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疯王 >

第116章

大明疯王-第116章

小说: 大明疯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东西跟车轮舸的工作原理其实差不多,只是车轮舸是用脚踩动水轮,而这个是用脚踩动轱辘。
  如果用蒸汽机取代人力来踩动轱辘,那就比较实用了。
  朱器圾指着地上的水车道:“长庚,用车轮舸的蒸汽机来带动这个轱辘,难度不大吧?”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没难度,没难度,稍微改一下就行了。”
  其实,他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蒸汽机了,只是小王爷还在思索,他就没开口打搅了。
  要说这东西改动起来真没什么难度,因为这个水车轱辘比车轮舸简单多了。他连车轮舸轮船都能改造出来,把个脚踩的水车改成蒸汽机驱动的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朱器圾又指着那小水瓢状的东西道:“这个有点太小了,根本引不了多少水,最少要加大一倍,还有,因为这个是木制的,强度不高,你得注意控制速度,不能跟车轮舸全速行驶时一样,转的飞起来,那样我估计转不了几下水车就得散架子了。”
  用蒸汽机来带动水车就不用考虑力气够不够的问题了,车轮舸用的蒸汽机出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水车再做大点都没有问题,这个时候要考虑的反而是水车强度或者说牢固程度的问题。
  这个木制水车的强度肯定很差,但是,这会儿又没办法改成其他材质的。
  因为铁遇水会生锈,用铁制的肯定不行,而铜制的话,成本太高了,做起来也麻烦,完全没必要。
  总之,用木制的没有问题,只是要做大一点,而且蒸汽机的转速不能太快。
  宋应星闻言,连忙点头道:“下官明白了,下官等下就命人回去把蒸汽机拉过来。”
  朱器圾紧接着又对李精白道:“盟素,你召集些木匠过来帮长庚造水车,另外,召集老百姓赶紧挖储水坑和水渠,红薯和土豆的种苗不急,半个月之后再培育也来得及,这灌溉的问题一定要先解决,要不然,就算把红薯和土豆种下去也不会有多少收成。”
  李精白连连拱手道:“下官明白。”
  朱器圾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对宋应星道:“长庚,车轮舸可以停一停,反正我们造的也够多了,这水车一定要多造,半个月时间,最少要造百架以上的水车,这样才能保证两岸育苗用水,育苗的同时,这水车也不能停,要一直造下去,造到北汝河两岸的良田都有水用为止。”
第256章 民以食为天
  北汝河畔,热闹非凡,汝州的老百姓正兴高采烈的在河岸旁挖引水渠呢。
  官府叫大叫修沟渠还管饭,这在没遭灾之前都不大可能。
  那时候他们都是基本都是自带食物来干活,以抵劳役,官府根本就不会管伙食。
  这一次官府却是真正的给大家管饭,不但有白米饭和馒头,而且还有土豆炖兔子肉,虽说肉不多,几乎光是土豆,那味道也是他们很久都没尝过了的。
  开玩笑呢,连年大旱,老百姓饿的都吃草根树皮了,哪里还有什么肉吃。
  虽说这会儿的官府已然不是真正的官府,而是反贼将汝州占领之后临时拼凑出来的一个假官府,但是,老百姓却觉得,这官府比原来的官府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原来的官府可不管他们的死活,就算是遭遇天灾,不但没有什么赈济,还逼他们交税,他们简直都活不下去了。
  现在的官府不但给他们分田地,给他们免税,给他们供应免费的稀饭,帮忙修个沟渠还有白米饭和馒头,甚至还有土豆炖兔子肉,而且还管饱!
  这样的官府上哪里找去!
  话说,朱器圾为什么突然间变得如此慷慨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汝州一行让他想明白了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土地兼并的问题,说到底,大明之所以乱成一锅粥,主要还是因为土地兼并太严重了。
  所谓民以食为天,没有土地,没有粮食,老百姓怎么活?
