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187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187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哪能支撑到现在?说不定啊……呵呵……不知道有多少兄弟早饿死了。”
  黄巾小兵甲复又问道:“既然孔北海是个好人,那咱们渠帅为什么放着那么多贪官污吏,豪强恶霸不杀,偏偏要与他为难?”
  这个问题好像太高深了,其他三个小兵兵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咋如何回答,但是,沉默片刻过后,三人又有感而发,齐声曰道:“孔北海……是个好人呐!”
  …………
  突然,远处似有马蹄之声,值守的四个黄巾小兵兵立刻凝神观看,心里还纳闷,这大半夜的,还能有啥紧急军情?难道是孔北海又派人送粮食来了?
  又突然,远处暗夜之中倏忽飞来三点星芒,直接命中三个黄巾小兵兵,待第四人看清三点星芒乃是三支箭矢之时,马蹄声近,紧跟着一溜寒光划过了自己的脖子。第四个值守的黄巾小兵兵倒下之前,似是看到一人挺枪跨马,直扑黄巾大营深处,他想喊叫来着,却已经发不出声音。
  不知又过去多久,闯营之人终于被发现了,黄巾大营立刻混乱一片,有的急于吆喝人手,拦截敌人,有的想点起火把,却烧着了帐篷,然后就有人想要逃跑,还以为被大军偷袭了。
  就在这种情形之下,闯营之人或帮忙放火制造混乱,或突然窜入暗处人少之地,有时即便遇到拦截兵将,躲避不开,也能仗着手中大枪,强横的冲杀过去。
  黄巾大营越来越乱,连都昌城头上的守城兵士都发现了,立刻前去报告给孔融。夜登城头,举目眺望,孔融暗想这一定是自己人品太好,听说自己被围,所以又有好朋友前来搭救自己。
  “快!快快整治美酒美食,准备招待远方的客人!”
  随行将官脑门黑线,惊讶地问:“难道我等不出城接应?”
  “对对,出……”
  不等孔融把话说完,又有人急忙说道:“不可,万万不可出城。深夜之中,难辨虚实,倘若敌人用计,我等贸然而出,必然性命危矣!”
  于是孔融又说:“对对,再看看,再看看。”
第311章 太史慈去哪求援
  ……………………………………
  孔融这边磨磨唧唧的还没商量完事,那边闯营之人却已冲了过来,待孔融看清来的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不免心中失望。但是,随即又想,也许是救援大军已经到了都昌外围,所以才派人前来与自己通传消息,果真如此的话,自己岂不是能够与援军里外夹击黄巾叛贼?
  再看来人,果然勇武,挥枪一扫,便是一片敌人倒地,反手一刺,又是一个敌人身亡,待与追兵拉开些许距离,竟然挂枪摘弓,在马上回身反射,更是箭箭着落在追兵身上!离的都昌城近了,城头上也射出许多箭矢,追兵无奈,只得退去。
  看见没,看见没,来给咱帮场子的,都是这种牛人啊!
  孔融心情大好,朗声向城下问道:“来者何许人也?”
  闯营之人大声道:“东莱太史慈!”
  嗯……这个名儿我听过,我还给他老妈送过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金来着。
  “开门。”
  两下相遇,太史慈连忙下马弃枪,上前拜见,孔融少不得又将他好好夸赞一番。
  …………
  话说太史慈原本是郡中小吏,头两年因为帮上司擦了一回屁屁,又害怕被找后账,所以撩腿蹿了。孔融听说此事之后大为赞赏,能担得起屁事的下属,都是好下属。完事还前往结交,结果太史慈没搁家,孔融见太史慈家中清苦,便留些钱财给他老妈。
  这一次听闻青州黄巾复起,太史慈担忧家中老妈,便蹿了回来,可是太史慈的老妈说:“孔北海是个好人呐!我儿不搁家,他还替你尽孝来着。如今他被围困,我儿焉有不救之理?”
  于是乎,便有了太史慈单枪匹马,夜闯黄巾大营这么一出,只为赶来报答孔融的恩义。可是孔融知道了前因后果,却感到有些失望。你娃再勇猛,还能一个人把外面的黄巾都打跑喽?
