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则带着“逃回来的”董袭,起身返回九江。
…………
宛陵城前,黄盖列阵,整整齐齐,只等敌人一个答复,究竟是战还是降。没过多时,城门开了,出城之人虽然顶盔披甲,却没有拿兵器,也没带一兵一卒。看到来人,黄盖本想下马相迎,然而一想到如今敌我之势,自己与他的立场不同,终于还是忍住了。
来人来到近前,笑着问道:“多年未见,公覆一向可好?”
黄盖连忙回道:“有劳兄长动问,弟,尚可。”
“那就好。不如……随愚兄进城,你我兄弟,把酒言欢?”
黄盖看着来人,虽然多年未见,却还是熟悉的口音,熟悉的笑貌,终究还是说了一句:“好。”
旁人不知来人的身份,但是黄盖却是再熟悉不过,因为此人正是孙坚的亲妹夫,徐真。
孙坚没有发迹之前,基本就是个“社会人儿”,但是徐真家却是吴郡豪族,风光的很。再但是,徐真并不嫌弃孙坚,还觉得这娃有本事,将来一定有出息,所以一直与孙坚处的不错。后来孙坚升任小吏,走上仕途,以及招兵买马,征讨贼寇,背后都有徐真的大力支持,可以说是孙坚的一个隐形金主。
“举个栗子”,孙坚的老婆基本上是“半抢半娶”得来的,而孙坚的小妹却是“半嫁半送”给徐真的。虽是妹夫,其实徐真比孙坚还要年长一些,所以后来跟随孙坚混饭吃的这些小弟们,对待徐真,皆以兄长相称。
刘备虽然调走了吴景,改任陆睿为丹阳太守,但是陆睿毕竟年轻,胆志不足,一听说汉正军要打过来,别说报所谓的杀父之仇了,直接带着兵马财货就战略转移了。所以宛陵城中,现在职权最大的,就是“破敌将军”徐真。
拉着黄盖,进城入府,徐真挥退左右,只与黄盖对饮。席间,徐真绝口不提是战是降,先问孙坚家眷是否都安好,得知大侄子孙策已经是汉正军的旅长了,还去了凉州,不由得感慨万千。
“策儿去那么老远的地方,想要回一趟家,只怕也是不易。”
黄盖知道,徐真说的这个“家”,指的是吴郡老家,再想一想,从凉州到吴郡,就算孙策策马狂奔,日夜不停,恐怕也得跑上好些日子,那也真真是不易,不由得也是一番感慨。
而后,徐真又问起孙坚的情况,倒是知道他当上了“桥梁建设厅”的厅长,想来应该就是建桥的吧,可具体是啥样的呢?
当初黄盖好歹也在“大河大桥”的工地上搬过几天砖,是后来才被刘汉少挖走,去的水军。所以,这个活儿,黄盖清楚啊。
“兄长有所不知,大河大桥,一日可渡十万兵,单单是一个桥墩子,便足需十数人,方能合抱。这么大的桥墩子,但是建造之法,却颇为有趣。”
“哦?如何有趣?快说与为兄听听。”
“这个造墩之法叫作沉井法,还是陛下交给我家兄长的。就是先造一些巨大的铁桶,犹如家中洗澡的澡盆,但是没有底儿,可又比澡盆大多了。然后将铁桶沉入河底,一个一个往上套,一直套出河面,再抽干桶中河水,砸实河床,楔上钢筋,灌上水泥……”
徐真听的既有趣,又惊讶:“想不到陛下年纪轻轻,却知常人所不知,能够想出如此奇妙的造桥之法。”
乘着酒兴,黄盖也不吝美词儿,顺便替刘汉少吹嘘一把。
“那是自然。陛下可是圣天尊临世,只为拯济万民而来,世间之事,无所不知啊!”
徐真欣慰地说道:“文台能得陛下赏识,得以报效朝廷,也算是如愿以偿了。”
“呵呵……”
就好像是自己被夸了似的,黄盖笑的还有点不好意思,随后却又打趣说道:“我家兄长虽然不再领兵征战,而且修桥这种差事,又苦又累,但是,为了报效国家,他倒也能甘之如饴。兄长有所不知,修大桥的那些钱,都是很多人一起垫的,我家兄长若是修的不好,只怕很多人都不会与他干休。”
徐真闻言,哈哈大笑。
“是也,是也。若是修坏了桥,他孙文台可是赔不起!”
