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277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277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史老大,哥打算把搜狐定为局级,以后能光明正大的立于朝堂,参与议事,你觉得如何?”
  “如此甚好,能够让搜狐兄弟前途光明,更加忠心耿耿为汉少做事。”
  “局级会不会太低了?”
  “不低了,不低了。搜狐秘要,行事之时,即便是普通一员也会有很大权限。要是级别定的太高,恐怕将来会出现欺压同僚,专横无忌的局面。”
  刘汉少连连点头,对史阿的意见颇为赞同,随后却又黯然说道:“你是搜狐局首任局长,哥会告诉你的家眷,会告诉天下人,蔡家父女是你救的,棉花种子是你找的,黄巾谋反是你揭穿的……哥会让后人们都知道,你曾为大汉出生入死,立下过汗马功劳。”
  是了。
  当初汉少就说过,自己活着的时候不能人前显赫,死了之后却能流芳百世。如果当年自己能够吃透这句话的深意,也许今日便不至于此。汉少兑现了他的承诺,保全了自己的名节,而自己却……
  史阿既感激且羞愧,强忍上涌的酸楚,颤声说道:“微臣……叩谢陛下……天恩!”
  刘汉少亦是强自忍耐,挥了挥手,说道:“去吧。”
  偷偷望着躬身而退的史阿,持剑立于殿后的王越禁不住老泪纵横。
  …………
  史阿自戕。
  朝廷向外界宣布的时候,是说史阿追查谋逆贼人之时,遭到贼人伏击,不幸遇害,壮烈殉国。
  陛下还京,秘密召集三府要员议事,然而商议的却不是如何加紧追索反叛之事,反而是首先改组了搜狐。以前虽说大家都知道御府辖下有搜狐这么一个部门,但是即便御府总理王子师都不知道搜狐到底有哪些人,这帮人平时又都在干啥。现而今,搜狐一分为三,“搜狐、天猫、酷狗”,仍旧属于御府所辖,是谓“御府三局”。但是,“搜狐局”除了向陛下负责之外,同时还要向军府负责,而“天猫局”除了向陛下负责之外,同时还要向相府负责,“酷狗局”自然是向陛下与御府负责,三局局长的任免也需要三府与陛下共同商议确定。
  “搜狐局”第一任局长是史阿,继任者是贾诩,搜狐内务处长仍旧是夏天。“天猫局”第一任局长是郭嘉,新调任的内务处长是燕四娃。“酷狗局”第一任局长是韦光正,内务处长是燕九娃。如此也不难看出,搜狐局多负责军事,天猫局多负责政事,二者可以相互协作,也可以相互制约,至于酷狗局嘛,好像什么都可以管,也好像什么都可以不管,如果非要给它一个能够拿出去往外说的名头,那就是廉政。
  …………
  永安宫,刘协曾经的宫室,这里的一切都没有变,还保持着刘协临走时的样子,刘汉少甚至在刘协的床边发现了几根狗毛……
  “老哥,我吃饱了。”
  “老哥,我上学去了。”
  “老哥,你早点回来!”
  这个小屁孩在家的时候显得特别闹腾,还招人烦,猛然一走,反而又让人有些想念,好像整个永安宫都冷清了不少。
  刘汉少抑制住心头纷乱的思绪,猛然回头,冲着立于身后的王闹闹和文聘吼道:“你们好大的胆子!”
  几乎同时,文聘和王闹闹,一个张口喊“大哥”,一个张口喊“老大”,然后又几乎同时闭口,很显然,此刻不是求饶的好时机,也不是辩解的好时机。
  “身为一军之长,擅离职守,要是现在军队出了什么事,你们怎么办?在外领军之将,无诏回京,要是有人以此攻讦,上奏弹劾,你们怎么办?”
  刘汉少越说越气,猛然蹿上去,一脚踹在文聘身上。文聘没敢躲,硬生生受了这一脚。刘汉少转而又踹王闹闹,王闹闹居然也没闪躲,像闷头驴文聘那样,站的笔直,硬生生受着。然而刘汉少已怒不可遏,一脚接一脚的踹向二人,并且一边儿踹,一边儿吼。
  “你们都长大了,翅膀硬了,是不是?都觉得自己有本事,连哥的话也不听了,是不是?我命令上是怎么说的,你们都拿我的话当放屁,是不是?”
