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276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276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成持重的成公英立刻反对道:“军长,此时洛阳局势不明,您是一军主将,无诏入京,万一被人攻讦,说您与反叛同谋,您将如何自辩?”
  “老成,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你不用再劝。我此时回洛阳,就是为了回到校长身边,是奖是罚,是用是杀,都随他的便!”
  平时真看不出来,这位嘻嘻哈哈,喜欢胡七八搞又没点准谱的王大军长,居然还有如此仗义的时候。成公英不再多言,倒是牛敢、阎行、孙策一个个都嚷嚷着要跟王闹闹一起杀回洛阳去。
  “都闭嘴!”
  王闹闹一声咆哮,而后又语重心长地说:“老成,虽然陈冉是咱第二军的副军长,但是他人在汉中,往来不便,还要注视着益州的举动。所以这一次哥就把屁屁后边交给你了,你来主持大局,加强戒备。非常时期,要是哪个山头,犄角旮旯里不安分,不要手软。还有,万一关东真打起来,咱们第二军别的不敢吹,好兵好马不比别人差,你要时刻准备着做支援。”
  成公英连连点头应道:“军长放心,英知道该怎么做。”
  转而,王闹闹又对牛敢、阎行说道:“哥不在家的时候,你们都乖着点。谁要是敢摆老资格,耍小性子,不知道以大局为重,哥保证回来的时候第一个踹花他的脸!”
  这倒也不能怪王闹闹吓唬他俩,平时牛敢就认为自己跟着军长混的久,而阎行又觉得自己聪明伶俐还年轻英俊,所以俩人谁也不服谁,连带着第五师、第六师也是谁也不服谁,杀敌剿匪,受训练兵,处处都要比个高下。平时王闹闹挺高兴,由着他们攀比,还能提高部队战力,可是关键时刻要是不懂得团结一致,那就上不得台面了。
  牛敢和阎行彼此对望,确认过眼神之后,纷纷无奈地应“是”,倒是韩丹又提出一个问题。
  “军长,您走之后,咱们需要封闭关口吗?”
  对于凉州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阳关和玉门关,韩丹是怕新州的马家父子也有异动,然而马腾现在可是王闹闹的正牌老丈人,所以韩丹才委婉的提个醒。
  “不用。新州今年产出的棉花就要往关内运了,要是卖不上个好价钱,岂不是让陛下失信于新州?那样可就阻碍了陛下对新州的治略大计了。行商往来,照常通行,只要让守关的兄弟们严格检查就行了。”
  韩丹应声而退,孙策却又不死心地蹿上前来说道:“军长,我得跟您回洛阳啊,我是您的警卫……”
  可惜孙策话还没说完,便被王闹闹一脚踹了过去。
  “哥回洛阳,有可能到城门口,就被人把脑袋砍了。你要跟着去死呀?哥有老婆,不稀罕你殉情!你在家给我好好保护成参谋长,他要是敢少一根毛,哥回来就砍你的头!”
  好吧,成公英对于被改姓“成”这个事,早就放弃治疗了,可是您好歹也是一军之长,什么毛不毛的,就不能整点好点的词儿吗?所以,任凭成公英智虑万千,也搞不清自己是应该先感动一小下下,还是先踹王闹闹一顿。
第461章 消失的传国玉玺
  ……………………………………
  安排好“身后事”,王闹闹只带着一个排的警卫以及几坛猛火油便安心上路了,然而在这一行人之中另有两朵奇葩,马云禄和王骑大马。众人不解,值此危难之时,洛阳风云诡异,军长不肯多带警卫,却偏偏带上了老婆和娃,为毛?
  知道的,这是洛阳发生了变故,您急着回去表忠心,知不道的,还以为是咱凉州又有人反叛了,您被吓得带着全家一起蹿了呢。
  然而王闹闹自有王闹闹的考量,当初为了收拾段煨,王闹闹敢让张辽扣留传召天使,反正上边就算责罚下来,也是张辽背锅。这一次王闹闹实在想不出谁能有这份“荣幸”,所以只好把老婆和娃带在身边,必要之时,用来顶雷。
  别忘了,马云禄可是当初老马家留下的质子呀!不管怎么说,送质子入京,咱也是奉命行事,对吧?虽然送的时候晚了点,可是咱不赔本呀,这不是还多了一个小质子嘛。万一老大看见咱的时候,真是发火生气想踹人,咱把老婆和娃往前边一推,肯定也能少挨几脚,对吧?
