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438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438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其实呢?
  没有人知道,刘汉少一下子搞出这么多事儿,目的就是为了把事儿都丢给荀彧他们去做,而自己就能够好好偷个懒了。
  那样子有点像啥吧?
  放暑假没两天,学渣居然把作业全写完了,对不对且先不说,反正这个暑假往后的日子,都是咱的欢乐时光了。
  不是哥想偷懒,真的。打从荆州回来之后,六妞给哥生了一对双胞胎,哥除了给取个名儿以外,连一次尿布都没帮他们换过。远知、远识两兄弟到现在一瞅见哥,都还咧嘴哭呢。
  咋地,当皇帝就不能有个带薪假期么?
  哥就不能陪着老婆和娃好好玩几天,出门搞个亲子游啥的?
  …………
  只可惜,刘汉少费尽心机,把爱爱卿卿们都折腾的好像拉上磨的驴一般,自己的偷懒大计却还是没能成功。因为身为大汉皇帝,就算他再不想“找事”,也会有很多的事儿主动来找他。
  首先找过来的是鲜州牧公孙瓒的上书,公孙州牧果然“不负哥望”,上书奏请,想让朝廷正式设立倭州,同时还举荐了自己的族弟公孙越担任倭州牧。
  “哥望”归“哥望”,但是公孙瓒下手这个速度也实在太快了,不久之前才传回的情报,还说他正命公孙越使劲收拾小矬子们呢,现在居然就要请置倭州了。这是不是说明公孙瓒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掌握倭州?还是说,不管是谁上岛,那群小矬子们看见个高的,都会迫不及待、喜气洋洋的以为是爸爸回来了?
  正经一点啊,咱不开玩笑!
  现在的问题是,假如鲜州、倭州都掌握在公孙瓒一个人的手里,他的势力会不会变的太大?万一养虎为患,将来等到咱们朝廷想要去接手那些地方的时候,他再不给,咱面子上也挂不住不是?要是动起手来,就算咱不怕他,起码也要多费好多手脚,那样也不好,对吧?
  学渣计穷。
  没办法,刘汉少只得又装出“勤政”的样子,喊来三局的人,详细询问鲜州、倭州那边的情况,然后再商量着,看看有没有好的对策。
  孔子曰的好,挖坑要趁早!
  老狐狸贾文和一听说陛下“宠召”,着急忙慌地跑来明光殿,然而听完刘汉少的担忧,颇为有些无奈地说:“公孙伯圭,暴虐无恩,而陛下如今却是广施仁政,只要有此一点,不管到何时,公孙伯圭若是胆敢行不臣之举,民心必在朝廷。”
  然而刘汉少并没有因为贾诩之言而得到安慰,还苦笑着说:“老狐狸,这一回你可是看走眼了。据哥所知,倭州这片小岛上的小矬子们,都很奇葩,他们记打不记吃。谁要是敢对他们越好,他们就越敢蹬鼻子上脸,反过来,谁要是敢把他们虐的不要不要的,谁就是他们的爸爸,还必须是亲生的那一种。”
  贾诩有些尴尬地瞅了瞅刘汉少,扶额摇头,而后又“大胆”地问:“陛下,您对倭州之民是不是有什么偏见?”
  “倭州之民。”
  老实说,把“倭地”变“倭州”,这种事情刘汉少想过不是一次两次了,就算是公孙瓒不给力,打不到鲜州对面去,将来大汉平宁下来,等刘汉少腾出空了,也一定会带着大汉的水军打过去,好好教教他们怎么做人。
  可是“倭州之民”这个概念,刘汉少以前还真没想过!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教他们做人?是教他们仁义礼智信,还是温良恭俭让?难度会不会太大了?还是说干脆让他们全都做死人。可是……杀的光吗?
  假如杀光不现实,那么问题又来了,让这帮小矬子最终也混到大汉百姓之中充人数,会不会拉低大汉百姓的平均身高啊?会不会让大汉一些人也变得寡廉鲜耻,狼子野心啊?还有那个什么一库一库的变态呀……好吧,刘汉少终于承认了,是自己有心病。
  可是……既知这帮小矬子,“曾经”给大汉带来那么深重的伤害,刘汉少心里那道坎儿又怎么可能轻易地迈过去?
