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昏君 >

第12章

大唐昏君-第12章

小说: 大唐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随时来告知本王,你下去看好皇帝,叫赵岩进来。”
    张茂躬身退了出去,不多时,赵岩走了进来。
    “岳父大人,”赵岩一进门便喊了一声。
    朱温点了点头:“贤婿,蒋玄晖这厮对本王阳奉阴违。你身为起居郎,在宫中进出,为何不及时告知本王?”
    这是兴师问罪了,赵岩心中一惊,慌忙道:“岳父大人,小婿职位低微,只在门下省走动,与那蒋玄晖交往甚少。那蒋玄晖狼子野心,小婿一时失察,还请岳父大人降罪。”
    赵岩很聪明,本来不管他的事,他还主动认错,这让朱温很是满意:“嗯,想来此事也与你无关。这蒋玄晖被下了大理寺,枢密使一职暂缺,你看谁最合适这个位置?”

第二十六章 蒋玄晖的人头
    赵岩心中怦怦乱跳,难道岳父想让自己当着枢密使一职?这枢密使可是位高权重,比起自己这个芝麻绿豆大的起居郎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这个小婿不知,枢密使一职位高权重,岳父还需找个贴己之人担当。”
    “你怎么样,为父想让你当这个枢密使,不知你可能担起这副担子?”朱温淡淡的说道。
    赵岩心中狂喜,慌忙跪下:“小婿定然尽心竭力,不负岳父重托。只是小婿原本是一小吏,若贸然担此重任,空有人不服。”
    朱温怒道:“谁敢不服,这洛阳是本王的天下。本王说你行你就行,谁若敢反对,便将他贬黜京城去!”
    赵岩大喜:“小婿谢岳父栽培!”
    “你也先别得意,我来问你。你觉得这小皇帝怎样,他是大智若愚深藏不露还是天生就是一小昏君?”朱温毕竟还是对李柷不放心,这皇帝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差。
    一提到李柷,赵岩便笑了:“岳父放心,这小昏君就是一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昨日上朝之前,小婿面圣,皇帝正在宫内对张文蔚的爱女动手动脚,小婿说了几句皇帝前言不搭后语。以小婿来看,这小皇帝不足为惧。”
    朱温点了点头:“那也不可以掉以轻心,你要时刻派人注意皇帝的一举一动。”
    赵岩点了点头,朱温又道:“这蒋玄晖毕竟跟本王这许多年,大理寺那地方去了必然会受一顿皮肉之苦。明日你去大理寺,将蒋玄晖放出来吧。将他贬往许州任个刺吏,你在途中派人将他解决了吧。”
    朱温平时性格刚烈残暴,喜怒无常,当时降职的人,往往很快被下令处置。许多被贬的官员往往都是在上任途中被秘密处决,此时朱温便想故技重施。为博个宽仁的好名声,想将蒋玄晖贬往许州,然后在途中暗杀。
    这事赵岩轻车熟路,于是点了点头:“此事交给小婿处理便是。”
    大理寺,大理寺刑房十二道菜,史书无相关记载。听起来这名字似乎不太恐怖,可听说过的人宁可立时去死,也不愿身受这十二道酷刑。
    此刻的蒋玄晖正在品尝这十二道菜的滋味,寺卿邢辰玖恼恨此人杀死昭宗,是以吩咐手下对此蒋玄晖毫不容情。
    蒋玄晖在刑房中哀嚎了一夜,身上几乎没有囫囵地方了。什么热油浇身啊,竹签刺指啊,铁鞭扫肉啊,石锤碎足啊等等不一而足。
    天亮后,邢辰玖卖着小碎步,背负双手来到了大理寺刑房。狱卒还在用鞭子狠狠的抽打着,看到寺卿来了,方才住手。
    邢辰玖优哉游哉摇摇晃晃嚣张至极的来到蒋玄晖面前,蒋玄晖四肢被绑在柱子上,汗水和血水已经模糊了双眼。他掏出一幅白手帕,轻轻的将蒋玄晖眼睛上的血渍擦去:“啧啧啧,蒋大人,受苦了哇。”
    语气嚣张,猖狂至极。这要在平日,谁敢对自己这么不敬,此时沦为阶下囚的蒋玄晖却只能有气无力的说道:“杀了我,杀了我吧,求求你了,我实在是受不了了。”
    邢辰玖轻轻的凑到他耳边:“杀了你?岂非太过便宜。你这弑君奸贼,你杀死先帝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你也会有今日!”