  这次天下大乱,天灾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
  如果老百姓手里有足够的土地,如果地方官员能想办法兴修水利,推广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如果朝廷能在旱灾最严重的时候适时赈济一下,老百姓还不至于饿得去啃草根树皮,甚至,连草根树皮都没得啃。
  说白了,就是因为老百姓手里没有足够的土地,没有存储什么粮食以备饥荒,所以,天灾一旦连绵不断,老百姓便会断粮,便会没饭吃,便会活不下去,便会被逼造反。
  也就是说,如果不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老百姓还是没有足够土地,还是没有生存保障,一旦遭遇天灾,又遇上党争或者贪官污吏这种人祸,老百姓基本上必反。
  那么,怎么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呢?
  这就要看土地主要被哪些人兼并了。
  整个大明王朝,兼并土地最多的其实就是他们这些皇室宗亲!
  他南阳唐王应该算是所有藩王里面最差的了,手里头还有一百多万亩地,其他藩王多恐怖可想而知。
  潞王就藩,封地四万顷,也就是四百万亩,他还嫌不够,还要疯狂兼并土地。
  福王就藩,封地两万顷,也就是两百万亩,还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就这,万历还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宝贝儿子,还要补偿盐引、税赋等,福王也觉得自己封地不够,就藩以后同样在疯狂兼并土地。
  两百万亩和四百万亩都嫌不够,这只能说明,其他藩王手里的田地更多!
  这会儿大明总共还有二十八支藩王,他们兼并的土地有多少?
  如果按两百万亩算,那就是五千六百万亩,如果按四百万亩算,那就是一亿多亩,实际上肯定还不止这个数,要不然福王和潞王就不会如此疯狂的兼并土地了。
  毕竟,其他藩王基本上都是他们的长辈,如果他们的封地都比人家多了,还贪得无厌,疯狂兼并土地,那就有点过分了,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土地没人家多,才会如此疯狂,如此理直气壮。
  这会儿,陕西、山西、河南几乎到处都是藩王,比如西安府的秦王、太原府的晋王、开封府的周王、大同府的代王、彰德府的赵王、汝宁府的崇王、汉中府的瑞王等等,而这三省的良田大部分都被这些藩王给兼并了。
  也就是说,这三省的老百姓手里根本就没什么土地,所以遭遇天灾之后,造反最厉害的就是这三地,没办法,活不下去了啊,唯有造反!
  藩王兼并了如此多的土地,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造反靖难成功之后就收了他们手里的土地,分给老百姓吗?
  这是不可能的,就算他当了皇帝都不可能!
  崇祯已经够疯狂了,都不敢打这些藩王的主意,为什么?
  因为这与最根本的礼法不符啊!
  你连自己的宗亲都不放过,你还有人性吗?
  没人性你还有资格当皇帝吗?
  这年头,不讲礼法可不行,就算是皇帝,也得讲礼法。
  所以,崇祯不能这么做,他同样不能这么做。
  现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貌似就是让李自成和张献忠上!
  不破不立,得让李自成和张献忠破了,他才有立的基础!
  也就是说,他不能再往北了,甚至,有藩王的地方他都不能去,他必须让李自成和张献忠去,只有让李自成和张献忠解决大部分藩王,大明才有涅槃重生的希望!
