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449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449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猓仓挥薪募揖焖腿ヂ逖舭捕伲悦馑挠星9遥懒嘶共坏冒材2还幸坏悖铱梢员Vぃ换峥链募揖欤芄耐蓿缶褪俏业耐蓿芄睦掀牛蟆堑每此约菏钦ο氲模园桑俊
  这个话题聊的好像有点尴尬了,所以王闹闹强行拐弯,复又说道:“所以……子敬啊,你也不用谢我,我只不过是尽一份兄弟情义而已。反正我打小就是个要饭娃,也不知道自己的老爹老妈身在何处,是死是活。不过你放心,我也可以向你保证,一定会把你老妈当成我老妈一样尽心侍奉,不会让她老来无依,孤苦伶仃。而且我现在也娶了老婆,生了娃,会让他们和我一起孝顺咱妈。要是咱妈还嫌孤单,洛阳还有相亲大会,我就带她再去找个老伴儿,如此一来,我也算老爹老妈都全乎了……”
  原本鲁肃感动的,都想下马来给王闹闹磕一个了,然而听到后边那句话,猝不及防,直接把手里的佩剑都吓掉了!
  粗话的,你们这帮人,到底还要不要脸?
  当初我说我不出山,刘玄德就拿相亲大会吓唬我,说你们要是打过来,就得给我妈找老伴儿。现在我想自我了断,你们还拿这事儿吓唬我,又要给我妈找老伴儿。
  怎么着?
  敢情你们不把我老妈嫁出去,这事儿就没完没了,是吗?
  哦……总算是明白了,当初周公瑾在合肥,不会就是被你娃给说死的吧?现在又冲我来了,是么?我说我要寻死,你娃怎么也不拦着我点……
  鲁肃真后悔说那声“谢谢”,现在他很想戳死王闹闹,但是佩剑已经掉在地上了,要是自己下马去捡,李进必然不能答应,而自己却是一丁点气势也不剩了。然后鲁肃再仔细盯着王闹闹瞅巴,可是越瞅巴越觉得这娃一脸的真诚,不像是说怪话来忽悠自己的呀。莫非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那咋办?
  自己到底是死还是不死?
  鲁肃肝疼,心口也疼,还有脑袋瓤儿,好像随时都有可能被气死的危险,但是王闹闹真诚的话语又好像是一口“吊命汤”。假如鲁肃感到胸中燥热难耐,这口汤便是凉凉的,很清澈,假如鲁肃感到心里寒冷刺痛,这口汤又是暖暖的,很贴心。鲁肃不想让自己失态,咬紧牙关,硬憋着,可是没想到,这口汤还会像老酒一样,上头,直冲眼眶。
  终于,鲁肃流下了两滴“羞射”的泪水……
  …………
  “南线西路军”与东路军在交趾胜利会师,戏志才第一时间就在王闹闹等人的陪同下前去拜会了鲁肃,因为自从投降之后,鲁肃便足不出户,言称要为祖母守孝。这是做俘虏的一种觉悟,尽管王闹闹没有派人把他抓起来,可是他要真敢随便乱跑,恐怕也不合适。除此之外,鲁肃也想利用自己剩下的时间,多多陪伴母亲,行孝膝前。
  虽然王闹闹没有下令杀鲁肃,但是王闹闹只是副元帅,上边还有元帅,就算戏志才也不杀鲁肃,上边还有统帅部,有朝廷,有刘汉少那位皇帝哥。所以说,鲁肃目前还算是“生死未卜”,不过他倒是不在意这些,终于再也不用去想“怎么防守,怎么撤退,怎么保住兄弟的命,怎么去尽自己的忠”这些烦心之事,心里反而轻松许多。以前净顾着尽臣子本分了,如今老母在堂,能够尽一尽人子本份,鲁肃格外珍惜这段得之不易的时光。
  当然了,这其实也是鲁肃在表明一种态度,虽然自己为了不让北线那些兄弟枉死而选择了投降,但是绝不可能掉过头来,马上帮着汉正军一起征讨自己的“前任主公”。
  戏志才等人自然也能明白鲁肃的用意,更何况,就算是他们这些降将想要戴罪立功,为国效力,现在也还不是时候,因为他们还没让汉正军的督教们洗巴过脑袋瓤儿,还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人。
  眼前的问题是,如果朝廷将来还想任用这些人,现在就不能把他们像对待一般俘虏那样,押来押去的,可是又该如何把他们比较体面地送离交趾呢?
