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477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477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笮融又向牟融求教,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法儿。
  然后牟融便说了两个字:“施礼。”
第792章 断孽礼与敬孔城
  ……………………………………
  牟融所说的这个“施礼”,并非是见面打招呼,向人行礼的意思,而是要教笮融给他的那帮“礼佛小弟”们施行一种礼制。
  道理很简单呀,你不想让他们觉得你不虔诚,看不起你,那你就得先觉得他们不虔诚,看不起他们!让他们好好想一想,大家都是礼佛的,为毛你比他们厉害呀?拎刀捅人,他们也捅不过你,只能躺在地上乱喊“压麻袋”……为啥?
  就是因为你比他们更加虔诚,更有修为,对吧?
  难道他们以为剃一个秃瓢就是虔诚了?那不疼不痒的,咱这地儿又这么热,知不道的还以为他们图凉快呢!
  所以,你要告诉他们,想要更加虔诚,更有修为,就必须要接受你所施之礼!
  笮融一听这话,觉得牟融说的实在太对了,果然不愧是主公派过来的高人,而后便又求问,这个“礼”具体应该怎么施。
  怎么施?
  也很简单。
  就是把你那些“礼佛小弟”的***,从根部下边割开一个小口……放心,是非常小的一个小口,然后挑出一根“白线”。
  看见没?
  这根“白线”,就是“罪孽之源”!
  把这根“罪孽之源”剪下来一截,两端扎紧,再塞回割开的小口之中,就成了。
  对……左右两边都得剪……放心,这种小口连针都不用缝,找根布条裹一下,等个三五七天,小口自己就好了。要是施礼之人手法纯熟,还可以顺便把布条打成一个蝴蝶结。
  …………
  笮融当时就震惊了,这种“施礼之法”简直……太刺激了!
  想想咱以前,只会拎刀捅人,多么简单粗暴?可是现在这种“施礼之法”,听着就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对吧?这要是让手下那些“礼佛小弟”们,都受了“施礼之法”,对佛虔不虔诚,咱且先不说,但是他们肯定对咱虔诚啊,而且还忠心!
  笮融是啥人呀?
  一边礼佛,假装慈悲,一边拎刀,到处捅人。要是他心里不变态,那才奇了怪了。现在又忽然得到这种能够彰显自己对他人实施控制的“施礼之法”的窍门,要是不欢喜,那也奇了怪了。
  想想后世,再过个一两千年,还总有一些心理不健康的二货,打着所谓“企业文化”的名义,对完不成业绩的员工实施惩罚。有让喝马桶水的,有让不穿衣服去外边跑步的,还有当众打屁屁的……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说穿了,不就是一些变态的二货,想通过一些变态的手段,满足自己一些变态的控制欲么?
  娃们狗屁不懂的时候,不许打不许骂,都得像“小太阳、活祖宗”那样供着,等到将来长大了,再去接受“企业文化”的教育?
  这事要是说出来……大概也只能说……呵呵……
  话说回来,咱们现在是汉朝,且不管一两千年之后的那些“孙贼”们如何胡七八搞,反正笮融听了牟融出的招儿,当时便有一种想要叩拜牟融的冲动,而后求问这种“施礼之法”,应该叫个啥名。
  牟融说,这两刀割下去,一能割断是非烦恼,二能割断罪孽根源,所以应该叫作“断非除孽礼”,不过也可以简单点,就说成是“断孽礼”吧。
  好!
  这个名字好,听上去就比较痛快。
  而后笮融便对他的那些“礼佛小弟”们下达了“法旨”,说是为了让他们更加虔诚,也为了提高他们的修为,所以要对他们施以“断孽礼”。
  起初笮融还担心自己的“法旨”不好使,万一小弟们不乐意怎么办?所以暗中又做好了拎刀捅人的准备。然而事实证明,笮融真是想多了。
  要知道,既然有人喜欢控制别人,以此来显得自己比较牛叉,那么就会有人喜欢被别人控制,以此来显得自己比较“忠心”,或者说“虔诚”。
  更甚至于,有人为了显示出这种“虔诚”或“忠心”,还拼命抢着去受礼呢。
  那应该叫什么来着?
