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疯王 >

第190章

大明疯王-第190章

小说: 大明疯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东已经收复,广西、云南和贵州的地方势力也已经纷纷上表臣服,天下已然一统,大家自然是兴高采烈。
  不过,朱器圾找他们来却不是为了搞什么庆祝活动。
  众人热络的寒暄了一阵,他便咳嗽一声,满脸郑重道:“诸位,天下虽然一统,建奴却尚未臣服,蒙元诸部在建奴的怂恿下必将蠢蠢欲动,我们如果不把他们打服了,大明边关必定永无宁日,因此,朕决意组织大军北伐,一举平定北方。”
  呃,这个,话是没错。
  但平定北方,征服游牧部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自古以来,好像还没有中原王朝成功过。
  最多最多也就能打得游牧部落远遁而已,等中原王朝衰落之时,他们还是会打回来的。
  众人闻言,皆是满脸凝重之色。
  平定北方,征服游牧部落,谁不想啊,问题,这种事情不是想想就能成功的。
第424章 铁轮车和铁路
  数千年来,不知道多少中原王朝为了平定北方而组织大军北伐,明朝初期就组织了十余次北伐,每次都是十余万甚至几十万人马。
  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虽说每次大明北伐都势如破竹,打得蒙元诸部狼奔豕突,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彻底征服蒙元诸部。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北方的幅员太辽阔了,漠南漠北简直瀚如烟海,好像没有边际一般。
  蒙元诸部是打不过大明,但人家能跑啊,一旦形势不对,人家就远遁千里,你再追,人家再远遁千里,你奈何得了吗?
  这会儿交通可没后世发达,大军的粮草和辎重转运那是相当的麻烦,转运千里那最少也得个把月,几千里的距离,那就是几个月,而且人家熟悉地形,很有可能会半路截粮,越是深入就越是危险。
  所以,大明王朝最终也没能彻底征服蒙元诸部,甚至,明成祖都死在了北伐回来的路上。
  大明好不容易出了一位中兴之主,难道永盛帝也要步成祖的后尘吗?
  御书房中,众人之所以都满脸凝重之色,最主要的就是担心这个啊!
  中兴之主实在是太难得了,永盛帝如果步了成祖的后尘,大明会怎么样?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
  问题,他们还不能阻止永盛帝北伐,因为北伐乃是为了天下安定,其本身不但不是什么昏聩之举,反而是英明之策,这种事怎么阻止。
  不能阻止北伐,那就只有阻止皇上亲自率军北伐了。
  众人沉默了一阵,孙传庭、马千乘、戚金等皆咬牙拱手道:“皇上,微臣愿率军北伐。”
  你们?
  开什么玩笑!
  朱器圾并不是看不起他们,主要他说的北伐跟以往都不一样,这些人都没经验。
  他无奈的摇头道:“不是朕不相信你们,此次北伐朕决定采用一个全新的办法,你们不懂的。”
  这话说的,还能有我们不懂的办法?
  众人闻言,皆是满脸惊奇之色。
  朱器圾见状,干脆问道:“你们知道历朝历代的北伐为什么都不能尽全功吗?”
  这个谁不知道。
  孙传庭代众人回答道:“主要因为战线太长,粮草辎重转运困难,所以,北伐只宜速决,不利持久作战,而草原上的部落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每当战局不利他们便远遁千里避战,我们没有办法,只能退兵。”
  的确,历史上强盛的中原王朝很多,干翻草原部落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人家不跟你打,你也没辙啊!
  朱器圾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略带得意道:“如果解决了粮草辎重转运的问题,那北伐就不是问题了,对吧?”
  这个自然,只要粮草辎重转运问题解决了,北伐简直不要太简单。
  现在永盛朝之强盛可谓前无古人,不说别的,就说那十六万精锐,建奴和蒙元诸部全加起来都干不过。
  问题是,这粮草辎重转运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众人闻言,皆是满脸不解之色。
  朱器圾又略带得意道:“轮船你们知道吧?”