黄盖趁机说道:“所以呀,来日兄弟相见,还要兄长如同往日一般,多多帮衬我家兄长才是。”
徐真轻轻叹了一口气。
“我还能与文台相见么?”
第628章 打造一个新江东
……………………………………
“公覆,你回来晚了。小妹与琨儿已经去了桂阳。”
“小妹”就是指孙坚的妹妹,因为徐真与孙坚关系好,兄弟情好像比夫妻情还重,所以便称呼孙夫人为“小妹”,既像是敬称,又像是爱称,也只有跟着孙坚的老兄弟们知道此中缘由。而“琨儿”,便是孙坚的大外甥,徐真与孙夫人的大儿子。
徐真苦笑着又道:“我现在……可是那个刘玄孙委任的破敌将军!如果投降朝廷,小妹与琨儿……必遭不幸。江东豪杰,不是只有一个朱君理,才知义气为重!可我……我……是真的舍不下他们啊。”
仰头猛灌一杯酒,也许是害怕眼泪掉下来,徐真便保持着仰头的姿势,呆坐许久。
这也就是说,徐真不肯投降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黄盖心中竟然生不出丝毫敌意,反而隐隐有些为徐真担忧,同时,甚至暗暗有些怪罪刘汉少。
徐真说黄盖回来的晚了,或许他更希望回来的是孙坚。黄盖也觉得,假如当初陛下能够命自己的老大领兵,带着一票兄弟杀回江东,凭着自己老大在江东的威望,必然能够一呼百应。
那样的话,别说先前的刘宠能有啥想法,就算是刘备,也根本不可能窃据江东。
那样的话,哪还会有今天的惨剧?兄弟横死,至亲反目。
可惜黄盖不明白,那样的江东是本地势力,豪门大族,盘根错节,相互缠绕的“旧江东”。就算孙坚想对刘汉少讲义气,对大汉忠心耿耿,可是朝廷的“五阶税法”以及其他新政,只要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必然会群起而攻之,根本由不得孙坚愿意不愿意,其结果很有可能会形成一个“新式的三国”,孙刘联合,对抗“伪帝”。
刘备入扬州,为什么能那么顺利,还不就是因为刘备愿意保护他们的利益么?
反过来说,要他们对抗刘备,做北边朝廷的“大汉忠良”,他们不仅有可能丢性命,还会丢身家。
傻呀?
舍弃老婆和娃,家业财货,去为了一个“伪帝”尽忠?
再者说,刘备挥军入扬州之时,实力绝对凌驾于这些“散装的”豪门大族之上,真的敢于像荆南之虎张怀阳那般,有胆有志,有勇有谋,一门心思,反抗到底的人物,江东能有几个?
一个都没有……
朱治是为了义气,“智寻死路”,而且到死都不敢说刘备他们是叛逆,就是害怕祸及全族。
孙贲先在自己心里与叔父孙坚做了一次决裂,而后想要做“汉室忠贞之士”,结果只落得船毁人亡。
现在又轮到了徐真……打个比方,假如“汉室正朔”高歌猛进,打的“北朝伪帝”抬不起头,徐真大概也会全力搭救孙坚的吧,可是心情还能一样吗?毕竟一个“社会人儿”已经登上了朝堂,而一个豪族却渐渐没落了。
大势之下,无论徐真还是黄盖,甚至也包括孙坚在内,可能他们都不明白,这只是历史车轮的无情碾压。
…………
稍后,徐真吐出一口酒气,又笑着说道:“公覆说的水泥,我也是见过的。先前在此处的大将军府,便有人能够用水泥制造霹雳弹。可惜呀,这么好的东西,用来修桥铺路,盖屋建楼,多好。偏偏要做成杀人利器,祸害苍生。咱们江东的河流水道,如此繁多,不知道将来文台是否会回来修桥,造福乡里?呵呵……那得修多少的桥啊?”