  “龟孙者狂热”?
  “来来来,割我的,我的是非比较大!”
  …………
  便是在如此情形之下,笮融的名气越来越大,“礼佛小弟”越来越多,地盘也越来越广阔。原本笮融还想把自己建的那座城,取名为“敬佛城”,但是牟融又提出了不同意见。
  “敬佛”二字,虽然很好理解,但是对于你手下那些小弟们来说,却缺少了一些神秘感,反而难以让他们生出敬畏之心。咱不能只会拎着刀子,捅人割人,对吧?
  对于他们来说,你最为神秘,最为值得敬畏之处,便是你来自东土……
  孔子曰的好,远路的秃瓢会念经。要是你连自己最大的优势都掌握不住,又如何去掌握你那些小弟们呢?
  这话说的对呀,要是咱取的名儿,他们一看就明白是啥意思了,那还咋显得咱比他们高明,高级,高深莫测?
  于是乎,笮融所建的那座城,最后便被定名为“敬孔城”。不仅如此,牟融甚至还编撰了一本“貌似”礼佛的书,交给笮融,让他再去教导他的那些“礼佛小弟”们。只不过,这本书是用“汉简字”写的,想要看得懂,还得先学习“汉简字”与“倍精话”。如此一来,笮融便真的让许多“礼佛小弟”拜牟融为师,替自己多给牟融磕几个响头,而后也更加大力支持牟融教授“倍精话”了。
  …………
  “敬孔城”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招收到的“礼佛小弟”也越来越多,笮融正打算给主公刘备上书,把“敬孔城”提升为“敬孔郡”的时候,发生了士徽叛乱,吕岱平叛,以及后来的那些事。
  眼下汉正军猛攻“摩柯城”,救是不救?
  牟融说,那自然得救了。要是你能立下功劳,在主公面前,说话就会更有分量,想把“敬孔城”提升为“敬孔郡”之事自然也就更容易一些。
  如今笮融虽然越来越倚重牟融,但是他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不说旁的,牟融对笮融说话的时候,总是“你、你、你”的,其实就让笮融心里有些不爽。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牟融是刘备派来的,自觉不比自己的地位低么?
  所以,笮融虽然也同意牟融的出兵相救之议,但是他想救的不是“摩柯城”,而是“北汕城”。
  现在的形势很明显,汉正军既然在攻打“摩柯城”,那么“北汕城”必然实力空虚,如果自己以“截断敌军退路”之名,出兵“北汕城”的话,既可以轻松抢地盘,又可以轻松立功劳,何乐而不为呢?
  回头别说把“敬孔城”提升为“敬孔郡”,就算提升为“敬州”或是“孔州”,也不是没可能嘛。等到那个时候,且不说旁人会不会高看自己一眼,就说这个牟子博,至少应该也能对自己多一些尊敬了吧?
  于是乎,笮融迅速集合了自己那一帮“礼佛小弟”,浩浩荡荡地向着“北汕城”杀来。然而令笮融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遭到了“北汕城”汉正军的迎头痛击。
  …………
  话说“敬孔城”与“北汕城”之间隔着兰沧水,可以说“北汕城”是在东北,而“敬孔城”则在西南。为了便于进攻,笮融早早的便下令渡到了兰沧水北岸。然而北岸还有一条从山上下来的“戈水”,是直接汇入到兰沧水的。
  这条“戈水”平时就跟个小河沟似的,蹚着就能过去,但是笮融的“礼佛小弟”们蹚水过河之时,山上突然好像泄洪一般,暴涨的洪水直接就把无数的“礼佛小弟”冲进了兰沧水。
  如此还不算完,紧接着山上又杀出伏兵,二话不说,照着“礼佛小弟”们便是一通猛射。
  好在伏兵不多,而且笮融也不能在“礼佛小弟”面前丢面子,于是便下令朝伏兵反击,可是伏兵一击即走,返身又退回了山上。等到“礼佛小弟”们追杀上去的时候,居然还遭遇到了陷阱……就跟打猎似的,绳上勾着套儿,坑里埋着尖儿。
  “额米豆腐,哦咧个去!”这是要把我们当小野兽打么?