  可怜的马云禄,当初就没当质子的觉悟,迷迷糊糊就弄出来个王骑大马,现在一听说老公要带自己上京城,兴奋异常外加迫不及待,骑在凉州大马上,一天就蹿出去一二百里。可给担任警卫这一个排的兄弟愁的,您二位到底是去救驾,去尽忠,还是去旅个游啊?还有王骑大马,遇上这么一对不靠谱的爹妈,这么小的年纪就整天在马背上颠儿着,愣是没吐奶,也算他独自坚强了。
  然而,令王闹闹意料不到的是,文聘文老三那个闷头驴,这一次居然也敢违抗军令。
  接到密令之后,文聘也当即将军务交给了参谋长沮授,要张颌从旁协助,并且把田豫派去了第十九师,协助杨秋防范北边的鲜卑人,然后自己便带着文丑和一个排的警卫,星夜兼程,赶来洛阳。
  …………
  一路急行军,刘汉少又回到河东的时候,早已有人在此等着谒见,正是搜狐内务处的处长夏天,直到此时,刘汉少才算是全面掌握了洛阳的第一手消息。
  刘汉少面色阴沉地问:“他也参与此事了?”
  夏天很肯定地答道:“是。”
  新皇即位,推行新政,有人得意也就有人失意,至少袁隗也听说过陛下那句“袁家该换个人出来说话”的话。尤其是“招贤大会”与“五阶税法”,既打破了士族阶层对原有官僚体系的控制,又打破了豪门富户对土地奴仆的控制,所以,对刘汉少不满者大有人在,只不过是先前大家都在抗压,当这个压力达到极限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的爆发了出来。
  袁家并不会失宠,只不过是换袁本初出来说话而已,但是袁隗并不想失宠,不想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袁家上下却都要看着自己侄子的脸色说话。所以,太傅袁隗整整沉寂了三年,也谋划了三年,终于等到了一大批对新政不满之人抗压到了极限时刻,也等到了刘汉少离开洛阳,巡视并州这个千载难逢之机。
  问题在于,他们的机会,也是别人的机会。
  难怪之前刘汉少一直觉得这事不对,看到夏天的第一眼他便立刻意识到,搜狐失语了!先前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报过来,甚至于自己收到的那封密奏,都是在反叛发生了七天之后才发出的。
  史阿、贾诩、郭嘉。
  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组合。也许史阿可以搏熊虎,却又怎么斗得过两只狐狸呢?
  搜狐成立之初,不管是刘汉少也好,史阿也罢,反正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那时候的搜狐更像是个寻亲团,学渣凭着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让搜狐找谁,搜狐就找谁,让他们找什么东西,他们就找什么东西。
  也许是史阿底子打得好,也许是贾诩、郭嘉脑子好,自从这两只狐狸加入搜狐之后,使其瞬间爆发出了令人感到恐怖的力量。旁的不说,假如公孙瓒知道了他的三个结义兄弟全是搜狐密探,他该做何感想?
  所以呢?
  所以太傅袁隗三年的谋划,也只不过是狐狸们利用的一个机会。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贾诩还是郭嘉,都并没有设计陷害史阿,他做出反叛之举,完全是咎由自取,贾诩、郭嘉顶多是放任自流,顺水推舟而已。
  “汉少,您是想住新房子,还是就在老房子里凑合几天?”
