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此情形,张勋也懵圈了,粗话的,这伙黄巾疯了?咋打起仗来都这么不要命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终于出现了,在黄巾大军的猛烈反扑之下,袁术军转攻为守,竟然渐渐败退下来。张勋无奈,只得收兵回营。
…………
与东莱黄巾第一仗,正面“硬刚”,竟然被打了回来,虽说兵力上的损失远远低于黄巾,但是原本他们的人数也少啊。而且,这个关键在于没面子,对吧?想我堂堂大汉官军,竟然被一群黄巾贼军打退回来,这话好听吗?张勋很生气,一众将领也觉得没面子,颜良吆喝着明日再战,自己定要斩下对面那员黄巾将领的脑袋。
太史慈略有疑惑地说道:“将军,情况有些古怪。”
张勋问道:“何处古怪?”
“先前慈曾夜闯敌营,虽未能细细观瞧,却也知道黄巾之中颇多老弱幼小,后来慈又闯出敌营,虽然用了痹敌之计,然主因还是在此,否则任凭慈有些勇武,又怎能闯出数万人的大营?而今日之战,再观黄巾,皆是青壮之辈,老弱幼小俱已不见……”
还没等太史慈把话说完,张勋另一副将陈兰没好气地说道:“这又有何古怪?必然是因你闯出贼营,使贼人有了防备,所以才将精锐之士全都摆在此处,也使得我等今日一战,倍加辛苦。”
最近出了颜良、太史慈两员猛将,使得袁术万分高兴,但是他这些手下却有很多人不怎么高兴,李丰要不是为了争功,想要压住二人一头,也不至于身首异处,陈兰虽然没那么冲动,但是添几句不太好听的怪话,还是可以的。
张勋没理会陈兰的怪话,倒是琢磨着,即便果真如此,岂不是说,黄巾其他方面的兵马应该以老弱居多?
然后,太史慈请命,要夜探黄巾西面大营,张勋也不含糊,当即便允准太史慈所请,并予他一千兵马。
等到半夜,太史慈带着人来到西面的黄巾大营一看。好么,整个大营空空荡荡,后来干脆明火执仗地闹将起来,可是大营里的人还没他带来探营的人多,压根没人前来迎敌,直接一哄而散。太史慈又连扑南面与东面两座大营,发现也是如此,才急慌慌赶回去向张勋回报。
得知自己中计,张勋大怒,当即命陈兰带人由都昌西面入城,再会同城中兵马一起出城,与自己里外夹击黄巾北面大军。而后,亲点兵马,乌泱乌泱地来到黄巾北面大营之前,打算再次叫阵开战。
然而,此时的黄巾北面大营早已是人去营空。
孔北海是个好人呐,粗话的都这样了,还为了城中百姓,固守城池,一动不动呢。
见此情形,张勋怒不可遏,暗中问候了一下孔融的八辈祖宗,又当即命颜良、太史慈各领三千兵马,加紧追赶逃遁的黄巾兵马,自己率大军随后而至。
虽然从昨夜已经开始撤退,但是大军行动缓慢,未至午时,颜良率先追上了即将撤退到海滨的黄巾队尾,此时管亥正在亲自殿后,当下便又与颜良战在一处。徐和闻听追兵赶来,亲身返回,接应管亥,而太史慈也在此时杀至阵中。
一个跑了一夜,一个追了半天,双方皆是人困马乏,却又战意滔天,好像全凭着一股心气儿顶着嗓子眼,继续不断的厮杀。乱军之中,太史慈瞅准徐和所在,一箭射来,正中徐和肚腹。徐和咬紧牙关硬撑着,也不敢让自己从马上栽下去,否则,自己此时一倒,恐怕己方顷刻便会溃败下来。