  没有人阻拦,也没有人求情,任由刘汉少连踢带踹,吼叫不休。不知何时,王闹闹首先躺倒在地,用双手抱住了脑袋,而后文聘也如此这般,就像两根终于被踹倒的木头桩子。刘汉少依旧没有停止的意思,一脚一脚地踹,一句一句地吼。
  “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这么做,会害死他的!”
  终于,在怒吼声中,刘汉少一屁股瘫坐下来,而此时的他早已泪流满面。
  刘汉少所说的“他”,指的应该是刘协,而这个“你们”,却并非是眼前的文聘与王闹闹。但是,这俩可怜的娃也绝不是想要代人受过,仅仅是担心刘汉少积郁过重,甘愿充当一回出气筒罢了。想想也是,当初王闹闹被派下山,混入西园八校,文聘气不过,还要踹一顿王闹闹,又何况眼前之局呢?
  这些日子以来,刘汉少实在太憋屈了,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被人蒙在鼓里的白痴,甚至连所谓的忠奸都分辨不清。自己这些年费劲巴拉的,除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之外,不就是想让他们汉朝人民过的安稳一些么,可是怎么就没人能理解哥呢?
  让哥跟谁说理去?
  老狐狸?
  可是当初不就是自己软磨硬泡,连央求带吓唬的要人家保住老命的同时,顺便保一保自己的小命吗?结果,老狐狸被刺激的性情大变,不惜舍身触怒自己,也要搅起一场血腥清洗。他这么做,还不都是为了保自己这条小命吗?
  前有戏志才,后有贾文和,还有很多很多那个谁谁谁,他们应该都是忠的吧?可是做出来的事,怎么就像朝着哥捅刀子,剜哥的心一样?看着哥流血,看着哥生生的疼?
  过了许久,见刘汉少不踹也不骂了,文聘和王闹闹才翻身坐起,却又看到他瘫坐在地,呆呆出神。文聘话少,不会劝人,所以也呆呆的坐着、陪着,王闹闹想了想词儿,伸过手来拍着刘汉少的“不老盖”,安慰兼之鼓励地说道:“老大,你是皇帝了,坚强一点!”
第463章 上书请罪也有瘾
  ……………………………………
  可怜的王闹闹,好心好意安慰人,结果一句话没说完,便又招致无情的一脚,所以他顺势趴回地上,打算继续装死狗。
  渲泄过后,刘汉少觉得胸腹之间松快了不少,却还是没好气地说:“你们都滚蛋,明天就回自己的防区。要是现在再惹出什么乱子,哥饶不了你们!”
  文聘还是没吭声,但是也没有应声。
  “老大,别呀!”
  王闹闹见指望不上文聘那个闷头驴,只得翻身坐起,继而又道:“您让三哥回去吧,他管的片儿大,情况又比较复杂。我那边没啥事,我那个大舅哥整天带着人在新州转圈呢,我老丈人今年就想看看卖棉花能赚多少钱,我呆在那边收棉花,还不好跟他砍价呢!”
  “你那边的羌胡都安稳了?”
  “差不多吧。”
  王闹闹摘掉军帽,挠了挠头皮,那意思就好像是小学生被问到“作业写完没”一样,略嫌尴尬之余又急忙开动脑筋。
  “反正人是杀不完的。那些熟羌部落,肯归附的,都妥善安置了。但是还有不少的生羌,一打他,就往山里跑,不打他,他又回来了,关键是不好交流,有些生羌,连那些熟羌跟他们都语言不通。”
  说到这里,王闹闹干脆搬了搬腿儿,向刘汉少身边凑了凑,才又说道:“老大,我跟您说啊。我觉得吧,以后咱们对付羌胡,尤其是那些喜欢钻山沟,爬高原的生羌,不能只靠武力征服,关键还是得多教化。凉州现在建起了不少小学,不分部族,教小娃们读书识字,还得学习律法规距,那些小娃一个个都懂事多了。尤其是谐和道那帮传道士,太厉害了!叽里呱啦的讲一通鬼故事,完事嘴里一喷火,好家伙,那些羌胡成片成片的趴地上磕头,拦都拦不住啊,比我们拎刀杀人的效果好多了。”
  你娃才知道那一套厉害么?也不想想是谁出的招儿,当我们战忽局是吃闲饭的?
