一部分城卫,在渭水抵挡刘歆。
  太师公王匡借着渭水为屏,死死的将刘歆和公孙述的联军挡在了渭水以外。
  王寻和王邑一改往日不着调的作风,死守潼关。
  王匡和刘伯升率军猛攻,双方撕杀的极其惨烈。
  双方的兵马数量、粮草,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
  常安城周遭,俨然变成了一个修罗场。
  王莽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让王兴取代了太师公王匡,让王匡和孔放二人,携带重礼,出常安城北,过并州,赶往了江水以南的金陵和徐州。
  就在王匡和孔放赶往金陵和徐州的时候。
  鱼禾刚刚抵达会稽郡的码头。
  上千条大船,在海面上连成一片,伴着海风和浪涛声,缓缓的驶进了码头。
  头船上的周字大旗迎风招展。
  大旗下的众人,神色各异。
  有人忧愁,有人雀跃。
  待到大船临近的时候,鱼禾下令道:“奏乐!礼迎!”
  冯英高声喊道:“奏乐!礼迎!”


第556章 虎聚!
  随着冯英传令,码头上鼓乐齐鸣,奏起了一阵幽州独有的乐曲。
  为了迎接耿况一行,鱼禾特地派人去搜罗了一些幽州独有的乐曲。
  为的就是让耿况一行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码头上的百姓们,在鼓乐声最欢快的时候,跟着一起欢呼。
  码头一瞬间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头船上,一个四旬的汉子穿着一身黑色常服,头戴一顶四方形的黑底金纹的冠帽,抚摸着略微有些发白的胡须,站在周字大旗下,眉头紧锁着。
  在他身旁,一个两旬上下的青年汉子,神情雀跃,道:“爹,这江水以南看着不赖啊。”
  四旬的汉子侧头瞥了青年汉子一眼,冷哼道:“不赖?你从哪里看出了不赖?那周王弱冠之龄就独霸半壁江山,其心智、手段,远超常人。
  你我父子皆是岌岌无名之辈,他耗费这么大代价将我们从上谷郡迎到此处,必有所图。”
  青年汉子笑嘻嘻的道:“论钱财、论实力,我们都不及周王百分之一。周王能惦记我们什么?无非就是看重爹您的才能,想将您招揽到麾下。”
  四旬汉子撇着嘴,不屑的道:“天下有才之士,如过江之鲤。比我才能高的,数不胜数。周王不去招揽他们,却偏偏招揽我,你觉得这正常吗?”
  青年汉子不以为然的道:“有什么不正常的。天下有才之士是多,但能传入周王耳中的少之又少。
  爹在上谷郡镇守多年,江水以南近些年又跟上谷郡诸多豪强有所往来。
  也许是谁将爹在上谷郡镇守多年的事情告诉了周王。
  周王觉得爹您有才,所以想将爹您招揽到麾下。”
  四旬汉子叹了一口气,“就怕此事没那么简单……”
  青年汉子大大咧咧的道:“我倒是觉得爹您过于杞人忧天。”
  “小人倒是觉得,少太守言之有理。我等所拥有的一切,对周王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周王能图谋的,除了我们这一身肉,一脑子的学问,一肚子的兵法谋略,别无他物。
  看周王在岸边摆起来的仪仗,明显是在迎我们。
  所以周王将我们从上谷郡请到此处,明显是想招揽我们。”
  一个年近三旬的大汉,带着和煦的笑容,出现在了四旬汉子和青年汉子身边,笑呵呵的说着。
  四旬汉子略微皱了一下眉头。
  他对三旬的大汉感官不太好。
  那张长满大胡子的脸,他看着就讨厌。
  这厮之前是个马贩子,他在筹措上谷郡突骑的时候,这厮曾经为他供应过马,所以算是见过几面。
  只是这厮平日里跟游侠儿走的很近,所以他不喜欢这厮。
  没曾想,此次迎周王调遣南下,路径渔阳的时候,被这厮给撞见了,这厮一听说是要到江水以南去,就死皮赖脸的跟了上来。
  四旬的汉子对年近三旬的大汉不感冒。
  青年汉子跟年近三旬的大汉倒是挺投缘,听到了年近三旬的大汉附和自己的话,青年汉子立马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道:“还是子颜兄懂我……”
  年近三旬的大汉脸色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刚要搭话,就听四旬的汉子不屑的道:“吴汉就吴汉,叫什么子颜,又不是文人,取什么表字。”
  吴汉脸上的笑容一僵,有点尴尬。
  青年汉子也有些尴尬。
  “爹,子颜兄颇具胆识,能耐也不小。若不是此次随我们南下,很有可能就被彭伯父请去做县令了。”
  四旬汉子一脸淡然,像是没听到青年汉子的话。
  县令,那又如何?
