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督担伦沤凶潘岛赫卸嗪枚嗪茫淮蛉恕⒉宦钊耍贡;だ习傩铡R皇枪肀叩那仔牌此辣;ぃ庸群笮÷诽幼撸诵碚娼泄绱俗搅巳ァ
但是,河东战报并没能让刘汉少高兴起来,因为与此同时,他还收到了一份情报,皇甫嵩在郿县杀了董卓的全家,从董卓八十多岁的老妈到十几岁的孙女,从蹭吃蹭喝的远房亲戚到看门喂马洗衣服做饭的仆役婢女,一个没剩,统统杀光。
麻蛋儿,麻蛋儿,麻蛋蛋儿!
皇甫嵩这老货到底想干啥?
当初董卓只带几千人进洛阳,可是就像赶路的驴拉臭臭一样,边走边撒播驴粪蛋,中郎将段煨驻华阴,中郎将董越驻弘农,中郎将牛辅驻安邑,此外还有跟着来洛阳的胡轸和留在老家的杨定。
胡轸已经跟着董卓飞走了,且不去说他,可是留下这些人一旦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闹出大乱子。所以,干掉董卓的第一时间,刘汉少就派出种邵前去安抚,并且随后又追加了一只老狐狸,既便如此,也不敢确定百分百能够平安无事。
董越是董卓的同族,也是董卓的死党。在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之后,一直蠢蠢欲动,想要兵发洛阳,为董卓报仇。可是他一个人有点心怯,觉得自己势单力孤,寻思了很久之后,决定去找牛辅,共同商议此事。
没想到种邵当时就在牛辅的大营,闻听董越前来找牛辅商议攻打洛阳之事,认为董越犯上忤逆,绝不能留。三忽悠两撺掇,噼里叭啦一通说,结果让牛辅把董越给宰了,还吞并了他带去的部属。
不管牛辅是真的听命于朝廷,还是假装归顺汉正军,至少白波军已经打到门口了,所以,不得不和他们掰扯掰扯。可是现在,一旦牛辅得知董卓全家被杀的消息,后果会变成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
刘汉少问过搜狐的人,已经联系不上贾诩了,又派人问过种邵,回复说也没在牛辅军中,贾诩这只老狐狸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头大,脑袋瓤儿疼。
无奈之下,刘汉少只得找来戏志才,惨兮兮地问:“志才,现在这种形势,咱们该怎么办呀?”
在别人眼中,戏志才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深受陛下宠信,但是只有刘汉少和戏志才两个人知道,经过何太后之事,他们之间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所以,刘汉少不愿意什么事都依赖戏志才,觉得能找别人干的活,就让别人干了,而戏志才也整天呆在军营里整军练兵,只要刘汉少不召唤,他也不主动接近。
如今,两个人呆在屋子里,想找回点北邙无名亭的感觉。当然,刘汉少是没办法了,而戏志才则心生感激。
“汉少,忠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贾文和现在极有可能就在皇甫嵩军中!”
刘汉少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紧紧地盯着戏志才,想要他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假如贾诩真的和皇甫嵩勾搭在一起,以他们的文智武力,可是比一个董卓难对付多了。万一他们降服了韩遂、马腾,转过头来对付自己……
“老狐狸真的会背叛哥?”
这话问的,刘汉少一点都不自信,毕竟贾诩是他让人抓来的,而且就聊了一会儿天,完事就放走了。他的本意是把贾诩放回去,帮着自己收复西凉军,也算是考验考验他的能力……哎……现在想来,也许自己真的有点异想天开了。
“不,不会的。贾文和不是要背叛汉少,而是想帮汉少收了皇甫嵩。”
“此话怎讲?”
“汉少曾经也说过,贾文和之智,天下间无人能小觑。这样的人如果想要撺掇皇甫嵩造反,必然会为他收买西凉人心。而现在恰恰是皇甫嵩杀了董卓全家,如此一来,恐怕会断绝很多西凉军归附皇甫嵩的念头。”
仔细想想,好像是这么个理儿,可是如此一来,牛辅军会怎么样?那边好歹还有好几万西凉兵马呀,万一造反了怎么办?和白波军联合了又该怎么办?真打起来,恐怕高节也会压力山大,不晓得顶不顶得住。
戏志才似乎猜透了刘汉少的心思,忽然笑着说:“贾文和在考验汉少。”
刘汉少更懵圈了,难道不是哥把贾诩丢出去考验他吗?怎么被戏志才说成是他在考验哥了?