  见刘汉少默不作声,贾诩复又说道:“畏强欺弱,畏恶欺善,虽是小人行径,却也并非倭奴独有,实乃人之劣根。陛下乃是天下之主,怎可废弛大道而顾小人之径?需知,仁德总归是天下大道。”
  …………
  “非也,非也!”
  刘汉少“宠召”三局,所以郭嘉和韦光正也早就来了,只不过“搜狐”主要负责对外,“天猫”负责对内,所以郭嘉和韦光正都知道这一次是老狐狸唱主角,就算要干活,自己最多也就是个帮忙的。但是,听着贾文和居然敢“教训”陛下了,身为“兼职小狗腿”的郭嘉觉得自己必须得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老狐狸翘尾巴!
  于是,只听郭嘉又说道:“贾局长也许不知道,说倭奴这帮小矬子是小人,还真不是因为他们个儿低……起码不全是。”
  转而,郭嘉又对着刘汉少说道:“陛下,可还记得那个倭地使者团么?卑弥呼当初来我大汉,便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而后陛下让她去请神威天将军,使团剩下的那些人便是连身上的贯头衣也不肯更换。可是后来却又突然集体换掉了此衣,改着我大汉服饰,而且不管是在太学院学习经文,还是在谐和道学习道法,都极为用功。其中成绩优异者,要不是个儿低,几与我大汉百姓无异。但是,小臣命人暗中查验过,他们每个人都还藏着自己破旧的贯头衣。说到这里,小臣还想起一段趣事。”
  随后,郭嘉一转身,好像真的要给众人讲一段似的。
  之前曹孟德不是踹过武内宿祢一顿嘛,后来有一天居然说要宴请于他,给他赔礼。武内宿祢自然受宠若惊,满口的答应下来,但是曹操却提出一个要求,要武内宿祢把当初献给刘汉少的那八个女生口一起带过来,充作宴席婢女。括弧,原本是九个,卑弥呼不是被摘出去了嘛。
  其实这就是郭嘉想测试“倭地使者团”,所以利用职务之便,找曹孟德帮了一个小忙。因为曹操同时还向武内宿祢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这八个女生口在宴席上身着倭地的“传统服饰”,也就是前后披俩门帘,腰里扎根带子的“贯头衣”。
  曹操那个臭不要脸的,自从见识过“倭地使者团”之后,还偷偷搁屋里让他的小老婆们穿着“贯头衣”陪他玩耍呢。一想到可以“名正言顺”地办个这种香艳且没羞没臊的宴席,立时便答应了郭嘉那个小不要脸的。
  关键在于武内宿祢,要说他们之前在倭地,反正大家都那么穿,谁也别嫌谁露的多,谁也不知道羞臊是啥玩意儿。可是他们在大汉那么用功刻苦的学习,要是再长高点,都能冒充大汉百姓了,难道就没学到点羞耻之心?然而武内宿祢不仅答应了,带来了那八个女生口,还在宴席之上处处迎合着曹操,为了好让曹操显示出高大威猛的一面,不惜甘当他的垫脚石。
  可是倭人原本就是大汉的顺从、恭敬的随从,武内宿祢有此表现,难道不对吗?
  又或者,因为曹操是交际部长,大汉堂堂的正二品大员,人家一帮离家出走,寄人篱下的可怜人,又怎敢反抗他的淫威?就算是表现的有点没骨气,好像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对,可能这些猜测都对!唯一不对的,就是武内宿祢遇上的是曹操与郭嘉。此事过后,郭嘉问曹操感觉如何,曹操当时只说了两个字:该杀!
  …………
  讲完了这一段“趣事”,郭嘉又问众人:“这说明什么?”
  好像是害怕有人回答“说明你俩都不要脸”似的,郭嘉赶紧又自问自答地说:“说明这些倭人既能胯下蒲伏,亦能薪上尝胆,实在不可小觑。他们只是表面恭顺,却从未真心臣服,今日刻苦,只是为了偷窃我大汉学问,他日一旦得势,必将反噬食人。所以,小臣认为,我大汉若想顺利设置倭州,必须得先斩断了这些人的妄念,否则这些心机深沉、含辱狡诈之辈,有一个算一个,必然都会是我大汉之敌。”
  再一转身,郭嘉又冲着贾诩问了一句:“对敌,岂能只讲仁德?”