  轮船在场的人自然都知道,不管是车轮舸轮船还是楼船巨舰他们都坐过。
  问题,这东西得有水路才能通行啊!
  北方可没多少水路可以通行轮船,至少漠南和漠北没有,要有的话也不会是戈壁滩和荒漠了。
  众人闻言,还是满脸不解之色。
  呃,大家都没见过火车,问来问去貌似有点浪费表情啊!
  朱器圾略带尴尬道:“朕的意思是造一种能陆上奔行的铁轮车,就如同轮船一般,无需人推也无需马拉,用蒸汽机推动就行了,速度也无需太快,一个时辰能行百里便成,这样一来,一天就是千余里,转运粮草不就变得简单至极了吗?”
  原来是这个意思!
  问题,铁轮车怎么在路上跑呢?
  宋应星忍不住问道:“皇上,蒸汽机和锅炉加起来本就重达千斤以上,如果再加上粮草辎重,万斤那都算是轻的了,底下再装上铁轮,石板路都扛不住吧?”
  朱器圾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对,一般路面肯定是扛不住铁轮车的,所以,我们需得以铁轨为支撑,铺设铁路才行。”
  铁路?
  这年头还真没人能想的到。
  孙传庭、马千乘、戚金等皆是满脸吃惊之色。
  毕懋康、王徵、宋应星等人却是满脸激动,兴致盎然。
  这时候众人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永盛帝要把毕懋康、王徵和宋应星等人叫过来商议北伐之事了,原来是要造铁轮车,这东西孙传庭、马千乘和戚金等人自然是造不出来的。
  至此,朱器圾算是把自己的意图给说明白了。
  紧接着,他便分配任务道:“伯雅,你亲自去辽东,挑选一批忠诚的蒙人出来,交给宁囯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算有火车转运粮草辎重也得知道蒙元部落的具体位置才行,要不然在上万里方圆内去搜寻,那就跟大海捞针没什么区别了。
  他的意思就是要孙传庭去挑选密卫,交给宁丑旦来操练,然后派去漠南和漠北探查敌情。
  至于蒙人密卫的忠诚度,这个倒是无需担心,其实,自大明建国以来就有很多蒙人归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千营,全是英勇善战的蒙人骑兵,还有崇祯朝有名的抗金将领满桂,那也是归顺的蒙人。
  紧接着,他又对毕懋康等人道:“孟侯、长庚、良甫,你们就留下来,随朕一起研制铁轮车。”
  毕懋康等人闻言,无不兴奋的连连点头,他们就好这一口。
  最后,朱器圾挥手道:“行了,大家都回去好好准备,待铁轮车和铁路造出来,我们便开始北伐!”
  这话说的,好像很轻松,铁路也就罢了,火车有这么好造吗?