  一个贩马的商贾,就算是坐上了县令的位置,也是个贩马的。
  吴汉自知自己不招这位世代官宦的大豪强待见,向青年汉子拱了拱手,退到了甲板上一边。
  青年汉子在吴汉走后,冲着四旬汉子没好气的道:“爹,身在乱世,我们不能小逊任何一个有能耐的人,也许人家某一天就会超越我们。”
  四旬汉子不咸不淡的道:“我只知道,即便是我死了,我耿氏还是耿氏。他若是死了,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青年汉子听到这话,一脸无语。
  父子二人说话间,头船已经抵达了码头上。
  甲板上的人瞬间聚拢到了四旬汉子身边。
  当下船的木板铺设好以后,四旬汉子整了整衣冠,带着一众人下了头船。
  鱼禾就站在码头上,背负双手,含笑而立。
  四旬的汉子带着一众人走到了鱼禾面前,郑重的施礼。
  “臣上谷郡大尹耿况,参见周王殿下……”
  “臣上谷郡连率副贰(景丹,参见周王殿下……”
  “臣上谷郡功曹寇恂,参见周王殿下……”
  “小人上谷郡耿弇,拜见周王殿下……”
  “……”
  “小人南阳郡吴汉,拜见周王殿下!”
  吴汉非上谷郡一系的人,所以在上谷郡一行人介绍完了自己以后,才缓缓的报出了自己的姓名。
  鱼禾瞧着耿况、景丹、耿弇、寇恂、吴汉等人,眼中异彩连连。
  耿况是一个四旬的汉子,穿着常服,长得方方正正的,眉头微微皱起的时候,颇具威严。
  景丹是一个年近四旬,留着山羊胡须,头顶武士冠,身形消瘦的汉子。
  耿弇是一个两旬的青年,有一点点短须,但是并不长,整个人看着神采奕奕的,身形也不高大,跟景丹一样,有些消瘦。
  寇恂、吴汉,皆是年近三旬,两个人骨骼架子很大,看着很高大,实际上并不胖,没有那种膀大腰圆的感觉。
  耿况一行整体上都很瘦。
  远远没有鱼禾麾下其他将校那么硕壮。
  耿况一行中,除了这些历史有名的人物外,还有耿况的其他几个儿子,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
  除了耿舒、耿国外,其他三个还是‘小家伙’。
  鱼禾仔细打量了一番耿况一行后,热情的上前扶起耿况,“耿太守不必多礼……”
  耿况起身,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道:“殿下面前,不敢称太守。”
  耿况这话是自谦,也是在向鱼禾表露,他和鱼禾还不是一路人。
  鱼禾听出的他话里的意思,但他假装没听懂,他哈哈大笑道:“既然不愿意做太守,那就到我帐下做一个御史大夫如何?”
  耿况脸上的笑容一僵,“此事还需要陛下定夺?”
  鱼禾又是哈哈一笑,“那就这么说定了,从今往后,你就是我帐下的御史大夫。我曾许诺,只要你来,便许你一侯。
  你如今身在会稽郡,我便许你上虞县侯,食两百户,你看如何?”
  耿况忙道:“此事还需要向陛下禀报,请陛下定夺。”
  鱼禾抬手拍了一下耿况的肩膀意味深长的道:“你觉得我提要求,陛下会拒绝吗?还是说现在的陛下,能拒绝了我的要求?”
  耿况张了张嘴,说不出话。
  王莽如今被三方夹击,危在旦夕,哪还有心思在乎这个。
  耿弇就比耿况识趣多了,他果断躬身道:“小人代家父多谢殿下厚爱。”
  耿况猛然回头,恶狠狠的瞪了耿弇。
  耿弇毫不畏惧的迎上了耿况的目光。
  在耿弇看来,咱们人都到江水以南了,除了跟着鱼禾混,几乎没有第二条路走了。
  这个时候瞻前顾后、扭扭捏捏的,只会被人看扁了。
  耿况有自己的顾虑,耿弇有自己的想法。
  而耿弇这个当儿子的,似乎不喜欢听他爹的。
  历史上也是如此,耿况做事瞻前顾后,还是耿弇帮他下的决断,让他投了刘秀,最后才混出了个模样。
  鱼禾听到耿弇搭话,顺势就跟耿弇聊上了,“你小子不错,有胆识,给我做一个虎威将军如何?”
