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奖赏,否则怕无人愿来。”
刘汉少摇着头说:“现在不能提奖赏,否则有人不知轻重,只怕为财而来,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只会更加严重。对了子瑜,准备一些大喇叭,哥要亲自和病患说话。”
诸葛瑾立刻说道:“是。臣这就去办!”
回过头来,刘汉少又命医疗队成员吴普、杜操、卫汛,分别带队,前往其他三城,命令当地驻军全力协助,效仿“宛城模式”,迅速建立战地医院,将病患进行隔离,以图遏制传染势头。这三位,前一人是华佗的徒弟,后二者是张机的徒弟,之前都在洛阳各个医院任职,这一次全被刘汉少抽调过来了,并且给了他们和驻军两道严令,一是患者死亡,尸体不得久存,必须当天火化,二是即便有患者康复,也要继续隔离观察,等待命令。如若有患者试图私自离开医院,坚决不允。
华佗原本也吵吵着要来,但是刘汉少也坚决不允,除了张机对传染病更有研究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南阳距离洛阳太近,一旦自己这边控制失败了,洛阳那边得有人知道该怎么做事。
等到一系列的命令下达过后,该去忙活的人也都散的差不多了,张机瞅了个空儿,才开口问道:“陛下,臣刚才听您说,患过牛痘之人,也能够抵抗虏疮?”
“对!”
刘汉少捋了捋脑袋瓤儿,尽可能把话说的浅显明白一些:“这个牛痘病毒,是虏疮病毒的远房亲戚,但是它比虏疮弱鸡的多,一般不会死人。所以得过牛痘之后,咱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就会记录下这一类病毒,再遇到虏疮病毒,就会主动将它们消灭。”
“免疫系统?病毒?”
张机大概能够听明白刘汉少所说的道理,但是对于这样的词汇还是有些不解,刘汉少只得又说道:“打个比方,牛痘就是刘表,虏疮就是刘备,免疫系统就是咱们汉正军的兄弟们。他们打过刘表这只弱鸡之后,就会知道敌人长啥样了,再见到刘备,也会主动杀敌立功,将他们消灭掉!”
这个比方打的……您是不是忘了您自个儿也姓刘,跟他们都是亲戚了?
好在张机已经全然明白,随即又问:“如此说来,咱们用显微镜,是否能够观察到虏疮病毒的样貌。”
“大概不行,咱们现在的显微镜也太弱鸡了。”
跟着刘汉少又说道:“张院长,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去找牛,找母牛!然后做实验,给人接种牛痘,千万要注意控制计量,先挑选健康壮硕之人来测试。”
“是。”
张机想了想,又问道:“陛下,这是预防之策,如若成功,便可让人不再惧怕虏疮。但是眼下,那些已经患上虏疮之人,又该如何救治?”
这个问题,让人怎么回答呢?
刘汉少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你是医者,应该比我清楚。”
张机明白,医者也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得了的,但是他不死心,反而更加迫切地想搞清楚虏疮的病灶所在,以求寻找到治疗之法。
“微臣这就去找牛!”
…………
一辆四轮马车出现在宛城空旷的街道上,马车的车顶被拆卸了下来,刘汉少站在座椅上,让自己显得尽量高出一些。
在来南阳之前,他命洛阳紧急赶制了一批戴帽子的防护服,当然了,只是棉布的而已,仅仅比普通的白大褂捂得严实一些。还让人照着蒲元做的那个防护镜,加紧赶制了一批能够扣在脸上的。至于说口罩,也只是能够将层数加多加厚罢了。
原本刘汉少是想把这么一身行头穿戴整齐再出来的,但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一来是街上已经没有人了,二来他是想安抚百姓,而不是制造恐慌。毕竟这一身行头太过超前,也有些怪异,连脸都不露,而自己要是能够稳稳当当地站在这里,甭管认识不认识,大概都能给百姓一些信心,一些安慰吧。
“各位兄弟和女兄弟们,我是大汉皇帝刘汉少,我带来医生、药材,还有粮食。请兄弟们相信我,咱们一定能够战胜虏疮,共度难关!”
