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疯王 >

第115章

大明疯王-第115章

小说: 大明疯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各率手下一万人马沿伏牛山一路向北,很快便进入汝州境内,他们并没有马上露头,因为汝州境内山地很多,而且密卫早已将这里探查的一清二楚,他们完全可以在密卫的带领下从山林中偷偷接近各自的目标。
  说白了,他们就是想搞偷袭。
  历史上,李定国连重镇襄阳都偷袭拿下过,可见他们这几个家伙有多么擅长偷袭。
  四个小家伙带着手下人马偷偷接近各自的目标之后便按李定国制定的战术,各自挑选了数十精锐高手,扮成砍柴的樵夫,挑着柴火,将武器藏于其中,神不知鬼不觉的混进城里。
  一晚上时间,鲁山、宝丰、伊阳和郏县四个县城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他们给拿下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各自带几个高手,假扮成衙役捕快等模样,骑马先行,一路狂奔,直奔汝州州城。
  汝州知州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呢,四处城门便被这些假扮成报信告急的家伙给占领了。
  这会儿汝州可没有官兵,临时招募的乡勇哪里是这些家伙的对手,李定国那可是面对数万八旗精锐都能杀个七进七出的高手,孙可望、刘文秀和艾能奇比他也差不到哪里去,可以说,汝州城里几百乡勇还不够他们四个人塞牙缝呢!
  他们就这样各自带着手下几个高手守住四处城门,等到手下人马赶过来,轻轻松松便拿下了汝州州城。
  这帮家伙,也太鲁莽了!
  仗哪里能这么打?
  闻讯赶来的朱器圾不但没有夸奖他们,反而逮着他们狠狠教训了一顿。
  他可不想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几员大将因为鲁莽一不小心把命给丢了。
  汝州城,知州衙门大堂,朱器圾高坐主位,李岩、李精白父子和宋应昇等文官整齐的站在左侧,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却是低着头,在那挨训呢。
  朱器圾怒气冲冲的道:“你们说,有你们这么打仗的吗?夜袭鲁山、宝丰、伊阳和郏县,我就不说你们了,因为那四个小县城本来就没什么守备,你们每人率数十高手暗中突袭是没有问题。但汝州好歹也是州城,守备多达数百,你们几个人就这么带着手下几个高手冒冒失失冲过来抢城门,找死呢!”
  四个小家伙都低着头没吭气,不过,他们脸上的表情明显都不怎么在乎。
  几百乡勇而已,有什么?
  就算是几百明军精锐他们都干的过!
  朱器圾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你们以为自己天下无敌是吧?告诉你们,你们是运气好,正好遇着汝州知州这个酒囊饭袋,你们要是遇着我,我哪怕带着几十个乡勇都能收拾你们。不说太高深的策略,就每人拿几包石灰,不停往你们头上砸,你们如何抵挡?”
  呃,这么歹毒的吗?
  四个小家伙闻言,脸上终于变了点颜色。
  朱器圾又苦口婆心的劝道:“刀剑无眼,你们知道吗?就算你们武功高强,也不能如此鲁莽,打仗靠的是兵法,靠的是军心士气,靠的是兵精粮足,靠的是令行禁止,靠的是精良的装备,没有谁说靠几个高手就能打赢一场大战的。你们是主将,不是什么游击、先锋,以后要多想想怎么凭正常手段取胜,不要老想着靠自己的武功取胜,知道了吗?”
  四个小家伙连忙点头道:“知道了,知道了。”
  朱器圾微微摇头叹息了一声,终于没再说他们了。
  李精白见状,连忙拱手道:“王爷,下官斗胆问一句,这汝州,您准备如何治理啊?”
  这小王爷,说是叫他过来治理汝州,结果跑过来就逮住四个小家伙好一通教训,好像把正事都给忘了一般。
  朱器圾闻言,把脸色一正,微微点头道:“嗯,盟素,今后就要委屈你当一段时间知州了。”
  这知州没什么委屈的,知县我都当过,问题,您到底让我怎么治理汝州啊,按朝廷那套肯定不行啊。
  李精白诚恳的道:“下官追随王爷,只是为了给老百姓尽一份心力,知州也罢,知县也好,只要王爷一句话,下官义不容辞,现在问题是,我们没有吏部,也没有什么闲置的举人和进士,这一州之地,如此多的属官,如何安排,还请王爷示下。”
  哦,原来是这个问题啊。
  朱器圾想了想,随即沉吟道:“我让密卫准备了一份名单,汝州所有乡绅地主都在名单上,谁乐善好施,谁为富不仁,上面都写得很清楚,原本我是想着乐善好施者就不用管了,只要抄了那些为富不仁者就行了。现在看来,这乐善好施者还得管管,这样吧,你按名单招他们来一一了解一番,感觉合适的,就给他们安排个职位吧。”
  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第254章 打天下易治天下难
  古语有云,打天下易,治天下难。
  元朝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蒙元铁骑何其恐怖,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是实力如此恐怖的元朝却只坚持了九十八年便灭亡了。
  还有,李自成也是个很明显的例子,这家伙仅仅当了四十二天的皇帝就莫名其妙的亡了。
  可见,只管打天下,不去想怎么治理是不行的。
  朱器圾可不想当几十天的皇帝就嗝屁了,所以,他对打下领地之后的治理还是十分上心的,这就是他亲自带着李岩和李精白等人来汝州的主要原因。
  那么,这汝州打下来之后到底怎么治理呢?