  粗话的郭奉孝,你怎么还奔着老夫来了?难道只有倭人才狡诈,你娃就不狡诈?另外,你觉得老夫规劝陛下行仁德大道,就是要对倭人仁慈?你是不是忘了老夫的外号叫啥了?
  “陛下,无论如何,公孙瓒都是大汉的鲜州牧,在为大汉开疆拓土之时,所作所为,也都是在代表大汉行事。公孙瓒暴虐,便是代表了大汉的威严,陛下仁德,更是代表了大汉的宽厚,以暴虐对狡诈,以仁德对顺从,正是王霸之道,威德并施之举。”
  贾诩一转身,也冲着郭嘉说道:“当然了,如今倭州尚未大定,正是应该施威之时,如果奉孝担心斩不断倭人的妄念,我们还可以让公孙瓒更暴虐一点!”
第729章 倭州三岛全是尖
  ……………………………………
  两只狐狸耍花招,皇帝哥乖乖看热闹……
  如果只是看着面相老实,就以为贾诩是个人畜无害的乡下小老头,这种人和傻子也没啥区别。贾诩的内心可以是“高傲”的,可以是“冷傲”的,可以是“孤傲”的,甚至是“毒傲”的。想啊,为了保住刘汉少一条小命,不惜在大汉搅起一场南北战争的人,会对那些所谓的“倭州之民”有仁慈?那除非是贾诩在那边岛上有私生子……即便是真有,好像也挡不住他下毒手。
  如今南边的战事进行顺利,朝廷叛逆们既没能窃据益州,负隅顽抗,也没能守住大江,分庭抗礼,即便是岭南之地,眼瞅着也要保不住了,所以当初贾诩主导的“清扫垃圾”的计策事实上已经取得成功。老狐狸心里没了负担,自然就能“跳出三界外,啷个哩个啷”,连回家给老妻交公粮都能多坚持一小下下。
  至于说为什么要“教训”刘汉少,要他讲仁德,纯粹是因为“心情好”,就是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自己这个傻不拉几的忘年小友,甭管到了啥时候,咱都要记得装好人,坏事都让别人干去。
  你看吧,我上一回就没装好,让您查出了纵容朝廷叛逆潜逃之事,结果您瞅着我的眼神都不对,好像总想踹一顿似的。
  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呀!
  所以,往后就算有时候咱装不了好人了,也一定要记得躲在后边,先把咱自个儿藏好喽!
  至于您担忧的倭州之事,那还叫个事儿?有公孙瓒在那边可劲儿祸祸着,别说给他们当爸爸了,就算是当大神,他们也抢着磕头呀!
  可是现在的关键在于,公孙瓒在倭州并没能完全稳固下来,他要设置倭州,就是想名正言顺的调拨兵马,转移属众。这个时候咱们要是过早的防范于他,不仅有碍于他为大汉开疆拓土,甚至还会影响倭奴们尽情享受公孙爸爸的疼爱。
  等回头!
  等回头公孙瓒在“倭州三岛”稳固下来,咱们把海路一掐,鲜州一收,就留着他们在倭州专心致志地收拾那帮小矬子,岂不是好?
  再等回头,小矬子们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按照那只小狐狸的话说,不该有的妄念都给他们斩断了,那个时候朝廷再收回倭州,公孙瓒也就可以退休回家,颐养天年,或者是……对吧?
  …………
  别,别急啊!
  让哥好好捋一捋……
  老狐狸,你说的这些道理,哥都听明白了。可是咱们怎么才能顺顺当当收回鲜州,让公孙瓒心甘情愿,一心一意的去收拾倭州?还有,你还说可以让公孙瓒更暴虐一点,咱们又该怎么做呢?
  贾诩也是无奈,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居然还问该怎么做?自己当初怎么就挑了这位主儿了呢?有时候看着挺机灵的呀,咋有时候又乱冒傻气呢?