  耿弇双眼一亮,果断道:“臣耿弇,多谢主公厚爱。”
  耿况见儿子认主认的这么快,差点跳起来将儿子掐死。
  鱼禾则高兴的不得了,借着这个势头又看向了景丹,“你给我做一个武卫中郎将如何?”
  景丹心头大震。
  鱼禾只是初见他们,还不了解他们的能耐,居然就开始给他们许官许职。
  而且职位都不小。
  特别是他的武卫中郎将,位居大汉将军阶第四档。
  景丹不明白鱼禾这是在收买人心,还是已经暗地里了解过了他们。
  又或者说是鱼禾在迷惑他们。
  鱼禾见景丹不答话,笑问道:“怎么,你不满意?”
  景丹忙道:“臣景丹,多谢主公厚爱。”
  鱼禾满意的点点头,又看向了寇恂,“给你个鹰扬将军,如何?”
  寇恂见景丹等人相继答应了鱼禾的封赏,自己也没办法拒绝,当即躬身道:“臣寇恂,多谢主公厚爱。”
  鱼禾目光最后落在了吴汉身上。
  吴汉立马直起了腰板,目光炯炯的看着鱼禾。
  吴汉此次跟着耿况一行人到江水以南,就是因为他听说了鱼禾起家的事计,以及鱼禾现在的实力,觉得鱼禾有可能会夺取天下,所以特地赶来投奔的。
  “至于你嘛,就给一个奉义中郎将,如何?”
  此话一处,在场的众人脸色齐齐一边。
  鱼禾给吴汉的奉义中郎将,地位远在给耿弇、寇恂的将军阶之上。


第557章 豪赌!
  鱼禾给景丹一个武卫中郎将,耿况等人还能理解。
  毕竟,景丹在上谷郡的时候是耿况的副手,地位远在寇恂等人之上。
  鱼禾给了耿况一个御史大夫、一个侯,给景丹一个武卫中郎将,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给吴汉一个奉义中郎将,他们就完全不能理解。
  他们是一群人成伙结伴的来跟着鱼禾混的,吴汉只是一个跑单帮的。
  吴汉的职位不应该比他们高才对。
  鱼禾现在给吴汉这么高的职位,是什么意思?
  吴汉被鱼禾给的大礼给砸晕了,有些晕晕乎乎的。
  景丹、寇恂等人则皱起了眉头,心中有些不满。
  唯有耿弇这厮,像是看不到众人的反应一般,大笑着道:“我就说子颜兄有能耐吧?你们还不信,现在信了吧?”
  说到此处,耿弇一脸喜悦的看着鱼禾道:“还是主公慧眼识人!”
  耿况咬着牙,瞪向耿弇,恶狠狠的道:“你给我闭嘴!”
  耿弇意识到自己有些忘乎所以了,讪讪一笑,闭上了嘴。
  鱼禾笑着道:“我可没有慧眼识人之能。存粹是我为了请你们父子到此处,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光是问陛下讨要空白文书,就付出了足足二十万石的粮食。
  派遣上千条大船沿海而上,耗费的钱粮更是不计其数。
  往返两趟,花费的代价超乎你们的想象。”
  耿况等人听到了鱼禾为了将他们请到江水以南,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纷纷动容。
  吴汉也回过了神,一脸惊荣。
  鱼禾震惊的神情中,“你们初入我麾下,寸功未立,就先耗费了我无数粮草。我给你们的官爵自然要降一降,不然难以服众。
  毕竟,我向来信奉的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能食言而肥,也不会为了谁破例。”
  说到此处,鱼禾看向吴汉,满意的笑道:“吴汉非我所请,却能主动来投,着实让我意外,所以官爵方面优厚一些,也很寻常。”
  耿况等人听到这话,心里的不适瞬间消散的无影无踪。
  鱼禾市侩是市侩了一些,但能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那也很不错。
  “主公,该请诸位同僚一起去用膳了。”
  冯英在这个时候出声提醒了鱼禾一句。
  鱼禾立马反应了过来,“对对对,我为诸位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为诸位接风洗尘。”
  耿况等人皆是在官场上厮混了多年的人,见冯异仅仅比鱼禾落了一个身位,就知道冯英身份不凡。
  耿况等人齐齐施礼,“未请教?”
  鱼禾介绍道:“我的相国,冯英!”
  耿况一愣,“前广汉大尹?”
  冯英笑着道:“正是在下!”
  耿况意识到自己失礼了,赶忙道:“下官见过冯相国……”
  景丹等人跟着齐齐施礼。
  冯英笑着点点头,道:“诸位不必多礼。主公对诸位可是十分看重啊。不仅派人将诸位的家眷迎到此处,为诸位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