  想通了这一点,朱器圾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陕西、山西、河南是藩王最多的地方,同时也是遭灾最为严重的地方,其他地方,灾情还没汝州严重呢。
  也就是说,只要将这三地让给李自成和张献忠,其他地方完全可以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兴修水利,解决老百姓没饭吃的问题。
  这样一来,他手里的粮食就比较的充裕了。
  就好比这汝州,一开始他也就投入了不到十万石的粮食,紧接着,通过打土豪抄没的粮食足以保证老百姓几个月的消耗了,而兴修水利之后的汝州虽说栽种稻谷还有点难度,栽种小麦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种情况下,他消耗的粮食就没有预估的那么多了。
  按汝州的情况,前期他只需投入几万石粮食,然后打土豪,分田地,然后推广红薯和土豆,兴修水利,几个月之后,打土豪抄没的粮食消耗完了,红薯和土豆基本上也出来了,他再提供点粮食赈济一下,同时鼓励老百姓继续载种小麦,老百姓基本上就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这样算下来,他准备的粮食救活上千万人都不成问题,他自然不必再扣扣索索。
  现在,关键的问题就是赶紧兴修水利,让老百姓能种出红薯、土豆和小麦来。
  所以,他才命人备上大量的白米饭和馒头,甚至连土豆炖兔子肉都拿出来了,让帮忙修渠的青壮吃个饱。
  吃饱了,才有干劲啊!
第257章 挖坑
  北汝河岸,一个巨大的窝棚下面,朱器圾和宋应星等人正拿着炭笔围在一个长条桌两边,不停的讨论着。
  长条桌上已经铺满了画出来的草图,不过,朱器圾和宋应星貌似还都不是很满意。
  他们讨论的重点是怎么让蒸汽机发挥最大的功效。
  要知道,一台蒸汽机可不便宜,锅炉和蒸汽管道连带加工费用,算下来最少也得上百两,而且,他们还得考虑产量问题。
  这会儿蒸汽机虽然早已实现量产,产量却并不高,像车轮舸用的蒸汽机,一个月的产量也就一百套左右,而光是汝州境内的北汝河就长达三百多里,算上河两岸,那就是六百多里。
  如果不把蒸汽机的最大功效发挥出来,那得准备多少套蒸汽机呢?
  可能六百套都不够!
  而汝州还只是个小地方,人口也就二三十万,如果这么个小地方都要六七百套蒸汽机,其他地方得准备多少?
  那数量,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必须尽量发挥蒸汽机的最大功效,以减少蒸汽机的数量。
  两人商议了半天,还是决定,采用双排水车,也就是一个蒸汽机带动两个水车,一边一个,两边各开一条引水渠。
  这样一来,一台蒸汽机基本能解决单边两里范围内的灌溉问题,汝州境内有个三百套蒸汽机就差不多够了,而且,蒸汽机的结构基本不用改。
  因为车轮舸就是两个水轮啊,曲柄、齿轮、连接杆什么的都是现成的,只要在水车的轱辘里加工一个跟水轮一样的接口槽便成。
  蒸汽机的功效利用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试制大型水车了,为此,朱器圾还专门让人装了个锯床。
  这种脚踩式的水车加工难度倒不大,原来没有锯床的时候人都能做出来,有了锯床,加工起来自然更快。
  没过两天,他们便做出了一个比原来的水车大了一倍都不止的大型水车,其长度更是达到了一丈半左右,从河岸上放下去,还有一米多的吃水空间,把水引上来自然是没有问题了。
  问题就是,这会儿河岸附近全是沙滩,没有水,他们得在水车所在的位置挖个深坑蓄水才行。
  沙滩上挖坑貌似不难,因为沙子是散的,挖下去基本不用费什么劲。
  但是,挖着挖着,问题就来了。
  因为挖沙子会渗水啊,虽然这会儿北汝河里面没有那么多的水,但是,挖下去一尺左右还是有水渗出来,而且挖的越深渗水就越厉害,等挖到半人深的时候,下面的青壮便有点挖不动了。
  下面全是水,他们想要把沙子挖出来甚至得潜水里去才行,而且挖出来之后还得把筐子扛肩上,背到一边去倒掉,要不然,挖出来的沙子就会被水给冲得差不多跑光了。
  这样挖就费劲了,几丈方圆的大坑,十余个青壮挖下去半人深总共才花了不到一天时间,但是,越往下挖就越慢,想要挖到一人深左右,四五天时间都不一定够。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一个蓄水坑就得挖这么长的时间,三百多个蓄水坑那得挖多久?