  太史慈说外面的黄巾都是假把式,饿的能站着绝不溜达,能躺着绝不站着。国相要是肯信我,给我三千兵马,我出去把他们赶跑便是。
  孔融脑门黑线,心里话说,我听你娃给我吹呢,外面的黄巾贼人多的一眼望不到头,你带三千人就要出去,不怕人家一人一泡尿,把你们给冲走喽?但是,孔融可是个有文化的人儿,断然不会说出这么粗鄙的想法,只说事关重大,自己要为全城的百姓负责,要为将士们的安危负责。
  太史慈一听,这是人家信不过自己,也只得说反正俺是来报恩的,想怎么使唤俺,您吩咐便是。
  孔融想了想说你娃本事挺大,自己一个人就能闯进来,要不,你再闯出去一趟,求个援?
  可问题是,要搁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会儿刘备备应该正在担任平原国相,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抵御袁绍的吞并,接到孔融的求援还非常高兴地问:“孔北海也知道俺刘备备的耳朵大了?”但是现在,哪还有所谓原本的历史啊?不仅青州刺史成了袁术,备备更是不知道夹在哪个缝隙里努力呼吸呢。
  粗话的,现在应该找谁求援?要不,还是去找袁公路吧,谁让他现在是青州刺史呢?最关键的是,他离的近,就怕求援跑的远了,自己撑不住啊。
  …………
  都昌城忽然城门大开,太史慈牛气冲天地冲了出来。之所以说他牛,是因为只有一个人,却有三匹马,人家骑一匹牵两匹,两匹马上还驮着箭靶。城外的黄巾小兵兵一看里边出来人了,立刻排开阵势围了过来,但是太史慈恍如未见,自顾自地将箭靶竖在城外,然后跨在马上,左右奔驰,放箭射靶。
  干啥,你娃要训练呐?
  黄巾小兵兵们一看,都觉得可气。我们这儿正打仗呢,你娃一个人跑出来练箭,当我们不存在么?于是,黄巾小兵兵们“呼”一下便向太史慈冲了过去。太史慈见状,不慌不忙,朝着跑在前边的几个黄巾小兵兵射了几箭,然后一拍马,又蹿回了城里。
  第二天仍是如此,太史慈射杀几个冲的最快的黄巾小兵兵,然后就往城里蹿。到了第三天,虽然黄巾小兵兵也列出了阵势,但是却没有人再往上冲的了。
  这货神经病啊,人家打仗他练箭,谁离的近射谁。
  第四天、第五天,后来黄巾小兵兵们连阵势都懒得列了。让那个神经病自己玩去吧,没工夫搭理他。然后某天,太史慈一如寻常,左右奔驰,突然拍马向早已瞅准的黄巾大营的空隙冲去。人都快冲出去了,黄巾小兵兵们还在纳闷,这个神经病今天改训练项目了?
  …………
  都昌城外,黄巾大营的大帐之中,听闻黄巾小兵兵回报,说是城里有人闯营而走,渠帅徐和爽的哈哈大笑,转身向旁边一人说道:“管老弟,果如你所言,看样子孔北海又要遣人给我们送粮草来了。”
  “管老弟”接近而立之年,身量不算太高,却是肌肉虬结,彪悍异常,肤色黢黑,一对剑眉之下,双目炯炯有神。此人正是东莱黄巾的另一渠帅,管亥。
  闻听徐和之言,管亥挥退了回报的小兵兵,神色忧虑地说道:“兄长,此番之事,恐怕没那么简单。泰山群贼受袁公路挑唆,已然内讧纷争,使得青州官军可以全力对付乐安张、司马二位渠帅,我料他们无法久战,而我们也应当早作打算。”
  听管亥这么一说,徐和脸上再无半点笑容。
  这意思也就是说,不管都昌城里是不是有人出去求援,一旦乐安方面支持不住,官军很快就会前来围剿自己。而泰山群贼,和自己根本不是一路人,万一被袁术收买的一方获胜,极有可能也会前来参与围剿自己。
  徐和想了想,却也想不出一点好办法,于是又开口问道:“管老弟,如你所说,我等该当如何?”