刘汉少拿着大喇叭,站在马车上,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喊。当马车终于来到南阳百姓医院的门前时,他又拼尽全力地喊了一声:“各位兄弟和女兄弟们,我是大汉皇帝刘汉少,我和你们……在一起……”
终于,刘汉少泣不成声……
身旁的云六妞却一把夺过大喇叭,站起身来,继续喊道:“各位兄弟和女兄弟们,我是大汉的西宫皇后,云裳!我和你们在一起!”
第577章 这个最漂亮的疤
……………………………………
“各位兄弟和女兄弟们,我是大汉皇帝……身边的御前行走,杨德祖。我要告诉大家,咱们陛下已经到了南阳,就和咱们在一起!陛下带来了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材,凡是家中有病患的兄弟们,你们一定要安心哪!陛下会全力救治咱们的亲人的!”
“各位兄弟和女兄弟们,我是大汉皇帝的跟班,法孝直。我要告诉大家,咱们陛下已经到了南阳,就和咱们在一起!大家不要慌,不要怕,陛下已经给咱们调来了大批的粮食,回头就给大家分发到门口,大家可以自取食用。但是要记住,一定不要出门乱跑,安安心心的就呆在家里,勤洗手,多通风,吃饭要煮熟,喝水要烧开呀!”
“各位道友、居士,兄弟和女兄弟们,我是谐和道豫山观的传道道师。我要告诉大家,咱们的圣天尊已经亲临南阳,正带着他的天兵天将与邪祟妖魔战斗。咱们一定要听从他的旨意,呆在家里,多修道,多祈福。无量天尊,荣耀无比,灿烂光芒照大地!”
连日来,多路宣传小组就这样游走在各城的大街小巷之间,拿着大喇叭,尽量能让城里的每一个百姓都听到刘汉少就在南阳的消息。刘汉少这么做,真的没有一丁点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意思,他只是想安慰百姓,稳住局势,避免因为恐慌而发生混乱。
恐慌,也许也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
好在这样的宣传效果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百姓们未必不再害怕,但是也能积极配合郡府的各项政令,没事就呆在家里,有事就找里长、亭长,或是向负责巡查的城管回报。有的人家可能沉寂无声,也有的人家可能连声称赞,有的人家可能偷偷哭泣,也有的人家可能虔诚地唱起了谐和道的主打歌。
无论怎样,政令畅通,爱爱卿卿们也能够更加专心做事了。云三妞坐镇洛阳,“皇后慈善总会”筹措大批衣被,加班加点生产防护服、防护镜和口罩,然后一批批地运来南阳,由云六妞负责接收,分发各处。闵贡下令司州各郡调集粮食,调集菜蔬,调集一切生活必需品运来南阳。相府、军府除了做好其他各个州郡的防范工作之外,也在全力地协调各地,筹集南阳急需的人力物力,石灰、酒精,还有得过虏疮的人。
司马朗从汉中发来了支援,钟繇从豫州发来了支援,刘繇从长安发来了支援,还有兖州、青州,冀幽凉并……这一次刘汉少做先锋,整个大汉都是他的后盾!