  王闹闹出主意说:“这还不好办?鲁肃的奶奶亡故了,咱们就先让他扶灵还乡,完事再让他自个儿上洛阳,找老大报到去。”
  戏志才有些诧异地问:“这才相交几日的工夫,你便如此信任鲁子敬了么?”
  王闹闹满不在乎地说:“不是我信任鲁子敬,而是我知道这娃看着挺聪明,其实傻不拉几的,别人说啥他信啥。”
  而后王闹闹便将自己是如何拦着鲁肃别死的那一段,又炫耀式地说给戏志才听,使得戏志才当时便笑的捂住肚子,好像被整怀孕了似的。
  此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徐庶先派水军将鲁肃、周泰等人送到番禺,再由徐商派水师接手,顺着郁水一直送回大江,而后鲁肃先回淮南安葬奶奶,周泰等人则继续向北,前往洛阳。
  …………
  临别之时,戏志才与王闹闹又赶过来相送,王闹闹还亲热地搂着鲁肃的肩膀说:“你娃可美了,早早的就不用打仗了,闹哥还得留在这儿,慢慢收拾那个不乖乖的刘玄孙!”
  粗话的,这是因为我输了,你赢了,所以跑这儿来讽刺我了么?
  鲁肃刚想发火,却听王闹闹唉声叹气地又说:“路过合肥的时候,记得去紫蓬山上看一看公瑾,告诉他,等闹哥忙完这边的事儿,也会去看他的。闹哥还要在他的坟头上撒泡尿,浇醒他那个糊涂蛋呢!”
  粗话的,你讽刺我,我可以忍,你若敢侮辱公瑾,我真不能忍!
  可是……这究竟算不算侮辱?
  怎么瞅着这位王副帅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好像比我与公瑾的交情还要深厚呢?我与公瑾相交多年,虽然没有同榻而滚床单,但是一起喝酒、聊天、吹牛叉的的机会,着实不少。可是他们两个一直都是打来打去的,还能有啥机会发展私交?要真是那样的话,算不算通敌呀?
  莫非……还有啥不为人知的隐秘,使得他们二人的交情能够与日俱增,一日千里?
  这倒也不能怪鲁肃太三八,只怪王闹闹有“自来熟”的本事,以及能够迷惑人的小眼神忒真诚。因为就连鲁肃本人,做俘虏的这段时间虽然不长,却也能和王闹闹一起喝酒、聊天、吹牛叉,或许这是因为鲁肃卸掉了心理包袱,反而恢复了几分昔日的洒脱豪爽的性格,又或许,这算是王闹闹从刘汉少那里学回来的另一种真传,不管逮着谁,都能变成“兄弟们”。
  但是,鲁肃还是太不了解王闹闹之“闹”了,分分钟便能气死个人,爱死个人,吓死个人……
  眼瞅着鲁肃又被王闹闹忽悠傻了,戏志才“好心好意”地劝解道:“能够解甲归田,对于子敬来说,也是一桩美事。待安葬好祖母大人之后,子敬便前去洛阳,沿途顺便看一看咱们大汉的山山水水,到底发生了多少新的变化。”
  这位“戏元帅”,你是想提醒我做个诚信君子吧?放心,鲁子敬虽然不屑于做谦谦君子,诚信二字却还是能够做到的。
  鲁肃刚想怼回去,可是转念一想,自己与他们已经不算是敌人了,为啥还总是怀揣着敌意看待问题呢?大汉的山山水水,从前总是图谋算计,你争我夺,还真顾不得好好欣赏一番。此一去,正要瞧一瞧,我大汉究竟变成了何等模样……
第747章 决定刘协的生死
  ……………………………………
  戏志才之所以能够与王闹闹在交趾胜利会师,是因为临尘与交趾之间的那些大山也抵挡不住“南线西路军”的攻势。
  先前守御那些大山的是“右别督”吕岱的兵马,鲁肃几乎将手里所剩的霹雳弹全都拨发给了“右别部”。虽然往山里运送抛石机不容易,但是吕岱可以在山口、隘口埋设霹雳弹,或者是点着之后直接从山上往下扔,照样威力巨大,甚至还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正巧那个时候戏志才为了配合王闹闹的海上攻击,又不得又命兄弟们往山上硬冲,如此一来,确实给“南线西路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但是,因为“汉室正朔”一直找不到一个稳固的后基,霹雳弹的产量一直很少,而“刘备先走”之后,交趾实际上已经完全断绝了供给,所以吕岱他们的霹雳弹必然是用一颗少一颗,防守起来也只会越来越艰难。