在刘汉少的注视之下,只听戏志才又说:“要是汉少连一个牛辅都搞不定,大概您这只老狐狸也就不容易抓到手了。”
原来如此!
麻蛋儿,连哥都敢玩弄……
刘汉少咬着牙,一拍桌子,恶狠狠地问戏志才:“你说,咱们怎么办?”
戏志才差点没闪着脑袋瓤儿,看刘汉少刚才那架势,好像有本事把贾诩拽回来直接踹一顿似的,结果却是啥招没有,就会问怎么办。
“咱们什么也不用办呀。如果高副军长和种申甫连牛辅都搞不定,那咱们就等着牛辅率军来洛阳,到时候汉少就封牛辅为汉正军的副军长好了。”
啊……这样真的可以吗?
怎么听着好像戏志才还吃了高节的醋似的,巴不得高节死在外面才好。看着戏志才绷不住笑的贱样儿,刘汉少上去就是一脚。
“有话直接说,有屁使劲放!”
“出兵!”
为了不让刘汉少继续实力碾压,戏志才赶紧说道:“董越被牛辅所杀,弘农兵乱而无主,正是咱们出兵的好时机,一来可以策应高副军长,切断白波军南下之路,二来也是向牛辅施压,令其不敢轻举妄动,三来可与京兆尹盖勋一起,对华阴段煨所部形成夹击态势,一旦段煨有何异动,也可迅速将其扑灭。”
戏志才想了想,又说:“同时,还应该再派一路人马,守御好河南。河南安稳,则京师安稳。不知河内朱儁需不需要动一动……”戏志才想直说,可是又不敢,只好跳过这一段,又说:“如此一来,司隶七郡,便有四郡,甚至是五郡在手,也好让汉少推行屯田之策。”
不是戏志才要在背后递朱儁的小话,而是调动郡守,实行屯田之类的事,都属于政事、民事,从种种迹象来看,刘汉少是不愿意当兵的参合民政事务的,所以戏志才也就不多说了。
长长地舒一口气,刘汉少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哥请你吃饭。”
“啊?不了,忠还是回军营吃吧,有不少事务还要处理。”
“也不急于一时。到饭点了,陪哥喝两杯去。”
刘汉少搂着戏志才的脖子请人家喝酒,可是后来好像又踹了他一顿,当然,没怎么使劲。有戏志才在身边真好啊,什么事都能处置的妥妥当当,可是……真粗话的……痛苦!
…………
听了戏志才的建议,刘汉少命徐荣全面接管河南防务,派王闹闹率领本部第十四旅以及第七旅、第八旅进驻弘农郡。没错,就是王闹闹率领陈冉与张辽,谁让人家是少校旅长呢?
接到这个命令,王闹闹都要乐疯了,从小到大,第一次可以名正言顺的命令陈冉给自己敬礼,并且可以爬到他头上,为所欲为。
如此一来,京师便只剩下吕布的第四旅、文聘的第十一旅、伍琼的第十二旅以及曹性的第十三旅。伍琼原本就是城门校尉,对于留在洛阳也不敢有什么意见,而曹性的弓弩旅还不太成熟,不仅仅是兵士们需要多加训练,就是将官们也要研究汉少所说的大规模使用远程杀伤性武器的战术、战法。
要是对着敌人能够万箭齐发当然好了,但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是平原对战,山谷伏击,还是守御城池?面对冲锋的敌人,弓箭手能够射出几箭?敌人冲到近前,又需要多少刀盾兵来保护弓箭手?