  于是乎,贾诩只得忍着想“教训小娃”的冲动,耐心地又给刘汉少解释。
  倭州那地儿就三个岛,除了海上的大风大浪,就是岛上的山多路少,所以倭地之前不是有上百国么?
  再所以,公孙瓒想要彻底平定这些地方,必然会抽调大批的兵力,而后也就会造成鲜州兵力空虚的局面。
  到时候,从正面来,您可以下诏令,把他调去倭州,他要是敢不听,就是朝廷叛逆。从侧面来,您在辽州不是还放着张绣、张燕么?就按照先前收回玄菟,送走公孙度的法子,让张燕率领黑山军趁虚而入鲜州,让张绣率领汉正军追剿叛逆而入鲜州。完事再让水军把海路一封,咱还用得着去管公孙瓒是不是心甘情愿?
  公孙瓒但凡有点自知之明,就绝对不敢反攻鲜州。何况反攻咱也不怕他呀!他敢反攻,咱就不卖给他船,不卖给他抛石机和床弩,不卖给他军刀、铠甲和马匹!
  “再再所以”,受了憋屈的公孙州牧,无处发泄怒火,转过脸儿来,按照他那个脾气,又会如何对待那些个“倭州之民”呢?
  至于说,如何让公孙瓒更加暴虐,其实可以和造成鲜州空虚这件事,放在一起办。比如,公孙瓒的从弟,或者是儿子,突然死在了倭地,甚至是倭人之手……
  …………
  终于明白了,但是明白的有点惊悚,不得不说,老狐狸还是那个歹毒的老狐狸,能够被他盯上,不管是公孙州牧还是“倭州之民”,注定都要命运多舛。尤其是在这些计划之中,似乎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顺理成章的,然而搜狐只要在关键时刻稍微那么挑动一下,估摸着整个倭州立刻就会翻天覆地,血肉横飞。
  管他呢,爱飞就让他们尽情飞去,反正哥又不会派人去查他们超速。
  于是乎,解除了后顾之忧的刘汉少,不仅乐乐呵呵的全盘批准了公孙瓒请置倭州以及想要委任官员的名单,甚至还不忘命人特意造了“倭州牧”的印绶。“倭王金印”咱是不会再发放出去了,就拿这玩意儿给公孙瓒充充门面吧。
  除此之外,刘汉少还饶有兴趣地给倭州赐了一些地名,但是与鲜州的郡县之名不同,这一次刘汉少给取的是“岛名”。
  粗话的,一帮小矬子没见过世面,弄俩鸟不拉屎的小岛就敢称什么“九州、四国”的,往后这些地儿都是大汉的,可不能让他们再随便丢人去了。
  于是再乎,“倭州三岛”就成了“九个尖岛、四个尖岛、长尖尖岛”……啥?你们都不信这些小岛有这么多尖儿啊?谁要是不信,谁就去数一数,看看它们是不是有这么多尖儿!
  至于“倭州三岛”东北部,原本那个所谓的“虾夷岛”,已经是“东州”辖下的“东明珠岛”了,只不过这事儿公孙瓒现在可还不知道呢,因为没人告诉过他。
  …………
  忙活好倭州这一摊事儿,顺便感受一下“这位哥”的智商下限,老狐狸贾文和似乎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卢植急着要死,王越、童渊,急着要蹿。想要教“这位哥”兵法与武功,难度实在是有点大,而自己竟然不知其中利害,还妄图想要教他计谋,简直就是……打脸!
  贾诩想尽量躲着点刘汉少,没事喝一壶老酒,玩一玩自己的老老婆,偏偏事也不遂狐狸愿,扭脸就逼着贾诩主动又找了回来。
  因为黄叙从新州发来密报,马腾被抓了!
  话说乌孙也算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中的一个大国,主要势力分布在北山以北,至“夷播海”之间。马腾起先去到新州,想要收拾那些小国的时候,防的就是他们,但是等到后来,馋的也是他们,因为不单大宛出好马,其实乌孙也出好马。
  再者说,这帮人到处牧马放羊,难免会与马腾有争夺草场的时候,更有甚者,两边放羊的人突然遭遇,不单会吵架打架,还很有可能会杀人抢羊。
  起先马腾也派人前去与乌孙交涉过,因为乌孙的王室有汉家血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