  直到后来,此消彼长,局势开始发生逆转,戏志才这边的仗越打越顺,攻破了一道道的防线,甚至直接炸塌了最重要的“雍鸡关”。
  如此还不算完,此时交趾又传来鲁肃下令投降的消息,能够活到现在,很多“右别部”的兄弟都为不用再打仗而感到欣喜,但是也有一些人不愿意接受“投降”这个残酷的事实,“右别督”吕岱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吕岱心里也清楚,仗打到这个份上,再继续打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除了累得更多的兄弟战死之外,根本改变不了结局。
  更何况,兄弟们不愿意再打了,自己若是逼迫他们,会不会引起哗变?
  交趾已经被王闹闹占领了,如果自己不投降,必然遭到他们的南北夹击。甚至于就算“不击”,饿也能把自己饿死,困也能把自己困死。
  前思后想一番,吕岱带着吕和、董袭以及一些心腹,趁着夜色,悄悄潜入了更深的大山之中。因为他们想要绕过交趾,前去“万象郡”,而后继续追随他们的主公……
  …………
  交趾必然是守不住的,在刘备离开的时候就已经能够预料到这个结果,尽管当时他还对鲁肃说,只要自己一去到“兴霸城”,马上就会再派水军回来接应“北线大军”,然而连周泰那位“海船将军”都被留在交趾了,刘备还能派谁回来接应鲁肃与“北线大军”呢?
  所以听闻朝廷的“南线大军”打进交趾,刘备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惊讶,甚至听到鲁肃率部投降的消息,也并没有过多的怪罪于他,因为刘备知道自己临走之前说的那些“仗义之言”是哄骗不了鲁肃的,同时也知道鲁肃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必然是“北线大军”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只是刘备仍旧感到有些可惜,鲁肃和“北线大军”终究没能撑到和谈成功的那一天,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感到一丝“深深的忧桑”。
  想想当初,自己三顾大粮仓,得周瑜、鲁肃二人相助,周公瑾翻手得淮南,覆手除刘宠,使自己在最艰难的时刻打下好大一片基业,立刻改变局势。而鲁子敬也是说服荆州豪门,迅速掌控局面,硬是在不利的态势之中找到了一丝反击的机会。
  所以说,周公瑾与鲁子敬就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而现在自己的一对臂膀却被朝廷的“南线大军”打的一死一降。
  这就有点好说不好听了,连自己的一条膀子都投降了,是不是说明自己无德无能,无以服众?
  鲁子敬啊鲁子敬,你为毛就不能尽一个忠呢?
  就算是你打不过人家,只要尽一个忠,不是也显得我比北边那位更能够得人心么?
  带着心中一丝不能说的缺憾,回过头来,刘备重新振作,抖擞精神,又将心思放在眼前局面之上。既然交趾已经丢了,也就等于交州的“南三郡”全都丢了,下一步的防御重点必然是东边这一条长长的长山以及南边的海路。长山还好说,派出“摩柯城”的沙摩柯与“威汉城”的张飞,守住九真、日南两处相通的山路即可,至于说海路嘛,不是刘备对甘宁没有信心,而是朝廷的水军,那些新式战船实在太强大了,所以刘备又派人传令给龙彰云,要他准备随时支援各处,尤其是要重点看顾“兴霸城”。
  如今在“汉南半岛”上又多了一座大城,位置基本上处于“兴霸城”、“摩柯城”,“威汉城”、“红统城”的中间,这是龙彰云率领“中虎军”杀入“汉南半岛”腹地之后才命人修建的。也许是龙彰云在与朝廷大军交战之时,觉得北边的人都喜欢“哥来哥去”,怪时髦的。但是,如果直接把这座城取名为“龙哥城”,会不会显得自己太不谦虚?反正自己的老家在古时候属于吴地,不如就叫“吴哥城”吧。
  再但是,对于备备来说,甭管你是什么哥,现在咱们能够齐心协力抵住朝廷大军的攻势,才最是要紧!