  如此反复几次,“礼佛小弟”们再也不敢往山上冲了,斗志全无,笮融只好下令撤退。可即便如此,偏偏还不算完,山上的伏兵又继续衔尾追杀,甚至还使用了恶毒的“掌心雷”。虽然拢共也没响几声,可是“礼佛小弟”们哪见过这个啊?疯狂逃命之时,居然有很多人都是被自己人给推入兰沧水的。
  虽然死几个“礼佛小弟”,笮融不会心疼,可是死的要是太多,怎么着也算自己的损失不是?无奈之下,笮融只好下令撤兵,又缩回了“敬孔城”之中。
  …………
  其实郑度虽然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但是心里也有些后怕,因为他确实没料到笮融居然不理会“摩柯城”之危,反而先向自己杀来,好在有人提前通风报信,加上二十四师的兄弟们又是山林之王。如此才能提前防备,以微弱兵力将笮融击退,然而这并不是说郑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他更加担心起前去“摩柯城”的程畿所部。
  聪明之人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很骄傲的,就好像周瑜那样,以为自己能够看透很多事情,想收拾谁都是小菜一碟。可是结果证明,聪明人一旦失败,教训可能很惨重。
  郑度也是个聪明人,自然也有一些傲气,之前觉得自己的计划很完美,已经把可能遇到的状况都算计在内了,然而笮融出兵之事却给他提了个醒,有些人、有些事,真不一定会按照“正常的路数”出牌。
  于是郑度又静下心来,将眼前的局势好好分析了一下,沙摩柯在“雾湿岭”,张飞在“威汉城”,但是他也需要防守“哀牢峡”,即便是想要救援“摩柯城”,也无法全军出动。如此算来,似乎威胁最大的就是龙彰云和他的“中虎军”了。
  那么龙彰云那个瘪犊子,此刻究竟在做什么?他还会在“吴哥城”么?
第793章 咱们还得接茬蹿
  ……………………………………
  话说“兴霸城”大战之时,原本龙彰云是要去接应刘备,支援甘宁的,但是庞统、吕蒙来了个“孤舟突进,阵中炸船”,随后又有张辽骑兵的快速抵达,使得刘备败走的太快,龙彰云愣是没赶上。
  而后刘备对龙彰云说,你娃先别急着过去,等我调集兵马,咱们再一起杀回去,把王闹闹赶进大海里。结果庞统、吕蒙又蹿到了“红统城”,牵制着关羽的“前虎军”,使刘备也不敢乱动弹了,所谓的反攻大计,便也无从谈起。
  龙彰云气呀,自己攒了两膀子力气,居然没处使。但是没办法,刘备吃了王闹闹的亏,知道王闹闹有多厉害,害怕龙彰云独率“中虎军”去找场子的话再吃一回亏,那亏的可都是自己的老本呀!
  所以刘备只让龙彰云防御,坚决不许他主动出击。
  龙彰云心里话说,原本“吴哥城”建造在汉南半岛中间,主公的意思就是让自己可以随时支援其他四虎军的,结果自己不仅没支援上甘宁,还累得主公亲自撩腿蹿了一回,怪对不住他的。
  再所以,当龙彰云收到士徽、桓治反叛,攻打“摩柯城”的消息之后,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早早的便率军向着“摩柯城”赶来。
  而这,恰恰也是郑度先前所无法预料的。
  沙摩柯听说自己的老窝要被人端了,所以带着一部分兵马便赶了回来,同时又遇上“路虽远,却来得早”的龙彰云,两军合力,再加上“摩柯城”中的董袭,一起向程畿发起了猛攻。
  为啥“摩柯城”**来的是董袭呢?
  因为先前在程畿攻城之时,简雍一不小心,中了一箭。
  虽然程畿在佯攻“摩柯城”之初,就已经听取了郑度的计策,做好了撤退的准备,但是真没想到,敌人居然会来的这么快,这么多,而且攻势还这么猛。
  跑!