…………
宛城城外,战地医院。
医院里边已经划分出了好几处营地,除了“重症、轻症,疑似观察”三营之外,还有医护人员的营区,不同岗位的医护人员,也要分别隔离在各自的营区里,相互之间不得随意往来,只能依令行事,也就是说,一旦进入医院,包括医护人员在内,都不得擅自离开。整个医院的最外围,设置隔离带,喷洒石灰水,布置警戒哨。
说是“战地医院”,名字好听而已,只不过是搭了一些帐篷,条件非常简陋。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么多病患集中隔离,不能让他们都躺在地上或是草垫上吧?想要床铺,一时之间根本也不可能调集那么多。后来刘汉少下令,征调门板。穷人家里都是垒的土炕,所谓的门,也就是和栅栏差不多的“柴门”,那玩意连筛子都不如,更不可能当床铺使唤了,而有床铺有木门的人家,条件都还差不多。
此令一出,诸葛瑾率先号召郡府人员捐献床铺、门板,然后南阳众议院也积极响应,带动着宛城的有力人士进行捐献。
再然后,宛城就达到了“夜不闭户”的高度。
是啊,门都没了,上哪儿闭去?
可也正是如此,使得整个宛城都变的亲切起来,使得战地医院里的病患们,至少有床可躺。
医院营区架起了大喇叭,里边传来刘汉少有些沙哑低沉的声音:“各位兄弟和女兄弟们,我是刘汉少,我就在这里,和你们在一起……”
“我知道你们生病了,现在身体都很难受,可能有些人还会害怕、恐慌,想要离开这里,或是见一见家人。但是,不行啊……我们……不能这么做!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个虏疮是会传染的,打个喷嚏,说说话,就有可能把病传染给别人。所以我们不能离开,不能把病传染给我们的亲人、朋友。再者说,就算离开了,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医院里有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材,离开这里,谁又来为我们诊治呢?”
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刘汉少不得不深深的多吸几口气,而后又继续说:“也许有人会抱怨,医生和药材都不管用,每天还是会有很多病患死去。是的。也许有时候敌人很强大,我们没办法一直胜利,但是我们必须努力,必须勇敢!必须冲过去,闯过去,挨过去,扛过去!因为我们……不能放弃……”
使劲摁了摁眼窝子,把即将汹涌而出的眼泪堵回去,刘汉少又坚定地说:“看看我们身边的医护人员,他们没有病,却冒着生命危险来到这里,救治我们。他们没有放弃我们,我们更不能放弃自己。也许大家还不知道,我们正在研究一种最新的治疗办法,要是成功的话,以后我们就再也不用怕这个病了……再也不怕了……”
关掉大喇叭,刘汉少带着一股悲愤来到张机的实验室,厉声喝问:“牛痘取到了吗,试验开始了吗?”
“取到了,微臣正准备自己来做这个试验。”
战地医院建好之后,张机便请命,想要带队进入,但是刘汉少不允,要他将全部精力放在研究牛痘上,而现在在医院里边带队救治的是张机的另外一个徒弟,朱留。说是救治,更像是观察,因为那么多病人虽然得的都是同一种病,但是很多人可能原本还有其他病症,此时也会趁机发作,而汤药只有那么一两副。所以朱留的主要任务就是观察病症的发展变化,哪些人喝药之后有所好转,哪些人不见效果,甚至还要记录哪些人又是在哪一天死去的。
后来刘汉少找张机商议,决定给一些危重病人服用麻沸丸,张机知道这不是治疗虏疮的药,但是刘汉少说,至少可以让他们,死的别那么痛苦。
此时刘汉少又立刻否决了张机的提议:“不行,你不能做试验,换别人。”
向来为人温和,脾气好好的张机居然怒了,冲着刘汉少吼道:“此次大疫,陛下皇后尚不惜身,微臣身为医者,如何能够躲避在后?”
刘汉少指着医院的方向,也恶狠狠地说:“因为你得活着,对他们才有用!”
于是,张机热泪滚滚,却不再争辩。
见此情形,燕大娃开口说道:“陛下,张院长,让我来吧。我的兄弟们都还在警戒线上,我得和他们在一起。那些地方也不见得肯定安全,我们早点做好预防,就不用再担心被传染了。”
张机的徒弟韩泽也说:“师傅,让我来吧。做好预防,我进去接替师兄,让他向您回报里边的情况,也能更好的帮您做试验。”
这不是成熟的技术,他们不是在争功,而是慷慨赴义!