  眼瞅着刘汉少失声笑了出来,王闹闹的表现欲也更加强烈,接着又说:“老大,还有一个事我得跟您唠唠。依照您给我们的百度图,我派了不少人前往高原上侦察,结果是越察越惊叹,那地方实在太大了!就算咱们有指南针,侦察参谋也不见得一个个都能回来。可是这地儿咱又不能不管,不然的话,将来万一有势力坐大,由上往下一冲,咱们可就糟了个糕。所以我和老杜都觉得,应该在临羌再设置一郡,一来,此地实乃河西咽喉,若有强敌盘踞在此,很容易切断河西四郡,您知道,我和老杜上奏将凉州治所从冀县迁到金城,防的就是这里;二来,此地位居祁连山南,背靠广大高原,可攻可守,可进可退,生羌之所以不易征剿,原因也是在此。以前咱们在这儿设有西部都尉府,现在我也在这儿放了一个A级团。但是仅靠兵士戍守,咱们连运送给养都倍加辛苦。如果设置郡府,迁徙百姓,调拨兵团,来此扎根落户,便可将此地牢牢掌控在手。到时候以此为基,咱们便可进取高原,再让谐和道的传道士们喷喷火,教教他们说倍精话,可能不用动太多的刀子,就能把整个高原纳入我大汉治下。”
  王闹闹口中的“老杜”就是凉州州长杜畿,这俩货是一个胆大,一个大胆,偏偏人家俩人处的还挺好,整天撸起袖子一起闹腾。
  “高原自古以来便是我大汉的地方,要不然,那上边能有圣天子峰吗?”
  刘汉少说的理直气壮,王闹闹和文聘一愣神,然后便慌忙不迭地连连点头,以示赞同,却听刘汉少又说道:“你说的这个办法不错,可以在此设置一郡。另外,你顺着归义城越过大河,向东南走个三四百里,在西倾山下有一片好地方,最适合蓄养优良战马,不比你在删丹的马场小。”
  王闹闹故作惊讶地说:“老大,您都知道了?哎哟,我也是听那些归附的羌人说起,才发现的那片宝地,正打算跟您回报这事呢!您真不愧是圣天子,什么都瞒不过您!”
  废话,按照前生后世的说法,大汉应该有三大名马:“河曲马,伊犁马、三河马。”而此处也叫“河南”,就是最有名的“河曲马”的产地,哥能不知道吗?
  刘汉少被王闹闹毫无廉耻地拍了一记马屁,差一点就得意了,可是想起眼前的乱局,又烦躁地说:“既然凉州的事那么多,你还要赖在洛阳干吗?明天赶紧滚!”
  “别呀老大,那边的事都是小事,得慢慢来,急也急不得。”
  王闹闹收起一脸嬉笑,难得正色地又道:“二哥、三哥各负重任,抽不出身,我要是在您身边呆着,他们多少也能放心一些,对吧?”
  “对!”
  文聘终于开口了:“闹儿的话有道理。大哥,您就把他留下吧。”
  总算还有人讲义气,能够对自己掏心掏肺,刘汉少心里感动,终于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
  政议长袁绍,上书请罪;
  首相杨彪,总统刘虞,总理王允,上书请罪。
  兖州州长陈宫,豫州州长刘繇,山阳郡长袁遗,左冯翊郡长种邵,上书请罪;
  军部部长高节,总参谋长戏志才,第一军长吴匡,第三军长徐荣,上书请罪;
  粗话的,连史老道和云三妞都在上书请罪,你们请罪也有瘾,是么?