    一提到昭宗,蒋玄晖不禁打了个寒颤,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我,我,我。。。”
    邢辰玖不再理他,转头问身后的狱卒:“给他上了第几道菜了?”
    狱卒面无表情的道:“启禀大人,第五道了。”
    邢辰玖满意的点了点头:“恩,我大理寺自高祖以来,还从未有人扛过第八道菜。蒋大人,接下来再给你尝尝第六道菜。”
    蒋玄晖浑身抽搐:“杀了我!杀了我!”
    狱卒面无表情,将棉巾浸上水,然后盖在蒋玄晖的脸上。
    棉巾吸水,蒋玄晖立刻气为窒息,他越是拼命呼吸,越是喘不动气,只憋得满脸通红浑身抽搐。
    狱卒眼看时候差不多了,就把棉巾揭下来,蒋玄晖大口呼吸,可还没吸几口。又有人将竹筒水管塞进他的嘴巴,竹筒另一端连着水桶,狱卒拼命的往蒋玄晖嘴里灌水。
    又扑上来两个狱卒摁住他,凉水不断的往蒋玄晖嘴里灌下去,只见他的肚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像个皮球。
    水管拔出,蒋玄晖跟喷泉一样水从嘴巴和鼻孔里喷了出来。
    这些酷刑当真是匪夷所思,不过大理寺的狱卒们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他们表情木然,显然是常年做这种营生。
    蒋玄晖腹内翻江倒海,当真是生不如死。
    邢辰玖从怀里掏出一份诏令:“这是门下省的诏令,梁王的下令将你贬出京城,去许州任刺史。蒋大人,没想到吧?”
    原本奄奄一息的蒋玄晖眼睛猛的亮了一下,惨白的脸上有了一抹兴奋的红色:“真的?我不用死了,我不用在这受罪了,我实在受不了了,呜呜呜。。。”说着竟然哭了起来。
    邢辰玖目露凶光,他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短刀顶在蒋玄晖的胸口:“不过我不会放了你,我要你下去给先皇陪葬,我要亲眼看着你这个弑君逆贼下地狱。看你到了阴间有何面目面对大唐的列祖列宗,蒋玄晖,你害死先帝,我恨不能生啖你这狗贼之肉,饱饮你这逆贼之血!”
    邢辰玖手里的短刀缓缓寄出,蒋玄晖只吓得魂飞魄散,他眼睁睁的看着那柄短刀一点点的刺入自己的胸口。极度的恐惧使他双眼圆睁,终于他开始悔恨听朱温之言弑君谋反。可现在一切都迟了,邢辰玖手里的短刀刺入心脏的那一刻,蒋玄晖头一歪,死在了行刑木桩上。
    哧的一声,短刀拔出,邢辰玖抬头看天,喃喃道:“先帝在上,臣替你报仇啦!”说着眼角流下泪来。
    良久,邢辰玖擦了擦眼泪,对身边狱卒冷冷的道:“将这狗贼首级割下来,派人告诉梁王,蒋玄晖受刑不过,早已死去。蒋玄晖存有异心,本官怒而割其首级悬于南城城门之上,以儆效尤!”
    邢辰玖是大理寺最高指挥官,这些狱卒都是他的人。这狱卒得令,对着邢辰玖一抱拳,出门寻梁王府邸去了。
    PS:终于改了签约状态了,感谢读者支持,求推荐票。

第二十七章 栽赃嫁祸
    “什么!你是说蒋玄晖死了?”朱温在府邸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吃了一惊。
    来自大理寺的狱卒躬身道:“是的梁王殿下,我家邢大人说蒋玄晖恶意诅咒梁王,若不在天下人面前做个表率,恐还会有宵小在背后恶意攻击梁王殿下。是以我家大人将蒋玄晖首级割下,悬于南城城门之下以儆效尤。”
    此刻朱温身边坐着的是敬翔,检校右仆射敬翔,此人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人称少年英才。敬翔跟随朱温前后共三十余年,朱温对其言听计从,敬翔本人也“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得休息”
    朱温篡唐建立后梁的过程中,敬翔的计谋居多,朱温曾夸他:“天降奇人,以佐于我!”
    敬翔冷冷的问道:“蒋玄晖是如何死的?”