似乎汉少是在做异想天开的美梦,但是曹性却在不折不扣地为实现汉少美梦而努力奋斗。不说别的,想训练出每一个优秀的弓箭手都不容易,除了苦练、苦练、再苦练,别无他法。
但是,文聘和吕布实在是快要疯了,这对姐夫妹夫基本上已经统一了战线,没事就往刘汉少身边凑合。文聘还好点,毕竟已经练出了沉稳的性子,顶多是像当年给刘汉少站岗似的,杵在旁边不言语。可是吕布受不了这个呀,看见刘汉少就“大舅哥、大舅哥”不停地叫,还会摆出一副可怜吧唧的模样,好像比当初哀求刘汉少批准他与任红昌结婚更甚。
无奈,刘汉少只得语重心长地劝慰道:“小布啊,好钢得用在刀刃上。等什么时候哥把你撒出去,记得千万别给哥丢脸!”
第125章 大长腿架一肚子
……………………………………
出兵的事还好解决,毕竟现在有汉正军在手,刘汉少心里也算有些底气,但是要派出官员治理地方,可就有些难了。
时局动荡,道路不畅,就算刘汉少现在下达诏命,先别管人家肯不肯应诏听命,就连送不到地方的地方,都多了去了。起来造反的人多,拥护汉室的人多,画个圈圈,关着门当土皇帝的人更多。前生后世,刘汉少贵为学渣,不可能记住那么多历史人物,谁好谁坏,谁忠谁奸,何况,历史真的是真的吗?
所以,想要找几个既有能力,又有忠心的人实在太难了,最关键的是,他们还要能够理解刘汉沙的理念,愿意执行他下达的政令……别把他当成神经病……至少,别当成彻头彻尾的疯子。
将朱儁调任河南尹,闵贡去河内,那么河东与弘农怎么办?或许可以考虑调黄邵去弘农,但是河东属于战略要地,就算刘汉少再学渣也知道,这个地方产盐、产煤、产铁、产粮食、产牛马……西遏关西,北抵幽并,护卫河内……这里一定得放置一柄重锤,只有得到一个稳定的河东,往后才容易发展,玩的开心。将荀彧派过去,是不是太早了?关键是把荀彧和黄邵都调走了,屯田的事难道都交给老村长刘大根?
袁大嘴和小黑胖子?
皇宫房管所所长与副所长最近倒是比较清闲,因为爱卿们入住皇宫的事已经搞定,就连最难搞的王允也在哄劝与威逼之下,不得不搬进北宫东侧,与司徒、司空做起了邻居。所以,袁绍和曹操又回到刘汉少身边做起了主簿,出来进去总是跟着。
这俩人,不管哪一个,撒出去好像都能搞得定,可刘汉少还是马上摇头,把这个想法从脑袋里晃荡出去……真心不敢呀!
…………
理工学院校长郑浑有奏,说是苏齐研究组所研制的飞梭织布机已经试验成功,刘汉少闻之大喜,急急忙忙地往理工学院跑。
在理工学院东北角,有一片专门划定出来的区域,名为“理工学院研究所”,马均就是所长。当年被刘汉少拆分的七零八落的研究小组,如今大部分都在这里,除了有刘汉少指派的任务之外,平时就按照自己的兴趣搞研究,并且,其中有些人还担任着理工学院讲师,属于身兼多职。
让郑泰、郑浑兄弟分别担任医学院与理工学院校长,是为了让那些专业人才能够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入到研究上,事实也却是如此,无论是华佗还是马均都被“伺候的”舒舒服服,得到了各自学院的大力支持,而郑泰、郑浑兄弟也把学院打理的井井有条。
张机已经被搜狐的人找到了,刘汉少还亲自设宴款待过,如今就在医学院里,主要研究伤寒之类的传染病。但是刘汉少向他提出了防疫控疫的概念,说很多病不能单等发病的时候再去治疗,而是越早防控,损失越小,比如隔离、消毒、扑灭传染源。
…………
刘汉少带着袁绍、曹操以及许褚等人出了城,可是跑到理工学院研究所一看,迎接他们的却是一个大肚婆……
苏齐可能都快要生了,当年妥妥的第五美女,如今变成了俩大长腿架一肚子,真是让刘汉少感觉心头滴血。
目不忍睹,目不忍睹呀!