黄巾边打边退,之所以还没有溃散,就是因为徐和、管亥都还在坚持与敌搏杀。原本太史慈还想一鼓作气,冲散徐和指挥的黄巾中军,怎料恰在此时,又一股黄巾顺着海滨与潍水之上铺天盖地地杀来,正是预先在海边接应的管承到了。
形势直转急下,颜良与太史慈也只得慌忙带人撤退,而此刻真是能逃回去的,加在一起也不足三千人马。二人向张勋回报,说是敌情不明,实不宜再追赶,张勋无奈,也只得率军返回都昌。
…………
可怜的孔融,在都昌城中早早整治好酒宴,就等着为张勋等人庆功呢,结果张勋一回来便自动坐上主位,赏罚奖惩,招呼诸将,俨然本地主人一般,更是直言不讳地要孔融前去临淄,听候袁术之命。
孔融很生气,回到自己府中大发脾气,治中从事左承祖好言相劝,说眼下青州这么乱,像您这样的好人又不适合干打打杀杀的活儿,不如就去临淄,从了袁公路,讨份清闲差事得了。反正袁家四世三公,袁公路又是袁家嫡子,您跟着他混也算抱上大腿了。
俺的官职可是朝廷任命的,凭啥他袁公路说撸就撸啊?你们还要俺去临淄抱他的大腿,他要是看上了俺的美色,对俺起了歹念,俺咋办?好吧,既然你们都说俺是好人,俺今天就做一回恶人让你们瞧瞧。
一怒之下,孔融竟然提剑杀了左承祖,于是,原本已经剩下不多的,还跟他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也一哄而散。
打了胜仗丢了权,面对如此凄惨境地,孔融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鼻子,然后斗志昂扬地鼓励自己:俺要进京告御状!
第313章 陛下让我带个话
……………………………………
虽然袁术对颜良与太史慈都相当满意,但是颜良毕竟是张勋亲自领回来的,又逢战必先,甘受驱使,所以张勋喜欢颜良多于太史慈。
现在太史慈主动要求护送孔融前去临淄,张勋虽有些不舍,最终也还是答应了。到目前为止,还愿意留在孔融身边一起玩耍的,除了太史慈之外,就只剩下主簿王脩。之前王脩还代领高密令,听说孔融要去都昌平叛,立刻便赶了过来。
该怎么说呢?
也是个好人呐!
出得都昌城,走在半路上,孔融将自己要进京告御状的想法直言不讳地说给了太史慈与王脩,这二人能混到现在都没有舍自己而去,那也是绝对的好兄弟,讲义气。果不其然,太史慈与王脩原本都想劝说孔融弃官逃命,别去袁术那里,现在既然孔融这个好人自己也有了觉悟,三人倒是不谋而合。
“我等由此径直西去,只需翻过泰山,到达鲁国,便是融之故土,后顾无忧矣。况豫州州长刘正礼与我相善亲厚,届时自可引荐我等面见陛下,状告袁家小儿剿贼懈怠,私任官吏之罪!”
听着孔融的豪言壮语,再想想巍巍泰山,王脩心里话说,那玩意您能翻得过去么?现在泰山里边可是不太平啊!
然而太史慈却豪气大发地说:“好!慈早有听闻,陛下登基之时,成立一支新军,名为汉正军。军纪严明,对待百姓,秋毫无犯,作战勇猛,先平反叛,再驱胡奴。如今好像戍守豫州的乃是第三军,这便与王主簿保着国相前去一遭,也好见识见识汉正军的风采。”
随后又对被派来护送的兵士们说道:“尔等可愿随孔北海一同前往?”
三十来个兵士们集体脑门黑线,瞧这意思,我们要是不去,这货当场就得弄死我们呀。反正丢了孔融,回去也落不着好,这兵荒马乱的,还是跟着一起走算了,要知道,孔北海可是个好人呐。
于是,众人齐曰:“我等愿往!”