  至少……至少咱们也得抵抗到和谈成功吧?
  因为交州“南三郡”的丢失,同样等于刘备又一次弄丢了和谈的筹码。
  也不知道王朗那个老瘪犊子在洛阳谈的到底怎么样,也不知道“北边那位”会不会看在刘协与传国玉玺的面子上,放自己一马。
  “北边那位”,你要是但凡还有点人心,就别再对我们穷追不舍了,毕竟我们现在已经被你彻底赶出大汉,没再占着大汉一点地方了,对吧?
  …………
  王朗的确已经接到了刘备快马送来的“最新指示”,也向刘汉少呈交了最新的和谈上书,然后刘汉少拿着这本充满要挟意味的上书,陷入长久的沉思。
  刘协手里那个传国玉玺是赝品,不在考虑之列,可是刘备要拿着刘协的一条命,不对……应该是刘协一家的命,来换“汉南半岛”。
  如果不是自己穿来“他们汉朝”,刘协这会儿应该还能好好的当吉祥物吧?从这一方面来说,南边那些人说他们才是“汉室正朔”,倒也没错。可是“汉南半岛”,大汉粮仓,一年三熟……用刘协一家的性命来换取这些东西,值得吗?
  恐怕没有人能够回答得了这个问题,否则是不是还应该再问一问,付出那么多汉正军兄弟们的性命,值得吗?
  刘汉少一遍遍的偷偷安慰自己,告诉自己,目前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这个所谓的“大汉皇帝”,而是为了整个大汉,千秋万载的基业。然而这依旧无法使刘汉少释怀,毕竟刘协不是毫不相干的“旁人”,无论从情感上还是血缘上来说,都应该是自己的亲兄弟。
  兄弟反目,手足相残……自己和刘协没有反目,也永远不会下令杀他,可是仍旧躲不开,要决定他的生死,这一天终究是要到来了,对么?
  如果现在把老狐狸贾文和,小狐狸郭嘉,荀彧、王允、皇甫嵩,袁绍、曹操和孙坚都找来,是不是这个问题也压根不算是个问题?他们原本就曾担心过刘协会威胁自己的皇位,甚至还可以说“汉正军不在受要挟的情况下与敌人谈判”,多么义正辞严,掷地有声!
  可是刘汉少仍旧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儿!
  这些年来刘汉少已经见惯了生生死死,乃至亲临战场,目睹数万人在一起拼命厮杀的景象,他以为自己的心肠已经足够坚硬,但是现在看来,想要当皇帝,仅仅心硬,是远远不够的。
  恰在此时,刘汉少又收到了交趾传来的“军鸽战报”,说了鲁肃扶灵还乡以及周泰等人北上洛阳之事。刘汉少当即“大喜”,命人将战报拿给王朗看,同时戏谑地问他:“要不要再派人回去,和你家那位大将军商量商量,再拿出一点和谈的诚意?哥既是咱们大汉的皇帝,也是备备的高祖,说出来的话,那可都是算数的,更不可能欺负他,对吧?还是前边那番话,哥要万象。有了万象郡,咱啥事都好商量!”
  王朗尴尬的就好像没穿裤子一样,面红耳赤,二话不说,扭头便派人又去朝刘备要筹码了。刘汉少瞅着这一幕,爽的哈哈大笑,可是笑着笑着,眼角却落下一滴泪来。
  “老弟,哥对不起你……”
  …………
  没有得到刘汉少停战的命令,也没有抓到刘备和那帮子“汉室忠贞之士”,戏志才当然不可能停止进攻。事实上,会师交趾之后,戏志才紧跟着便下令比较擅长山地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