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疯王 >

第192章

大明疯王-第192章

小说: 大明疯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朱器圾的意思石材和木材都可以从通州方向运过来,完全不用这三十万青壮去开采。
  不过,毕懋康的想法貌似更好一点。
  毕竟,这会儿他们才一辆火车,如果光是运送百万人口的口粮,那绝对不是问题,如果是运送百万老百姓开采的石材和木材,那恐怕还远远不够。
  但是,这样做也有点麻烦,那就是将百万老百姓迁徙过来需要耗费点时间。
  虽说通州距离蓟州镇才三百来里,但老百姓拖家带口的走起来慢啊。
  朱器圾仔细考虑了一阵,还是缓缓点头道:“行,你可以先让三十万青壮开挖路基,也可以先将他们安排到铁路沿线等材料,总之,百万老百姓迁徙过来的话最少需要十天时间,具体的进度,你看着办吧。”
  他之所以选择把百万老百姓迁徙到蓟州镇来,还有一个原因,他还想在察哈尔草原南端建城。
  以前的中原王朝之所以不在草原边沿筑城也是因为运输问题,毕竟从北直隶最北边的蓟州镇到察哈尔草原都有七八百里,如果再加上通州镇到蓟州镇的距离,那就是一千余里。
  这么远的距离,光靠人力和畜力运送粮草可不是一般的费劲,而且支援起来也很麻烦,要知道人家蒙元诸部可是以骑兵为主,人家进攻草原边沿的城池只需几个时辰就赶到了,而从蓟州镇发兵去支援最少也得两三天。
  所以,在草原边沿建城那就是费力不讨好,劳民伤财。
  不过,有了火车和铁路就不一样了,火车运送粮草辎重,一千余里的距离撑死也就一天时间便可抵达,还不用浪费人力和畜力,这样一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在草原边沿驻扎大军了,而且,只要一座城池驻军超过五万,蒙元诸部根本就没法攻克,援军的问题基本无需考虑。
  朱器圾安排好蓟州镇的一切之后又乘坐火车来到了宣府镇,这里同样有六万精锐加五万湖广军在驻守,建奴一看这架势,倒是不敢再来偷鸡了。
  这大半年时间宣府镇还算是比较安定的,马千乘也趁着这时间带着十余万人马将宣府镇所有的长城全部修复了。
  朱器圾带着王徵和宋应星等人在蓟州镇的长城巡视了一番,随即便下令,命马千乘率御林军、镇东军、镇西军、镇南军、镇北军出发,穿过阴山,赶到察哈尔草原西南端,在那里扎营驻守。
  紧接着,他又命宋应星率十万青壮修筑蓟州镇到察哈尔草原的铁路,同时,他也给宋应星调过来五十万老百姓。
  他之所以让戚金和马千乘错开时间出发,主要是因为蓟州镇和宣府镇到察哈尔草原的路程不一样,蓟州镇距离察哈尔草原南端足有七八百里,而宣府镇距离察哈尔草原西南端才一百多里,戚金就算率军先出发个一两天马千乘还是能比人家早到察哈尔草原边沿。
  接下来就是修筑铁路了,将近两百万人齐上阵,两条铁路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往察哈尔草原边沿延伸,而这个时候多尔衮还不知道朱器圾到底想干嘛呢。
  因为戚金和马千乘把察哈尔草原通往蓟州镇和宣府镇的道路全部封锁了,他根本不知道这两处的具体情况,他只知道朱器圾已经派出十余万大军分两路抵达察哈尔草原边沿了。
  十余万大军,而且全是精锐,察哈尔草原上的蒙元诸部肯定是顶不住的,到底要不要让察哈尔草原上的蒙元诸部先撤到科尔沁草原来躲一躲呢?
  这个问题,还真让人纠结啊!