望着燕大娃,这个与自己一起成长起来的,当年的“孩子头”,如今早已为人夫,为人父,是威风凛凛的将军,是仪表堂堂的豪杰,可是只要自己一句话,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他还是会像小时候一样,不顾一切地往上冲。他就像自己手,自己的脚,自己的刀,自己的盾,自己的……肝胆!
“大娃……你来!”
…………
第一批参与牛痘试验的是燕大娃和挑选出一个排的燕云近卫,加上韩泽和十个张机所带的医学生,一共四十多人。因为没有注射器,按照刘汉少描述的那个意思,张机决定先在试验对象的左臂上划出一个浅浅的伤口,然后敷上“牛痘毒液”,进行感染。
试验之时,刘汉少也在一旁,见张机只拿着一把针刀,说这样可不行,因为血液也能交叉感染很多病毒,这么多人用一把刀太不安全了。思来想去,最后决定用“竹刀”,其实就是用细薄的竹签,划破皮肤之后,再敷“牛痘毒液”。如此一来,等于一个人用两个“竹刀”,一个划皮,一个敷药。再加上酒精对皮肤和竹刀的一个消毒过程,应该算是尽力保障试验人员的安全了。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使用的剂量也不同,四十多个主动感染“牛痘毒液”的兄弟随后也出现了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出现发热症状,有的人头痛、咽痛,还有的人甚至出现了皮疹,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表示没啥感觉。
营养要跟上,注意休息……多喝热水!
这些人豁出性命,甘当试验品,但是刘汉少觉得自己能够为他们做的实在有限。
好在又过得三五日,燕大娃和一些反应轻微的兄弟们,试验处的伤口顺利结痂,如果试验成功的话,这里应该留下一个永久的疤痕。前生之时,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疤痕,当时不明白它的含义,而此刻,自己是多么希望能够早点见到这个“最漂亮的疤”呀!
第578章 贾诩之计很简单
……………………………………
因为时间不等人,燕大娃没能等到结痂自然脱落,带着情况好的兄弟们返身上了警戒线,而后韩泽也带着其他人,在反应症状消失之后,陆续顶了上去。紧接着来试验的是第二批,第三批。张机需要密切观察每一个试验人员的反应,试着调配出适合大多数人使用的“牛痘毒液”,当然,这个名字已经改成了“痘苗”。
试验进度到了这里,刘汉少已经没什么建议可给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为试验提供保障服务。然后,首先要干的事就是找牛。
找母牛!
找生病的母牛!
粗话的,南阳也没这么多牛了。“鸽令”洛阳,要相府紧急行动起来,全大汉寻找生有牛痘的母牛。
还有另一个情况,原本得过虏疮,遭人嫌弃的“麻子”们,听了刘汉少的号召,陆续赶来支援。他们虽然没有医术,但是能够照料病患,喂水喂饭,洗衣熬药,端屎端尿,甚至是火化尸体。这些最苦最累,最难以忍受的活儿,都得他们来做,因为他们现在才是最安全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
可喜的是黄邵与赵云不知用了多大的劲儿,从并州不仅送来了大批的“牛痘毒液”,还送来了一大批,曾经的胡奴妇女,因为挤牛奶的缘故,她们曾经都感染过牛痘,所以也是安全的人。这不仅给予张机极大的信心,也极大地缓解了护理压力。
刘汉少担心黄邵与赵云手段过于激烈,曾经问过她们,但是她们都说:“我们也是大汉国人呀。我们那里闹灾的时候,别处的兄弟姐妹都去帮我们,给我们送吃送喝,送医送药,现在这里需要我们,所以我们就来了。”
她们说的都是倍精话,可能还不太流利,但是在刘汉少耳中,却是最近这段时间里,听到过最动听的声音了。如果不是怕挨揍,刘汉少真想抱一抱她们,抱一抱她们每一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