可是苏齐没有这样的觉悟,看见刘汉少,还是兴奋的像个小女娃一样,大声地喊:“校长,成了,成了!我们成了!”
“啊……成啥了,娃呀?”
刘汉少忍着想哭的冲动,喜滋滋地朝苏齐走过去,问道:“男娃女娃?让哥听听?”
一边问,一边真的俯身,侧耳贴在苏齐的肚子上。
直到此刻,苏齐才反应过来,自己和刘汉少“成两岔了”。苏齐说的是织布机成了,而刘汉少却认为她和马均的娃成了。
众目睽睽之下,苏齐羞怯难当,却又难掩一丝自豪欣喜的模样,好像还使劲挺起肚子,怕刘汉少听不清似的,可是就凭她这个肚子现在的尺寸,还用得着挺么?
马均得着信儿,也赶紧从自己研究室那边跑过来,正好看见刘汉少在听苏齐的肚子,兴冲冲地说:“师傅,您来了。”
“你小子行啊!”
刘汉少指着苏齐的肚子,又问:“该不会是俩吧?”
羞涩的直挠头,马均憨笑着说:“还没生呢,咋能知道呢?要不……师傅您给取个名吧!”
“嗯……男娃就叫马小齐,女娃就叫马小苏。”
“啊,师傅,您是不是太随意了?”
这边刘汉少和马均正唠着嗑,那边忽然听到苏齐一声怒斥:“起开,你谁呀?”
转头看去,只见曹操被苏齐从身边推开,趔趄着还没太站稳。要不是苏齐此时身形不便,就她那大长腿,估计一脚能把曹操踹趴。
大家集体脑门黑线,瞬间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刘汉少听苏齐的肚子,众人一致认为是亲切的关爱,而曹操也想过来凑热闹,只能被认为意图不轨。
马均赶紧把苏齐拉到自己身边,万分警惕地瞪着曹操。大冬天的,苏齐穿着棉袄棉裤,平时又不爱打扮自己,现在都能算五大三粗了,就是这样,曹操也想占便宜,真是死性不改。
耍流氓也得分人是不是?就你曹孟德那个个头儿,听人家肚子都不带弯腰的,好意思凑那么近么?
“汉少,我只是……想……恭喜小娘子。”
曹操结结巴巴的还想解释,可惜一脸做贼心虚的表情早已出卖了他。
刘汉少返身搂着曹操的肩膀,一把将他推向许褚,说道:“你比较适合听那个肚子!”
…………
随着苏齐来到她的工作室,只见一架木制纺织机摆在其中,竖置的线轴,分出上下经线,开口处有一个飞梭,装载着纬线。苏齐连忙让副手操控织布机,演示给刘汉少观看,一个男娃摇起织布机一边的摇轮,经线上下交错,飞梭顺着滾槽左右行走。
带动飞梭的装置很奇特,就是织布机两边的两根竖着的木杠,随着飞轮的转动,将飞梭打来打去。刘汉少仿佛看到了汽车的雨刷器,中间有一片树叶,随着雨刷器左右摇摆。再仔细看看,用上了偏心轮,还有弹簧,居然连卷布棍也有,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了。
只不过摇轮小,飞轮大,所以摇的快,织的慢。当然,这个“慢”是相对于机械化来说的,要是比起从前的织布机,不仅省心省力,而且快了很多倍。看样子,还是机械材料限制了速度,而这架木制纺织机其实也已经在很多部件上,开始使用铁制材料,甚至钢制材料了。比如弹簧,据说是让蒲昌先制出钢丝,然后烧红了,硬在铁棍上卷出来的。
“好啊,齐齐,哥得给你记上一功。”
“校长,你说什么?”
噪音太大了,尤其是两边打梭的木杠“啪啪”的,就像不停地抽耳光,而且节奏绝对一致。这也是暂时没办法的事情,除非改变飞梭的传动方式。
刘汉少摆了摆手,让演示织布机的小娃停下来,然后对苏齐加以指导。
“齐齐,布幅可以加宽一些,只要保证飞梭能够打过去,同样是织一尺布,六尺的布幅就比三尺的布幅多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