  戏志才的话犹在耳边,如果算上当吉祥物的那些日子,刘汉少好歹也做了好几年的皇帝,自然知道,即便是盖新房子,也还是会有一大堆的老垃圾需要清扫出去。但是刘汉少一直想着,少打仗,少死人,宁愿花钱买地,让他们转行工商,只要慢慢来,最终也能渡过这个坎儿。但是别人似乎都没有这样的耐心,无论是“反叛的”,还是“平叛的”。
  即便是贾诩、郭嘉或隐瞒不报,或假装不知道,可是洛阳还有高节,还有戏志才,还有荀彧,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牛叉人物,他们都不是傻子,难道会一点察觉都没有吗?可见,用一场战争来达到清扫垃圾的目的,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唯独自己这个皇帝除外。
  然而令刘汉少感到纠结与难过的是,如同当年的“何太后事件”一样,这一次的反叛,最终的结果其实是对自己有利的,可是这样残酷的方式,真让自己难以接受。他们甚至把主意打到了刘协身上,一边要他做傀儡皇帝,一边要他做搜狐王牌。当然了,对于贾诩来说,这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消除一个与自己争夺帝位的隐患,可是自己已经有了刘云远航,为什么还不肯放过那个可怜的小娃?
  令刘汉少自己都感到惊讶,听完夏天的回报之后,自己竟然没有愤怒,没有哀伤,甚至没有忽悠几句。
  “传国玺是怎么回事?”
  “是唐嫣。”
  夏天立刻又说道:“因为操持相亲大会,唐嫣与博物馆许多女讲解员和女服务员都相熟甚笃。刘玄德引诱唐嫣,谎称女讲解员徐丽有疾,要唐嫣替工,徐丽已经被人秘密杀害了。而后先发生反叛,高部长奉云练皇后之命军管京城,图书馆、博物馆、英雄纪念馆也劝离游客,实行闭馆。唐嫣便是乘着打扫馆内之机,盗取了传国玺。因为当时城内有些纷乱,博物馆的警卫们也一时无察,两日后才发现传国玺被盗。”
  刘汉少冷冷地又问:“后来呢?”
  夏天答道:“后来高部长调动兵马,做好洛阳防御之后,城门复又开启,唐嫣趁机出城,在几名随从护卫之下,一路向东,有可能是前往徐州,或是青州。”
  刘汉少突然怒喝:“此事既知甚详,你为何不拦下她?”
  夏天一时受惊,随即惶恐地回道:“校长……陛,陛下。臣以为,这些都是您……是您的有意安排。”
  无量天尊,哦咧个去,是你娃脑子里有坑,还是哥的脑子里有虫?有人会专门安排别人来偷自己的么?
  然而这话要是别人说的,刘汉少大可骂回去,甚至是踹一顿,偏偏是夏天说的,让刘汉少哑口无言,因为这其中还牵扯着另外一段最高机密。
  …………
  “传国玉玺”,秦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到了刘邦邦手里之后又成了老刘家的“汉传国玺”,也成了后来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但是,再后来,这帮皇帝们传来传去,愣是把它给传丢了。虽然学渣不记得究竟是被那个瘪犊子皇帝传丢的,却也知道这是大汉的一大憾事。
  然而,说是皇帝们传着玩,可它毕竟不是一个橄榄球,其中包含的战争苦难,血腥杀戮以及权利的渴望,野心的膨胀,数不胜数。这就尴尬了,从一方面来看,它其实是一块血腥石头,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它又的的确确是国器重宝。假如历史没跑偏,孙坚不是也因为它而间接的早早就领了盒饭么?
  当看到云大妞临死之际,还念念不忘的要将传国玺交还到自己手里,刘汉少当时便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就是把传国玉玺作为云大妞的陪葬之物。这姑且也算是对传国玉玺的一种另类保护吧,即便是“消失”,它也会永远消失在大汉的怀抱里。
  但是,现在还是传国玺流行的年代,咱一个当皇帝的人,手里要是没这个石戳,也怕别人说闲话不是?所以刘汉少便命夏天又偷偷找人雕刻了一个赝品!