再于是,孔融命人调转车头,意气风发地大手一挥,率领着不足四十人的大军,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奇妙的新西游记。
…………
再说东莱黄巾这边,击退颜良与太史慈之后,管亥请同族兄弟管承帮忙殿后,自己护着徐和,率军沿海滨向北急行。
管承是在海上讨活路的,也就是朝廷所说的海贼,上到岸上实力并不大,所幸颜良、太史慈已被击退,若官军真是再追,管承抵挡不住,还可以往海上撤退。
但是徐和先前中了太史慈一箭,没能坚持到第三天便伤重而亡,死前念念不忘让管亥带领大家早去冀州,投奔黑山军,也好使更多的兄弟们能够活下来。
此后管亥带着东莱黄巾一路北上,沿途又收拢了不少被打散的乐安黄巾,并且与司马俱残部汇合,人马瞬间又已达到三十余万。好在有之前抢收的粮食支应大军消耗,绕过巨淀湖之后大军急转向西,过利县、博昌等地而不攻,直奔大河以南,平原之地。
与此同时,黑山军张白骑部突然出现在大河以北,平原境内,横扫了袁术留在平原的部属,接应青州黄巾渡河。
站在平原津临时搭起的浮桥之上,管亥与司马俱感慨万千,同样是造反,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看看人家黑山军的行头,还有这个气势,一部兵马攻击郡县,便是无往不利,甚至能够在大河之上搭起浮桥接应自己。咱们要是也有这样的装备,是不是也能直接去临淄打袁公路,占下整个青州?
三十余万大军,直到快要全部渡过大河,代表张燕前来的黑山军“副军师”杜长才说道:“管将军,司马将军,咱们也渡河吧。之后还要烧掉浮桥,严防青州官军追击。”
司马俱惊讶地问:“这么好的浮桥,居然要放火烧掉么?青州那些官军胆小如鼠,还敢追击咱们?”
“先前咱们一路急行,声势浩大,各郡县闭城自守,不敢追击,也是常理。可是,只要袁术派出大将前来坐镇,就能纠合各城兵力追剿咱们。所以,还是烧了吧,烧了干净。”
话虽如此,管亥也难掩些许不舍之色,毕竟这座浮桥是青州黄巾的生命线,否则想要顺顺当当地渡过大河,便不知还要有多少兄弟为此付出性命。可是现在,自己还站在桥上,却已经开始讨论烧桥之事,那样子就好像刚刚舒服完事,还没从人家身上下来,就说出“以后再也不要见到你”这样无情无义兼而无耻的话,忒不地道。
见此情形,杜长笑着说:“二位将军无需感怀,我等根基不在此处,还是应当抬起头向前看,将眼光放的长远一些啊。”
你的根不在这儿,我们可都是在这儿活了几十年的呀,从现在开始算,往后都是背井离乡好吗?
感完最后的慨,管亥稳了稳心神,点头说道:“杜军师说的是,我们走吧。”
…………
夜幕降临,平原津浮桥大火熊熊,烈焰冲天,而大河以北,顺着河提之下便扎起了连绵的青州黄巾大营。一连多日的急行奔逃终于告一段落,随着那一把燃起的大火,众人心中紧绷的弦也终于松懈下来。黑山军送来粮草酒食,劳军慰问,所有有幸喝上两口的青州兄弟们大呼畅快,好像那把大火也变成了庆功的篝火,喜庆而温暖。
平原城早已尽在张白骑部之手,此时以杜长、王当、张白骑为首的黑山军代表与管亥、司马俱、王营等青州黄巾首领齐聚一堂,商议着今后的打算。
之前吃饭的时候,管亥便已经频频向黑山军道谢,说句老实话,他们真没想过黑山军能够接应的如此妥贴。早些年投奔大贤良师,一路上死了多少人?而今日投奔黑山军,他们竟然能够攻城掠地,架设浮桥,提供粮草,烧桥断后。真是让管亥和青州黄巾的兄弟们有一种投入妈妈怀抱的“赶脚”,所以,回想起徐和临终之前,还念念不忘地交代自己,一定要带着兄弟们过来,管亥也不由得在心中暗暗说道:兄长,你的决定是对的。
“管将军,你知道咱们黑山军的主力,现在在哪么?”
先前黑山军连破三国,虏获三王,天下震动,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混的这么好,青州这帮兄弟也不会心心念念地急着赶过来。只不过看着杜长笑的别有深意,管亥却一下子不敢这么说了,难道其中还有隐情?
见管亥摇头,杜长又说道:“在幽州!”