第429章 瀚海
  察哈尔一词来自波斯语系,大致意思为宫廷卫队,而察哈尔草原一直都是蒙元大汗的直属领地,居住其中的除了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其他大多是成吉思汗的亲卫队怯薛军的后裔。
  也就是说,察哈尔草原上的黄金家族才是蒙元正统,察哈尔部才是蒙元的宗主部,蒙元王朝被大明击败以后,北元的皇帝和大汗正是在察哈尔草原继续统治蒙元诸部,明朝历史上有名的达延汗、俺答汗、林丹汗等北元大汗都是出自察哈尔草原。
  按理来说,成吉思汗的亲卫队怯薛军乃是蒙元最强战力,应该强于其二弟拙赤哈撒儿手下的带弓侍卫,而察哈尔作为蒙元大汗的直属领地,势力应该是强于科尔沁的。
  可惜,正是因为察哈尔是蒙元大汗的直属领地,察哈尔草原成了大明北伐的主要目标,正是因为察哈尔代表着蒙元正统,察哈尔草原也成了蒙元其他部落掌控大权必须征服的地方。
  洪武朝和永盛朝十余次北伐,主战场都在察哈尔草原,可以说,察哈尔诸部都被大明给打残了,等好不容易休养了几十年,回复了一点元气,瓦剌部也先崛起,察哈尔部又被瓦剌部征服,也先死后,察哈尔部又休养生息了几十年,好不容易再次夺回蒙元诸部的统治权,建州女真又崛起了。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了征服蒙元诸部,对察哈尔草原上的蒙元正统那自然是穷追猛打,结果,蒙元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被打得远遁青海,察哈尔草原也成了建奴的领地。
  察哈尔草原上的蒙元诸部在建奴的刻意压制下实力那是一落千丈,特别是沈阳一战,多尔衮几乎把察哈尔草原上的青壮征召一空,而最后败退回来的也就两万余骑兵,至于步卒,全成了大明永盛朝的俘虏。
  也就是说,这会儿察哈尔草原上的蒙元诸部撑死也就能集结起两万左右的骑兵。
  两万骑兵对十二万装备火枪和火炮的精锐车兵,那简直跟鸡蛋碰石头没什么区别,所以,戚金和马千乘率军冲到察哈尔草原边沿的时候,察哈尔草原上的蒙元诸部没一个敢组织人马前去抵御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向科尔沁草原上的建奴摄政王多尔衮求援。
  这个时候,多尔衮着实纠结的不行了,因为疯王大军实力实在是太强了,就算只来了十多万,他也干不过啊!
  问题,察哈尔草原上的蒙元诸部怎么办呢?
  他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先看看情况再说。
  毕竟,明军北伐也不是一两次了,蒙元诸部也没见被他们灭掉,到了蒙元诸部的地盘,明军就算是再厉害也拿他们没办法。
  因为蒙元诸部的地盘实在是太大了。
  这里自古就被称为瀚海,意思就是跟大海一样无边无际,而蒙元诸部人口并不多,察哈尔诸部的人口所有人口加起来甚至都不到百万,在这堪比大海一般的地盘上搜寻几万人甚至几千人的小部落,其难度可想而知。
  多尔衮觉着,疯王朱器圾就算是再厉害也比不上其老祖宗朱元璋和朱棣,这次北伐应该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最多几个月时间,疯王大军必将因为粮草供应不济而撤退。
  所以,他并没有率军去支援察哈尔诸部,也没有让察哈尔诸部去跟疯王大军硬碰,他就下了一个命令,命察哈尔诸部都收拾好行囊,随时准备逃跑,一旦明军靠近他们的栖息地,立马跑路!
  这招可谓屡试不爽,每次明军都是大张旗鼓而来,最后差不多都是失望而归,只要不跟他们打,蒙元诸部就不会有什么损失。
  他想得倒美,可惜,朱器圾压根就没按他的想法来。
  十余万明军精锐竟然就在察哈尔草原驻扎了两个多月,寸步未进!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侦骑终于送来探报,明军在筑城!
  开什么玩笑?
  要知道察哈尔草原距离中原腹地足有千余里之遥,明军在草原边沿筑城不是自找麻烦吗,光是粮草转运的费用就高得惊人啊!