  孙传庭和马千乘等人离开以后,朱器圾便带着毕懋康和宋应星等人来到文华殿中。
  这会儿北平的皇宫和皇城反正也没什么人住,他准备将皇城改造成火车研制基地,而皇宫之中的文华殿和武英殿等地方空着也是空着,就当研制人员的工作场所了。
  他已经命人将文华殿中一处硕大的房间清空,并准备了一张大方桌和一堆大白纸。
  这火车怎么造其实他也不是很懂,不过,没关系,大概的构造和外形他还是知道的,至于里面的结构,交给毕懋康他们就行了,功能清楚了,大概的构造和外形也有了,研制起来应该不是很难。
  他直接提起毛笔,在一张硕大的白纸上边画边解释道:“这铁轮车为了转向方便应该分成一截一截,每一截的长度都不能超过十丈,这第一截是用来拉动的,蒸汽机、锅炉和水槽、煤筐等都在这一截,这一截大致结构是这样的。。。。。。。”
第425章 退位让贤
  皇城西北角,原承运库硕大的库房中,一堆人正围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铁箱子不停的忙碌着。
  这个铁箱子外形有点像马车的车厢,不过长度足有七八丈,高度也超过了一丈,看上去比普通人家的房舍还大,一般人见了,估计会吓一大跳。
  不得不说,永盛朝的工业水平着实有点惊人,这才过去不到一个月时间,火车头的模型便造出来了。
  朱器圾站在车厢里面,看了看做工精良的大型蒸汽机,又看了看蒸汽管路的布局,不由连连点头道:“嗯,不错,这车头比当初改造的第一艘车轮舸强多了。”
  宋应星闻言,不由尴尬道:“皇上,那时候微臣不是第一次造蒸汽机驱动的轮船嘛,让您见笑了。”
  朱器圾想起当初宋应星如同喝醉酒了一般从船上下来的样子,不由哈哈大笑道:“这次做刹车了吧,不要开起来就停不住啊。”
  宋应星老脸一红,连连点头道:“做了,做了,不但有刹车还有档位,皇上,您放心。”
  这时候,一旁的毕懋康和王徵却是有些迫不及待,两人相互怂恿了一下,最后还是毕懋康凑上来小心的道:“皇上,要不我们先开起来试一试吧?”
  朱器圾想了想,还是缓缓摇头道:“不行,这东西可不是轮船,车轮舸在水上还没多大危险,只要不撞到岸边就没事,这东西开起来惯性太大了,一旦出了问题很有可能会冲出轨道翻车,太危险了,还是先让人推着在轨道上走走看,没问题了再开。”
  王徵颇有些不解道:“皇上,这东西不是已经让人推着在轨道上走了一圈了吗?”
  朱器圾再次摇头道:“不一样的,上次只是几个轮子加一个底板而已,本身就没多重,这次加了蒸汽机、锅炉、车厢等等这些,起码有几千斤,还是先推着试试吧。”
  几千斤中的车头可不是几百斤重的车轮加底板,就算是在打磨光滑的轨道上,一两个人肯定也推不动,无奈之下,王徵只能下去挑了十来个强壮的匠户,让他们合力推着车头,慢慢在轨道上滑动起来。
  这会儿他们已经在皇城西苑修了一条将近十里长的椭圆形轨道,什么鸽子房、羊房,西花房、西酒房、安乐堂等等,凡是挡路的建筑全被他们给推平了,整个椭圆形轨道平平整整,而且都已经用轮子加底板的空车推着试了几圈了,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加了几千斤的东西上去之后,还真出问题了,而且问题还不少。
  其他的都不说,光是方向控制上的问题就让这车头没法运行。
  因为火车是不可能不转弯的,方向都控制不了,火车怎么在几百里甚至几千里的铁路上运行?
  朱器圾当然知道火车是要转弯的,所以,他还专门教毕懋康他们做了个方向盘,连接在第一对车轮上。
  原来只有车轮和底板的时候,转弯好像还没什么问题,用力一打方向盘就转过去了,但是,加了几千斤的东西之后,这方向盘就转不动了,两三个人使劲扳都扳不动,车头根本就没办法转弯。
  这可怎么办?
  原本满脸兴奋的毕懋康等人顿时露出焦急之色,朱器圾也皱起了眉头。
  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怎么办啊!