  这会儿他们也没这么多人,因为其他人还得挖引水渠呢,一条引水渠就是几里长,需要的人手更多。
  朱器圾看着矗在那里插不下去的大水车皱眉沉思了一阵,突然间伸手指着大水车下面浑浊的河水道:“先把那里的沙子挖开,把水车放下去。”
  这个,好像没多大用吧?
  不过,放下去也好,起码可以把水车和蒸汽机连上,老这么杵着也不是个事。
  宋应星连忙跟一旁的小吏知会了一声,很快,下面十多个青壮便聚集在两个水车旁边拼命挖起来。
  如果让他们把几丈宽的水坑全挖到一人深那的确费劲,不过就挖两个一人深的坑把水车给放下去还是很简单的。
  不到一刻钟时间坑便挖好了,水车也放到位了。
  宋应星当即便命几个匠户把连接杆接水车上试了试,还好,尺寸很合适,装上去一点问题都没有。
  接下来只要等水坑挖好,再开个水渠把河水引过来应该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朱器圾又突然下令道:“长庚,赶紧命人点火烧蒸汽。”
  啊?
  宋应星闻言,忍不住吃惊道:“王爷,现在就试吗?下面水坑还没挖好呢,而且河水也没引过来,估计水车转一会儿下面就没水了。”
  这会儿还没将河水引过来,蓄水坑里的水都是沙子下面渗出来的水,看上去虽然多,其实不经抽,毕竟,渗水的速度是相当慢的,根本没法跟河水直接引过来比。
  朱器圾有点哭笑不得道:“就是要把下面的水抽干啊,你看他们现在挖的多费劲的,这样挖下去估计四五天都挖不好,水抽干了,他们不就好挖了,估计不用一天就完工了。”
  边抽边挖?
  对啊!
  宋应星使劲往腿上拍了一巴掌,随即大喊道:“快点,快点,生火,烧蒸汽。”
  很快,蒸汽送上,“噗嗤”,“噗嗤”,一阵轻响,水车便慢慢转动起来。
  这个速度也就是车轮舸的起步速度,看上去虽然很慢,比人用脚踩还是快多了。
  他们给水车做的可是两尺左右的大水瓢,一瓢差不多就是半桶,连续不断的往上抽,那水坑里的水是看着看着往下降,不到半个时辰时间,水坑就见底了,唯有水车下面还有那么一点水。
  如果是正常抽水灌溉,这样肯定不行,抽半个时辰连引水渠都灌不满,怎么灌溉农田。
  不过,这个时候却不是为了抽水灌溉,而是为了挖坑,坑里的水都没了,挖起来自然就轻松了。
  十余个青壮愣愣的看了看不断转动的水车,又看了看脚下已经见底的沙坑,不知是谁,一声欢呼,紧接着,大家便挥舞着锄头拼命的挖起来。
  这个时候,他们挖的地方反而没有水渗出来了,因为水往低处流啊,这附近的水基本都渗到水车下面的深坑里去了,其他地方自然就没有水渗出来了。
  朱器圾见状,干脆让他们把水车下面的坑再加深一点,然后,不管里面有没有水,就开着蒸汽机,不停的往上抽。
  反正这水车又不是真空泵,根本就不怕把什么空气给吸进去,一直开着也只是浪费点煤而已。
  就这样,又用了不到一天时间,方圆几丈,深达七八尺的大坑便挖好了。
  至于引河水就简单了,只要在沙滩上挖个三尺左右的水渠把大坑和中间的河面连接起来就行了。
第258章 伊阙
  朱器圾站在一段破损的城墙上,举起望远镜,缓缓的扫视着四周,脸上满是思索之色。
  这里叫伊川,又叫伊阙,原本是座县城,不过,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废弃了。
  至于原因,大抵是因为这里的位置太过尴尬了,正好夹在汝州和洛阳之间,卡在洛阳府和汝州的分界线上,如果置县,归属就有得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