闻言,司马俱立刻惊疑地问道:“张首领不准备南下么?若是此时张首领率黑山军南下,我等挥军北上,两面夹击之下,定然可夺取冀州。”
杜长并没有理会司马俱,双目紧盯着管亥。
这事好像不简单啊。
管亥只得问道:“不知黑山军在幽州做什么?”
“给青州的兄弟们找一个真正的安身之所。”
“愿闻其详!”
杜长点头说道:“我黑山军之事,定然会如实相告,只是在此之前,有人让我问一问管将军,此番起事,究竟是为了个人功业,还是为了青州数十万苦难兄弟?”
肯定发生变故了,大堂之中的气氛忽然变的有些紧张起来。
管亥冷冷地问:“敢问杜军师,受何人所托?为功业,如何说?为兄弟,又如何说?”
“为功业,莫说是大汉朝廷,便是戍守冀州的汉正军第四军,也不是我等所能匹敌的。论兄弟,几十万青州来的兄弟,便是几十万张吃饭的嘴,管将军怎么养活的起?”
见管亥陷入沉思,杜长复又说道:“其实,我不是什么军师,而是黑山军副参谋长,我军张燕,也不是什么张首领,而是黑山军军长。”
此言一出,青州众人立刻纷纷提问。
“那个第四军的军长是不是叫文聘?”
“文聘不就是常败将军嘛,难道我们还打不过他?”
“黑山军怎么也有什么军长、参谋长的,是不是跟汉正军学的?”
“你们……你们投靠朝廷了?”
“住口!”
眼看大家的情绪就要失控,管亥一声暴喝,然后冷冷地盯着杜长问道:“所以,你们就把我们卖给了朝廷,今天我们是降也得降,不降也得降,可对?”
“不对!”
又是一声暴喝,却是从堂外传来,随后便看到有二人从外面走来,而走在最前边的赫然竟是刘汉少目前的唯一主簿,诸葛瑾。
看到诸葛瑾前来,黑山军一众将领连忙起身行礼,而管亥心中愤恨,强压怒火问道:“你又是何人?”
“我也是个传话的人。”
老实巴交的诸葛瑾居然能在这个时候还幽了个默,也不怕青州众人脾气不好,立马打起来。
杜长赶紧向管亥等人介绍说:“这位是当今陛下的主簿,诸葛瑾。”
随后又指着与诸葛瑾同来之人说:“这位是汉正军第四军十一师参谋长,荀谌。”
粗话的,不仅汉正军第四军的人来了,就连皇帝陛下都派人来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天使吗?好像咱们这一回玩的挺大呀,连陛下都惊动了。
除了管亥之外,青州众将竟然纷纷被诸葛瑾的气势所夺……或许是大家更在意他的身份吧……就连刚才想直接掏刀子捅人的王营此刻都默不作声,偷偷咽了口吐沫。
“管将军,我来之前,陛下让我给将军带个话,咱们都是大汉国人,想要把日子过好,就不能再闹腾了!”
第314章 诸葛天使来一刀
……………………………………
从这次起事开始,一直到跑来大河以北,混了这么多天,起码还知道大汉有一支皇帝成立的新军,里边的职务有军长、参谋长啥的。可是皇帝怎么还会有主簿?皇帝身边的近臣,不都是小太监吗?
管亥偷偷打量着诸葛瑾,虽然高大、白净、看上去还老实,可怎么着也不像木有小丁丁的呀。
好吧,其实管亥这会儿也有点懵,毕竟他这个黄巾渠帅其实也没见过太大的世面。
诸葛瑾当仁不让地坐上了主位,而后黑山军与青州黄巾军分左右而坐,管亥注意到,荀谌坐到了杜长上首的位置。
这说明什么?
黑山军是服从于第四军的?
那么之前黑山军连破三国,虏获三王之事,全都是假的?
这个布局究竟有多大,有多久,难道就只是为了抓自己这些人?可是黑山军连破三国的时候,自己这些人压根还没起事好吧?
管亥越想越不明白,不仅懵,而且迷惘。
诸葛瑾点名说道:“王副军督,请你先说说你们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