  他想了想,还是温声安慰道:“别着急,这东西我们毕竟是第一次做,出问题很正常,我们下去好好看看,再仔细琢磨一下,应该有办法解决的。”
  说完,他便带头往下走去。
  这个时候,众人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了,下了车之后,几个人都趴车头底下认真检查起来,就连朱器圾都一样趴下去了。
  正当众人趴那里皱眉沉思的时候,一个密卫突然急匆匆的走过来,附在宁丑旦耳边低声说了句话。
  宁丑旦闻言,连忙趴下来,在朱器圾耳边低声道:“皇上,皇后娘娘她们到了。”
  呃,这个。
  朱器圾闻言,不由一愣。
  这些天他都跟着毕懋康等人在一起研制火车呢,把这事都给忘了。
  皇后马瑞伶和贵妃范心怡她们是说要过来看他,没想到这会儿都到了。
  他愣了一下,又看了看毕懋康等人,这才尴尬的道:“你们先好好考虑一番,皇后她们到了,朕得回宫看看。”
  要是换做平时,毕懋康等人可能会跟着他一起去见皇后,毕竟大家都是十多二十年的老熟人了。
  不过,这个时候,毕懋康等人却都皱着眉头,仿佛没听见一般。
  呃,好吧,这帮人搞起研发来都一个德性,一旦投入,便如同痴呆症犯了一样。
  唉,希望他们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吧。
  朱器圾暗暗叹息了一声,随即便爬起身来,急匆匆的向皇宫方向走去。
  这时候马瑞伶和范心怡、宁秀儿、朱婉真、朱婉君、朱聿铂等人都已经在乾清宫的一处偏殿中等候多时了。
  他刚一走进去,众人便激动的站起来,朱婉真和朱婉君还准备往他怀里扑呢,不过一看他的样子,众人都愣住了。
  众人愣了好一阵,皇后马瑞伶才反应过来,满脸吃惊道:“皇上,你这是干什么去了,怎么弄得一身灰?”
  朱器圾闻言,低头看了看身上的灰尘,不由尴尬道:“呃,刚正跟孟侯他们趴地上研究转向轮呢,一听说你们来了,朕高兴的都忘了拍了。”
  说完,他便抬手在衣服上拍起来。
  马瑞伶见状,连忙上前帮他拍了拍,又把他拉到主位左手坐下来,这才略带责备道:“皇上,你可是一国之君,这种事交给他们去处理便成,你还跟着趴地上,有失威严,知道吗?”
  朱器圾在家人面前向来没架子,他微笑着摇头道:“没办法啊,他们不是很懂这些,朕得提点提点才行。”
  马瑞伶闻言,颇有些无奈道:“打仗的事他们总比你懂吧,你倒好,率军出来这么久,连辽东都收复了,还不回去,搞得钛儿一天到晚批阅奏折,忙得晕头转向。”
  朱器圾依旧微笑道:“钛儿迟早是要当皇帝的,早点理政不好吗?再说了,打仗的事情他总没朕懂,总不能让他来率军征讨建奴吧?”
  马瑞伶颇有些无语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你不能总是率军在外征战不回去吧?”
  朱器圾闻言,愣了一下,这才微微点头道:“嗯,这的确是个问题,不若就让钛儿继位登基来当这个皇帝吧,他也算是科班出身,比我这个半路出家的皇帝可强多了。”
  马瑞伶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这种事,能这么随便吗?
  几千年来,好像还没出现过皇帝正值壮年便退位让贤的。
第426章 建奴入寇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就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当皇帝的基本上是不死就不让位,哪怕把自己的儿子都熬死了也不让位。
  这个现象其实极不正常,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年纪一上来,便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犯迷糊,这个时候,挑个贤能的孩子来继承皇位不好吗?
  还别说,当皇帝的就不,哪怕自己年老昏聩,力不从心,也不让位。
  明朝以前,有记载的,没死就让位的,好像就一个唐高祖李渊,而且,他还是被逼的。
  历朝历代当皇帝的好像就一个德性,不死就不让位!
  这又是为什么呢?
  说白了,都是“权力”二字在作祟,人一旦拥有了权力之后谁肯轻易放手。
  特别是当皇帝的,那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可以说,天下都是他一个人的,什么事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掌如此之大权,那是会上瘾的。
  所以,人一旦当上皇帝,那基本都不愿撒手,后人想接班,一般都是熬啊熬啊,把先帝给熬走了,然后才能上位掌权的,到了他自己这里,那当然也要过足瘾啊!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当皇帝的一般都是掌权掌到死,不死不撒手,因为前面的皇帝都这样啊,他若不死便撒手,岂不亏大发了!
  当然,也有人说当皇帝的一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