  眼巴前,该跑的大多都跑了,该抓的大多也都抓了,可是这一次的事情实在牵连的太广了,好像在洛阳城随便拉出一位都能扯到反叛之人身上。再者,要说陈留郡长张邈,被查到有太傅袁隗写予的亲笔书信,可以视为叛逆一党的话,还在情理之中,毕竟他们都是老牌士族,与袁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冀州参议长韩馥那里也查到了太傅袁隗的书信,又该怎么说?的确,韩馥也是袁家的故吏,可是哥再学渣,也知道这个韩文节原本就是汉末一朵奇葩,是个能被吓得躲进厕所里把自己攮死的人,连他都敢反叛哥了?
  哥混的到底有多不得人心呀?
  现在的局面如果处置不好,别说追索反叛之事了,恐怕自己的老窝都得先炸了锅。所以,刘汉少在洛阳公开露面之后,随即召开了大朝会,当着所有爱卿的面儿,把所有的请罪奏疏付之一炬,并且着重安抚了袁绍与杨彪,甭管你们是太傅的侄子还是侄女婿,咱一码归一码,绝不能牵连无辜,更不能中伤大臣!大家好兄弟,讲义气!
  与此同时,检察司、警察总署以及搜狐,同时“封刀”,不得再继续追查,牵连广众,已经被抓捕的,如果没有真凭实据,也要立刻放人。
  大家一看,连袁本初和老杨头都没事,扑通扑通,乱跳多日的小心脏终于都落回到了肚子里,也纷纷表现的比以往更加卖力积极了。
  而后,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在如此乱局之中,大汉竟然又新立了两个州,两个郡。
  首先,辽东恒仁郡以东地区,设置白山郡,然后,凉州金城郡西南地区,设置西平郡。
  新设辽州,所辖范围包括辽东、玄菟、汉正、恒仁、白山五郡,以及白山郡东北地区。擢升长安郡长司马防为辽州州长。
  新设陕州,所辖范围包括原并州上郡,三辅三郡以及汉中郡,调任豫州州长刘繇为陕州州长,擢升弘农郡长钟繇为豫州州长。
  除此之外,也正式将南阳郡划归到司州治下,所以司州现辖河南、河内、河东、弘农、南阳五郡。
  朝廷里的爱卿们其实都是懂行的,设置辽州顶多是因为灭了高句丽,只是那地方偏远,无关大局,可是设立陕州,还把汉中划归治下,就有点意思了。
  汉中可是益州北边的门户,自古守巴蜀则必守汉中,然而如今的巴蜀贼寇遍地,甚至连朝廷的诏令都无法通达。可这事要是说白了,其实就是刘焉想割据益州,暗中派人阻隔了交通,来了个“不听不听,就是不听。”想当初,刘焉派张鲁北取汉中,便是志在于此,可惜张鲁被陛下弄到洛阳来玩谐和道了,汉中还被陈冉与司马朗牢牢占据,就是不还给刘益州。
  自从陈冉与司马朗到了汉中,干的最卖力的事就是修路,如果现在用整个陕州的实力来支持汉中,贯通汉中的话,也许陈冉要不了多久,就能帮着刘益州剿灭巴蜀贼寇了吧?
  你以为那是你们家大门口?
  大门钥匙可是在陛下手里的!
  再说南阳,与刘焉的装聋作哑不同,刘表倒是多次上书,讨要南阳的治理权限,但是陛下也学了一把刘益州,来了个“不听不听,就是不听。”只不过这一次南阳出的事太大,反贼董承、刘备与袁隗、伏完就是在南阳汇聚合流的,并且连第八师的杨奉也反叛了,甚至还袭杀了南阳郡长段煨。但是第八师并没有全部反叛,杨奉带走的只有自己的警卫团以及驻扎在涅阳、棘阳的两个团,并且师参谋长吕范逃出宛城之后,立刻调集第八师其他各部,对宛城叛军发起了强攻,只可惜……被刘玄德的两个结义兄弟合力打退了。
  后来叛军主动向南撤退,吕范得以收复宛城,徐荣要调集兵马追剿叛军的时候,军部却下达军令,要他加强戒备,严防死守。所以,第三军军长徐荣,也只得依令行事,并上书请罪。
  一时之间,南阳战云密布,却又异常诡异,格外安静。
第464章 刘备版衣冠南渡
  ……………………………………
  如果说两州两郡以及地方各员的调动,是出于陛下对此次反叛事件所做出的内部安抚与鼓舞,那么军府的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