  朱器圾当然不是在开玩笑。
  这个时候,铁路已然修到察哈尔草原边沿了,通州那边也逐步开始量产十节的火车了,粮草转运根本就不是问题。
  他甚至亲自来到了蓟州镇北面的幽州新城修筑之所坐镇。
  幽州之名,取自宋时的幽云十六州,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把蒙元诸部的领地全部划入大明疆域之中。
  蓟州镇北面这座新城叫幽州,宣府镇北面那座新城就叫云州,幽云二州既定,接下来又在哪里建城呢?
  这城池是肯定要沿着铁路线一路修筑下去的,因为城池比车阵更克制骑兵,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基本都不擅攻城,只要他把城池一路修筑过去,再在沿线的制高点修筑一定数量的烽火台,那铁路沿线的安全基本就有保障了。
  问题,多远的距离修筑一座城池合适呢?
  幽州城外的帅帐之中,朱器圾盯着眼前的地图,手指不断在上面比划着。
  这蒙元诸部的领地果然不愧瀚海之名,光是察哈尔部,南北长度就达到了一千余里,东西宽度更是超过了两千里,这么大的范围,到底要修建多少座城池呢?
  如果修建的城池太少,铁路沿线的安全就没法保证,如果修建的城池太多,驻军又是个大问题。
  这些城池一旦修建起来,那可都是要派兵驻守的,一座城池少说也得派驻四五万人马,要不然就没法分兵去对付破坏铁路的敌人。
  也就是说,他要真把幽云十六州全部建起来,少说也要派七八十万大军驻守。
  这个消耗就比较恐怖了,七八十万大军,一年少说也要消耗一千万石粮和一千万两白银啊!
  大明一年的税赋才多少?
  要知道万历朝、天启朝和崇祯朝的正常税赋也就四五百万两白银一年,虽说他大力发展商业之后大明税赋肯定会节节攀升,但要想税赋达到一千万石粮和一千万两白银一年那也不是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完成的目标
  而且,大明并不止北边需要派军驻守,西边和南边同样需要派兵驻守,光是北部边疆就消耗这么多粮饷,其他地又怎么办呢?
  很显然,疯狂修筑城池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他还得想点其他办法才行,要不然,大明很有可能要耗死在这瀚海之中了。
第430章 朵颜三卫
  兀良哈部,蒙元最有名的部落之一,传闻其先祖乃是蒙元最有名的将领木华黎手下部众,怯薛军中最为英勇善战的一支。
  明初,元惠宗北逃之时,兀良哈部就是北元抵抗明军的主力之一,只可惜,那时候的明军太过强大,蒙元诸部根本就抵挡不住。
  洪武二十一年大将蓝玉率十五万明军第六次北伐,北元最后一位皇帝天元帝手下大军被彻底击溃,蒙元诸部也不再使用大元国号,损失惨重的兀良哈部无奈之下归顺大明,从此,他们多了一个名字,叫朵颜卫。
  与此同时,蒙元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亦随之归顺,大明分别为其定名泰宁卫和福余卫,这就是明初有名的朵颜三护卫或者说兀良哈三卫。
  不过,归顺大明只是他们为了保命的权宜之计而已,朵颜三护卫也就是兀良哈三卫才归顺大明不到几年,便暗中加入鞑靼大军,继续与明军作战,明成祖就曾多次派使谴责。
  当然,光骂是没用的,打都没用,蒙元诸部跟大明本就是敌对关系,他们是不可能真正臣服于大明朝廷的。
  朵颜三护卫就这样跟大明若即若离了将近两百年,最终全被建奴征服,成为察哈尔草原上的三大部落。
  其中,兀良哈部的领地便在察哈尔草原的最南端,也就是蓟州镇和宣府镇的正北方。
  疯王朱器圾也就是永盛帝在蓟州镇和宣府镇北面建城,最受影响的当属兀良哈部。
  只可惜,他们早已不复当年勇猛,明军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筑城,他们不但不敢上前阻止,反而按照多尔衮的指示,早早的收拾好了行囊,准备跑路了。
  这天上午,兀良哈部王庭所在之处,数千牧民正驱赶着牛羊马匹在草原上放牧,数百精骑则在几十里外来回巡逻,以防明军进剿。
  突然,数十骑自南边狂奔而来,他们的身后更是跟着数百人,驾着马车,赶着牛羊,拖家带口,往这边疯狂逃窜。
  这些骑马的牧民刚刚看见外围巡逻的骑兵便惊慌失措的大喊道:“不好了,明军来了,快跑啊!”