  “转移。”
  管亥瞧了瞧徐和的脸色,见他没有不快,才又说道:“咱们先让那些孤幼老弱的兄弟向北转移,准备汇合张、司马二位渠帅,而我等继续留在此处,吸引官军注意,等到官军南来之时,我等再挥军北上,渡过大河。”
  “等等。”
  徐和拦阻管亥,疑惑地问:“如你所言,官军应当首先击溃张、司马二位,之后才会来追剿我等。这个时候,我等让老弱兄弟先行北上,岂不是正巧迎面撞上官军?”
  “兄长,袁公路想要一手掌控青州,私下与孔北海颇多龃龉,此番前来,我料他必会先占北海郡治,剧县,而后才来都昌追剿我等,如此一来,剿灭我等之后,孔北海亦有名无实,青州皆落入袁公路之手。”
  徐和点了点头,复又说道:“那便让老弱兄弟沿着大海之滨,避开官军往北走,沿途收拢乐安那边的兄弟,然后绕过巨淀湖,再行北上。”
  管亥笑道:“正该如此。”
  徐和与管亥相视而笑,然后又爽朗地说:“那你走吧,为兄留下来吸引官军的注意。”
  管亥急忙说道:“兄长乃是一军主帅,怎么轻易涉险?还是我留下来,兄长带人先走。”
  徐和呵呵一乐,感慨地说:“我算什么主帅?不过是和兄弟们一样,为了口吃食拼命,想多活些时日罢了。老弟,倒是你,比我年轻,比我勇武,更比我聪慧许多。只要你答应为兄,让兄弟们尽可能多的活下来,就行了。”
  想不到徐和还挺情绪化的,打了胜仗就哈哈大笑,遇到挫折就黯然消沉。于是,管亥只得换一种方式又说:“那咱们兄弟二人都不走吧,派别人带着老弱兄弟先行,其实留下来也未必有多凶险,不过是为先行的兄弟们打个遮掩,咱们还可以派人联络管承,请他从海上接应咱们一下。”
  徐和点头说道:“假使咱们能够多拖延一些时日,等到田里的庄稼熟了,还可以抢收一批,留着路上食用,否则前去冀州,恐怕很多兄弟都走不到。”
  “正该如此。”
  …………
  话说太史慈闯出黄巾大营,直奔青州治所临淄而来,正巧赶上袁术刚刚收到大破乐安黄巾的回报,又听张勋说遇到一员名叫颜良的猛将来投,只带几百随从便可万军之中斩杀张绕。
  袁术心情美丽,再看太史慈也是勇武之辈,又能单人独骑闯出黄巾大营,便起了收归帐下之心。于是将太史慈留在身边,百般安抚,还说只待大军回转,便可前往北海,救援孔融。
  原本孔融的死活,袁术也不在意,一番说辞无非是搪塞太史慈罢了,但是杨弘向袁术谏言说道:“孔北海此刻被围都昌,我大军前去解救,正好可以路过郡治剧县,若是趁机留下一将在此坐镇,将来孔北海回转,也有名无实,又得感念使君搭救之恩,只能为使君所用。”
  袁术一想,也对,你们都闹腾完了,北海还得是我的,到时候孔融这个老鳖孙再敢不乖乖,非打他的小屁屁不可。
  随后,张勋率军返回,袁术见到颜良,果然是个勇武之辈,赳赳之威竟不逊于自己身边的护卫大将纪灵,心中大喜过望,当下便重赏颜良斩杀黄巾张绕之功,并命他随张勋一起,再次前往都昌征剿东莱黄巾,解救孔北海。
  太史慈心里话说,孔北海终于有救了,不容易啊!