  首先,打土豪分田地肯定是必须的。
  这个必须不是说他必须学其他义军的,打家劫舍,劫富济贫,收买人心。
  他之所以学着其他义军打土豪分田地,主要是因为明末的土地兼并太严重了,天下的土地八成以上都在这些土豪或者说他们所代表的势力手里,不把这些土地拿下,分给老百姓,老百姓怎么活,老百姓活不成了,还是会造反。
  这应该就是李自成等各路义军最得民心的一个举措,因为跟着他们就有土地分,有了土地就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当然,也不能完全学他们,头发胡子一把抓,不管好坏,但凡是土豪乡绅地主,全干掉。
  为富不仁的,是应该干掉,不干掉不足以平民愤,也没有足够的土地给老百姓分。
  乐善好施的,就不能干掉了,如果这种人也不由分说全部干掉,那就会寒了整个士族的心。
  这会儿治理天下还是得靠士族,就算是李自成和张献忠,手底下也请了一帮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用以治理天下,他们也没想过要用大字都不识一个的老百姓来治理天下。
  他们手底下的读书人是怎么来的朱器圾并不知道,不过,朱器圾知道应该用些什么样的读书人,用乐善好施的读书人肯定没错。
  这种人就算是再有钱心里也装着老百姓,对于治理天下那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至于他们手底下的土地,有多少都没关系,因为他们有资格拥有。
  当然,这种人是少数。
  这年头,大多数土豪乡绅地主那都是只管自己锦衣玉食,不管老百姓死活的,要不然,这天下就不会乱成这个样子,更不会有如此多的饥民。
  打土豪分田地这是第一步,各路义军也都知道这一步,那么为什么各路义军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你不能分完就不管了。
  这会儿正是西北灾情最为严重之时,很多地方连草根树皮都吃光了,光把地分给老百姓有什么用,他们别说是粮食种子了,就连草根都找不来,种什么呢?
  还有,就算有种子,种下去全干死了又有什么用?
  那还不是浪费种子!
  这个问题就比较的麻烦了,朱器圾虽说准备了足够数百万人吃的粮食,但是,他也不能一直养着这数百万人啊,而且,这天下可不止数百万人,而是数千万甚至上亿人,他不可能全部免费给人供应粮食,谁都没这能耐养活数千万甚至上亿人,皇帝也不是这么当的。
  他得让老百姓自己养活自己才行。
  这会儿赈灾的粮食已经运过来了,汝州几乎到处都是粥棚,老百姓暂时是不用饿肚子了。
  而且,那些为富不仁的土豪乡绅地主也差不多被清理干净了,他们手里头的田地也开始分给当地的老百姓了。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打土豪竟然收获不菲。
  这些土豪乡绅地主家的粮食多的,都够汝州所有老百姓吃上几个月了,也就是说,几个月之内他都不用往汝州运粮食了。
  还有,这些土豪乡绅地主家里的金银财宝加起来足有数百万两,他甚至连手下十余万大军几个月的饷银都赚回来了。
  不过,朱器圾并没有因此而开心,他还是满脸阴云密布,愁眉不展。
  几个月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他要的是长治久安啊!
  只有让老百姓自己能养活自己,这天下才会太平。
  问题,怎么让老百姓自己养活自己呢?
  这天,他又带着李岩、李精白、宋应星等人来到了汝州州城附近的田地里。
  汝州州城附近的老百姓差不多都分到田地了,他们也开始在田地里耕作了,不过,他们种的并不是小麦和稻谷,而是红薯和土豆,因为这会儿早过了小麦和稻谷的载种季节了,而且,这会儿汝州的旱情也比较的严重,田里基本栽不活小麦,更种不了稻谷。
  朱器圾看了看辛勤劳作的老百姓,又蹲下身来翻开地里的土看了看,眉头不由越皱越深了。
  这地也太干了,就算是把红薯和土豆种下去,也不会有多少收成啊!
  怎么办呢?
  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一个干瘦的汉子挑着一担水吃力的从不远处走过。
  这汉子虽然步履蹒跚,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依旧满脸兴奋之色。
  因为他有地了,以后的日子有奔头了。
  朱器圾看了看那桶里的水,下意识问道:“他这水是从哪里挑来的?”
  李精白不假思索道:“应该是从几里外的北汝河里挑来的。”
  噢,北汝河里还有水吗?
  朱器圾闻言,不由一愣。
  他来的时候好像还经过了北汝河,不过,那个时候他急着教训孙可望和李定国他们呢,并没有怎么注意河里什么情况。
  他的印象中,河里好像没什么水了啊。
  他想了想,随即挥手道:“备马,我们去北汝河边看看。”
  很快,密卫便牵来十余匹骏马。
  朱器圾直接带着众人打马来到最近的北汝河岸。
  他抬头往河里一看,顿时目瞪口呆。
  这北汝河怎么这么宽?