  不跑还等啥呢?
  程畿带着兄弟们急忙撤退,可是龙彰云面前,想跑也没那么容易。
  好在危急之时,郑度率军赶到,从兰沧水上打了龙彰云一个阻击。如此才掩护程畿,带着兄弟们又与“中虎军”拉开距离,快速向“北汕城”退去。
  然而龙彰云原本是来平叛的,想不到在此能够遇上汉正军,那股兴奋劲就别提了。虽然害怕前边还有埋伏,却也是紧追不舍。
  然后呢?
  因为笮融的缘故,使得郑度虽然想到了接应程畿,却耽误了修筑“北汕城”的防御工事,该挖的坑,该垒的墙,该布置的陷阱,很多都没准备齐全。所以在龙彰云的猛攻之下,程畿、郑度也守不住“北汕城”了,只得真如郑度所言,带着兄弟们又蹿回了深山老林。
  哎哟喂,那股仓皇劲儿啊,真有点给汉正军丢面子。
  可是,也就是在这期间,三十一师臧霸部,打通了“雾湿岭”,因为卜龙所率领的“狗腿子”们,偷袭得手了……
  …………
  三十一师一下子推进到了兰沧水东岸,与沙摩柯隔水相望,戏志才将史涣留在交趾,调度后方,自己则带着吕常等人迅速也赶了过来,同时让“南方舰队”暂时停止向“汉边郡”运兵,而是改为由交趾向九真运兵,如此一来,大大提高了“北路大军”的进兵速度。
  当初刘备所用的南北夹击之策,终于被戏志才与王闹闹复制成功了。
  虽然相对而言,戏志才眼下所带来的兵马还是比较少,而兰沧水对面以及南北两侧,还有“汉室正朔”的三个虎军。
  但是,怕吗?
  会被龙彰云、沙摩柯和张飞联手消灭,或是赶回“雾湿岭”以东吗?
  呵呵……“红统城”没有遭受攻击,王闹闹也没有继续追赶刘备,但是却派出了张辽,明火执仗地向“吴哥城”杀去。
  备备……到底谁……比较怕呢?
  “汉南半岛”说出来是挺大的,从“万象郡”到“汉边郡”,南北大约两千里,从东边的日南郡,穿过长山,再去西边的“红统城”,差不多也有这么远。
  然而“吴哥城”居中,一旦被张辽拿下这里,再加上他手里的骑兵,不管他想打谁,至少在速度上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儿。另外还有徐庶给王闹闹当狗腿子,现在刘备等人也都知道了,新式战船不是入不了内河水道。而“威汉城”与“摩柯城”又都是靠近兰沧水所建的,如此一来,汉正军真要是发动攻势,岂不是水陆步骑,一下子全都能招呼过来?在这种情形之下,三虎军还能抵挡的住么?
  如若不能,五虎军便会去其三!
  更大的隐患是,假如张辽攻下了“吴哥城”,没有前去包围三虎军,反而与王闹闹一起,分两路来攻打“红统城”,那个时候,又该怎么办?
  调三虎军回来?
  有戏志才拖着呢!
  即便是拖不住,凭着张辽骑兵的速度,龙彰云能追得上么?
  而王闹闹要是真的与张辽一起攻打“红统城”的话,千万别忘了,他们在海上,还有庞统、吕蒙那俩丑娃率领的一支船队,还没搞清楚究竟有多少兵力呢。假如他们三路齐发,那就不是“红统城”守不守得住的问题,而是究竟能够守几天的问题。
  …………
  哭啊!
  刘备嗷嗷的……
  当初甘宁与沙摩柯进入“汉南半岛”,逮谁都像切瓜砍菜,给刘备带来的那种惊喜,早已烟消云散。而眼下的这种局势,似乎就像要割刘备的肉,剜刘备的心。
  “汉南半岛”,我的“汉南半岛”啊!
  原本以为这些都是我的菜,没想到我就是个做菜的!
  看到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