黄盖不敢插言,紧紧盯着徐真,好像自己一眨眼,他便会消失不见似的。
只听徐真又缓缓说道:“要是文台能回来,多好。要是兄弟们能早点回来,多好。公覆呀,善待江东百姓,他们这些年,都吃了不少的苦。将来有一日,朝廷扫清了叛逆,若是有可能的话,为小妹与琨儿求个请,让文台看在为兄薄面,照料他们娘俩,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便也可了。”
“兄长,兄长!”
黄盖发现情况不对,立刻起身向徐真奔去,而后才发现食案之下,徐真已用短刃刺入自己腹部,垂首端坐,就此辞世。
…………
宛陵城打下来了,徐真乃是“力战而死”。
与此同时,三十一师全部渡过淮水,占据了广陵东部,孙观还跑去了海陵,重新修建海陵水寨,而三十一师牛盖部,则是第一支渡过大江,来到江东的汉正军陆军部队。
战略目的既然达成,王闹闹也就不再暴躁了,不仅是这位南线副元帅变的有些懒散,就连一线阵地上的抛石机都有气无力的,抛出去的石头疙瘩好像都在说“我懒得理你。”
周瑜可不认为王闹闹会好心好意,想让自己多活两天,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战场上暂时平静了下来,但是战场背后,王闹闹命令鲍韬、车胄从豫州、徐州抽调B级军团,整建制地向江东运送。
如果主力部队既要分守各城,又要对敌作战,那得有多少兵马才够用?而B级军团既可以辅助主力,保障后援,又可以分守各处,安稳地方,甚至还可以更加快速地恢复生产生活,毕竟B级军团也可以空闲的时候种种地嘛。
正如周瑜所说,即便是不打仗,拖延的结果也是汉正军的实力越来越雄厚,而淮南军的实力越来越薄弱。王闹闹敢让B级军团去江东种地,周瑜敢让战线上对峙的兵士去种地吗?如此这般,等到开赴江东的B级军团全都就位了,整个江东还能再出现反复吗?
事实上,还不止如此。
当初“汉室正朔”南下,刘备备裹挟了好几万的南阳百姓,就算是衣冠南渡了,而王闹闹现在玩的,有点像搬家。
那些俘虏,全部送去北边,“基围虾级运兵舰”,一船能送两三千人,十船就是两三万。
“你水性好,还会划船呐?那你过去就不用当俘虏了,直接加入咱们大汉水军吧,保证吃饱穿暖,还有军饷拿。”
“你的主家跑了,你没房没地还没工作啊?那你更应该去北边了,辽东管分房,地多的种不完,混好了你还能娶上媳妇呢!”
“啥?你们家居然还有儿子、老公和兄弟,在给叛逆当兵?那你必须得走,万一你要是通敌怎么办?走不走?不走现在就砍了你!”
如此这般,有被抓走的,有被吓走的,还有被忽悠走的,一船一船的江东豪杰,陆陆续续的,全都被送去了辽东。
这个事儿吧,甭管是好是坏,要搁在当事人身上,或许都会想说句粗话的,但是从整个大汉长远的大局来看,还是有利的。
首先,想要打造一个“新江东”,就需要彻底斩断原有的本地势力,关系网络。周瑜调兵淮南,刘备卷人桂阳,使原本的江东已经碎成了渣渣,现在再加上王闹闹这一手,江东都要碎成粉沫了。这样最好,这样才能够让“新鲜的人群”进的来,站的住,才有利于更快更好的建设“新江东”。
其次,皇帝陛下早就吆喝着要开发辽东,向东北运送十万兵团,可是辽东“辣么大”,十万哪够啊?
现在……多好的机会!
一帮江东人,不远上千里,跑去辽东,面对那些“曾经的蛮夷”,必须得抓住自己是“原装的大汉国人”这份荣誉,对吧?
一帮江东人,不远上千里,跑去辽东,一个个冻的都跟瘪犊子似的,不说好好干活,赶紧攒钱买个貂,还有闲情逸致搞事情?
倍精话会说了吗?