  他印象中北汝河就几十步宽,但这里的宽度百步都不止。
  这会儿虽然大旱,百余步宽的河里还是有水的,而且水面宽度最少有二十步以上,也就是三十米左右。
  他忍不住吃惊道:“这北汝河怎么这么宽?我们过来的时候也经过了北汝河啊!”
  李精白回想了一下,随即恍然道:“哦,王爷说的是那座桥所在的地方吧?这桥自然是修在河道最窄的地方。”
  原来是这么回事。
  朱器圾闻言,不由尴尬的笑了笑。
  不过,他的眉头却已经舒展开来。
  这水量已经足够灌溉很多良田了,只要想办法把水给引上来就行了。
第255章 兴修水利
  北汝河边,朱器圾看着老百姓吃力的挑着水桶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沙滩上艰难前行,不由悠悠叹息了一声。
  唉,这些老百姓,真不容易啊。
  虽说这会儿北汝河里还有水,但是,流动的河面仅剩下二十余步宽了,而这段河床整体宽度最少在百步以上。
  也就是说,老百姓要想挑点水,最少也要在沙滩上行进三十步左右,而且还得在高达丈许的河堤上爬上爬下,其难度可想而知,挑担水上岸都能把人累个半死,更何况有的人还得挑几里远的路。
  唉,真不容易啊。
  他看了一阵,又细细思索了一阵,这才郑重的道:“盟素,我们得想办法把河里的水引上岸,然后通过水渠将水引到两岸的耕地中,老百姓这样挑水太累了,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李精白闻言,不由略带羞愧道:“王爷,下官也想过把河里的水引上岸,奈何这会儿河水离河岸实在是太远了,而且水流也不够,一般水车根本没用啊。”
  这年头水车大致分为两种。
  一种就像后世的摩天轮一般,是个大圆盘,上面挂着很多特制的水桶,在水流的推动下,圆盘会缓缓转动,装着水的水桶就会被缓缓转上岸,等到了最高点,用一个类似导向槽的东西将水桶导的斜向下倾,水桶里面的水便会倒进岸上的水渠中。
  这种水车需要的水流推力还是比较大的,很显然,这会儿北汝河里的水流根本就推不动这样的水车。
  另一种就是脚踩的轱辘,轱辘上连着类似链条的特制水槽,一直通到河水里面,人在岸上不断踩动轱辘,河水便会被特制的水槽给引上来。
  不过,这会儿北汝河里的流水离河岸足有三十余步远,做一个这么长的特制水槽显然是不现实的。
  朱器圾闻言,又细细想了想,随即便指着河岸下的沙滩道:“我们可以组织人手在河岸下面挖个大坑,然后再挖个水渠把中间的河水引到河岸边上来啊。”
  这个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做起来就没这么简单了。
  李精白无奈的摇头道:“王爷,水坑里的水肯定不能用那种圆盘样式的水车引上来,因为水坑的水根本就不会流动,而人力踩的水车其实也是有限度的,毕竟人的力气只有那么大,一般水槽超过两步长,人就有点踩不动了,而这河岸的高度就在两步左右,再加上伸进水坑里那一段的长度,最少也要做个三步长的水槽,这么长的水槽一般人根本就踩不动啊!”
  这年头的官员一般都对水利设施有一定的了解,这会儿毕竟是以农为本,地方官员要想做出一定的成绩获得升迁,无外乎兴修水利,开垦良田,治理病虫害等等,所以,一般官员对这一套都相当的了解。
  朱器圾对这一套却不是很了解,因为他并不是什么官员,他甚至都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水车,他只是依稀在电视上见过而已,现实中他还没看到过实物呢。
  他不免有些尴尬道:“呃,这个,这附近有人力踩的水车吗?”
  李精白闻言,连忙招过陪同而来的乡绅,低声询问起来。
  这个乡绅应该就是那种乐善好施的大善人了,这会儿貌似已经被他任命为汝州县的县令了,只是这会儿他们还只是“反贼”,没有建国立朝,所以大家都没穿什么官服而已。
  这乡绅在这片地方果然相当的受人爱戴,他跟李精白商议了几句,便跑到一边拉着个老百姓沿着河堤往远处走去,没过多久,他便领着几个人抬着一个简陋的脚踏式水车过来了。
  这东西果然不长,其长度大致也就两米左右,而且水槽并不大,也就一尺见方的样子。
  朱器圾蹲下来仔细看了看,便大致明白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了。
  这东西就跟一串水瓢差不多,只是水瓢外围多了个木槽子,用以防止水瓢乱晃,把里面的水洒出来。
  人用脚踩轱辘,不断将水瓢拉上来,拉到最高点转下去的时候水就倒出来了,接着又转下去,踩上来,不断循环往复。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有时候着实让人惊叹,不过,这水瓢也太小了,以脚踩的速度,就算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的踩,踩上来的水估计也浇不了几亩地。
  这东西跟车轮舸的工作原理其实差不多,只是车轮舸是用脚踩动水轮,而这个是用脚踩动轱辘。
  如果用蒸汽机取代人力来踩动轱辘,那就比较实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