    狱卒躬身道:“蒋玄晖在大理寺中还在不停辱骂,邢大人气不过,就给他上了大理寺十二刑。第七道时,蒋玄晖抵受不过,呜呼哀哉了。”
    朱温摆了摆手:“唉,想来本王不该让大理寺动这么大的刑,下去吧。”
    狱卒不敢说话,躬身行礼退了下去。
    “梁王,这蒋玄晖何故无端诅咒殿下?可派人查的清楚了么。”敬翔因在军中,故昨日没去上早朝。
    于是朱温将朝堂之事说了,敬翔点了点头:“蒋玄晖一向自傲,口不择言了些,若说他是有意为之,我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朱温也道:“李振也和本王说过,不过这厮当着多人面说视本王为父。这厮家父早死,存心诅咒本王。”
    视梁王为父,大概敬翔也听蒋玄晖说过,当下不再言语。
    朱温又道:“去将莫龙先生和范公豹请来,本王有事要询问。”
    敬翔本是朱温智囊,现在莫龙来了,自己受到排挤,于是道:“梁王殿下,咱们对莫龙先生并非知根知底,梁王还需小心在意,不知此人是否真心归顺。”
    朱温心中不喜,他觉得敬翔是在嫉妒,当下沉声道:“知道了,你去吧。”
    莫龙先生是与范公豹和李振一起来的,不知道为什么,李振与这二人有说有笑显得很是亲密,而敬翔跟在三人身后一言不发。
    一见到莫龙,朱温喜上眉梢,他慌忙站起:“来来来,莫龙先生与范先生快快请坐。”
    对待贤士,朱温也有其温和的一面,莫龙与范公豹向李振客气了半天分别坐下。而敬翔则无人搭理,他只好自己找了个凳子坐下。
    朱温哈哈大笑:“本王能得四位贤士辅佐,当真是上天之意啊。本王来是想与四位商量件事,哈哈哈哈,这真是双喜临门啊。”
    莫龙等人还没听明白怎么回事,朱温便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书信:“今日我义子恭儿刚从伊阙县来信,信中言到这伊阙县东南发现一处铜矿,储量惊人啊。这铜矿不但纯度高,还是露天开采,开采如此简易,采之则富国啊哈哈哈!”
    莫龙先生左手摇羽毛扇,轻声笑道:“梁王殿下说的莫不是伊阙县东南七十里处的黄陵山?”
    李振和敬翔还不怎么样,朱温却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呀!莫龙先生当真神人也,黄陵山如此偏僻之地莫龙先生竟然都知道,厉害!厉害!”
    莫龙先生只是笑了笑,将扇交右手,然后左手捏了个心决,半响才道:“妙极,黄陵山乃是天子龙脉所在,若采之则大唐龙脉尽断,梁王殿下霸业可成也!”
    朱温楞了一下,随即大笑一声:“哈哈哈,竟然还有这种说法?好,龙脉!大唐国祚的龙脉竟在这黄陵山,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李振和敬翔面面相窥,二人心下大惊:莫龙一生未出过河阳,怎知这伊阙县会有个黄陵山,又是如何得知那里是龙脉所在。这人当真匪夷所思,二人心中渐感自愧不如。
    莫龙先生轻轻的摇了摇羽毛扇:“大唐天宝年间,安禄山兵变。玄宗自长安流亡,玄宗御用天师张约发现伊阙县西南一处绝佳风水之地可做墓葬,但可惜的是这个坟墓葬又有一处不对的地方,安龙头,枕龙角,犯了大忌。恰巧东南角的黄陵山与龙头呼应,黄陵山可镇龙首,便可破此大忌。玄宗大喜,御批此地作为皇家龙兴之地。后安禄山之乱平复,玄宗重回长安,此龙兴之地便被搁置。直到先帝昭宗曾想将此地作为皇家陵墓,后不知又因何事作罢。
    若是梁王殿下将黄陵山铜矿采挖,则龙头被压,大唐的风水龙脉便被破了。龙脉一破,殿下霸业可成也!”