  再后来,刘汉少决定把这个假的传国玺放在大汉博物馆展出,一方面是想在那些有野心之人的心里,弱化传国玺的象征意义,而另一方面又想在普通的大汉百姓心里,强化国器重宝的概念,使大汉的百姓能够以此为荣,也使它变成一件“正常的国宝”。
  然而,事与愿违,居然连夏天都曲解了刘汉少的良苦用心,以为他是想要用一个赝品来引诱那些心存反叛之人露出马脚。
  咋滴,你娃以为本皇帝也稀得玩钓鱼执法么?
  这不得不说是刘汉少的又一个悲哀,假如他脑子里真的有虫,那应该就是夏天。可是就连自己脑子里的这条虫子都认为还应该再打一仗。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刘汉少叹了一口气,对夏天说道:“哥即刻回京,你去安排他来见我。”
第462章 踹人皇帝刘汉少
  ……………………………………
  要是见过真的传国玉玺之人,肯定一眼就能认出假的,因为就算外观再相像,玉石的纹路毕竟不可能一模一样。
  但是几百年以后呢?
  几千年以后呢?
  那时的“砖家叫兽”们又该如何区别真假?
  所以刘汉少命人制作的这个赝品,还特意留下了一个“防真标记”。
  话说王莽篡位之时,传国玉玺藏在长乐宫,王莽的太后姑姑那里。王莽派了堂弟王舜前去索要,太后姑姑一怒之下将传国玉玺摔在地上,破损其中一角,后来王莽又命能工巧匠以黄金修补破损之处。
  而刘汉少让人做这个赝品的时候,“防真标记”就留在破损之处,谁要是有胆子把上边的黄金揭下来,就会发现里边刻有一个萌萌哒、圆圆的笑脸,另外还有两个字:呵呵。
  好吧,这的确是来自一个学渣小小的恶趣味,然而这个赝品真的流传几千几百年之后,还有人敢把镶嵌其上的黄金揭下来吗?甚至是拿出和氏璧雕刻的原版传国玉玺来比对,谁又是真,谁又是假呢?就算是现在,太傅袁隗一眼就能认出唐嫣偷盗的传国玺是假的,他会说出来吗?
  孔子曰的好:假作真时真亦假,做人千万别太傻,横批……呵呵。
  怎么办?
  难道要哥去大妞那里再把传国玉玺挖出来,然后和那些人相互指摘、攻讦、辩论所谓真伪?他们不配惊动大妞,哥也不能让大妞再为自己担心。算了,就让哥做一个所谓的“白版皇帝”吧,正好也可以让哥看一看,在大汉,在百姓的心里,哥与那个石戳,究竟哪个更重要。
  …………
  濯龙园,一处偏殿。
  待到夏天回报过后,刘汉少便让燕四娃率燕云近卫,护卫着云六妞滞后缓行,而他却带着许褚、典韦快马加鞭,秘密赶回洛阳。
  史阿来到偏殿外,看到亲自值守在外的典韦与燕大娃,登时便怔住了,因为他接到的传信是说师傅王越要在此与他商议如何训练搜狐队员的事情。
  迟疑片刻,史阿解下腰间佩剑,交给燕大娃,然后走入殿内,便看到了一个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背影。
  “臣,阿,拜见陛下。”
  “史老大来了?坐,快坐;茶,上茶。”
  史阿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十多年以前,那个时候汉少可没现在这么高,想坐高脚椅子,都得先蹦一下,然后朝椅子上猛然一蹿。
  “谢过陛下。臣……不用坐了。”
  按照夏天的回报,史阿并没有出卖自己,也没有出卖多少搜狐机密,做的最多的,就是在太傅袁隗分批分次安排那些“汉室忠贞之士”出逃洛阳的时候,不仅视而不见,还大开方便之门。
  刘汉少其实很想问一问,一个从“史侯时代”就跟着自己的老人,一个深深烙着“史侯印记”的元从,为什么会选择背叛自己?但是,事实已成,问与不问又有什么意义呢?
  史阿在进门之时,不是没想过求饶,凭着自己这些年立下的功劳,也许汉少会网开一面,但是到了如今的地步,求饶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自己往后都要变成见不得光,苟延残喘的囚徒?
  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史老大,哥打算把搜狐定为局级,以后能光明正大的立于朝堂,参与议事,你觉得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