第312章 俺要进京告御状
  ……………………………………
  虽然都昌城外的黄巾大营依然一眼望不到头,其实大部分人都已离去,要是能从天空俯瞰的话,便会发现一支足足有一二十万的迁徙大军,扶老携幼,正顺着大海之滨缓慢向北移动。
  以张勋为主将,又有陈兰、李丰以及新投效的颜良为副,两万大军已经从剧县出发,跟随太史慈一起赶来都昌。而此时,都昌尚有徐和、管亥以及留下来的五万黄巾精锐人马。
  两万对五万,似乎没有优势,但是所谓的黄巾精锐,也不过是青壮多一些罢了,想要人人都有件正儿八经的武器也不可能。好在袁术军一路上要“收复失地”,并未急进,而留出的时间使得管亥他们也将都昌城外的庄稼抢收一空,达到了补充军粮的目的。
  待张勋率军赶到都昌,在黄巾军的包围圈外扎下大营,却不知此时围困都昌的黄巾大军,东、南、西三方俱是虚设,只留着一些人,每天照旧假装生火做饭,掩人耳目,而留下来的精锐主力,全都在北面。
  次日清晨,吃过早饭,两军列开阵势。因为颜良新投不久,急于立功,便向张勋请战,想要出阵搦战。张勋原本也想再好好看看颜良的本事,好为部属鼓舞一下气势,但是李丰说颜良之前已经阵斩张绕了,哪能这点功劳全让他一个人抢去呢?张勋顾及老部下的想法,于是便改由李丰出战。
  黄巾军方面派出一个小帅从钱出战,与李丰会于阵中,各持兵器,打在一处。从钱虽然勇猛,然而李丰毕竟从军多年,也是袁术手下一员悍将,双方相斗十余合,从钱便被李丰一枪刺于马下。随即,袁术军大声欢呼,黄巾军哀叹连连。
  绝不能让袁术军乘胜攻过来!
  见此情形,管亥拍马而出,迎着李丰杀去。李丰见对面又有人来,也挺枪迎上了管亥。两马迫近,李丰攒足力气,抢先刺出一枪,管亥抬刀架起,然后……却并没有往回收刀,而是顺着李丰的枪杆直接向前横推过去。
  李丰想要向外磕飞管亥的大刀,却又害怕大刀先把自己的手剁下来,然而此时此刻,哪能有一丝犹疑?就是这么两马一错蹬的工夫,李丰竟然被管亥拦腰划过,生生断成了两截!随即,黄巾军大声欢呼,袁术军哀叹连连。
  刚才还急着立功的李丰,又怎么可能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还会和自己闹分手,是真正的一刀两断,想接都接不回去了。
  想不到黄巾贼军之中,竟然还有如此英雄。
  见猎心喜,颜良也顾不得再向张勋请战,策马而出,冲向阵中,随即便与管亥斗在一起。论块头,颜良比管亥稍大一些,论兵器,颜良的刀也比管亥的刀稍大一些,然而刀来刀往,二十招拼过竟然难分高下,四十招拼过还是平分秋色,六十招拼过仍是胜负未决。
  酣战之中,颜良早已哇哇大叫,呼喝连连,而管亥始终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但是,颜良知道自己就要赢了,太史慈也知道对方坚持不了多久。眼见二人奔着百招而去,果不其然,乘着一次错马而过的机会,管亥拍马而走,败下阵来。
  粗话的,真拼不过这个傻大个。
  硬抗到现在,管亥只觉得好像自己张嘴一匀气儿,立刻就撅过去似的。
  张勋瞅准时机,挥军而上,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却是,对面黄巾这一次非但没有像寻常所见一般,四下溃散,反而也迎了上来。
  确实,徐和见管亥败下阵来,当即便带着自己的心腹护卫迎了上去,将管亥掩在身后。所以,管亥虽败,但是黄巾军并未溃乱,看到徐和亲自迎战,反而也都一窝疯地跟着冲了上去。奈何黄巾阵势本无什么章法,官军之中又有颜良、太史慈这样的牛人祸祸,所以,徐和所率人马很快便呈现颓势。
  管亥好不容易倒腾过一口气,看到眼前形势,徐和已经被缠在阵中,当即命令小帅王营带着预先留藏的人马从大营左侧而出,自己则从右侧而出,全军压上,竟然朝着官军又反扑了回去。
  一个怼一个,我们是打不过你们,俩怼一个行不行?仨怼一个行不行?
  见此情形,张勋也懵圈了,粗话的,这伙黄巾疯了?咋打起仗来都这么不要命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终于出现了,在黄巾大军的猛烈反扑之下,袁术军转攻为守,竟然渐渐败退下来。张勋无奈,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