    范公豹一拍大腿:“然也!听莫龙先生如此一说,在下倒是想起来了。在礼部藏百~万#^^小!说中却有此记载,莫龙先生好生厉害,在下佩服。”
    谁知道朱温闻言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原来昭宗想将此地做皇家陵墓,后来作罢的原因正是朱温自己霸占了这个地方。是朱温想自己在这里建造陵寝,历史上朱温的陵寝也确实是在伊阙县。
    “哼!”突然朱温一拍椅子大怒而起,众人一惊,不知梁王为何发怒。只听朱温怒道:“本王陵寝便在这伊阙县,小畜生去黄陵山挖此铜矿,岂非是想断了本王灵脉!”
    莫龙先生与范公豹互相对望一眼,眼蔚来找他们,将李柷托付给莫龙先生的话说了。
    原来李柷早就料到朱友恭会给朱温来报喜,于是让张文蔚将陷害朱友恭的计策告知莫龙先生。莫龙先生一点就透,就和范公豹合演了这出戏,假装不知伊阙县是朱温陵墓所在,然后大肆宣扬黄陵山是龙脉关键之说。
    张约确实也是玄宗御用风水先生,这伊阙县龙脉之地也确实是张约发现的。不过张约并没有说过黄陵山会破了龙脉之说,这不过是莫龙先生牵强附会故意陷害朱友恭的罢了。
    李振和敬翔也是朱温的谋士,二人智计无双。不过李振和敬翔并不懂风水玄学,是以他二人也不知道这是莫龙诡计。
    果然朱温一听暴怒了,敬翔与朱友恭交好,慌忙劝道:“梁王,这友恭定是不知晓这些事,这才无心犯下大错,还请梁王赶紧派人去伊阙县阻止继续采矿才是。”
    任何一个政权,所以这种打压对方的机会他怎能错过。李振冷笑一声:“无心犯下大错?这是关乎梁王殿下的灵脉,岂同儿戏!在下以为应将采矿之人全部处斩,将朱友恭押回洛阳受审!”
    PS:感谢安娜雨季打赏,新书期求推荐票。

第二十八章 孤立
    李振落井下石,敬翔心中恼怒:“李振!友恭怎么也是梁王的义子,他是一心为梁王做事。怎知那里会关乎龙脉!无心之失便遭此管待,岂非有失公允。”
    李振寸步不让:“一心为梁王,哼,说得好听。还不是为了自己邀宠,若真心效忠,何不等大王回来再做决断!”
    “你!”敬翔一甩袖子,气的一屁股坐了下来。
    朱温心中本来恼怒异常,但他对敬翔一向言听计从,此刻只好道:“恭儿乃是无心之失,将他待回洛阳责骂一番便是,押送则过之了,不知莫龙先生以为如何?”
    朱温突然问向莫龙,这倒是让人始料未及。莫龙先生还是那样的气度非凡,不紧不慢的摇了摇羽毛扇:“这个,此事乃是陛下告知的恭将军。梁王不妨查一下是不是陛下背后指使,否则在下不相信恭将军会做出如此加害梁王之事。”
    此言一出,敬翔猛地又站起来大喜道:“莫龙先生此言甚是,此事说不定是小皇帝所为。我观那小皇帝浑浑噩噩,昏庸至极,怕不是装出来的。”
    朱温却是心中一动,莫龙先生让我查小皇帝,那么此人对自己是真心效忠的了。
    李振冷笑一声:“小昏君再富智计,不过幼齿之年,他有什么能耐想出如此计谋?”
    这倒是真的,就算李柷平日是假装的,但以他如此小小年纪再怎么聪明也绝不可能想出这么阴险的计策。
    他们却不知李柷是穿越人士,早已不是历史上那个傀儡小皇帝了。
    朱温冷冷的道:“不必了,皇帝身边的侍卫已跟本王说过,小皇帝是反对朱友恭去伊阙县开矿的。”
    这事张茂确实跟朱温说过,皇帝听说伊阙县有矿是乐不可支,当下与朱友恭商量开采,二人二一添作五。
    可后来皇帝得知采矿关系朱温灵脉安危,又极力反对,怎奈朱友恭不听劝告而已。
    李振抓住了把柄:“哼,小皇帝尚且知道维护梁王陵寝安危,朱友恭又怎能不知了?他这是一心只为己,根本不把梁王放在心上!”
    朱温越听越怒,是啊,朱友恭这厮连那个小昏君不如。这小昏君越看越顺眼,每次都把自己放在心上,朱温都有点舍不得篡位了。
    当然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小昏君若不是皇帝,朱温还真想把他纳入麾下重点培养一番。这种有情有义的人太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