  骑兵首领闻言,连忙打马上前一把拉住带头之人的缰绳,急声问道:“多少明军,什么时候来的。”
  那领头之人惶恐的道:“最少也有上万明军啊,那密密麻麻的战车怕不有上千辆,今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他们便从南边冲过来了,还好我们早有防备要不然就跑不掉了,你们赶紧通知大王啊,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上万明军,如果换在蒙元时期,他们兀良哈部根本就不惧,因为那时候他们本部精骑便有两三万,只可惜,这个时候,他们就连一万骑兵都凑不出来了,他们除了逃,别无选择。
  数百精骑一路狂奔,直入王庭,很快,王庭所有牧民便收起营帐,驱赶着牛羊马匹往北仓惶而去。
  他们正往北逃呢,前面竟然又出现一堆仓惶逃窜的牧民,对着他们,迎面而来。
  很明显,北边也出现了明军。
  王庭四周有很多散落的牧民,这样既能分散牲畜,以免聚在一起把牧草吃光,又能起到预警的作用,北边的牧民都往南逃了,不用问,肯定是有明军从北边包抄过来了。
  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了,要么往东逃,要么往西逃。
  兀良哈部的首领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往东逃,因为往西是连绵上千里的戈壁滩,带着牛羊马匹逃过去,非被饿死不可。
  可惜,西边也有明军,他们才刚往东逃了不久,前面又出现一堆仓惶逃窜的牧民。
  其实,不管他们往东还是往西,都逃不掉了,因为朱器圾已经派御林军、戚家军和禁卫军四面包围了兀良哈部的领地。
  多尔衮还以为朱器圾对草原不熟,根本就找不到蒙元诸部的踪迹,他哪里知道,朱器圾早已派出密卫把草原上各部落的位置探查的一清二楚。
  这兀良哈部也是倒霉,成了疯王的第一个目标,四万精锐车兵从四个方向围上来,他们想跑都跑不掉了啊!
  就这样,兀良哈部数万人被四万明军精锐团团围住,驱赶到了幽州城外。
  这个时候幽州城已然建成,那高高的城墙上全是明军将士,数不清的火炮从箭垛中间探出来,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兀良哈部的首领见状,不由心中哀叹:“这下完了,被明军驱赶至此,他手下的牧民可能没事,但是,他这个首领绝对是死定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凶神恶煞的明军便冲进他们的营地,直接将他押进幽州城中。
  不过,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明军并没有把他拖进城中砍了,他们只是把他押进一个公堂,往地上一丢,然后便不管了。
  没过多久,一个身着皇袍的中年男子便在一群人的护卫下走进公堂,坐到了公案后面。
  这就是大明皇帝陛下吗?
  他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呢,朱器圾突然拿起惊堂木使劲一拍,威严道:“你们兀良哈部既已归顺大明,为何首鼠两端,暗中勾结蒙元其他部落和建奴,跟我大明作对?”
  呃,这个。
  兀良哈部首领吓得浑身一颤,愣了一愣,这才狡辩道:“我们也没有办法啊,如果我们不听他们的,他们就要灭了我们啊!”
  朱器圾闻言,冷哼道:“他们能灭了你们,朕就灭不了你们嘛?”
  你都把我们逮住了,还说这些干嘛?
  兀良哈部首领闻言,连忙求饶道:“皇上饶命啊!”
  朱器圾突然间又问道:“你可愿归顺我大明,从此不再跟我大明作对?”
  这个当然愿意啊,就算不愿意,那也得愿意啊!
  兀良哈部首领连忙点头道:“我愿意,我愿意。”
  朱器圾微微点头道:“嗯,那好,朕就再封你为朵颜卫指挥使,这次如果你们再首鼠两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