汉简字会写了吗?
乘法口诀会背了吗?
这些都不会,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原装的大汉国人”?赶紧好好背,背不会,今晚不许吃饭!
所以说,只要能够把这批江东人送去辽东,对于江东、辽东来说,都算是一件大好事。
这……算不算一场没有硝烟的“刨根之战”?
…………
随着三十一师牛盖部以及B级军团各部陆陆续续地开赴江东,交接过防务之后,徐庶、黄盖也开始集合兵力,退回到了海盐。毕竟大家都是水军,总在陆地上耍威风,有点说不过去,对吧?
可是到了海盐,回过头来,徐庶、黄盖便又瞅见了刘封。这可是刘玄孙的大干儿子呀!要是能把他给逮过来,咱第二水军也算是又露一小脸儿,对吧?
好吧。
其实第二水军的将士们并没有这么轻松的心情,毕竟牛青山在丹徒阵亡了,从徐庶、黄盖,到下边的兄弟们,整个第二水军都满怀悲愤,想要为牛青山报仇。
然而,根据管承对于会稽方面的侦察了解,刘封最近可是没闲着,不仅在沿海一线的海滩上布置了大量的鹿角丫杈,还在其后修筑了一道半人高的矮墙。
有的兄弟不明白,这种矮墙能够一跃而过,修来有个毛用?
管承就说了,他们在矮墙后边,藏有弓弩手,看见那些鹿角丫杈了吧?咱们要想登陆,那些鹿角丫杈就会是一个阻碍,能够大大降低咱们的冲锋速度,然后那些弓弩手再从矮墙后边趁机射杀咱们的兄弟。
嘿……有点意思啊。这要是把矮墙变成挖坑,那不就成了校长给咱们讲过的壕沟战了么?估计对面那帮人没有工兵铲,所以挖坑没有垒墙方便。
管承说,不止如此,他们在矮墙的后边还布置有抛石机,咱们要想从正面攻上去,肯定会有大量伤亡。
无量天尊,哦咧个去。
刘玄孙这个大干儿子,不白给呀!
正当众位兄弟感到为难,相互嘀咕的时候,徐庶突然说:“正面不好攻,那就换个面呗。”
众位兄弟瞧着自家这位年轻的水军军长,一脸自信的笑容,好像他是在说:“玄孙的大干儿子,你准备好了吗?”
第629章 张怀阳也没蹿丢
……………………………………
大批战船从海盐水寨而出,冒着滚滚浓烟,直向对岸扑来。刘封既紧张又兴奋,就想着赶紧发挥出新型战法的威力,好给予汉正军一个迎头痛击。
然而,第二水军的战船并没有冲着会稽郡治山阴而来,仅仅是在此处露了一个小脸儿,然后便顺着海岸朝着南边的上虞而去。
刘封快马加鞭,赶往上虞,但是第二水军的战船还是没有停留,继续向南,又前往余姚。
侧翼。
敌人一定是想攻击我们防线的侧翼!
刘封赶到余姚之后,命令陈就主动出击。但是,因为准备的时间太短,陈就手下没有那么多“拼命小船”,自然也就发挥不出孙乾所说的,那种类似于“群狼战术”的优势,被第二水军噼里啪啦的轰了一阵,狼狈的逃了回来。
可是第二水军仍旧没有展开登陆,继续向南,又奔着句章去了,然后还有鄮县……
刘封跟着第二水军的船队,在岸上不停地跑,虽然一仗没打,却累的跟三孙子似的。等他终于赶到鄞县的时候,发现鄞县海湾之中,先前造船之地被轰成了一片碎渣。如此还不算完,瞅着海上第二水军那个架势,好像还打算继续溜达呢。
刘封一把薅住孙乾的脖领子,悲愤地吼道:“瞧你给我的出的好招,这让我咋防啊?”
终于,刘封下令,放弃所有沿海地区,主动向西部山区撤退,但是严白虎却忽然跑过来,说敌人已经渡过浙江,占领了余暨。
刘封又一把薅住严白虎的脖领子,悲愤地吼道:“你还配叫小白虎吗?让你守个江口,你都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